第19章
從她身後閃出一個人來,當大家看清楚的時候,不僅是楊文廣,穆桂英和楊文君也驚呆了,竟然是馮憐。此時的馮憐已經不再是那個柔弱女子,一身西夏人的戎裝,身背箭囊,手挽強弓,英姿勃勃。
沒藏秋水笑得格外開心,“她真正的名字叫沒藏雲,是我的貼身侍衛。我派她混入好水關,又演了一場好戲給你看,本想激發你的同情心,接近宋軍的高級將領。沒想到,你竟然喜歡上了她。她本有機會除掉你母親,但下手之時,你母親從昏迷中突然醒來,計劃落空。這次你們來葫蘆谷的情報就是她提供給我的。心上人竟然是敵人的臥底,感覺如何啊?楊家的後裔也不過是個好色之徒!”
楊文廣望着馮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既心痛又慚愧,因爲自己一時糊塗,結果將母親和妹妹都帶入了絕境。這一刻,楊文廣不知道該恨自己,還是該恨馮憐,不對,是沒藏雲。他的雙手不自覺地捏成了拳頭,指甲嵌進了肉裏。
沒藏秋水揮揮手,“不與你們浪費口舌了,現在就送你們去與楊宗保九泉相會!弓箭手準備!”
死裏逃生
上百張強弓硬弩對準了被困在中央的穆桂英等人。穆桂英開始懊悔不該來葫蘆谷,連累一雙兒女和這麼多將士爲自己陪葬。
沒藏秋水的眼神變得凌厲起來,嘴角掛着勝利者的微笑,“放箭”兩個字正要出口,她身邊的一名衛士忽然發出一聲慘叫,栽倒在地,後背插着一支箭。她還沒回過神來,慘叫聲接連響起,夏國武士不斷有人中箭倒地。
沒藏雲連忙閃到沒藏秋水的身前,招呼其他武士:“保護皇后!”幾十名夏國武士圍攏在沒藏秋水的身邊。其他武士則四散逃避。
穆桂英等人本來一隻腳已經邁入了鬼門關,突然峯迴路轉,又出現了一線生機。“難道是宋軍暗中保護自己的人?”穆桂英向四周張望,尋找出手相助的人。
箭雨過後,一羣蒙面人撲了上來,與夏國武士展開搏鬥。穆桂英等人也加入了戰團。夏國武士抵擋不住內外夾擊,開始敗退。沒藏雲等人掩護着沒藏秋水撤離。楊文廣見狀,揀起地上的一張弓,彎弓搭箭,瞄準了沒藏秋水的後背。
利箭離弦的那一刻,被沒藏雲察覺了,出於一個衛士的本能,她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沒藏秋水的後背。利箭貫入沒藏雲的前胸。沒藏秋水回頭看了看,沒有停下腳步,徑直奔向自己的坐騎,跳上馬,奪路而逃。
楊文廣走到沒藏雲的身前,她的臉因爲痛苦而扭曲了,胸前汩汩地冒出鮮血。沒藏雲望了望楊文廣,絕望、無助的眼神一如初見之時。楊文廣的心動了一下,這個自己曾經喜歡過的人,即便她欺騙了自己,險些將自己送上絕路,但還是無法將她完全當成仇人來面對。
此時此刻,對瀕死的沒藏雲,楊文廣的憐憫之情油然而生,幫助她的辦法就是儘快結束她的痛苦。楊文廣俯下身,握住箭桿,注視着沒藏雲,平靜地點了點頭。淚水沿着沒藏雲的眼角滑落。楊文廣手下一用力,箭簇刺穿了沒藏雲的心臟。
擊退沒藏秋水帶領的西夏武士後,蒙面人中爲首的一個身材高大者走向穆桂英,取下了自己的面紗。穆桂英認出,他就是攻打好水關時,送解藥給自己的人。
那人微笑着向穆桂英致意,道:“穆元帥受驚了。請隨我們走一趟,我家族長希望與穆元帥見上一面。”
“你們族長是……”
“去了就知道了。穆元帥不必擔心,我們既然捨命相助,當然不會加害你和各位。”
穆桂英微笑着點頭道:“這個我當然知道。好,我們就隨恩公走一趟。”
第七章神祕家族
穆桂英隨着神祕人來到一處山寨,不僅獲悉了楊宗保屍首的下落,還揭開了自己的身世之謎。一夜之間,她被推到了舞臺的中央,也站在了十字路口上。經過慎重的考慮,穆桂英放棄了帶領自己的族人復興消失了幾百年的故國,繼續保衛大宋的邊疆。從老族長的口中,她得知了沒藏秋水的真實身份,也瞭解到她潛伏在西夏的真實目的。而家族爲她提供一千龍騎兵,讓穆桂英又有了翻盤的希望。
老族長
一行人出了葫蘆谷,直奔西南方向。兩天後,大家到達了目的地。這裏羣山連綿,經過長年的風吹日曬和雨水沖刷,山上的岩石裸露,草木稀少,放眼望去,漫山怪石嶙峋,千姿百態。穆桂英等人牽着戰馬,沿着崎嶇的山路向上攀登。走了大概七八百步的樣子,半山腰有一塊扁平的巨石倚在旁邊的絕壁上,旁邊即是深谷,巨石和絕壁之間形成了一條三角形的孔道,僅容一人一馬通過。孔道的入口處有人把守,蒙面人中的爲首者與他們打過招呼,穆桂英等人魚貫而入。路上,穆桂英曾問及此人的姓名,他笑答道:“等到了地方,族長自然會向你說明一切。”
通道長約幾十步,穿過通道,眼前豁然開朗。面前就是一片開闊地,有人縱馬奔馳,練習騎術和馬上的格鬥術;也有人在徒步操練。開闊地周圍,一些孩子、婦女和老人在嬉戲、圍觀,婦女們一邊看一邊忙着各自手中的活計。初看上去,這就是一處老百姓聚居並組織起來自保的山寨。
由於局勢動盪、戰禍連綿,在邊郡這種山寨並不少見。穆桂英一邊走一邊觀察這裏的建築和環境,發現這處山寨年代非常久遠。建造者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將防禦工事構築得天衣無縫,無懈可擊。山坡上是鱗次櫛比的民居,整齊有致,犬吠聲此起彼伏,一些房子上已經飄起了裊裊炊煙。
穆桂英等人被引至一處高大的建築前,焦孟二將和其他衛士被安置到別的地方喫飯、休息,穆桂英和楊文廣、楊文君被領進這座建築中。進門後,是一個寬敞的大廳。大廳盡頭的几案後面坐着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蒙面人中的爲首者介紹道:“這就是我們的族長。”
穆桂英連忙走上前見禮,老者笑道:“穆元帥一路辛苦了,老朽對穆元帥和楊家將仰慕已久,有緣相見,三生有幸。”
他望着穆桂英身後的楊文廣和楊文君,問道:“這兩位是……”
“我的一雙兒女,兒子名叫楊文廣,女兒名叫楊文君。”穆桂英恭敬地答道,隨後說:“非常感謝族長兩度出手相助,如此大恩,不知該如何報答?”
老族長擺擺手說:“我幫你們自有我的道理,不求報答。這次請你們來,事出有因。穆元帥請坐。”
穆桂英在几案旁坐了下來,楊文廣和楊文君侍立在她的身旁。僕人奉上熱茶,老族長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穆桂英端起茶碗,在鼻子邊嗅了一下,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直透腦門,忍不住抿了一口,脫口讚道:“好茶!”
老族長露出滿意的微笑,道:“此地本不宜種茶,但老夫酷好品茶,就在山中氣候適宜的地方開闢了一片茶園,種植茶樹。經過多年精心的培育,終於沒有枉費一番心血。此茶清心爽肺、化氣提神,不但供我們的族人飲用,還銷售到其他地方,增加了不少收入。”
“此茶叫什麼名字?”穆桂英好奇地問道。
“龍鄉茶。”
老族長轉換了話題,“穆元帥,當前的戰局我略知一二,形勢對你們非常不利。穆元帥現在有什麼打算?”
穆桂英沉吟道:“延州城下,我軍損失慘重,辱沒了楊家將的威名,也有負朝廷的重託。我穆桂英罪孽深重,對不起死難的將士。事已至此,我決心堅守好水關,絕不後退一步,爲保衛大宋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流盡最後一滴血。”
老族長低頭思索了一會兒,“穆元帥精神可嘉,只是好水關不宜長期堅守。穆元帥不要賭一時之氣,搭上楊家老小和宋軍將士的性命。”
老族長的話一針見血,讓穆桂英久久無語。她反問道:“還不知道恩人如何稱呼,路上我曾問及您的族人,他讓我向您當面請教。”
“請穆元帥見諒,不是我不願意告知,實在是有難言之隱。”
穆桂英微笑着說:“老族長言重了,既然不方便說,穆桂英就不再問了。”
族長吩咐準備酒菜,爲穆桂英等人接風。穆桂英掛念着好水關的安危,根本沒有心思喫飯,但主人盛情難卻,只好客隨主便了。
奇妙的緣分
酒席上,穆桂英起身,向老族長敬酒。飲畢,老族長又一次叮囑道:“何去何從,還希望穆元帥三思,不要意氣用事。”穆桂英點點頭。
老族長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命人到後面取了一件東西出來,對穆桂英說:“宋軍在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