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 40 章

作者:丸子炒飯
楊文廷倒不意天子威嚴,還會有這樣可愛的配飾,不免多看了幾眼楊文遠與聖上的動作,卻看不明這對君臣之間在打什麼啞迷。

  “朕先往長公主府上去,”聖上今日的來意已經明瞭,實在沒必要在熱地裏這樣站下去,頷首道:“卿等自便,不必遠送。”

  楊文遠心裏一片亂糟糟,目送聖上起駕遠去,仍舊沉默不語。

  皇帝只見了楊懷懿,那是因爲他是瑟瑟的親弟弟,聖上纔有心看顧,其他楊氏子如何,皇帝現在還不大關心,也懶得費神費力去見。

  倒是楊文廷,重重在楊懷懿的後頸處拍了兩下,撫掌大笑:“好小子,看不出來你還有這樣的膽量,見君不懼?”

  他平日只頭痛這孩子的頑皮,但這個弟弟的兒子倒也不算是窩裏橫,待外人也一樣大膽,還能討聖上的喜歡。

  楊懷懿卻迷茫:“三伯,聖人有什麼可怕的。”

  他姐姐在家裏偶爾也會說起聖上,雖然她好像也沒見過,但是她一向關心政事,說過不少有關皇帝的政令和趣事。

  皇帝駕臨的小插曲稍令人不安,楊文廷看了看日頭,“初生牛犢不怕虎,可惜今日留堂留晚了些,就叫孩子們在這裏用過了歇一歇,午後繼續讀書。”

  楊文遠瞥了他一眼,橫豎沒說到他女兒身上,還當是風流雅趣,如今恁的平和悠閒,估計已經在琢磨中午喫什麼纔好。

  “三哥,我今天替五郎告一回假,”他整了整衣袖,一隻手拎着幼子的後領叫他過來,忽然想起今日除卻長女,似乎七娘也要回府,勉強扯了個理由:“舍下有女省親,也有姑娘正逢休沐,晚間就要回宮去,叫這孩子見一見他親姐姐。”

  楊文廷在這上面沒什麼不同意的,不過瞧楊文遠這神色似乎有些不佳,關切道:“我前些日子新得了一批好竹,烤了鮮竹瀝,不如讓人取一點來。”

  “不必了,”楊文遠婉拒,他現在固然是要敗火,但總得找到事主問清楚再說,家醜不可外揚,何況還身處楊氏宗學,不敢在此多留,“伯禱,和先生辭別。”

  楊懷懿頭一回見到活的皇帝長什麼樣子,心情很是雀躍,和父親一道走回去的時候正想談論一番,然而覷見父親神色不佳,終究沒有開口。

  “伯禱,耶耶問你一些事情,”楊文遠低頭看向這個愣頭青,不覺微微沉吟:“你和耶耶說實話,你七姐可是私下與人定了終身?”

  女兒在家中大概是露出過一些端倪,否則一個小孩子,沒有別人影響,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

  楊懷懿驚奇,搖了搖頭:“我不知道,姐姐好像不喜歡別人和她說嫁人,我問的話會捱揍。”

  夫人和小娘說也就罷了,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喋喋不休……楊文遠覺得女兒會選擇最原始的辦法教育弟弟,乃至於打給小娘看,似乎也沒什麼。他見楊懷懿一臉好奇地在撥弄自己腕上的珠串,珠玉相撞的聲音實在令人心煩,將那珠串奪過入袖:“堂堂丈夫,豈能留戀女郎配飾?”

  “耶耶,你拿聖人賜給我的珠串做什麼?”

  楊懷懿平日看見這些好看的首飾也不覺得有什麼,計算它們的價錢,只是因爲那是皇帝相贈,亦振振有詞:“聖上萬乘之尊,不是照樣佩戴把玩,而且這是送與我阿姐的……”

  又不是別人送的東西,能輕易被父母決定去留。

  “大庭廣衆聒噪,簡直是有辱斯文!”楊文遠在他額上敲了一記,低聲嚇唬道:“聖人之物,豈可令外人窺見,自然是要妥帖放好。”

  ……

  楊謝氏與長女敘話,不免談到府中之事,說到家中小妹,不免扼腕。

  楊懷如出嫁,雖然門第上稍有不如意,但其餘也未受過多苦楚,勸母親道:“她既願意留,便叫留着好了,嫁人也不見什麼好處。”

  “嫁人哪裏沒有好處,”楊謝氏嗤笑一聲,對於世家來說,聯姻總不失爲鞏固門庭的好方式,她瞥了一眼楊懷如隆起的腹部,慈愛道:“但願它出來之後比你這個做母親的聰慧些。”

  長女低嫁始終是她心裏的一根刺——要是隨國公府一直這樣落魄,她倒也不會特別難堪,但是後面女兒的婚事大多比長女好,她心中難免會有一點愧疚。

  “偏偏七娘又不識趣,”楊謝氏覺得確實不公平,只是礙於是楊徽音嫡母,又不得不看着她嫁得更好更高,指點她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賢妻良母:“多少好人家,她總是瞧不上,豈不知女子青春寶貴,過幾年,初婚的郎君豈不是被人都挑去了?”

  她在女兒面前還能說一點真心話,“不過要是你當年有她這樣忤逆,你阿翁新喪,或許後面還能選到更好的人家。”

  “宇文氏新貴,倒也不算太過寒微,”楊懷如嘆了一聲:“事情過去了許多年,阿孃就不必提了。”

  “我怎麼不能提?”楊謝氏冷笑一聲:“你如今身子這樣重,姑爺卻不見登門陪同,宇文氏一朝得勢猖狂,且還不是你家舅兵權在握,不過是跟着沾些光,他就這樣怠慢你了?”

  女子有身孕的時候最能看清楚自己的郎君,就算是能服侍丈夫牀笫,丈夫除卻嫌棄容貌衰退,也是害怕對後嗣不利,大多去別處尋歡作樂,自己這位女婿聽聞府裏又買了兩個妾,她心裏自然不痛快。

  皇帝自己獨身,也不喜歡臣子在花叢浪|||蕩,但是男子好色之心無法杜絕,中底層的官員仗着聖人難以察覺,偶爾也會偷偷去一次兩次。

  ——若無這些偶爾尋歡獵奇的貴人,平康里大概要塌半邊天。

  這倒是刺在了楊懷如的心口,但她隨後卻又低頭:“男子都是一般的,納妾倒也不算什麼,阿爺從前不也有平康里的相好,現在才淡了,今日我回門,是府裏早早派人知會過的,阿爺竟也不肯早退一日。”她默了默:“我倒是很羨慕瑟瑟,她讀書讀得很辛苦,卻也很快活,我再想回到這樣明媚單純的時光卻不能了。”

  其實她婚後也算過得不錯,只是丈夫有些風流:“那兩個妾是我做主與他的,郎君年輕氣盛,偏要與人爭纏頭,最近也不知道是不是去上了一回香,上天顯靈,勾着他的那些秋娘豔伎竟然拒了他,氣得他回府也不是好臉色。”

  楊懷如淡淡道:“終究是大都督的侄子,怎麼也得看顧幾分,我寧願他在府裏胡鬧,也不願意將來提拔留下什麼污點,被人告到聖人那裏。”

  秦樓楚館的姑娘居然有不肯接熟客的,這一點楊謝氏不明白,但也不願意去了解,嘆了一聲:“那盧家倒是不錯,可惜大理寺卿也沒瞧中她。”

  楊懷如莞爾,不知道是笑這兩人脾氣秉性與年齡的不登對,還是慶幸妹妹並沒有一嫁就是這樣的高門貴官,又是極嚴正的人物,將她比得愈發落魄。

  兩人正說着,女蘿進來行禮稟告,說是七娘子已經在雲慕閣用了一點飯,過來請安。

  “正說着,她便過來了,”楊謝氏掂量了一下自己手邊新有的幾個人選,想到這個庶女,頭又開始隱隱作痛,警告女兒,“你可不許說這樣那樣的不好,本來你妹妹便眼高於頂,不喜歡嫁人,這樣愈發要做姑子了。”

  楊懷如點了點頭,覺得母親憂慮過分,實在好笑,家裏的這一點不堪除了至親,誰會擺在明面上來說,對着兄弟姊妹,還是攀比炫耀的心更多些,只願意展示自己的幸福美滿。

  楊徽音進來,她剛剛牛飲了許多的茶,現下脣色潤潤的,洗了胭脂,頰邊生霞也合能壓脂粉豔色,先喚了一聲母親,而後和長姐見禮。

  “我與瑟瑟好久未見,真真是女大十八變,”楊懷如見她出落得這樣好,喫驚是有的,“宮中繁華養人,可見一斑。”

  楊徽音所用都是紫宸殿中人過手安排,無一不精細,她今日雖未大妝,但少女鮮妍,肌膚徹淨,所着所佩,依舊比有孕而必須素簡的長姐好上許多。

  或許是舊日的記憶在,她下意識去想自己是不是穿得太好太招眼,又討人嫌了,但那樣的自疑不過一瞬,便消弭於無形。

  “女傅們對學堂女郎一向關照有加,”楊徽音微露笑意:“宮中時有賞賜,金裝銀裹,瑟瑟便是不好,也被這些貴物襯得好了。”

  內廷之事,外人總不得窺,楊懷如深以爲然,她心裏固然是羨慕的,略笑笑:“才和阿孃論及你的婚事,你便自己入甕,這回和娘一道坐車,可沒借口逃了。”

  楊徽音今日雖然看得出忐忑,卻未有對嫁人不耐煩的神色,她面對小娘隨意些,半真半假講了些事情寬她的心,現在要說第二次,心態多少平和了一點,躬身行禮:“母親,瑟瑟來此,正爲此事。”

  外面還熱着,楊謝氏雖然急着去,也不願立刻乘馬車往長公主府去,只是稀奇她今日開竅的反常,含笑道:“瑟瑟今日春風拂面,莫不是哪位郎君入了你的眼?”楊徽音頷首,她輕聲道:“母親所料不差,確有其事。”

  她回憶了一番最近暗示過的人家,楊徽音久居內廷,能見到且瞧得上的男子,必然不差,便點了點頭,對她的直白沒有惱怒,但不真實的驚奇還是有的:“不知是哪府的郎君,你阿爺可知道?”

  楊懷如見母親驚訝,也笑道:“哪一門哪一姓的倒不要緊,只怕模樣生得再俊不過,否則上一回與……相看纔多久,就叫七娘心折如許。”

  楊徽音的乖巧一向是爲楊謝氏賞識的,楊謝氏知道這個七娘眼光過高,做不出後花園贈金的蠢事,只像是聽了極有意思的趣事,笑得步搖輕顫:“女蘿,快出去看看,今天的日頭是往哪邊走,了不得,瑟瑟有一日竟也不想做女傅,竟會自己動心,挑揀郎君了!”

  “是阿爺常見的,”楊徽音總不好說那人比阿爺只幼數歲,又是天下一等一有權勢的男子,連阿爺都有好幾次被他訓得灰頭土臉,不好意思道:“耶耶贊過他的,說他文武兼修,握瑾懷瑜,亦有風儀,是個極好的人。”

  隨國公奉詔進上的詩賦,聖上偶爾是會拿給她瞧的,上面的讚詞楊徽音想想都臉熱,她只揀了幾句說,低頭含糊道:“宮中過些時日或有旨意,女兒怕父母那時傷懷,也不敢不上告。”

  女兒家主動說起這個也爲難,她鋪墊了些許,正要說起聖上的好時,卻見楊謝氏已經變了面色。

  往常這種令夫君讚不絕口的人,他回府怎麼可能不告訴自己,楊謝氏雖然對丈夫的眼光一直沒有什麼疑問,可直到“旨意”二字傳來,雖說每一個字都清晰,卻有點聽不懂,乃至忿忿。

  “這是什麼人家,做事這樣沒有規矩,”楊謝氏作爲主母,只覺得蹊蹺太過:“他家是先瞧中了你,直接請旨強逼,還是與你阿爺通了聲氣便請旨賜婚,天底下哪有做母親還不知道,先將婚事定下來的?”

  冒冒失失,急功近利,沒有半點風度,連未來岳家也不尊重,騙了姑娘允諾就敢請旨,夫君是應酬醉酒迷了眼,纔會覺得那莽夫好罷?

  現下是到了去長公主府的時辰,然而她身爲嫡母,忽然被庶女告知她有中意郎君也就罷了,偏偏直接到了落錘定音,只是知會她一聲的地步,這怎麼聽怎麼離譜。

  楊謝氏本想發火,然而想到長公主府,勉強喝了一口薄荷涼茶冷靜片刻,省得要動怒失儀。

  她正欲讓侍女扶了楊懷如起身赴宴,到馬車上再向楊徽音好好詰問來龍去脈,院子裏的杜媼卻隔着門行了禮,恭敬問道:“夫人,國公爺和五郎回來了,聽說七娘子在您這,正要過來,說幾句話。”

  楊徽音本來是斟酌過後,想說好些回也是麻煩,只稟告楊謝氏,他們夫妻一體,通個氣也就足矣,或許不必自己往書房去忐忑,但現在父親也到了正院,她不願挨兩份罵,只有安靜等着的份。

  隨國公還未用午膳,但現在也沒有心情,幾乎是沉着一張臉,帶着楊懷懿到了夫人房中。

  楊懷如一歸家便見到這許多矛盾,倒有些自悔無意間摻了進來,父母今日心緒都不佳,她回來哪裏是舒坦放鬆,分明是又找了一份氣受,行禮低聲喚了一句父親,便藉口自己身子沉重步緩,先到馬車上去了。

  楊懷懿倒是很開心,對着姐姐們乖巧行禮,隨後去扯阿爺的袖子,似乎是催促——都到了府裏,聖上賞賜的珠子阿爺可不能不給,自己昧下。

  楊徽音自然也察覺到了父親的不善,但以爲那大約是爲了弟弟的讀書煩憂,與自己暫且無關,她心中有事,也隨在長姐的身後向父親行禮。

  然而隨國公卻冷着臉,側身避開了她的禮。

  他這一路上想了許多,日頭的毒辣以毒攻毒,反而叫他心內的疑與怒漸漸平息。

  前情後果相連,他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瑟瑟,他第七個女兒,是在宮中有了造化、入了天子眼的。

  這一分憤怒與驚恐交織的情緒,到最後也還是被理智不甘壓倒。

  事已至此,他問有什麼意義,聖上勢在必得,絕不可能令徽音嫁給別人,只會擇日入宮,那麼過程到底是怎樣的,當年聖上駕臨楊府,是否第一眼便存了別樣心思,還重要麼?

  儘管皇帝與楊氏一門從前有許多不快,甚至說是仇怨,年歲等條件幾乎完全不合擇婿的準則,但往好處想,聖人如此愛重,楊氏又要出皇后了,隨國公府終於有機會迎來第二次鼎盛。

  就是有再多被欺瞞的不滿,他也只能忍下去,甚至不能傾瀉到未來的皇后身上,像是正常父母痛心詢問那樣,詰問個不停,一旦傳到聖人耳中,只怕不會喜歡。

  然而若那個男子不是天子,他作爲父親,又怎麼會善罷甘休,眼睜睜看着聖上這種年長郎君玩弄引誘正當妙齡的女兒?

  楊謝氏見丈夫側身避開女兒的禮,那本來就不甚明瞭的思路就愈發迷茫起來,定了定神,才擠出來一個笑容:“原來國公爺是去接伯禱下學了。”

  楊文遠“嗯”了一聲,勉強壓下去心中所想,溫和道:“不是說今日要赴長公主之宴麼,怎麼現在還不動身?”

  楊謝氏想說的正是這一件,她隱約覺得丈夫或許是知道的,略帶了些埋怨的口吻道:“還不是瑟瑟的終身,這孩子說了好些話,把我都嚇到了,說您選中了一位極好的郎君,她亦心許,還說什麼宮內近日或許有旨意來……”

  還沒等她抱怨完丈夫對自己這個主母的忽視不尊,質疑楊徽音這樣直白來說的真僞,就被丈夫打斷了。

  “夫人不必多慮,確有此事,”楊文遠握了握楊謝氏的手,聊作安撫:“說來話長,夫人且攜女郎遊樂,不必顧慮其他,等回來後我再細細說與你聽。”

  他那樣篤定,令楊謝氏驚愕,幾乎不能恢復往日鎮定。

  她看向楊徽音,見瑟瑟也是一般疑惑,心中那份謎團越膨越大,卻也只能按捺等待,隨口逗弄了楊懷懿兩句,心事重重地攜楊徽音赴宴。

  楊徽音自己才真要喫驚,阿爺往常一向被矇在鼓裏的,否則也不會做出與聖上談論自己挑選東牀的種種,現下還沒等她委婉說開,他竟然一點也不生氣,甚至還避開了自己的禮。

  難道聖人召他入宮,已經將原委和盤托出?

  可聖上向來守諾,應該不會有這等事的。

  然而等她走過父親身側,卻又忽然被隨國公叫住。

  “七娘愛丟東西的毛病也該改一改了,”楊文遠當着妻子兒女,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僵着一張臉將這話說出口,還要拿捏着分寸,不要讓女兒難堪:“雖說叫情郎拾去並無大礙,可萬一落到旁的登徒子手中,折損的還是你的顏面。”

  拾取君主心上人的釵環珠翠,要擔憂的可能還是那些登徒子。

  不過楊徽音心中尚且滿是疑惑,無意與素來威嚴的父親玩笑,將那珠串羞籠入腕,也顧不上詢問自己的弟弟功課,隨在楊謝氏身後一同去了。

  ……

  長公主府平日門前便是車水馬龍的盛況,今日又格外熱鬧,女眷們被引領入席,燕樂清平,折花嬉遊,成了婚的命婦聚在一處,而妙齡少女卻是分席而坐,至於隨行男客,反倒離她們遠了。

  宇文意知遲遲沒有出現,李蘭琚倒是隨姐姐一道過來了,她見楊徽音略有些發呆,以爲楊姐姐是沒有看見密友,長公主也還在內堂與貴客交談,多少有些無聊,便提議道:“楊娘子,我帶你去尋我姐姐罷,她這幾日也很想見你呢。”

  李蘭瓊也懷着身孕,但她身份更尊崇些,坐的位置也更好,與楊懷如稍離遠了一點,見楊徽音過來,還以爲她家裏不知,低聲恭喜道:“聽說瑟瑟如願以償,得了自己稱心如意的情郎?”

  楊徽音心想現在倒不止於此,但周圍人實在太多,她不便說明,只頷首,飲了一杯水酒作答。

  李蘭瓊便不多問,隨口閒聊:“那位替你在梳子上刻字作畫的郎君,他的文章可入貴人目了麼?”

  楊徽音陡然一驚,這件事情她本來只打算花些錢打發的,結果那平康里的女子卻央求她賞識一份文章。

  她當初確乎是有心當作消遣送給聖上過目的,萬一可用就當是做件好事,結果那夜卻險些被聖人扯碎了蔽身衣物,同宿一夜,文章不知道落到哪裏去了,後來又有一系列的事情,她徹徹底底將這事忘記了。

  李蘭瓊看她神情就知道怎麼回事,一定是忘記給隨國公看了,忍笑道:“現在春闈早過了,任憑你楊家李家的路子,走了也沒用,我勸你還是差人送些錢,就算她是耍不入流的小手段,竟也不值一兩銀子,但好歹也不能讓人家白忙。”

  “可是我還不知道她姓名,也沒細看文章署名,不知道她郎君的,”楊徽音忽然被提醒,就懊惱沮喪了起來,人家本來就是有所求的,她卻遺漏疏忽,到底有些心虛不安:“意知最愛往各個書坊逛的,等她來了,我畫個小像,央她幫我去問那日的店家,留心些好了。”

  那女子也算得很美,她還有些印象。說來也奇怪,宇文意知還叮囑她不要誤了赴宴的時辰,然而她自己卻來晚,不知道是被什麼事情絆住。

  長公主還未現身,與會賓客鬆弛,互相離席寒暄也是常事,楊徽音與李蘭瓊親熱說了一會話,正打算起身回座,卻見盧舜華正在尋她。

  “楊娘子怎麼到這裏來了,教我好找。”

  盧舜華瞥見她起身,才長吁了一口氣,她這幾日也忙得廢寢忘食,總尋不到合適的機會,可巧今日男女共宴,反而是個更好的機會:“楊娘子,我有幾句話想單獨同你說,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能否借一步?”

  女郎們要想真正說些悄悄話,無非是用解手或者酒醉散心的藉口到僻靜處去,楊徽音想了想,盧家的十一娘與她從無仇怨,頂多是撮合相看的事情有些尷尬,便也不疑有他,應承下來,教皖月隨在身側。

  ……

  朝陽長公主今日午間聽聞聖駕到來的時候幾乎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聖上對於參加女孩子居多的宴會從來不感興趣,可能還會覺得頭痛。

  他上一次在除卻自己慶生的宴上造訪,好像還是永寧二年。

  “哥哥今日瞧着心情甚好,可是朝廷有了什麼喜事?”她顧不得到前面去說漂亮的場面話,陪着聖上在精心打理的苑中走了走,亦真亦假地抱怨道:“還是說哥哥白龍魚服,不避酷暑,就只爲出宮見一見我那位尚不知姓名來歷出身的皇嫂,她今日也在宴請名單之中?”

  她從前怎麼不覺得聖上這樣壞,偏會弔人胃口,說什麼聖旨馬上也就要下了。

  簡直是騙鬼的把戲,她等了好些日子,朝廷上都幾乎沒有過關於立後的爭議。

  “你如今是愈發能胡謅了。”

  除了楊家的人,外面的賓客大多不知道皇帝也在,聖上不欲耽擱她開宴,含笑道:“朕倒也不僅僅是爲了這一樁,還有些別的,你若有事先去前面,朕隨處走一走,看看你的府邸。”

  朝陽長公主應了一聲,他們離設席的地方並不算太遠,走半盞茶就能到,然而她擡頭遠眺,卻頓住了腳步,稀奇道:“那不是大理寺卿麼,他不留在大理寺辦差,陪着自己的妹子赴宴來了?”

  她記得只請了盧舜華,好像並未邀請特別多盧氏的娘子和嫁入門的命婦,大理寺卿這種人物,出現在她宴會上的次數比聖上還少,大抵是忙得沒什麼空閒。

  遠處遊廊水榭,除卻盧家七郎君,竟是空空蕩蕩,他站立其中,背影挺拔如鬆,半點挑不出錯來,間或踱步徘徊,彷彿在等待着誰似的。

  “原來又是一位私會有情人的郎君,”朝陽從皇帝那裏得不到令自己滿意的答案,忍不住調侃暗刺,然而她對大理寺卿的婚事卻知之甚少,隨即打了一下自己的嘴:“我記得他夫人已經過世了,不知過沒過一年喪期,倒也不好憑空臆測。”

  大理寺卿嚴苛律己,人總會下意識拒絕用這樣的君子來玩笑。朝陽隨口說過便算了,雖然是在她的府邸,但也管不着別人正當的相會,她好像聽到女郎走路時漸漸相近的輕聲交談,並不願意聽人牆角,正欲向前走,卻發現聖上頓在了原地,駐足不前。

  而內侍監的面色也有些許難看,偷偷去窺陛下神情。

  朝陽感受得到聖上似乎有些不喜,但定睛細看,覺得還是該爲大理寺卿說幾句話:“那邊過去的兩個女孩子,似乎是盧家的十一娘,和楊氏的七娘子。”

  人家兄妹相會,也不是什麼大事,聖上何必要站在這裏瞧着,萬一被發現,朝陽都替今上有些尷尬。

  “他當然已經過了穿齊衰的日子,否則也不能讓他出來做官。”

  聖上似乎是很平淡地回答了自己妹妹的問題,然而對大理寺卿的評價卻又像是隱含了一點令人琢磨不透的意味,“倒是鍥而不捨得很。”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