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行军路上(下) 作者:未知 沒等陈式正回味過来,俞济时指向百米外位于镇子与检查站之间的军营:“你们看,营房裡集合待命的,就是吴铭率领的三個直属连官兵,从开始到现在近一個半小时,他们一直保持這样整齐的队形待命,吴铭和几個营连级军官也以身作则肃立在队伍前方。” “营房外整齐排列的二十几辆特制的大型满载马车,還有车旁肃立的全副武装百余官兵,是吴铭麾下的辎重连,也是整個浙江保安部队中唯一的专业辎重连队。如此军纪,如此训练,在我們中央军嫡系部队中间也沒有几個。” 众人的目光都投到远方的营房内外,直到下方的警卫营营长前来請示,大家才跟随俞济时走下堡垒后方的台阶,骑上马,尾随直属二团的队伍向西进发。 黄昏时分,浙军四個团经過三十八公裡的行军,终于进入玉山县城,上饶行署专员汪道涵领着保安司令等文武官员早已等候在城门外三裡处,热情地把俞济时等人迎进腾空的城中军营,嘘寒问暖连番感谢之后,又将俞济时、马致斋等主官請上城中最气派的酒楼。 宾主间谦让良久,先后坐下,俞济时扫了一眼另一桌的六個正副团长,双眉一皱,转向身后的副官:“去看看吴团长在忙些什么?把他請過来。” 马致斋靠向俞济时,低声解释:“司令,不用麻烦了,吴老弟不会离开他的部队的。” 俞济时眉头皱得更紧了:“怎么說?” 马致斋只好详细予以說明:“他带兵在外除非不得已,不会离开自己的部队出去应酬,执行任务时更是如此,每到一处扎营,必先巡查岗哨,游走各连,到了吃饭時間,他就随意挑個连队挤进去对付一餐,這臭脾气始终不变,我們就不用管他了。” 俞济时心中暗赞,点点头不再坚持。 宴会结束,商定完明日的行军与驻扎事宜,俞济时立即赶赴吴铭所部驻扎的东门内营房,想探個究竟。 俞济时骑在雄健的战马上,借着朦胧的星光,信步而行,十几骑校尉和卫士在营门口临时設置的拒马前停下来,值班的特务排长看到熟悉的马致斋,连忙上前敬礼,得到命令后立即移开拒马,将一群长官领到临时团部。 正在马圈裡梳理爱马的吴铭接到禀报,一路小跑而来,向俞济时和马致斋等长官敬礼问候。 俞济时要求吴铭陪同自己巡视一圈,接连走了两個营房,发现除了门外和城墙上的值班哨兵之外,其余官兵均已经沉沉睡去,随即停止巡视,返回只留下一名值班参谋的临时营部。 值班参谋见到司令和参谋长驾临,连忙敬礼,细心地再点亮一盏马灯。 俞济时将目光从四面光秃秃的陈旧墙壁上收回,好奇地问道:“如今八点刚過,你的官兵都這么早睡觉?” 吴铭恭敬回答:“基本如此,此次出征的四個连分别为特务连、机炮连、工兵连和辎重连,其中辎重连還承担着衢州边防一团的弹药物资运输任务,到了這裡需要检查车辆状况,有問題立刻解决不能延误,保卫物资安全的同时,還需要照顾好所有马匹,以保证明天的行军,所以官兵们都很累,需要养足精神。” “工兵连一百五十官兵除了携带单兵武器和基本弹药之外,還需要携带工兵铲、十字镐、架设浮桥的连接件等专业物资,人均负重十八公斤,哪怕他们不是特别累,也必须遵守命令养精蓄锐,說不定明天行军路上就需要用到他们。” “考虑到可能的作战任务,我們两個作战连队带来了我团大部分轻机枪和四门81mm迫击炮,人均负重几达二十五公斤,驻扎后還需要负责驻地防务和内外警戒,其中包括明暗哨的設置,所以他们更需要休息。” 俞济时故意问道:“友军已有一個营负责外围警戒,我們其他三個团也都驻扎在城裡,你還不放心?” 吴铭对俞济时的低级试探鄙视不已,嘴上也不客气:“說句得罪人的话,請司令勿怪:进入战场之后,我只相信自己!” 俞济时一听皱起了眉头,马致斋也急了,边上一群校尉军官都觉得吴铭的话很過分,太過孤傲自负。 俞济时不悦地问道:“你就如此不信任自己的友军?” 吴铭颇感无奈地解释:“司令,属下并非不愿意信任友军,而是友军的能力不值得属下信任……属下认为,从进入江西境内开始,我們就已经进入危机四伏的战场了。” 看到俞济时若有所思的样子,再看看四周脸色不好的众人,吴铭干脆站起来,如实說出自己的顾虑: “請允许属下解释,先不說眼下是否已经进入战场這個問題……不知道诸位长官是否清楚,十三天前,驻扎此地的上饶保安二团刚刚打了场大败仗,突然出现的三百余名敌人追着进山围剿的本地第二团一千五百官兵的屁股打,一直打到城北十公裡的四股桥,才从容打扫战场,扬长而去。” “有鉴于此,属下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此地不安全,如果敌人胆子再大点儿,混进城裡潜伏下来,等待机会到处纵火,或者裡应外合发起猛攻,或躲在暗处向军官打黑枪,一旦得手立即远遁,守军该怎么办?” “别不相信,换成我是对手我就敢這么干……别看整個江山城内大军云集,可越是這样越是容易疏忽大意,一旦发生突变,以各团低迷的士气,肯定会炸营,而且我仔细观察了一遍,這上饶城裡城外的防务可谓漏洞百出,东南角和西面城墙垮塌近百米,一直沒人修理,那裡居住的全是身份复杂的百姓,却只部署有一道明哨,我完全可以悄悄摸进城来,杀人放火抢掠一番,然后全身而退,我不信谁敢追出去打我。” 俞济时微微动容,其他人脸上的不悦之色,逐渐被担忧和恐惧所取代。 吴铭继续說道:“至于不信任友军的問題,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属下還是要辩解一二:各位长官戎马多年,身经百战,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从两次北伐到宁汉分裂,从讨桂战争再到中原大战,从北面的长城抗战再到前面已经进行過三次的围剿,再到眼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围剿,被友军拖累、被友军抛弃或出卖、甚至被友军反戈一击的事情還少嗎?在数不胜数的血淋淋的教训面前,谁還敢相信自己身边的友军?起码我不敢!” 众人面面相觑,沒人敢吭一声,一時間气氛变得相当压抑,大部分人脸上露出了尴尬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