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海军的新要求
“說不說服无所谓,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去交易,只要完成军舰交易,一切都好說。”
在南下的轮船上,相比起对此行忧心忡忡的张佩伦,王启文就显得有些无所谓。
“中堂大人临行前交代我們务必要和南洋达成合作,這要是完不成,你的对日计划显然要麻烦许多甚至有可能破产啊。”
张佩伦见王启文漫不经心的样子,心裡愈发的着急。
“所以才要以军舰的贸易开始,這牵扯到最核心的問題,钱,如果军舰贸易以及關於此贸易而进行的经济谈判与合作能顺利展开,
那么北洋南洋组成同盟就沒有任何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都谈不妥,那么我們就可以打道回府,让军情局来办事了,所以您就将心放在肚子裡。”
王启文只好先安慰了一下张佩伦,随后继续看魏瀚写给他的海容级火力配置方案,這份方案全篇实际上只提到了一個問題,副炮该選擇哪一种。
按照之前的计划和王启文的要求,副炮应该選擇8门单装的4.7英寸速射炮,但是魏瀚在此期间提到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北洋现在的4.1英寸(105mm)速射炮的技术也很成熟,而且重量更轻,两者发射的炮弹重量也差距不大,如果选用4.1火炮外加苦味酸的加持,完全可以作为标准副炮使用,航速可以增加些。
王启文现在也比较纠结,北洋现在的所有舰用速射炮全部都是英国技术,4.1英寸速射炮也是4.7英寸速射炮的衍生品,与之后几年才出现的克虏伯105mm速射炮差不多。
如果如果日本的快速舰队前四艘与歷史上沒区别的话,4.1英寸炮也足够让他们喝一壶,不需要更沉重的4.7速射炮,這对航速有利。
但問題是,北洋海军现在变得挑剔了,他们拒绝在這一级全新的巡洋舰上使用4.1英寸火炮,他们认为日本人的快速舰队副炮使用的是4.7英寸速射炮,這一级巡洋舰不能差距太大。
无论旅顺制造局的人怎么解释,4.7和4.1英寸炮的弹重只差3千克,而且4.7速射炮用的還是分装弹,射速沒有4.1英寸炮快,但海军就是不买账。
而且,他们要求這一级巡洋舰的航速必须要达到19节最好在20节以上,穹甲以及装甲板也不能缩减。
魏瀚实在是沒办法,第一艘预测最快航速只有18.7节左右,這才找到王启文,要知道现在第一艘已经开建了,不可能完全达到海军的要求,许多东西都已经成型了。
而后面两艘的标准如果再变的话对建造会很不利,服役后也会出现弹药方面的麻烦。
王启文也知道這個問題他必须要解决,事实上,這跟他也有关,海军之前虽然对于副炮是4.7英寸和航速之间選擇很不满意,但是也表示愿意接受。
因为造舰计划之前的保密度很高,只有一個不懂海军的丁汝昌知道,而且沒像那些舰长们透露,等他们知道时,一号舰已经铺下龙骨了。
但现在,王启文沒有对海军舰长以上的军官封锁后续舰消息,他们得知要還有两艘准备建造,海军一下子找到了机会。
刘步蟾被逼着去找魏瀚提要求,而刘步蟾考虑到之前的糟心事和海军中越来越低的威望,只好硬着头皮去找丁汝昌,期间琅威理也在掺和,嚷嚷着火力問題。
然后由丁汝昌去找魏瀚希望他能够在后两艘上满足一下海军的新要求。
“看样子只能在吨位上做些文章了。”
王启文喃喃着在动力系统上画了個圈。
按照计划,這三艘海容级将使用8400马力的主机,而海军的要求如果要满足,8400马力的主机就有些不够用了,除非使用更大马力的主机。
万幸的是,王启文沒有严格的限制她的吨位,动力系统還有空间改进,所以海军如果真的如愿的话,后两艘的满载大概率過了三千吨的线。
“全新的3000吨海容级,也不知道是对還是错,不過這倒也是遵守這一阶段全球海军的传统了,同一级舰火力航速装甲各不相同。”
王启文摇摇头,最终還是偏向了海军,副炮要上4.7,航速装甲也不能削弱,這相当于是全面的升级。
在下船后,王启文立刻将电报拍了回去,旅顺的首舰命运也决定了下来,這一條船从北洋海军接受变成了大概率卖给南洋的商品了。
………………
下船休息了一天之后,王启文和张佩伦两人来到了刘铭传的官邸,在递上拜帖之后,王启文抓紧時間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
从個人感情来說,王启文還是非常敬重這位在最后一刻之前都沒有放弃台湾的巡抚,他作为一地主官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
“启文,老夫心裡有些不好的预感啊,我們和南洋之间的矛盾可不小。”
在门房报信的功夫,张佩伦的不安即将达到顶点,别的不說,定镇二舰的建造实际上李鸿章就将人得罪狠了。
盐商议捐报效银,挪用福建,南洋水师经费,榨取地方财政,李鸿章当时为了這两舰几乎把能得罪的人全都得罪了一遍。
更何况,致远,经远靖远以及来远四舰原本是台澎的军舰,但被李鸿章用手段捣鼓去了北洋。
所以,张佩伦才如此的不安,换個小心眼的人,他们甚至有可能直接吃個闭门羹。
“别担心,我們不是還沒将中堂大人的信拿出来嘛,在看到這封信之前,刘大人還不至于撕破脸皮。”
王启文倒是不怎么担心,两人的矛盾主要在钱上,那么就先解决钱的問題,王府现在什么都缺,但是就是不缺和南洋华商的友情。
而南洋华商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投资的经费。
果然,刘传铭沒有让直隶总督丢面子,两人都被請进了正堂中,在送出礼物让闲杂人等退去后,张佩伦先代表李鸿章进行了慰问,随后又拉关系叙旧。
在活跃了差不多半個小时的气氛后,张佩伦這才将王启文推倒了前面。
“刘大人,晚辈今天和张先生前来沒有别的事情,纯粹是想为台湾的发展出上一份力。”
王启文笑嘻嘻的掏出一個文件夹放在桌子上,有模有样的开始进行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