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战争背后的较量
所以北洋在等待,直到探明海军部是倾向于北洋之后,才开始进行更多的铺垫,到现在时机总算是渐渐成熟了,薛福成开始准备实施舆论战,战争背后的较量。
日本在英国兜售的国债虽然是卖给了各個大财团和银行,但是這些国债的价值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坚挺。
尤其是现在,北洋进行经济封锁以及全力备战后,日本的国债在战争沒有达到预想中的利益后一定就会出现高台跳水,他们的债券已经快到承受能力的极限了。
這些大财团以及银行也不是傻子,不会将這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成炸弹的国债全握在手裡,于是這些国债就会分散,以此降低风险。
薛福成就要利用這個机会,开始在英国大肆宣传日本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吹捧北洋的战斗力。
這期间還利用了海军部的关系,凭借着与汉密尔顿逐渐亲密的关系,薛福成很容易就在报纸上泄露了英国远东舰队司令对北洋海军的高度评价。
此外還可以花一点儿小钱找到一些经济比较拮据的英国海军军官,让他们帮着在报纸上对北洋和日本进行“公正的”分析。
除了海军部以外,薛福成還私下裡会见那些大财团或者银行的尊贵客人,在使馆中举办丰盛的晚宴。
在晚宴上,透露一些北洋和南洋商人的紧密合作,介绍北洋控制区的发展前景,并且着重介绍对日出口的情况。
薛福成在此期间沒有說一句關於经济战的問題,也对日本经济环境避而不谈,但是参加宴会的人沒一個是傻子。
清国对日本出口为零,這個市场就要有人填补,尤其是至关重要的粮食和原材料市场,许多在印度有生意的大人物是不会错過的。
薛福成暗示,现在日本在全球购买粮食和原材料都很不顺利,所以不会错過任何一笔可以得到的粮食和原材料,不管价格有多贵。
而這笔钱花出去了,其他地方的经费就要受到影响,這在這些大人物耳中听来几乎就是明着告诉他们日本人手裡备战的经费肯定会有問題。
而为了增加這些大人物的信心,薛福成也拿出了最大的筹码,北洋也会借款,并为此抵押滦州的煤矿。
相比起被压的喘不過气的日本政府,北洋开始筹款沒多久,远未到承受能力的极限。
這是两种不同的手段,利用报纸上的“公正评价”以及各种谣言让那些持有日本国债的個人或者抗风险能力较低的公司出现担忧。
用日本市场的事实情况让家底殷实消息灵通的大财团和公司有可乘之机,同时也让他们自己選擇,是利用這個机会赚取丰厚的利润,
還是眼睁睁看着北洋和全球的华商一点点掐死日本的粮食和原材料供应,最后握着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国债。
作为商人,他们不会放過任何赚钱的机会,同样他们对金钱的敏锐也让他们知道,這样下去的话,日本的备战就会是一個笑话。
這個選擇其实很好做,但北洋也并不着急,两個弱小国家的经济战有时候赢面更大的是资源更丰富,筹码更多的那一個,北洋现在就是筹码更多的那一個。
薛福成沒指望一次就让這些人立刻转变态度,他只需要种下這颗种子,此外再利用他们的贪婪,那么一切就都会按照北洋希望的方向发展。
国内的发展虽然同样畸形,但是地大物博就是最大的依仗,在努力的吸纳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后,大国和小国的差距立刻就会体现出来,時間站在北洋一边了。
……………………
外交部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日本人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也开始广泛的游說,但是比起北洋摸得着的承诺。
日本那個“大日本帝国一定能战胜清国获得大量赔款”的所谓承诺更像是空中楼阁,除非他们表现出一定能够胜利的实力。
可惜他们沒有,英国政府现在已经百分之百相信,如果北洋和日本在五年内开战的话一定会陷入持久战,日本也许会推迟自己的计划,也许不会。
但是北洋一定不会给日本更多的机会,不给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而這也对远东战略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英国政府开始急急忙忙的修改远东战略,但他们惊讶的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只扶持一個国家的机会,北洋和日本的变化太快。
他们现在只能进行投机式的扶持策略,一切全看清日双方谁能够取得胜利。
自由党的威廉·格莱斯顿抓住了這個时机,大肆攻击索尔兹伯裡,声称他的错误导致英国远东战略极不稳定,丢失了战略的主动权。
现在只能将战略的成败全部交托给上帝,這不光损害了大英帝国的利益,也让大英帝国的财政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因为不管谁赢,大英帝国总要付出一些代价,這对于英国纳税人来說是不可忍受的,索尔兹伯裡为此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他明年很可能将不得不将首相的宝座交出去。
至于海军部,依旧是保持中立,但是实际上已经倾向于北洋了,撤旗事件沒有发生,英国军官在表面上控制了北洋舰队,并且北洋舰队在不断的进步。
再加上赫德以及北洋庞大的市场,這让英国海军以及其背后一系列的军工巨头认为北洋更有价值。
而为了這么庞大的一股政治力量,威廉·格莱斯顿是肯定会做出一部分许诺的。
“从這一天开始,日本在与北洋的竞争中实际上已经失败了,狭小的市场,贫瘠的资源以及畸形的发展让這個国家在投出最后一颗筹码前就已经锁定了结局。
即便北洋沒有控制整個清国,即便他们现在依旧困难重重,但是他们已经醒悟了過来,他们依旧有远超日本的土地,资源和潜力。
而這一切都是获取胜利必不可少的筹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