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球票
因为徐正华要去赴约,就提前结束了今天的录制,于是大刘、郭昆,包括录音师,以及刘举刘副总给安排的工作人员等等,就算是都提前下班了。
等徐正华回到宿舍的时候,郭昆正戴着耳机在听交响乐,看见他推门进来,就摘下耳机,“八点的时候,你爸打来一個电话,听說你沒在就挂了,也沒跟我說什么事儿。你给回一個吧。”
“哦,好。我洗把脸就打。”
于是洗了把脸,把仅有的那一点酒意也给洗沒了,一边脑子裡還在徘徊着怎么把粤语的韵脚切成帝都官话的韵脚,却還要保留原词的特色,尤其是那份叫人印象深刻的唇齿音,一边开始了冗长的电话卡拨号。
很快,打通了。
老妈接的电话,关怀了沒几句,還沒等徐正华开问,电话就被徐立珺给抢走了,告状,說徐正夏抢了她一套攒起来的卡片,她都快集齐了之类,只好答应她,等回去了会揍徐正夏一顿,并耐心地答应,有時間了会帮她去搜集一下那种卡片。
然后电话就落到了老爸手裡。
他的声音有点不大对,“正华,帮爸爸一個忙?”
這听起来就……会很难的样子。
“呃……什么忙?”還是硬着头皮问了。
“下下周周六,5月1号,劳动节那天,咱们队客场踢‘京药’,你也知道的,‘京药’的‘奉圣公园’是出了名的魔鬼主场……”
“不行!”
电话外,忽然传来老妈的暴喝,直接把老爸给打断了,“徐先明,正华就是在那边上個学,对那边人生地不熟的,你让他给你买哪门子票?你们要看球,我不反对,非得就千裡迢迢的去客场嗎?去那边跟人家打架去?想看球,你们自己想办法买票去,别让我儿子去!其他人就沒路子嗎?非得你张罗?……”
“正华,你别理你爸!”她大声喊。
“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军他们居然买到了,一口气买了十张票,来来回回吹他儿子在帝都混得多牛逼,我儿子也在帝都嘛!试试嘛……”
“试個屁,要试让别人试去,我儿子是学生,未来是音乐家,他的時間是要拿来好好学音乐的!再說了,他走的时候你给了多少生活费你自己心裡沒数?他拿什么给你买票去?他会变戏法呀……”
“我可以给他汇钱……”
“不行!”
得!
很快就演变成了家庭内战。
徐正华无奈地抬手扶额。
任他们吵上一会子,眼看几分钟内是沒有结束的可能了,他只好开口打断,“爸,爸,别吵了,你别跟我妈吵了,我试试,试试行不行?”
“嗳,嗳,好,试试!”
老爸果然瞬间回归,“那我明天就给你汇款去?”
“暂时不用,我也不确定能不能搞到……”
“能的能的,我明天就给你汇款!我知道‘奉圣公园球场’的票不大好买,但也不是绝对买不到的!我听人說過的,他们会提前三周开始卖,5月1号那天的票,這才开卖沒几天,卖再快应该也還沒卖完……”
唉!
听他又說了好多排队买票的“技术要点”,最终挂断电话之后,徐正华也只能是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上辈子也很是喜歡過好多年的足球,倒是也理解這种心情。
原主七岁的时候,曾被强制送去泉城金冠的少年足球培训基地,一直到十一岁才放弃,教练還直說挺可惜的,身体好意识强,预估未来個子矮不了,弹跳也出色,是個打中锋的好苗子云云。
反正最后沒有继续下去。
大概相比足球,還是更喜歡大师姐暖暖的胸脯吧。
但也已经可见老爸到底是有多喜歡足球了。
只好明天去买一下试试,看能不能买到了。
“不对!”
他忽然想到,自己是有经纪人的,這种事情,或许也可以委托她去帮忙买?
好办法。
于是再次开始冗长的拨号,拨到一半他自己叹气,這打個电话也太麻烦了,但又实在是不想要现在外面卖的那种手机,感觉跟扛着個砖头似的。
算了算了,再等等,智能机虽然肯定還早,但单說小巧一些,应该是很快就能做到了。
电话打通,跟管玉兰說了要求,特意說明,是要五月一号那天的。
她应该還沒到家,一听說是徐正华的老爸要的,马上一口答应下来。
然后徐正华随意地拿過一個草稿本来,开始改歌词。
粤语肯定不行,這個时空粤语也有一定的市场,但在一個大一统的国度内,粤语地区又沒有特殊歷史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的文化地位,粤语歌当然不可能在全国流行起来,玩粤语市场的,大都是一些地下歌手,很小众。
所以要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把压的韵脚改成北方的官话。
另外有一些在原作中读作粤语沒問題,但做北方话理解就很别扭的用词,也要尽可能的调整一下。
总体要求就是,雅驯却又通俗。
原作的词异常的好。
曲子是一個扶桑人的,拿到华语歌坛,一曲三唱,而且分别是三位歌坛大拿,分别請高手给填的词,而且在当时也都红了,堪称奇迹,但不得不承认,若干年后回头看,《千千阙歌》這一版,是公认最经典的。
辞意好,唱得好,尤其是唱的跟辞意极为贴切,显然是核心原因。
在2000年之前的华语歌坛,是大嗓、大歌盛行的年代,在当时的一众大歌之中,既有滔滔江河,又有人世沧桑,這边悠悠歷史长河,那边坐看云起云落的,相比之下,《千千阙歌》反倒是這一批大歌之中比较小的了。
写的只是一点個人的情怀、情愫与情绪而已。
但惟其如此,才更有利于靳晓青的突围。
徐正华心裡有着清楚的定位,现在的自己,還不到广撒網、大量出歌猛挣钱的时候,现在的自己,要讲究的就是一個精准突围。
唯一的要求就是出一首就要红一首,而且要求一炮而红!
《千千阙歌》很合适。
之前原主欠下的人情,就這一首歌,是肯定能一把還上還有富余了,但也并不浪费,就是要让每一個合作者在自己這裡都尝到甜头才好。
连安小菁那种文艺范儿爱拿捏的性子,一旦《短发》红了,最近都开始恨不得一天一個电话的打過来,亲昵的不像话,不难想象,一旦《千千阙歌》红了,靳晓青就会再也回不去了——别人的歌唱了就不红,他的歌唱了就红啊!
独木不成林的,能证明自己牛逼的例证越多,和能为自己的牛逼背书的人越多,自己的底气就会越足。
但是……不好改呀!
上辈子也并不太擅长這個,這时候非要动那么经典的一篇词,实在是有点赶鸭子上架——只好一句一句的推敲。
同时一边改還一边忍不住在心裡哀叹:還有那么多好听的粤语歌呢,這以后光是改歌词,就是很大的工作量了。
当然,不能耽误工作。
当下头等大事,是赶快把《眉飞色舞》给做出来。
于是第二天下午继续赶去小岛唱片,继续干活。
徐正华打算今天就彻底结束這首歌伴奏部分的录制,明天就让杜雪岚来录音,而给她的录音時間,也只有三天。
扣掉周末,下周二搞定!
還是管玉兰开车過来接,等徐正华上了车,她汇报,“你昨天晚上问的那個事儿,球票,我给你问了,已经不好买了。‘京药’虽然只是一只乙级球队,但在帝都這边铁杆球迷特别多,据說每年光套票都能卖掉一半還多,剩下的基本上一开售就卖光了!”
“不過你也别担心,我已经在圈内留了话了,大不了加点钱呗!其实你要不着急立刻拿到的话,黄牛手裡有,只是得等临开赛前他们才会出来卖,而且价格会更高一点……沒問題的,肯定给你搞到,十四张对吧?让你爸放心来!”
行吧……
還好這笔钱老爸会给的。
然而当大家一起赶到小岛唱片,陈邦道居然已经在录音棚外面等着了,看见徐正华過来,他马上从休息区的长椅上站起身迎過来,“正华,听說你要买球票?京药的主场,4月10号那场,十四张,对嗎?”
“呃……是。”
“买到了嗎?”
“還沒有。”
“那行,你不用买了,我帮你拿到了,待会儿就能送到,我给你送過来!”
“呃……那谢谢哈……”
徐正华一边答应,一边沒忍住,扭头看了一眼管玉兰。
你看看,你看看!
這是什么能力,這是什么速度!
果然,她一脸尴尬。
关键陈邦道也是经纪人,虽說是同一家经纪公司,但他俩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但人家就是帮忙搞到了,這时候她又肯定不能别苗头的让徐正华别要——她知道她现在沒资格也沒能力拿捏住徐正华的。
只好捏着鼻子先认下。
但一转头,等陈邦道走了,她就赶紧拉住徐正华,小声的解释,“我猜他应该是从演出商那裡搞到了票,主要是,最近几年杜雪岚還算挺红的,应该是跟演出商有過不少合作。很多时候這种紧俏的票,托什么关系路子,都不如演出商有用,因为他们每年都会有很多次租用体育场……”
咩?就是說,這事儿說到底,是怪我不够红呗?
“你放心,接下来你就算通過创作人和制作人的身份,成功出道了,我手裡就又多了一张牌,你又要给晓青写歌,她也会红起来的,只要你跟晓青你俩能越来越红,這些事情对我来說,也很快就会变得特别容易的……”
好吧,勉强接受這個解释了。
但核心原因肯定就是能力不如人家就是了。
“干活儿干活儿!今天要把伴奏都弄出来!”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