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斯大林的煩惱

作者:祁連冰雪
中國進駐蒙古部隊撤離蒙古的電報已經不是最讓斯大林煩惱的不幸消息了,就這幾天裏遠東地區噩耗頻傳,讓他鋼鐵般堅強的神經也漸漸喫不消,出現了中風加劇的徵兆,令莫洛托夫、加裏寧、伏羅希洛夫、卡岡諾維奇、李維斯基、貝利亞等人萬分緊張。

  經過一週的休整,侵入蒙古的日軍再次向西進犯,溫都爾汗遭到日軍轟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前來執行轟炸任務的竟是被日本特戰隊突襲繳獲的蘇軍伊16戰鬥機、sb2快速轟炸機,只是機翼上塗上了血紅的太陽。赤塔連通蒙古東部的鐵路終點站桑貝子被一個聯隊的日軍機械化部隊佔領,一個大隊的日軍在航空兵支援下進入肯特省,直接威脅省府所在地溫都爾汗,列索維伊上校和蒙古人民軍新任總司令巴特爾將軍向烏蘭巴托發出求救急電。

  日本人的意圖很明顯,要在蘇聯新的援軍趕到之前佔領蒙古,桑貝子的丟失讓東線的兵力集結很難實施,日軍能夠利用鐵路線向北推進,與滿洲里的日軍一起攻進蘇聯境內拿下中東鐵路、赤桑鐵路的交匯點博爾賈,遠東鐵路的關鍵站點赤塔也將面臨地面攻擊的威脅。

  不僅如此,鐵了心要與蘇聯爲敵的法西斯日本爲了策應在蒙古的推進,命令關東軍邊境地區發起牽制性戰役演習,飛機多次越境偵察、數百枚炮彈落在蘇軍陣地上,英勇的蘇聯紅軍遵照斯大林同志的指示堅決予以回擊,敵人特戰突擊部隊突然出現在雙城子、伯力、阿爾哈拉等邊境城市,給三座野戰機場造成嚴重損壞,而海參崴北部的空軍基地阿爾喬姆受到夜間轟炸機攻擊,油庫、彈藥庫被毀,預示着關東軍有可能在遠東地區發起大規模進攻。

  如此緊張的時刻。五萬餘人的中國工程兵部隊卻要撤離,原因是赫梅利尼茨基大將不允許蘇軍以外的其他軍隊進入蒙古,惹惱了準備率領綏遠八路軍部隊參與對日作戰的陳海松。不僅特戰隊不來了,糧食物資的供應也因中國國內青黃不接、需求加大而停止。

  難道眼看着蒙古淪陷、遠東淪陷?蘇聯可是世界上最大面積的國家、第二大的工業化國家。擁有130萬現代化的陸軍、空軍,還是全世界受壓迫民族無比崇敬的無產階級革命的中心,怎麼能敗給彈丸之地的法西斯日本?粉碎法西斯在遠東的進攻成了頭等重要的任務。

  要戰勝法西斯就得向戰區增兵,原本計劃向蒙古集結的遠東部隊需要留在各自防區,而且也面臨着加強後備兵力、裝備、彈藥物資的需求,這樣一來就要動用烏拉爾山以西歐洲地區的兵力,可歐洲地區的80萬部隊是向西擴展邊境的主力。怎麼能輕易動用呢?

  德國政府代表團已經多次表示將向邪惡的英法殖民主義勢力發起進攻,打碎凡爾賽條約以來舊的歐洲利益格局,重新劃分勢力範圍,而首當其衝的是英法遏制德國、封鎖蘇聯的馬前卒波蘭。兩國已經初步達成協議將共同出兵瓜分波蘭,並由蘇聯佔領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巴爾幹地區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地,極大地增強蘇聯的戰略縱深,獲得那裏的糧食產地。這對蘇維埃的未來生存與安全至關重要。

  可是斯大林對德國法西斯政權始終保持着高度戒備,合作是可以的,趁火打劫是俄羅斯人最擅長的攫取土地的手段,當然要繼續發揚光大,可是如果大規模的兵力東去。西線面對更加現代化的德*隊將難以抵擋,仇視*的希特勒爲了繼續向西擴張極力穩住蘇聯,承諾共同瓜分歐洲,其實是要集中兵力先對付英法,等騰出手來再回過頭進攻蘇聯,斯大林一是要向西擴張二是寄希望於英法與德國打得兩敗俱傷,再聯合英法奪取德國控制區。

  國際關係就是這樣爾虞我詐笑裏藏刀各有各的打算,戰爭的引擎已經轉動,法西斯德國、殖民主義英法即將在波蘭展開廝殺,繼而向中歐、西歐蔓延。蘇聯反而處在最爲超然兩頭獲利的地位上,只要自己後方穩固、加強軍事現代化和部隊的訓練,將成爲最大的贏家。

  然而斯大林最不願意看到的歐亞法西斯聯合進攻蘇聯,迫使紅軍兩線作戰的可能開始變成現實,德國一旦發現紅軍東線被動西線虛弱很有可能改變攻擊順序,與日本法西斯合流趁勢東進,這正是英法奉行綏靖政策所希望達到的目的,他們又怎麼會向危難中的蘇聯蘇聯伸出援助之手呢?如此一來孤立無助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將會遭受難以想象的損失。

  希特勒上臺之前德國的裝甲部隊、飛行部隊都是在蘇聯土地上訓練出來的,所有坦克、飛機、大炮等重型裝備都在蘇聯進行測試,直到34年以後希特勒單方面打破了凡爾賽條約的種種限制,在英法的慫恿默許下大力發展軍備試圖禍水東引爲止。斯大林很清楚被法西斯理論和現代化裝備武裝起來的200萬狂熱的德國國防軍比他的紅軍更加精良、訓練有素、作戰勇猛,再加上野蠻的日本,沒有充分動員和大規模戰爭準備的蘇聯甚至於會亡黨亡國。西線是蘇聯的最大威脅和設防的重點,西線的兵力不能輕率調動,斯大林堅定地做出了戰略判斷。然而東方被動的局面怎麼辦,鐵木辛哥彙報了陳海松提出的聯合作戰意圖,批評了赫梅利尼茨基大將愚蠢的政治高於軍事的錯誤傾向,認爲在遠東無法向蒙古調集兵力的情況下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綏遠方面的八路軍部隊,甚至於不需要蘇軍的地面和空中配合獨自就能重創或全殲突入蒙古的法西斯軍隊,他建議再次邀請陳海松赴蒙磋商、促其參戰。

  斯大林對此也很糾結,赫梅利尼茨基同志也發回了電報,描述了陳海松在蒙古地位上的民族主義立場,斷言中*隊進入蒙古完成對日本軍隊的殲滅後肯定不會主動離開,那麼勢必取代蘇軍在蒙古的統治地位,損害蘇聯的國家利益和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順暢發展。

  他強烈要求聯布共中央支持他的反擊措施,不被陳海松落井下石的卑劣行徑所動搖,禁止中*隊入蒙參戰,同時派回在莫斯科工作學習的蒙古同志回到烏蘭巴托,由共產國際中央執委會下令改組蒙古人民黨中央委員會,清除親中國的總書記魯布桑沙拉布、部長會議主席丹巴、人民軍總司令巴特爾等人,從組織上牢牢控制蒙古政權沿着蘇聯道路前進。

  考慮到蒙古的確在戰爭中遭受了很大損失,建議蘇聯政府向蒙古緊急調撥帳篷、糧食、肉食、醫藥物資,派出醫務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社會管理幹部接替中國人離開後數萬空缺,從經濟上、生活上加深蘇聯在蒙古民衆心目中的良好印象和影響力,培養親蘇感情。

  斯大林不是不知道這是控制蒙古所必要的,赫梅利尼茨基也是奉他的旨意去做的,可人算不如天算,事態的發展完全出乎他當初的預想,日本人並不滿足於組織一場邊境試探進攻,而是藉助勝勢轉變成大規模的武裝入侵,甚至於大規模使用細菌武器,他在遠東有限的機動兵力被朱可夫大方地葬送,立足於防守的遠東兵力開始捉襟見肘,這是戰前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所以出現了兵力裝備物資的緊張,他急需強有力的部隊去消滅驕橫的日本攻擊集團。

  如今看來唯一可以使用的就是對*立不甘心不死心的中國人,他雖然痛恨陳海松的藉機要挾,可是作爲一個歷經國際風雲變幻的資深政治家一貫奉行的是利益至上、能屈能伸、該退就退的機會主義策略,爲了維護更大的利益可以暫時性地放棄一些局部利益。

  經過與莫洛托夫、加裏寧、伏羅希洛夫、卡岡諾維奇、李維斯基等人的反覆探討,決定加緊與德國的雙邊談判,儘快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避免兩面作戰的危險。同時邀請綏遠八路軍部隊參加蒙古作戰,作戰區域爲圖勒河、克魯倫河以南,雙方組成蘇蒙中三方聯軍指揮部,鐵木辛哥、陳海松與巴特爾共同指揮部隊作戰,蘇聯向中*隊無償提供200輛坦克裝甲車、200架飛機、200門身管壓制火炮、2000輛載重汽車、五千噸彈藥油料。

  等這份電報傳回烏蘭巴托,烏蘭夫等人已經率領商隊撤往綏遠,溫都爾汗的熊厚發、邵烈坤也趕往西烏爾特與尹寶山部匯合撤往察哈爾,中國人毫不留戀說走就走。鐵木辛哥不得不把電報發給蘇聯駐華大使館,請大使盧斡滋、武官切列帕諾夫上將把蘇聯政府的意思轉告最高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請他代爲通稟,下達命令。

  蔣先生聽說陳海松負氣返回國內知道小狐狸吃了虧,現在蘇聯人求上門來,老狐狸當然要爲小狐狸出出氣了,看了蘇聯人的條件,知道斯大林沒有放棄蒙古的打算,那就拖着唄,反正打仗的是你們日蘇兩家,誰喫虧都是中國佔便宜,最好是多打些日子,把你們的精銳都消耗在那,打不動了小狐狸再去收拾殘局,蒙古一定要收回來,就這麼着一拖就是三天。

  ps:

  鞠躬感謝書友施憲民的月票支持,祝生活快樂、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