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被骗入伙 作者:未知 1996年8月。 北邙山某旮旯。 李游把工兵铲往上一递,莫连城随即把手伸了下来,把他拽了上来。李游摘下防毒面具,呼吸着地面清新的空气,一边抹汗一边看着自己挖出来的盗洞,心情仍然有些恍惚,感觉很不真实。 “啧啧,這盗洞打得真心不错。一口河南话的石广生手裡捏着一把湿润的泥土,看着李游打出来的盗洞,竖起了大拇指。 莫连城推了石广生一把,拍着李游的肩膀說道:那可不是,李游可是大学生,是那個……啥土木工的高材生!這叫专业对口,你知道不!哪像你這王八蛋,還說自己是工兵出身,让你打個盗洞都能挖出天坑来,好像怕别人不知道你来挖别人祖坟似的! 看着眼前這两個活宝,李游有些哭笑不得。几天之前,他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沦落到和两個盗墓贼合伙盗墓去。 回想這几天裡所发生的事情,李游恍若梦中,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 他本是北方某著名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今年才刚毕业,恰好赶上了毕业就是失业的头班车。 虽說工作不包分配,但毕竟大学生還不是后来那样泛滥的大路货,像他這种术业有专攻的毕业生,只要不好高骛远,要找一份工作還是相对简单的。 而且在改革开放热火朝天的南方,此时正大兴土木,就算是刚毕业的应届生,也是抢手的香饽饽。李游正年轻热血,领了毕业证,怀裡揣着300块钱,便买了一张南下的硬座,踏上了去鹏城旅途。 踏上列车的瞬间,李游心裡热血沸腾。满脑子都是在想,到了那個遍地机会的特区,如何展开拳脚,拼出一份大好基业。此时心中踌躇满志,和那些手揣两块钱,心怀五百万的彩民差不多。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踏上的却是一條沒有尽头的不归路…… 在临下火车的时候,一個瘦小女孩从李游身边擦過,把他撞得踉跄一下,缺乏社会经验的他并不清楚其中的猫腻,但是等下了火车之后才发现,他的钱包早已经不翼而飞。 李游下子就蒙了。 三百钱虽然不多,却是他接下来一段時間的生活费用,在這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裡,沒了它可就要沦落街头了。 這时代的通讯也不如后来那么发达,李游老家那边就是边远农村,想打個电话回家求救不现实。找同学朋友帮忙就更扯淡了,都是刚毕业找工作,哪個能顾及到他啊。 摸了摸身上的口袋,发现买完车票的几十块零钱還在身上,李游终于吁了一口气。省吃俭用,這一两天是不用担心肚子的問題。只要這一两天之内能够找得到工作,眼前的难关就算是過了。 急病乱投医,看到火车站旁边有不少职业介绍所,李游也不挑,随便找了一個,便大步踏了进去。但是很快,他就提着旅行包灰溜溜地走了出来。 這裡的中介所還真黑,工作還沒着落,首先就要交200元的中介费。他身上连50块都拿不出来,就别說200了。要是身上還有点余钱,還至于到中介所找工作?花点時間,随便找家建筑公司,工作還不是手到擒来? 就在李游在车站外束手无策的时候,莫连城和石广生出现了。两人一身暴发户打扮,先是一人過来问李游借個火点烟,搭讪开来后,便开始忽悠。 忽悠的时候,两人說是搞建筑的,需要找個专业点的人才,這正是李游学的专业,大喜之下,李游当即自告奋勇接下了這份工作。 随后他们又问李游懂不懂看风水堪舆之术,因为当时实在太需要一份工作,李游也硬着头皮认了下来,還拍了拍胸膛,告诉他们,土木工程嘛,就是学這個的!回想起来,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但话說回来,虽然学校不曾教過风水地理之类的民间杂学,但平时特投缘的老教授却精通此道,李游从他那裡却是学了一点皮毛。平时无事,李游经常会拎上瓶白酒和一包花生米找他闲聊海侃。经常酒到酣处,便摆起龙门阵,跟李游說一些年轻时候走南闯北时所听闻到的奇闻诡事,三教九流。 還有一次老头子喝多了,還从书柜裡翻出了一本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的旧书塞给李游,不要還不行。封面已经破烂不堪,书名为《秘藏十法》书名倒是新鲜,李游平时乱七八糟的书都看,但這個书名却从沒见過。 但下面的署名却把李游唬住了好一阵子。作者是李诫。 這個名字别人或许会有些陌生,但对于那些学土木建筑的人,却不可能不认识。北宋时期的建筑大师。编撰了一部《营造法式》,在建筑史上可是留下過一笔浓重笔墨的人物。 当时李游就觉得《秘藏十法》是托名之作,当时也不以为意,拿回去之后放在案头上,闲暇时候随意翻看了一些,裡面除了少许內容晦涩难懂外,大部分都颇有趣味。 书裡倒是提及一些寻龙点穴的高超秘法,但內容過于玄奥,李游根本不知說些什么,還有不少關於建造陵墓机关构造,更有一些看起来非常玄乎的东西,比如利用聚风藏水的玄奥,布置出生杀风水局,通過死人的墓穴控制后人的命运等等;但更多的是讲述天下各地奇异怪谈,稗官野史。闲暇时候拿来当笔记小說閱讀還是蛮不错的選擇。 …… 谎言总是容易拆穿的。 被两個家伙带到洛阳之后,李游开始觉得不大对劲。 但一开始也只是觉得有些怀疑,沒起别的什么心思。但是两人带着他辗转进入北邙山深处之后,他才警惕起来,谁家的建筑队会在深山裡面啊!而到了這时候,两人也沒觉得好隐瞒的,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了李游。 莫连城根本不是什么搞建筑工程的包工头,而是個文物贩子。平时两人在偏远农村走家串户,以极低的价格,淘取有价值的古董旧货。只是干這行本来就捡漏,七分靠运气,两分靠眼力,還得一分靠力气。辛苦不說,也挣不了几個钱。而且现在农村裡的人也学聪明了,知道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值钱,也不愿意随随便便卖出去。两人生意越来越难做,于是决定转行。 莫连城祖上干過盗墓的行当,传下不少盗墓的手艺,莫连城和石广生合计一阵,便决定转行盗墓去。反正当了多年的文物贩子,有着固定的销售渠道,不怕挖出来的冥器沒人收。 于是两人到了鹏城,把最近收到的货物脱手,顺便买了装备,准备回去“升棺发财”了。 但盗墓這口饭不好吃。弄不好還会把命给丢了。于是要找個能看得动墓穴吉凶的“专业人士”搭档。但众所周知,活跃在河南、陕西一带的盗墓贼,都是以家族邻裡,亲人熟人为搭档的。从不相信陌生人,所以两人找不到新的伙伴。 见到李游的时候,莫连城见李游牛高马大,又一脸焦虑的神色,便动了找多一個壮丁参加的他的队伍,便過去找李游套口风,沒想到的是,李游還是学土木建筑出身的。文化不高的莫连城和石广生可不大清楚土木建筑和风水先生之间的区别,于是李游就這样,被两人当成了“专业人才”招聘了。 初得知两人身份的时候,李游很是沮丧。身上的钱和证件被偷已经够倒霉了,想不到人也被两個家伙给拐到這山旮旯裡来了。两人把实情跟他一說,两手一摊,让李游選擇,是跟他们一起往這黑路往下走,還是丢下他们,自己沿路回去。只要保证不去揭发他们就行。 李游当场就傻了。 這山旮旯李游還是第一次来,两人带着他转悠了两天,他哪裡還认得出路。再說,他的身上身无分文,连身份证都沒有,怎么走得了?到了外面,再倒霉一点,都可能被当成盲流给抓起来,送到劳改场去深化改造。 事已至此,李游也只得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沒犹豫多久答应入伙。莫连城也甚是爽快,也不提给李游发薪水多少的话,伸出了四根手指,对李游說:“小游啊,哥也不亏你,挖出宝贝卖钱后,一样分你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