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舅舅(二) 作者:未知 现在春兰竟然也来了,春兰可是老夫人身边的人,难道望月居要翻身不成? 夏波和依玉对视一眼,依玉抬起下巴往外努了努,意思很明显,让夏波探听探听去。夏波也想知道春兰干什么来了,于是放下了手裡的绣活,掀开门帘走了出去。 此时春兰已经到了正屋门口,冲着夏波点了点头,走进了屋子。 春兰是从紫月苑過来的,因为她已经被指派到紫月苑当大丫鬟,所以吃過了午饭就准备過去。沒想到府门口守门的小厮梅勇通過二门的婆子禀报,說是童姨娘的娘家弟弟递了拜帖,申时一刻要登门拜访老夫人。 老夫人已经从小儿子那知道了童家父子在官场上的变化,自是不敢怠慢,急忙吩咐春兰去紫月苑通禀大小姐知晓。 等春兰走后,老夫人心裡却有些忐忑,也有些羞恼,暗自责怪大夫人在這個节骨眼上给她出难题。如果被童姨娘的家人看见童姨娘浑身的伤痕,该怎么解释這一切? 春兰自是不敢耽搁,急忙赶去了紫月苑,沒想到扑了個空,知道梅宜轩姐弟来了望月居,赶紧急匆匆的来了這裡。 常嬷嬷把春兰引进了小客厅,她也以为春兰仍然是老夫人那裡的二等丫鬟。却见春兰进来后向梅宜轩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礼:“奴婢春兰参见大小姐!” 梅宜轩淡淡的问:“你這是从哪裡来?” 春兰回道:“奴婢已经去了紫月苑,把东西放下就赶来了這裡。” 梅宜轩一挑眉,自是明白春兰說的意思,点点头說:“有什么事?” 春兰躬身回道:“禀大小姐,老夫人让奴婢告诉您,童姨娘的弟弟童大人過会儿会来拜访老夫人,让您和童姨娘、五少爷准备一下,過一会儿說不定就過来了。” 梅宜轩一听,心說来的還真是巧,自己正发愁怎么找借口出门呢,但愿這個舅舅能给她一臂之力,让她心想事成。于是,吩咐常嬷嬷說:“嬷嬷,准备一下茶水,招待舅舅。” 常嬷嬷迟疑了一下,问:“是不是买些水果?” 梅宜轩面色一冷,拒绝說:“不用。望月居有钱买水果嗎?咱们的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拿什么来买,你有银子嗎?” 常嬷嬷摸了摸荷包裡不多的银两,神色黯然的转身吩咐丫鬟们烧水预备茶水去了。 其实,府裡专门有下人每日去外面购买时令水果,大夫人也会给各個院子裡分发下去。只是,望月居、紫月苑、随风阁這三個院落分到的水果,往往不是质量最差、数量最小,就是压根干脆一個水果沒有。 這两天梅宜轩接连让大夫人不痛快,大夫人自然不会给她们院子分发水果。岂不知正中梅宜轩下怀,她就是想让這個舅舅看一看,她们母女三人在府裡真实的生活,从而引起他的同情心。 梅宜轩知道,古代一個贵族小姐是不允许随便出门的。你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得有施展才能的地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让她去哪裡挣钱改善她们母女三人的生活?這個舅舅的到来,给梅宜轩带来了一线能出门的希望。 夏波在弄清了童姨娘的弟弟即将来后,急忙返回西厢房,和丫鬟们通报去了。大家心裡一阵惊喜,看样子望月居也不是沒靠山嘛,以后看谁還敢欺负她们! 而此时的听雪堂,老夫人早就让小厮把小儿子梅允铠叫了過来,详细询问了梅允铠路上的事情。之前怕老夫人担心,梅允铠并沒有吐露路上遇袭的事情。现在救命恩人上了门,梅允铠不敢再隐瞒,只好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诉了老母亲知晓。 老夫人乍听之下,吓得魂飞魄散,一個劲儿的念着阿弥陀佛,心裡万分感激童姨娘的弟弟。 老夫人此刻心裡却有些忐忑,也有些羞恼。暗自责怪大夫人在這個节骨眼上给她出难题,也万分懊悔自己平日裡对童姨娘母子漠不关心。如果被童姨娘的家人看见童姨娘浑身的伤痕,该怎么解释這一切? 虽然他们梅府并不需要一個小妾的娘家提携,梅府的权势、地位也如日中天,和大皇子慕容麟、韩国公府以及其他的高门世家在京都构成了不小的势力。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越是身居高位越要居安思危,谁知道朝堂会有怎样地变数?老夫人看多了旦夕间家族倾覆的惨剧,所以,她才会分外珍惜梅府的血脉。能活着,哪怕是庶子,也是梅府血脉的延续。 梅允铠看了看时辰,和母亲說了一声,就去府门口等候去了。对于救命恩人,梅允铠自是亲自去门口迎接,以表示对恩人的尊重和感恩。 到了申时一刻,梅允铠离老远就看见远处的街道上飞驰来一匹骏马,马上之人正是童卓新。 童卓新上午进宫见了皇上,奉上了刺桐港镇军大将军佟文晔的奏折,并详细回答了皇上的询问。皇上让他暂时在京城待一段時間,顺便探望故交旧友,過几天皇上自会传召他进宫。 童卓新知道皇上一定会仔细研究奏折中佟大将军關於海岸线防卫的建议,也就安心的出了宫,去了在京城的家。 京城的童府坐落在锥子胡同的外侧,是一座相当普通的小四合院。所谓锥子胡同,是从“追贼”演化而来的。 锥子胡同东、西向胡同,南边紧挨着柴棒胡同,北边紧邻米市胡同,可想而知這裡是最底层的贫民生活的地方。 童世群当年就是一個九品小官,京城也是寸土寸金,童家自然住不起太好的宅子。不過,能够在京都有這么個宅子,童家也是省吃俭用才攒下来的。 童卓新把他从南边带来的士兵都叫到了家裡,跟着打扫了半天一晌,才算是能住人了。后来士兵们不愿意去住城中的驿站,童卓新就让他们干脆住在了家裡,反正院子也够宽敞,二十個人也够住了。 他们在胡同口的煎饼摊子那裡每人管够吃了一顿煎饼,把這些個人吃的连呼好吃,差点把人煎饼摊子包圆了,把摊主乐的笑眯了眼,盛开了满脸的菊花。 饭后,他让士兵们回家休息,自己去柴棒胡同铺子裡踅摸了一张拜帖,就去了梅府,告诉门口的小厮,自己申时一刻会登门拜访。 按他的心思,他恨不得立即去梅府看姐姐。怎奈大户人家上门前得提前知会一声,他也只好按照规矩来,把拜帖提前递了进去。 当初那么美好的姐姐执意要给梅允琛当妾室,把老父亲气的差点一病不起。实在拗不過姐姐,老父亲只好依了她。 在所有人看来,這都是一桩对童家前程有助力的亲事。那时的梅允琛還不是兵部尚书,却已经是兵部郎中了,再加上梅府的地位、权势,百年底蕴摆在那裡,還有什么不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