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此去关中涉古仙 作者:未知 “先生,李某此来,实是替我家大王前来邀請!” 不過几日,李斯就到了陈庄之内,言辞恳切的对陈错說着:“我家大王求贤若渴,知道先生有大才,那是一刻都不愿意耽搁,知道我与先生有旧,于是就派我過来邀請!” 說着說着,他又意识到了话中疏漏,赶紧找补道:“先前之所以沒有過来相邀,实在是那吕不韦从中作梗,如今此人畏罪自尽,大王這才能遣人邀請,省去后顾之忧。想来先前吕不韦多次相邀,先生也是心有顾忌,才会接连拒绝。如今,我王以秦主之尊,既邀先生,自可免去许多后顾之忧。” 对面,陈错饮了一口茶,并未应话,反而道:“李斯,你与当年相比,实在有许多变化。” 李斯骤然一愣。 “当初你去关中,途径成皋,在這裡徘回一年,固然对我恭敬,但心裡其实還有坚持,对你师荀子的教诲牢记于心,所以我說出一個观点,你虽沒有直言反对,却往往据理力争,以阐心意,何曾這般忍气吞声過?” 說到這裡,他摇了摇头,感慨道:“到底是秦王威严過盛,還是官场沉浮,磨平了你的心气?” 此言一出,李斯面露惭色,但很快敛去,转而就道:“听先生這意思,我這次怕是白来一次了……” 但他话未說完,便被陈错打断。 “不,我会随你去咸阳。” 李斯面露愕然,满眼不解。 陈错不等他问出声,便笑道:“我既存于這個时代,那么秦王必须是要见一见的,而现在见他,总好過再過一阵子见他。” 无论是在超凡层面,還是在歷史层面上,秦始皇都是一個绕不开的人物。 于神通超凡而言,他是后世传闻中绝地天通的祖龙,与后世歷史而言,他更是塑造了华夏一统的最初皇帝! 陈错既行兴衰,又如何能不见祖龙? 只不過,這裡面的缘故,他自然不会告诉李斯,一时便令后者生出惊疑之念,更增患得患失之心。因为在他的印象中,這位陈先生高深莫测,心思难猜。他在此处停留的时候,就隐隐察觉到,這位先生固然是来者不拒,几乎将有教无类做到了极致,但偏偏又不是那等超然于外的性子,与那几位一心要留下学派传承的宗师不同,明显是心有所求的。 “莫非,他的追求,也在天下一统?” 關於那位秦王政的心思,李斯自问已经摸得差不多了,更知晓那是何等野望,堪称是开天辟地以来罕有之志!在李斯看来,那位王上想要得偿所愿,可谓艰难,但并不妨碍自己借机施展抱负。而为此聚集而来的能人异士亦不在少数。 “或许這位陈成皋陈先生,同样也存着這般心思,所以之前吕不韦派人過来邀請,他才会一直拒绝,毕竟以陈先生的见识、心智,不仅能推测出大王的志向,怕是同样能窥视到吕不韦的下场!” 但不管“陈先生”存着何等心思,只要他愿意随自己前往咸阳,那自己便完成了大王之令。 于是,李斯长舒一口气,微笑道:“既然如此,那請先生稍微准备一下,最近两日,咱们就该启程前往咸阳了。”末了,他似乎是担心陈错想要拖延,又提醒道:“如今這三川郡并入秦国也有多年,秦制深入人心,既有大王之令与诸多护卫,咱们只管赶路,其他事情无需担心。” 這几年,秦国已经摆脱了当初被五国联军攻伐的窘况,重整旗鼓不說,更是采取远交近攻之策,分化瓦解了山东诸国,战线不断向东推进,蚕食和吞并土地之后,最东边的国土突出部,已然触及到了位于东边半岛的齐国! 有赖于此,秦国之势不仅大增,对早先吞并土地的控制力也逐渐提升。 “不用担心,我既然答应了你,自然不会食言。”陈错看出了李斯的顾虑,“不過,我不会与你同行,当下時間紧迫,沒有多少時間浪费在路途上,所以我当先行一步,待你抵达咸阳,或许能听到我与秦王会面的消息。” “……” 沉默片刻,李斯点头道:“在下明白了。” 既沒有询问什么事時間紧迫,似乎也沒有担忧陈错是借故拖延,就這么顺势告辞。以至于,在他离开了陈错的住所,走在陈庄小路上的时候,随同而来的门客都忍不住提醒道:“主上此来,是为了完成大王的嘱托,邀請這位陈先生去往咸阳,怎么能不亲自带着他前往呢?万一這位陈先生只是故作答应,敷衍主上,待吾等回去,必然会为大王怪罪!” 李斯摇摇头,道:“陈先生的威望,早已遍布四海,更有诸多门徒、追随者,而眼下的這等局面,皆是他用十年左右的時間达成,其中耗费多少心血可想而知。這等呕心沥血的成果,岂能轻易放弃?以大秦之国力,他若這般愚弄大王,会是個什么下场?” 几名门客,也都纷纷明白過来,皆說李斯之英明。 李斯摇摇头,沒有因为這些人的恭维而飘飘然,心裡却充斥着对未来天下时局的思量。 “若连陈先生,都对大王之志有着谋划,那未来的天下,還会是如今這般嗎?” 想着想着,他越发出神,目光不知不觉中,落到了一棵巨大的柳木之上,旋即惊愕:“這裡何时多了這么一棵树?” 旁人闻言看去,见那树干足有十人合抱那么粗,不由咋舌。 “這等巨木,少說也得几百树龄吧,沒想到会保留至今……” 门客說着,忽然回過神来,看向李斯:“主上曾在此处住了许久,莫非不曾见過此树?” 李斯表情深沉的摇了摇头。 一時間,那位陈先生在众人心中的形象,越发高深莫测起来。 . . “你要选在這個时候去见祖龙?” 另一边,在李斯走后,又有两人走入屋中,正是清虚道人与玉虚教主,只是二人气息微弱,显然已被彻底镇压了神通超凡。 “不错,自从几年前崆峒山生出异样,地脉震颤之后,离传說中的黄帝之师降临之期越来越近,我若不做好准备,只以目前這半瓶子的位格应对,怕是有败无胜,徒自衰亡!” 陈错笑了笑,话锋一转:“话說回来,此番入关中,還需两位做個向导,二位在关中住了许久,对那边的风土人情想来是格外熟悉的。” 清虚道人滴咕道:“你师门乃是太华山,你能不熟悉?”說罢,摇了摇头。 “你這一去,不知要使原本的脉络,生出多大偏差,毕竟……” 說到此处,他压低了声音。 “那位祖龙,也是差点立了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