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李记豆腐脑 作者:元宝 昨天文章离开的时候,告诉乔迁:“由于你已经加入了安全局,所以,国家沒有必要象以前那样派专人盯防你了。所以本少爷也不用做你的跟班了。以后你的汽车票,火车票,還有饭钱,就不能找国家报销了。哈哈,本少爷终于解放了,北大的美人们,你们准备好接受暴风雨的考验了嗎?” 此刻在烤鸭店裡的,大部分都是北大的学生或者教职工,文章此言一出,立刻因来了一片鄙视的目光。 但是人家文章大爷毫不在乎,一副老子就是流氓,你们能拿我怎么样:“看什么看,沒有见過帅哥嗎?”人怎么能无耻到這個地步呢。這個时候,烤鸭店裡已经有不少想呕吐人准备离开了,惹不起,我們還躲不起嗎?在這裡吃饭,要影响食欲的。 大多数人走的时候,還特意的看了乔迁一眼,深为這個失足落水的大好青年惋惜,就差在脸上写着乔迁交友不甚了。 乔迁深为和這样的人同在一起吃饭而脸红,搞的别人還以为自己和這家伙是一路货色呢:“既然你不用监视我,为什么又要来北大,难道是你们局裡也学其他部门一样,要搞什么面子学历,派你来镀金的。”有些领导为了自己的能更好的提升,同时也为了能在其他人面前显摆一下,于是就专门的找上一個比较有名气的大学,挂单,啊,人家不是和尚,应该叫挂靠到学校裡,也不见他们学习,到时候只是负责领一個用来炫耀的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而已。這個就叫面子学历,和政绩工程一样,都是国家禁止,但是人家却是发扬了千锤百炼的精神,改了再犯,犯了再改。 文章骂了一句說:“你就别挤兑我了,就凭我們局裡的金字招牌,還用的着去镀金嗎?我是另外有任务的。” 至于是什么任务,乔迁当然不能问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乔迁好是奇怪,国家突然撤消了对自己的监视,难道是自己的人品突然爆发了,還是老天终于睁眼了:你实话实說,是不是你们局裡要换其他人来了。” 文章摇摇头:“根本不是這样,我也是才接到的通知,据說,是因为你已经加入了我們局裡了,现在局裡人手少的可怜,任务又多,哪裡還有心思专门派人监视自己人,那不是脑子有病嗎? 原来如此,难怪那個给自己送证件的人一言不发,感情是怕忍不住笑出来。你大爷的,又被老秦给算计了。這样时候秦桢在乔迁的心裡立刻由秦老爷子变成了老秦,地位一落千丈。 想到沒有人监视自己了,乔迁连晚上睡觉都塌实了不少,一早起来,精神饱满的窜到胡同口的一家小吃摊上,民以食为天,生计問題当然要放在第一位了。這個小吃摊,在潘家园一摆就是几十年,先是由老李来掌管,后来老李退到了二线遛鸟去了,于是就让儿子继承了自己的偌大一份家业。乔迁离开前,摊位就已经由小李来掌握了,所以二人也可以算是老熟人了。 乔迁来是时候,已经有不少街坊在吃早点。打了招呼,乔迁找了一個空位坐下。就开始和小李侃起来了:”李哥,我說你這勺子都用了有一百年多了吧。還是去卫生局检疫一下,看看有什么卫生問題沒有,這样我們大伙来吃你的豆腐脑,那也放心不是。” 李记豆腐脑用的勺子,根据老李同志的描述,那是当年慈喜老佛爷西行巡查的时候,由故宫带出来的御膳房金勺,珍贵着呢。其实這勺子就是一紫铜做的勺子,但是皇家叫金勺,那就是金勺了。老百姓不争這個理。 据說,当年老李的爷爷就是给西行巡查的慈喜做饭的厨师,半道上就拿了一個金勺溜号了。那個时候,形势乱的很,慈喜很害怕八国联军由后面赶過来,所以,少了一個厨子,大家谁都沒有心思去找,還以为半道走失了呢。 当乔迁听到這一段的时候,曾经问過老李同志,为什么不把锅一起拿走,這样好歹是一套啊。成套的东西,当然比单一的更值钱了。這個問題老李的爷爷不应该不知道啊。 孰不知,老李哈哈大笑:“那是因为锅太大了,容易被人发现,所以才拿了勺子藏在身上离开了。”想来也是,衣服裡藏了一個锅,一個大老爷们象個孕妇,确实惹人怀疑。 乔迁在有了异能以后,曾经探测過這金勺,认定应该是康雍乾时期的物件,勺子上面的金龙龙鳞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而上面的一层金漆,早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被消磨的无影无踪了。 当初破四旧时期,钢铁元帅要升帐,這個金勺還险些被人拿走炼化了呢。 当时的那個红小将也不管是不是铁勺子,就要金勺给扔到大车上。一旁的一個同事拦住他說:“领袖教导我們,要实事求是,人家是铜勺子,你拿了有什么用。這走资派是個厨子,不如派他去大食堂劳动改造,让他在人民的汪洋大還裡认清自己的本质,早日回到社会主义大家庭裡面来。浪费是可耻的,我們這样做,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就這样,老李就被革命委员会分配到大食堂做大锅饭,祖传的金勺也這样戏剧性的被保住了。到食堂有什么好处,那当然是饿不着了,当时要不是老李是食堂裡的厨师,就他一個走资派,是不可能娶到小李他妈這样漂亮的老婆的 经過這样一场劫波。老李越发的认为自己家的這個传家之宝,能给自己带来好运了。 要是搁在其他人家,這個的传家宝,那是要供起来的,但是,李家可是厨师,厨师拿勺子不用,反而供起来,那简直就是欺师灭祖。不可饶恕的事情,所以,李记豆腐脑就一直用着這個慈喜老佛爷用過的金勺。這個绝对是京城的独一份。潘家园的一個特殊的风景线。 點擊察看图片链接: 其他书友正在读 新書日點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