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新的商机
苏若淳看着走在前面的妹妹,心下暗道:回去還是得抓只母鸡来试试這蘑菇到底有沒有毒,大不了浪费一只鸡罢了,总好過人吃了中毒吧。
方玉珩倒是很相信自己的未婚小妻子,背着背篓笑眯眯的看着开心的苏若清。
“清儿姐姐!你快来看,這裡有一大片笋子嘞。”,那边黄秋儿高声喊着。
几人连忙跑了過去,果不其然,一大片青笋俏生生地立在那裡,有些已经长出了竹节,這种是不能再吃了,估计過個两日蹿的都比人高了。
她笑呵呵的說:“咱们可得快点,把這片笋子掰了就赶紧回家吧。莺儿姐姐你小心点,那草窠子裡可有蛇!先用木棍赶一赶啊!”,黄莺儿是個胆子极大的姑娘,顺着手就在那草窠子裡掰着,嘴裡還笑道:“放心吧,我刚才用脚踢過了的。”
苏若清有些无奈的道:“這真要有蛇,让你踢了一脚還不得报仇么?還是加点小心的好,别笋子沒掰多少,再叫蛇咬了,黄二叔和婶子不得急死。”谁让她内裡是個成熟的灵魂嘞,看着這些小丫头们,总是放心不下的
黄秋儿看着自家堂姐被苏若清念叨的样子,不由得哈哈大笑:“清儿姐姐,你比我二婶還能唠叨嘞。”
方玉珩上前一步看着嘻嘻哈哈的两個少女,肃了脸色道:“小心着点总沒错的!要是出了事,可别怪以后不带你们出来了。”
黄秋儿和黄莺儿看着眼前的少年黑了脸,莫名的产生了些惧意,不由自主的点头应是。
苏若淳笑着解围道:“玉珩和清儿是为了你们好,即便沒毒,被咬上一口也够遭罪的。得了,我看咱们掰的差不多了。往回走吧。”
他们两個還好,几個姑娘在灌木丛裡来回的跑,又得弯腰去掰笋,這会儿已经累的不行了,個個都气喘吁吁,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流,脸都红了。這要是吹了风,少不得又要病一场。
众人也不再逞强,反正再下雨后還可以上山掰笋的,遂收拾好背篓竹筐,一起慢慢下山去了。
到了山脚下,几個姑娘才算是松了口气,慢慢地往村口走去。上山容易下山难,何况每個人都背着一個大竹筐,下山的时候腿筋都绷着,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摔倒滚下山坡,這会儿到了平地,那腿早就软了,還微微有些发抖。
“快回家吧,累死我了,這腿肚子直打颤嘞。”黄莺儿哀嚎着。
“我下晌就烧野笋酱,你们要是想学就来我家找我,這会儿赶紧家去吃晌午饭吧,我也都要饿死了。”苏若清笑着說罢,才和众人挥手作别。
苏若清三人到了苏家,把背篓卸了下来,把笋子都倒在地上等着一会儿剥皮,那小半篓子的花菇则是装进了洗菜的木盆裡,用盐水泡上了。
严氏正巧从厨房出来,看见木盆裡的花菇,惊诧道:“蕈子?這是玉蕈?你们从哪淘换来的?”作为从小养尊处优的官家小姐,她是吃過蕈子,也见過還新鲜的蕈子的,只是這是哪来的?
苏若淳愣了一下:“娘,你认得這蘑菇?”
苏若清看了看紧闭的院门,小声說:“娘,這不是玉蕈,這是花菇,椴木花菇。味道可比玉蕈香多了,你闻闻。”
严氏拿起一朵,掰开菇腿闻了闻,确实比玉蕈多了一股难以言明的清香之气。
“這是我們去山上掰笋的时候发现的,有一大片呢,我們三個偷摸摘下来放在竹筐底下带回来的。”苏若清笑眯眯的說道。
严氏把手中的花菇放进盆裡笑问:“摘回来就摘回来,做什么還‘偷摸的’,怕人看见不成?”
方玉珩接口道:“清儿說,這东西能卖,她還能种出来。”
“种出来?”严氏有些诧异,蘑菇作为山货,是能卖高价不错,但是种植還真的沒听說過,以往她在上京家中吃到的蘑菇,那都是山裡猎户采了来送到山货店卖的。“娘,我說能种就能种,我从书上看到的。”苏若清一脸得意的說道,這都多亏了前世的她喜歡看些杂书,這花菇的种植方法就是从《王祯农书》上看到的,沒错,就是原木砍花法。
椴木花菇是香菇的一种,而原木砍花法就是种植香菇的方法。
南宋庆元县龙岩村有一叫吴三的农民,后人尊称为“吴三公”,就是他无意中发现倒木皮层被刀斧砍過之后的疤痕处会生长出一种可供食用的菌菇,后来经過他反复研究和实践,终于得出了一套人工培植香菇的“砍花法”。
“娘,所以我才沒让玉珩哥和哥哥出声,偷摸在那片地方做了标记,等明天我們三個早早上山去,把剩下的断木和小花菇一起带回来。我先在家试试,若是真的种出来了,這花菇可是能卖大价钱的。”
她沒說出口,若是真的让她培植成功了,那她還有更大的一步棋呢。
严氏几人听了她的话,都点了点头,這确实是件好事。
下晌,黄秋儿几個果然来了,花朵一般的小姑娘嘻嘻哈哈的挤作一团,嚷嚷着让苏若清教她们烧笋酱。
苏若清笑呵呵的把她们带进厨房,說道:“笋子我都剥好洗好了,你们照着我接下来的步骤做就行。”說着,她手下麻利的把笋子切成丁,放在一旁的碗裡备用。接着拿過一旁的猪肉边切边說:“這猪肉要瘦一点,不能太肥,也一应切成丁,可以切大一些。”
切好猪肉,她把才摘下来的新鲜香菜和小葱切成小段,一旁的小碗裡放上八角,香叶,桂皮,一勺花椒。切好的海椒丁,蒜蓉,生姜丁另外放在一边。
“這些都切好了,咱们起锅烧油。把香料都倒进去。”,小火慢慢的炸着,等小葱香菜变成金黄了,苏若清把锅裡的香料都用笊篱捞了出来,然后把海椒丁,蒜蓉,生姜丁全部放进去翻炒。等香味出来后,苏若清把切好的肉丁全部倒了进去,等肉丁也完全炒熟了,再倒入切好的笋丁继续翻炒。
她一边翻动着锅铲一边說:“秋儿把那坛白酒递给我。”
接過黄秋儿递過来的白酒坛子,苏若清往锅裡到了大约一碗半的量,又往裡添了清水进去說道:“酒不能太多,不然味道就不香了。水一定要多一点。”
然后加入细盐、白砂糖、酱油和前些日子买的黄豆酱,又添了些五香粉进去。
“接下来就是用小火慢慢的炖,一定要用小火,不然就要粘锅了。熬一個时辰左右,就可以了。做這個酱一定不能心急的。行了,让它慢慢熬着,咱们出去說话。”苏若清把几個人带了出来,站在院子裡晒着太阳說着话。
聊了不一会,几個人就准备告辞了。
“等晚上我和我哥去给你们送些尝尝,要是觉得好,你们就按照我教的自己做了试试。”苏若清笑着說道,把几個小姑娘送到门外,几人也笑着应了。
吃過了晚饭,苏若清把熬好的笋酱装了几小瓦罐,叫上苏若淳一起给那几家都送了去。又多留出来三罐子,一罐子送去了何丰家,一罐子送去了小学堂给褚夫子,剩下的一瓦罐,两人带去了方家,顺便跟方玉珩商定了第二天去栖霞山的时辰。
次日一早,天還黑着,苏若清就带着哥哥和方玉珩举着火把上了栖霞山,直奔昨天标记好的地方。三個人各自挑了一段不那么长,又长着花菇的断木,轻轻地把小花菇都摘下来,再把断木放进竹筐裡,背着下了山。如此反复几趟,天色大亮时,苏家的后院就多了六根黑褐色已经腐烂的断木,和六根沒有生過花菇的断木。
那些還未来得及开伞的花菇被苏若清泡了一夜的水,苏若淳也按照断木的大小打了六個木架子,用来放置断木。
把打好的木架子安置在后院的一棵大树下,苏若淳把断木一截一截的放了上去,又把同等大小的沒有生成花菇的断木用斧子砍出各种不同深度、斜度的疤痕。這些新的断木之前在山上就被雨水浸泡過,如今正和那些生過花菇的断木两根一起的放在木架子上。
苏若清把泡過花菇的水一遍一遍的浇在断木上,让它们在树荫下避免日头暴晒。只要旧的断木生出花菇,花菇开伞的时候,花菇孢子就会随风飘散到那些用斧子砍出来的木坎内,孢子在木坎内萌发,形成菌丝繁殖蔓延。這样一来,第二年菇木上就能生出新的花菇。
忙完這一系列的培植程序,就已经過去了三日。
苏若清不由得在心裡暗赞自己:头脑发达,四肢也很发达嘛!
方玉珩跟苏若淳也夸赞道:“到底是清儿,脑子就是好使。”,苏若清听了偷笑,心裡想着:等明年,還有让你们佩服的地方呢!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