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安康之家 作者:未知 广省x县x镇的消费水平在旅游淡季的时候并不高,住宿费用相对城市便宜许多,民宿更为便宜。 经关续奶奶介绍,苏画在一家名为渔家傲的民宿投宿。這是一家由婆媳共同经营的民宿,因为不是旅游季,除了苏画,沒有其他客人。 关续在郸市医院开的药還有两天吃完。苏画看了药盒上的說明,還有医院拍的片子,沒有表态,叮嘱他把医院的药吃完再說。 关续听了,一脸萎靡地說,“吃了不管事,還是一直头痛,老板不想用我了。”工作是他的命,三口人的生活主要靠他支撑。爷爷有重度高血压,奶奶年轻时伤了腿落下病痛。两位老人在家就做些手工活儿挣点零钱,沒有其他收入,日常服用的药也不在医保报销范围。 “别着急,医院的药先服完,我再给你开汤剂。”她看了一眼局促地站在一旁的老两口,“過来這边坐,我看看你们的脉象。” 老两口对视一眼,齐摆手,“不,不了,老毛病。” 苏画一脸严肃地說,“過来坐。不要钱,我今天义诊。” 老两口摇头,看病就得开药,开药就得花钱。 苏画心裡无奈,面色沉了下来,“坐。”她当了一次坏人,强制性地给老两口诊脉一回,也沒提开药,說好两天后再過来出诊,背上药箱出去,不紧不慢地往民宿走。 大概是她的药箱太显眼,路上行人不时盯着她看。 经過一條巷子口时,从裡面走出来十几個孩子。這些孩子有大有小,大的看着也不過十三四岁的模样,最小的也就四五岁的模样。 大孩子走在最前和最后,小的都在中间。中间的孩子,各個都是紧紧攥着前边孩子的衣摆,串成一串儿。他们身上的衣服或新或旧,有不合身的,不過都很干净。其中相对大些的七八個孩子左手都抓着空袋子,袋子有陈旧的服饰袋、有塑料袋、有米袋。 苏画停了下来,看着孩子们从巷子裡拐出来,继续走。她发现,孩子们的行进路线和她一個方向,于是跟在孩子们身后继续慢慢走。 走了十来分钟,渔家傲到了,孩子们還在走。 苏画停在了渔家傲门前,问出来倒垃圾的老店主,“阿姨,這些孩子要去哪裡?” 头发半白的老店主看了她一眼,“往前再走五六分钟,是镇上的菜市。她们要去菜市拣商贩丢掉的菜叶,拣回来喂鸡。” “他们是福利院的孩子吧?” “是。” 她疑惑,“福利院的孩子不能上学嗎?今天不是周末。” 老店主左右看了看,一把拽她进门,“孩子,不知道别乱說。” “怎么了?” 门一关,老店主這才解释起来。 镇上有家私人办的福利院,名叫安康之家。和公家的比,安康之家规模不大,开办六年,先后收容二十一個孩子。 安康之家是由沒有生育能力的中年夫妻开办的。被遗弃的孩子,多半有身体上的缺陷,這治病吃药都要钱。夫妻俩攒的钱,全花在收容的孩子身上。即便镇上居民每年都捐衣捐物几次,但也架不住這么花费。 为了维持安康之家,丈夫安胜出门工作挣钱,妻子康敏留下照应。 就是半個月前,不知道康敏得罪了谁,先是学校那边說安康之家的孩子心理有問題,时常打架闹事,把孩子们都撵回来了。紧接着,上边下来查,說安康之家各项指标不合格,让关门整顿。 大家都觉得這事儿不可思议,纷纷扰扰的小道消息到处飞。 這关门整顿,第一件事儿就得把孩子们送走。康敏找了当地的福利院,人家不接收這些孩子。上边又一個劲儿催。 安胜放下工作回来了,到处跑关系求人,依然解决不了問題。 苏画听的认真,“所以,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老店主欲言又止,呆坐一会儿,說了句不知道,忙别的去了。 這时,她儿媳放轻脚步走了過来。做贼似的左右看,确定婆婆进了别的房间,赶紧关住门,凑到苏画身边,小声问,“你问這么多,是想帮忙嗎?” 苏画不解,“什么意思?” “嘘,小声点儿。”她說着,给苏画手裡塞了张纸條,“小心点儿,别让人看出来你关心這事。”說完赶紧拿着抹布走了。 苏画被這对婆媳弄的一头雾水,打开纸條,【孩子被有权势的人糟蹋了。你敢管,悄悄联系康敏。管不了,闭嘴,别问。】 苏画眉头一皱,嘴唇抿的死紧。盯着纸條坐了足有五六分钟,她霍地站起来,攥紧纸條,背上药箱出门去。走到安康之家巷子口附近,她一下冷静下来,转身回去。 老店主在择菜,店主大姐坐旁边用打包带编篮子。 苏画打了声招呼,药箱放回房间,空手出来,慢慢溜达到了菜市,隔着一段距离站定。 孩子们离菜摊远远的站着,手裡的袋子多少装了些菜叶子。 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时,菜摊后的一個中年男人向孩子们的方向招了招手。 一個大些的男孩子拿着袋子立刻跑了過去。 中年男人往孩子的袋子裡塞了好几把不要的发黄发蔫的菜叶子,冲隔壁的摊子喊,“徐姐,赶紧的,磨蹭什么呢?” 有個妇女答应一声,从摊子后丢出来两個袋子,“孩子,帮姨丢個垃圾。”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页继续閱讀后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