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中州佈局【一】
以趙普第一個被調離開始,後面走的就是秦文,跟前面安排的差不多去了部委。
對於這個調令,在很多人看來,秦文前面跟楊餘的合作自然是什麼用都沒有,最後還不是被調離,但楊餘知道,這就是秦文的選擇。
如今的秦文隨着背後靠山倒下,他必須要做出一定的選擇。
其實對於秦文來說,他要是不想走,前面跟楊餘對抗纔是正途,畢竟那邊的大佬們無論對楊餘的印象好壞,沒人願意讓他在中州順順利利。
只要秦文能夠擔起重任,留下中州,甚至進步都不是沒有可能。
而秦文做出這個選擇,跟他要不要留下中州的關係不大。
還是前面梁家的事情,無論楊餘是不是有意幫助他,這個恩情他都是要還的,單憑一句謝謝,可是遠遠不夠的,他以最後在中州的時間,幫助楊餘徹底握住中州,就是他對楊餘的報答。
依舊讓他離開,就是那邊對秦文的警告。
不過對這個警告,現在的秦文顯然不會特別在意。
因爲隨着梁家的倒下,秦文被影響巨大,這次被調到部委是因爲導梁他畢竟有功勞,等到一段時間閒置的可能性極大,還不如在最後的時間,將他自己的作用最大化。
哪怕不能交好楊家,也能讓他自己安心,不至於等到退休的時候,還想着欠人東西沒有還!
楊餘參加秦文歡送會的第二天,剛上班,就接到白春生的電話,讓他過去一趟。
白春生的辦公室裏。
楊餘剛進入辦公室,就聽見白春生極爲高興的聲音。
“楊書記來了,來,來坐。”
現在的白春生明顯沒有了以前的情緒低落,反而看上去心情很不錯,對楊餘的態度也好上了不少。
“書記,你找我是?”
楊餘當然知道白春生爲什麼開心,因爲要調走的人不止是秦文,還是白春生自己,而是跟秦文的平調不一樣,白春生是進步。
他將去人大做副手。
雖然不是第一副,不算什麼實權,但也是進了一大步。
對於白春生來說,能夠走上這一步,也很滿意了!
前面就說過,白春生這個人對仕途看的並不是很重,不然以他的資歷想要進一步的話,並不算很難的事情。
當然楊餘也明白,白春生這一步沒有徹底上去,跟他的關係極大。
因爲中州最後被他徹底握住,讓白春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纔會在最後退而求其次。
對此他也沒有辦法,事情到了那一步,他顯然是不能念舊情!
前面白菲菲回家帶的那句,其實不是宋家老大說的,而是他讓宋家帶給白春生的,意思就是一種道歉!而後面白春生配合他,也能看出白春生對這個道歉,很滿意。
“呵呵,我這不是看見中州市送上了的報表,覺得很不錯,想要跟你聊聊。”
白春生說着話,將一份剛剛從中州市送上來的經濟報告,放在了楊餘的面前。
“書記,這都是在你的帶領下出的成績。”
楊餘隻是看了一眼面前的報告,就沒有在去看,畢竟這份報告雖然不是他做的,但他肯定比白春生先看見。
“呵呵,我可沒有這個本事!”
白春生聽見這話,臉上滿滿都是笑意。
要是一般情況下領導說出這話,可以視爲是對下屬的不滿,甚至是嘲諷。
可這一次的白春生卻是實實在在的感慨。
他跟楊餘的仕途有着一些重合的地方,特別是江東,他雖然被調離多年,但對那個曾經工作上的地方依舊很關心,自然明白如今的江東最爲耀眼的地方就是神裕市。
神裕市最受人矚目的就是陽城縣。
陽城縣一個內陸縣城,在區區十幾年的時間,在經濟上就走進了全國縣區級前十之列,神裕市也進入全國地級市的前五十!
另一個進入前五十的城市就是寒煙市。
原本他覺得,楊餘在經濟上的能力是有,但發展一個縣城,一個不算大的城市,靠着他的資源,做到不算特別困難,可這次的中州市,可是在他眼皮子底下發生的劇烈變化。
從楊餘那些閔一夫,肅清其留下的力量到現在,不過區區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中州的經濟就上漲了百分之九,這個成績,看起來不算特別離譜,在全國也不乏有這個成績的城市。
可要是看到他對中州市的佈局就會明白,百分之九並不是中州市的極限,而是一個開始!
只要給中州市三五年的時間,全國前十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個前十可不是地級市的前十,而是真正的全國前十!
一個內陸城市,做到這一步,別說在全國,哪怕在全世界也不多見!
也是到現在,他才明白,原來真的有人能夠計算的那般精準,每一家稍微大一些的工廠,該放在那裏,放在那裏能夠利益最大化,都被安排的妥妥當當!
無論是工廠本身,還是周邊的百姓都得到實惠。
如果說原本的他,對自己被楊餘幾乎架空這件事心中還不服氣的話,那麼在這份報告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服氣了,而且還是心服口服!
他明白,自己不如楊餘,既然不如,何不讓出自己該讓出去的東西,讓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上去,這樣一來最起碼他也可以得到一個美名!
白春生多年爲官,也有過自己的小心思,但對於大局,他還是清楚的。
“書記這話可不全面,如果沒有書記的支持,這個成績中州市也拿不到。”
對於白春生後面對他的支持,楊餘其實也是感激的。
別看當時他已經在明面上握住的中州,可那邊經營多年的勢力在那裏放着,真要給他找事情,並不是沒有能力。
“好了,你就不用給我戴高帽了,自己幾斤幾兩,我還能不知道,我們還是談正事吧!”
白春生聽見楊餘的話,毫不在意的揮揮手。
“書記,有什麼事情,你吩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