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左若童的盘算
“劈空掌?”
拿起册子,李慕玄看到封皮上的字,脸上露出狐疑之色。
咋看都像是有人故意丢在這的。
毕竟藏书阁内多是道藏,亦或者前人留下的游记杂谈。
而像劈空掌這种,虽然只是一门最基础的手段,但终究只有异人才能掌握,哪有就這么随随便便丢地上的道理?
而且還正好被自己捡到。
要說不是有人在暗地裡故意为之,李慕玄是打死也不相信。
那么会是谁呢?
想到這。
李慕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师父左若童的身影,除了他還能有谁?
那么問題来了,师父为什么要這么做?要是想教自己手段的话,直接光明正大的教不就好了,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
除非是.不想让人发现。
就像天师府内,老天师张静清偷偷摸摸的教张怀义雷法一样。
为的就是给张之维一個‘惊喜’。
而现在。
自己显然成了這個角色。
“這些高人真会玩。”
李慕玄腹诽一声,看了眼手中的册子,却是沒有選擇直接修炼。
毕竟刚才那些都是自己的猜测,只是最有可能的选项之一,說不定還真就那么巧,是位师兄不小心遗落在這裡的。
主要是這玩意实在太大众了。
随便找個修士,八成都会這手段,沒什么好稀奇的。
当然,想要求证真相到底是什么。
其实也很简单。
如此想着。
李慕玄先将册子收起,然后不紧不慢的继续打扫起来。
很快,打扫完的他来到楼下交差。
“元白师叔,已经打扫好了。”
說着,李慕玄将册子拿出,“不過我刚才在地上发现了這东西。”
“您看是不是谁不小心落下的?”
如果劈空掌的秘籍真是给自己的,那作为看管藏书阁的师叔,肯定知道這事,否则要是让别人捡到怎么办?
当然,门内估计沒人瞧得上這东西。
毕竟作为一门基础手段。
李慕玄要是想学,其实都不用册子,直接去找某位师兄就好了。
“劈空掌?”
此时,被称做元白的师叔看了眼册子,然后又看了眼李慕玄,心想這孩子咋就這么实诚呢,一点心眼都沒有。
不会真觉得這是巧合吧?
而且师兄兜這么大一個圈子,就为了将一本劈空掌藏在上面?
你们俩师徒至于嗎?
想到這裡。
元白脸上却是露出疑惑之色。
“是么?”
他假装不知情的說道:“說不定真是谁不小心落在上面的。”
“不過這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人,而且劈空掌只是入门手段,想来遗失者也不会专程来找,你不妨先拿去练练吧。”
话音落下。
李慕玄的猜想顿时得到驗證。
還真是师父留下的。
随即,他也不多废话,朝师叔拱手行礼:“那多谢师叔了。”
“嗯。”
元白微微颔首。
见状,李慕玄沒有多打扰,抬步离去,准备寻個偏僻的地方修炼。
而就在他刚走后不久。
左若童的身影出现在藏书阁内。
“师兄。”
看到来人,元白立即說出刚才的事,顺带调侃道:“您這弟子也忒实诚了。”
“一点心眼都沒有,捡到劈空掌的修炼秘籍,第一時間還以为是谁落下的,這藏书阁内,谁会落下這东西啊。”
“哦?是么?”
左若童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這孩子沒有心眼?
哼哼,這恐怕是今天第二個,让他听到后快憋不住笑的话了。
他敢肯定,以李慕玄的聪慧,在捡到‘劈空掌’的时候,第一時間就想到這事是他做的,同时猜出了背后的深意。
但光是聪慧,其实還不够。
重要的地方在于。
李慕玄沒有自以为是的直接修练,而是跑到楼下来找元白求证。
這点是令左若童最为赞赏的。
在他看来。
人在发现地上有宝物时,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状态。
第一占为己有,這种人心性最次,既沒有脑子,也沒有良知;第二不明其意、拾金不昧,這种人心性尚可,但慧根有些不够。
也就是元白刚說的沒心眼,实在。
第三,明白其中含义。
這种人很聪明,往往能通過一個举动,猜透他人的心思。
但有时候输就输在這一点上,毕竟一件事有千万种可能,即便你想的是最有可能的那种,也不应该直接相信自己。
否则就成了赌。
而李慕玄的做法则是第四种人。
猜出了‘真相’的同时,還知道找人来求证自己是否是对的。
這表现堪称完美。
当然,并不說赌就一定不好。
只是具体要看怎么赌,或者說该不该赌,而如何知道该不该。
就是他刚才所說的求证。
也就在這时。
元白的声音再次响起。
“师兄,伱也是的。”
“一個劈空掌而已,你直接教他不就好了,干嘛费這么大劲?”
“這不是劈空掌的事。”
闻言,左若童略带深意的說道。
他之所以兜這么大圈子。
一来,确实如李慕玄所想的那样,希望他能偷偷摸摸的修行。
但却不是为了在比武那天一鸣惊人,更不是为了给陆瑾一個‘惊喜’,毕竟真要有這心思,现在就把李慕玄带出去,哪怕随便展露一点天赋都足够令人震惊。
他這么做。
完全是为了让李慕玄,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有多高。
如此一来。
這孩子短時間内心性如旧。
不受外界的干擾。
就可以将所有的心思全都放在修行上面,好好的将基础打牢。
当然,左若童从未想過瞒李慕玄一辈子,這也不现实,他想的是等到三個月后,天赋瞒不住了,這孩子基础也打牢了。
如果对方沒有因为天赋而显露狂态。
那自己就可以传他逆生三重。
二来则是陆瑾。
陆瑾這孩子天赋上虽然不及李慕玄,但也算是個好苗子。
只是這孩子太傲了,這种傲不同于普通人,而是出身名门世家骨子裡的傲,平常很好的隐藏在教养当中,但实际上常常认不清自己,或者說习惯性看轻他人。
就比如說這次找李慕玄比武。
他的表现一言难尽。
不過都是弟子,左若童自然不会厚此薄彼,他同样给了陆瑾机会。
让水云等人直接去帮助陆瑾,就是为了帮他打牢基础。
如果說這次比武失败后,陆瑾這孩子能看清自己,坦然接受這次失败的话,那左若童同样可以考虑传他逆生三重。
总的来說。
這两個孩子都在左若童的观察内。
只不過在李慕玄的身上。
花的心思要多一点。
毕竟這孩子的心思可要比陆瑾重的多,心智也要更加成熟,天赋也更好。
同样的,将来的成就也注定更高。
而作为两人的师父。
左若童自然不能只考虑眼下,必须为他们的将来多想想。
避免他们走上歪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