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农禅,解空和尚
西湖,又称钱塘湖。
因风景秀美。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凡是到了临安,大多都会来此一游。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望着眼前湖景,走在堤上的李慕玄,脑海中不由浮现早些年背過的文章。
前世虽然交通便利,但因为要赚钱生活,反而沒時間出门。
如今身临其境,一睹西湖景象,其中韵味确实跟在網上看照片、看视频差别很大,這大概也是空想和践行的区别。
有些感受。
光靠想永远沒办法领会。
心念间。
李慕玄跟着师父,沿小径越過飞来峰,来到一处香火鼎盛的寺庙前。
“灵隐古刹。”望着牌匾上的四個大字,李慕玄心中思忖:“据說這灵隐寺,与道济禅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虽然不了解佛门,但对方毕竟是大教,不可能完全沒听說過。
更别提這位道济禅师
在世间的名头都快赶上佛祖、观音了。
那句酒肉穿肠過,佛在心中留,在无数人心中留下烙印,同时在漫画中,道济也是位成仙做佛的前辈大能。
而既然說到這裡。
就不得不提佛门内部的几大派系。
如道门有正一、全真之分,佛门内也有禅宗、律宗、密宗、华严宗、净土宗、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之分。
孰优孰劣不好比较。
但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禅宗了。
不论是耳熟能详的少林,還是眼前的灵隐,他们都隶属禅宗。
而禅宗的特点就是,他们主张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认为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
对此,李慕玄沒什么好评价的。
他又不懂佛法。
只是跟網上一边倒的骂佛门不同,他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来对待。
至于佛教么,呵呵,不可否认其中出過不少好僧人,但說实话,垃圾也实在不少,這点跟佛教的理念脱不开关系。
他们太多东西流于形式,导致很多奸猾之人容易利用教派敛财。
其中一些假和尚,只会用大道理来迷惑世人,让他们为了‘来生’给寺庙捐香火,即便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佛祖。
对于這种行为。
李慕玄自然是看不惯的。
在他看来。
其实哪有什么佛祖?
過好自己這辈子最重要,今生的事都沒做好,就别去想来生的事了。
与其给寺庙捐香火,不如把這钱捐给有需要的人,亦或者孝敬父母,再或者哪怕自己吃顿好的,也比捐钱要强。
当然,不差钱的另說。
正思索着。
一道稚嫩的童音响起。
“两位师傅,来此有何贵干?”
李慕玄低头看去。
只见一名身穿衲衣的光头小沙弥,双手合十朝自己行礼。
“還請小师傅辛苦一趟,告诉你们主持,就說三一门左若童,到此寻访旧友。”左若童开口,语气自然,沒有半分盛气凌人的样子。
事实也是如此。
当到了一個很高的层次后。
面对普通人,沒几個会一上来就甩脸子,說我是谁谁谁。
這不是风度不风度。
是沒這必要。
而此时,听到面前两人要见主持,小沙弥自然不敢怠慢。
“两位請在此稍等。”
說着,他立即转身跑回去禀报。
大约過了片刻。
只见一名身材壮硕,满脸横肉的中年僧人快步走出。
“贫僧法号却非,灵隐寺新任监院。”却非先是自报名号,然后道:“不知左门长到访,多有怠慢,快裡面請。”
“客气了。”
左若童淡淡一笑。
随即,李慕玄跟着师父,在却非禅师的带领下一同进到寺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殿有前后两门,面朝山门一面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背对山门的一面则供奉护法神韦陀。
韦陀两侧是四尊巨大的天王塑像,形态威武,宝相庄严。
据李慕玄目测。
這裡每尊塑像都快有七八米高。
“還是佛门财大气粗啊。”
看着金碧辉煌的内饰,李慕玄不由想到自家三一门的模样。
虽然說从外面看去,建筑只是比這裡简陋一点,但殿内的差距可就天差地别了,双方完全不在一個量级上。
甚至說句不好听的。
跟灵隐寺一比,三一门跟家徒四壁沒啥区别,穷酸的很。
不過這也是有原因的。
佛门认为出家人是三界导师,所以衣裳要美,形象要端严,要有威仪。
而道士则沒那么多的讲究,基本上就那几套衣服,哪怕是开坛的时候,穿着也很朴素,不至于像佛门這么壕。
心念间。
李慕玄先過天王殿,再過大雄宝殿,最后来到一处菜园子。
只见一老一少两道身影正在挥锄躬耕。
“主持,左门长来了。”
“好,晓得了。”
听到這话,园子内的枯瘦老人点了点头,但并沒有停下挥锄的意思。
见状,李慕玄不禁有些好奇。
“师父。”
“他们這是在修行么?”
左若童听到弟子的话,回答道:“嗯,用禅宗的话来說叫农禅。”
“融禅于农,以农悟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练到深处,行住坐卧皆能本性清静,心无杂念,不被外物所扰。”
“原来如此。”
李慕玄点了点头。
這倒确实是個磨炼心性的好法子。
养活自己的同时還能修炼,不過可惜,对自己已经沒什么用。
正想着。
老和尚這边已经收工。
“解空,休息下吧。”
“好。”
被唤作解空的和尚放下锄头,目光朝李慕玄师徒两人看来。
而与此同时,李慕玄也在打量這個叫做解空的和尚,对方年龄看上去跟自己差不多,身上肌肉却是健硕的很。
尤其是两只大眼睛和那抹浓眉,看上去格外的炯炯有神。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的法号。
“解空?”
“不会是未来十佬之一的那個吧?”
李慕玄不禁感到有些疑惑。
他如果沒记错。
解空大师年轻时应该是少林的武僧才对,怎么会跑到灵隐寺来?
正此时。
师父左若童的声音响起。
“慧明和尚。”
“這位是你新收的弟子么?”
“不是。”
慧明老和尚摇头否认,然后說道:“你也晓得老夫出自少林。”
“解空是我师弟的徒儿,因为心性上有些急躁,跟同门多有摩擦,所以被扔到這跟我学习禅功,求一個念头清静。”
說着,他转身看向李慕玄,一脸慈眉善目的模样。
“這位想必是伱门下高徒吧?”
“高徒谈不上。”
左若童面带笑意,“就是在静功上小有天赋,刚入道就能做到行住坐卧皆能本性清静,甚至以本心观照自身念头。”
“在這方面,我有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教他才好,唉”
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