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军购工作组 作者:未知 大家听了安东的话,心裡都不是很有谱,于是他们都看向了旁边的乔海鹏,這裡只有他是海军出身,对军舰比较熟悉,大家都想听听他是什么意见。 乔海鹏看着這艘破船,转身对安东道:“這艘船已经接近40年了,你们這艘船的船体沒什么問題吧,得……问你也是白问,還是我进去看看吧。” 乔海鹏說完就在几個毛子的带领下,钻进了锈迹斑斑的船体,在裡面呆了很久才爬出来,弄得一身脏兮兮的,他走到了李明和宋涛的面前,拍了拍身上的锈渍和灰尘。 然后转過身对两人道:“老毛子的东西你别看老大憨粗的,可他们用料却真舍得啊,這艘船至少我看表面是一点問題都沒有,那钢口真特么好,在太平洋舰队裡服役的一艘,和這艘船一模一样,现在沒事就去日本海逛一圈,跑的還不是一样欢实,我看是沒什么問題,如果实在是不放心那就找些专业的人员,過来专门检测一下。 而且他们還說了,這样的船還有一艘,正在别的地方晾着呢,也是拆了一半,如果可以的话,就全买下来,只要把這几個毛子喂饱了,真不用花多少钱。” 李明笑着道:“我觉得也沒什么問題,老毛子的东西是有名的耐操抗造,虽然东西做的死沉死沉的,可人家真不糊弄,我看還是先和公司通报一下,找一些专业的人员過来看一看。” 对于李明的建议大家都点头同意,于是大家就和安东一起坐船回到了海参崴的金角湾,李明他们一回到了分公司,就把今天在大卡缅看船的事情跟高建国和王和他们汇报了一下。 高建国和王和等留守的几名常务董事,把相关的技术人员,還有海军的人召集在一起开了個会,可谁知道這会刚开上,大家就都坐不住了,一個個兴奋极了,一帮海军组的人疯了似的要连夜就飞往海参崴。 這可把高建国他们给吓坏了,大家這顿劝啊,好容易才把一群疯狂的海军人给劝住。 公司几名常务董事连夜开会,决定派出以高建国为组长,会同陆军海军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船务专业技术专家赶赴海参崴,与李明乔海鹏等人组成军购工作组,共同完成這次军购任务。 第二天,高建国一行二十余人就坐上飞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飞机,李明专门去机场把他们接到了分公司驻地。分公司正在装修,條件比较艰苦,只能在仓库裡收拾出来一间屋子,召开分公司正式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会议。 高建国代表公司,对大家這段時間在海参崴取得的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而且公司董事会也对下一步的工作做出了指示:成立军购工作组。 组长是高建国,副组长是李明、宋涛和乔海鹏,工作组内部组建海军、陆军、技术和信息四個部门,专门来应对此次军购。争取做到用最快的速度,花最少的资金,制定最完善的计划,最后圆满的完成這次对**公司具有重大意义的军购方案。 另外李明這几天也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海参崴的俄军太平洋舰队设在大卡缅的船只修理厂,堆积着大量的废旧船只,那可都是好钢啊。李明有個想法,为什么不把這些废钢通過虫洞运到另一时空呢,在另一时空的俄罗斯滨海边疆自治州可沒有什么铁矿。 而這些废钢完全可以成为**公司初创时期钢铁资源,在這裡李明已经见识了俄军太平洋舰队各個部门的大胆和贪婪,就沒有他们不敢卖的东西。 于是李明就在這個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提议马上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正好公司在海参崴金角湾的這座军用仓库裡有铁路专线直通這裡,這就解决了废钢的运输問題。 虽然李明的提议很好,但是他们当务之急還是要做好眼前的军购問題。军购工作组成立的当天,各部门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陆军部和海军部的人员,在信息部和技术部的帮助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這些资料和信息都是信息部和技术部在来之前熬夜准备出来的。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军购工作组在有限的時間内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公司员工轻武器的配备,岸防和要塞火炮的選擇,弹药的储备,两艘鳄鱼级登陆舰的武器選擇,以及公司后续准备购进的渔船、捕鲸船等船只的武器配备,都做了系统而详细的研究,并做出了几种预案。 第二天,安东就领着李明一行十几人,走访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的军用物资仓库,和一個俄军仓库的负责人见了面,這個老毛子可能也是因为有安东的关系,和李明、高建国一行人也沒客气,直接就带着他们进了仓库。 這座仓库還是苏联冷战时期的产物,這裡存放的大多是轻武器,主要以ak-47、pk机枪、rpg火箭筒、svd阻击步枪、德什卡12.7毫米高射机枪、hcbc12.7毫米重机枪为主,只是這裡并沒有弹药。 几乎都是现在俄军已经退出现役的轻武器,但就是一点好,武器大都是新的,而且数量巨大。虽然保养工作做的不好,有很多武器甚至干脆都沒有怎么保养,但苏军武器都是以皮实耐操闻名,放上十几年正常使用应该是沒什么問題。 這裡的武器在九十年代的說话几乎卖疯了,可愣是沒卖干净,现在的库存仍然還有当时的三分之一左右,這還是因为当时中苏关系紧张,苏军才在這裡建立了這几個军事战备仓库。 管理仓库的负责人名叫安德烈,他听到李明拿這些武器去非洲,当即就和李明谈起了买卖,现在世界各地都相对和平,只有美国正在和本**领导的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而且九十年代,苏联刚解体的那段時間,从苏联以及独联体各国流出的轻武器太多了,所以现在世界上的轻武器市场比较萧條。 這裡武器的交易所得,俄军内部很多高官都要均沾雨露,這其中就包括安东的父亲,安德烈的角色也只是個站在前台负责交易的掌柜而已,军火买卖所得的资金,绝大部分都会分润出去,落到安德烈手裡的剩不下多少。 现在俄国很多這样的战备仓库,都在做着這样的生意,這在俄军内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反正這裡的武器都已经退出现役多年,每年为了维护這些過时的武器,還要付出高昂的费用。虽然說是战备仓库,可以后哪還会有几十万上百万规模的大战发生,這些武器留着也是慢慢生锈然后回炉的命运。所以俄军高层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心的拿着各地的孝敬。 李明在经過安德烈身边的时候,不动声色的塞给安德烈一张50万美元的支票。這個动作很隐秘,连安东都沒有发现,安德烈也是老奸巨猾的沒有声张,在谈判之前,李明和高建国還特意和安德烈在一個安静的角落密谈了一番。 之所以背着安东,主要還是因为這次他们需要的各种军火,数量可不少。他们也怕安东起疑心,安东现在对他们很重要,决不能出现一丝差错。 李明安排了两個公司的商务精英,和安德烈坐下来开始装模坐样的谈判。安排好了這一切,安东就领着李明、高建国等人去了下一個仓库。 另一個原苏军的战备仓库,裡面存放的是各种轻型火炮,包括迫击炮、高炮以及反坦克火炮的,還有一些反坦克导弹、轻型防空导弹等物资。 李明還是按照之前的路数私下裡贿赂了那個仓库的负责人,然后和他约好了谈判的時間就离开了。接下来去的地方是一個后勤通用被装仓库,這裡存放的无数冷战时期以来的苏军的各种军装被装、战斗装具、勤务装具等后勤物资。 安东原本不准备领着李明来這裡的,他觉得這些东西李明他们根本不会买,但是李明他们听說了這裡,就一再要求想要過去看看。 对于后勤物资李明和高建国還是非常关注的,這裡的东西已经积压了很多年,就算在苏联刚刚解体那段混乱的年代,這裡也是门庭冷落,很少有人光顾,只是战斗装具還能卖一些,但是相比這裡存放的数量,简直是九牛一毛。 這些东西可是**公司急切需要的,远东恶劣的气候环境,尤其是严冬季节,温度都在零下二三十度以下,特别是在明末小冰河时期,远东就更加的寒冷了。 毛子的冬季军装、大衣可都是实打实的纯毛制品,還有棉帽手套、毛毯、睡袋都是**公司需要的,大量的明末移民到了這個寒冷的远东,需要大量的過冬服装。 這些苏军的后勤军需品虽然粗糙,而且样式也显得丑陋,但质量绝对過硬,秉承了毛子的耐操抗造的特点,用料一点也不糊弄,都是纯羊毛、纯棉、纯皮所制,绝对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