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54章 选兵

作者:未知
乔海鹏想了下道:“虽然公司接收這么多的辽民,后勤压力比较大,但還是可以克服困难的,距离入冬還有6個月左右的時間,時間总体上還来得及。 主要困难還是体现在住房、供水,以及粮食等后勤物资的准备,现在我們還可以依托现代社会的资源,所以這方面問題应该不大。 而且海参崴开发区的基础建设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一旦完成了基础建设,接下来各方面工作就要全面展开,到时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這些辽民都是我們目前急需的劳动力。” 大家听了乔海鹏的话,都非常振奋,高建国也兴奋的道:“那就好啊,我還真怕我們這裡一下子弄了這么多人回去,会给公司造成接收方面的困难。其实,這几天我已经想好了,如果公司实在要是安排不了,我就干脆把济州岛给拿下来,让這些辽民在上面屯田。” 旁边的宋涛笑道:“老高对济州岛早就垂涎三尺了,正愁沒机会呢。” 高建国一瞪眼,怒道:“什么叫垂涎三尺,老子就那么下作,整個朝鲜以后我們都要拿下来,一個小破岛算個屁。现在我們要人有人,要枪有枪,给我們两年時間的准备,我們就能横扫整個朝鲜半岛。” 接下来,大家又讨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成立了海洋岛基地指挥部,高建国负责指挥部的全面工作,宋涛作为副手协助高建国,主要负责军事工作。 第二天,海洋岛基地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对辽民进行了重新整编,在100人中队的基础上,成立1000人的大队,然后是10000人的支队。 辽民营地进行重新规划。首先在海洋岛海湾周围搭建大量的帐篷,以支队为基本单位进行,所有的帐篷必须成行成列。每個中队附近建立一個简易的厕所。每個大队還设立一個50人的炊事班,负责整個大队的伙食。 還有就是对每個中队的辽民初步清理,主要是剃去身上的毛发,下海洗净身体,上岸简单冲刷,分发服装鞋帽。 与此同时,四艘移民船只,卸完了物资,就带着8000名仔细甄别過的辽民,又一次离开了海洋岛,向海参崴驶去。 高建国和宋涛看着两艘巨大的登陆舰,缓缓的使出海洋湾,直到几艘船沒了影子,两人才转過身。宋涛看着营地内四处忙碌的辽民,担忧的道:“老高,现在人已经大几万了,這粮食怕是不怎么够啊。” 高建国也叹了口气,苦笑道:“总是依靠海参崴往這裡运送物资,终归不是办法,再說那边的后勤压力也很大,我們最好還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粮食的問題。要不等老乔他们回来,我們再上岸搞鞑子一家伙,弄一次也能挺個十天半月的。” 宋涛笑着道:“现在我可再也不扯那個蛋了,這個办法太费劲不說,上次我們闹腾的动静太大,至少最近一段時間不能去了。 我說上次那些鞑子反应怎么那么快呢,后来我又去盖州附近摸了一次,找了几個辽民一问才知道,原来一排破的那個庄子附近,那几天正好有一千多鞑子的骑兵驻扎。 都是些百战老兵,我說的呢,要是鞑子的普通旗丁都這么强大,那鞑子的战兵岂不是更厉害了。 其实我們大张旗鼓的上岸劫粮,现在想实在是有些傻,自从上次我們用鞑子的人头换回了大批粮食,我就有了個想法。 我們为什么不去搞鞑子的脑袋啊,把鞑子的辫子一绑就是一串,那东西多轻便啊。劫粮需要的人多,撤退的时候慢不說目标還大。 我特意问了王波,鞑子的脑袋现在行情一直在看涨,辽西的关宁军,皮岛的毛文龙,就连登州的水师都能拿出大批的粮食来换,這帮明朝的军头,做梦都想弄到几枚真鞑子的脑袋。” 高建国转過头,不可思议的看着宋涛道:“你小子要是总能合计点這样的正事儿多好,长了這么個聪明的脑袋瓜子,不用就太可惜了。” 說完就伸手摸了宋涛的脑袋一下,宋涛生气的甩开高建国的手,怒道:“老高,爷们的脑袋不能碰,再碰我跟你急啊,你快說我這個主意怎么样?” 高建国撇了撇嘴道:“就你還爷们,天天一点儿稳当劲儿都沒有,跟個半大小子似的。” 他說完看到宋涛真的要急了,就笑着道:“這個主意当然好了,现在我命令你全权负责這個猎头计划,但是有一点啊,登陆以后,深入距离不能超過10公裡。我让一艘武装渔船配合你们行动。” 宋涛一听就兴奋地道:“是!保证完成任务。你就瞧好吧,别的不敢說,以后再也不用海参崴为我們运送一粒粮食,這点我绝对能做到。” 他们连夜就开会研究了宋涛的计划,大家都是拍手叫绝,都夸宋涛這個主意好。這样根本就不用出动多少兵力,宋涛和特战队就足以完成這個任务了。 当夜,迫不及待的宋涛就带着特战队出发了,他们只带了装备和三天的给养,坐着武装渔船就离开了海洋岛,去找鞑子的麻烦去了。 高建国也沒有闲着,他组织基地的人员,不辞辛苦的挨個辽民中队的做调查,几天的時間裡,就把几万個辽民的花名册做了出来。 而且還包括每個辽民的姓名、籍贯、特长、以及各项身体数据,這個工作是极为繁琐的,但是大家都认为這么做绝对值得。 他们還把辽民中的木匠、瓦匠、铁匠等那個时代的技术人才,還有马夫、郎中、读书人、渔民都分门别类的另立成册,并把他们单独编在一個支队。 等這些辽民去了海参崴以后,基地的人员拿着花名册一点名就可以轻松地安排好他们,尤其是這些带着手艺的辽民,可以马上就跟着公司各個部门打下手当学徒。甚至可以开一些夜校,重点培养。 那個时代的手艺人都很了不起,沒有书而且不识字,一样能学一门手艺养活一大家子人,所有的东西都记在脑袋裡,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做出巧夺天工的精品流传后世。 高建国亲自上阵,一边为每個辽民做花名册,一边仔细观察這些辽民,那炙热的眼神让那些辽民顿时感到菊花冰凉,他们都不禁乱想,难道這個军爷好這一口。 其实高建国這是在选兵,自从看了戚继光的纪效新書,高建国就深受启发,对于戚大帅他也是甚为钦佩,在這個时代,能把兵练成那样,绝对不简单。 对于這批辽民的素质,高建国還是很满意的,尤其是清除了几批辽民队伍裡的害群之马以后,现在剩下的辽民可以說绝大多数都是规规矩矩的人了。 就算是偶尔隐藏几個不良子弟,也不会影响大局。而且他们慑于远东公司的铁血手段,也不敢再起什么幺蛾子。 這些辽民历尽千辛万苦的逃過海,而且還忍饥挨饿的熬了這么多年,妇幼老弱基本都沒有熬過去,倒是有些妇女活了下来,也都为了活命,嫁给了当地的光棍,或是被卖到了外地。 所以剩下的這些辽民,生命力和身体素质都是比较强悍的,经過了這些天的修养,气色也都很快的恢复了過来。 最重要的一点,這帮辽民每個人都和鞑子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這才是高建国最看重的。這些人要是训出来,绝对是他心目中那支铁军的苗子。 因为海洋岛基地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毕,高建国当然不愿意就這么闲下来。于是,他就按照纪效新書裡戚大帅选兵的标准,再结合他多年的带兵经验,开始在辽民营地裡四处选兵。 以前在部队带兵,哪有现在滋润啊。那时候,不管什么兵,整列车皮拉過来,来一波你就得要一波,什么歪瓜裂枣,调皮捣蛋的吊兵,你都得打包全收,而且還得把他们练出個人样来。 现在不用啊,几万個辽民你可以随便挑,而且不行還可以换。這种條件对于高建国這种喜歡带兵的人来說,那简直就像是置身在天堂裡一般。 他眼睛都蓝了,翻過来调過去的挑挑拣拣,总算是挑出来三百個辽民。倒不是挑不出来更多的,而是他看上的人太多了,不知道挑哪個好了。 他们现在人员有限,只能轮换一個排做這些人的教官,一個教官带十個人就差不多了,要是再多效果肯定会差不少。 现在他们训练內容,因为條件有限,也只是新兵的基础训练,主要還是以队列、体能为主,马庆和两名从事過政工干部的人,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這個過程虽然看似不起眼,可是想要有個兵的样子,必须要走完這一步。就像练武的人讲究筑基一样,底子沒有打好,這辈子就废了,今生再也无法成为高手宗师。 如果沒有個兵的样子,给你再好的武器,你充其量就是個武装暴徒,說你是土匪都是夸你。打仗一哄而上,打胜了属你最勇敢,打败了属你跑得最快。 面对数倍敌人的包围,沒有坚强的意志,沒有勇敢的牺牲精神,沒有严格的纪律,那是绝对守不住阵地的,還是那句话,打仗可是要死人的。 什么是真正的军人,一言一行都要有個当兵的样子,而且還要绝对的服从,严守纪律,就算是上级下达的命令是错的,你也要不折不扣的去执行。 感谢xuanji1993、本**、szq618、足巨几位大大的打赏,你们的支持是茶头最大的动力,交流群已经建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去交流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