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36章 赏不失劳

作者:卉苗菁彩
因分家才得了四亩地,现今的李贵雨越发看重他在村学堂的這份收入。

  参考李贵林私塾,李贵雨合计假若小学班招八個孩子的话,学费必须得每人每月一百五十文才堪堪维持他两吊钱的月收入不变。

  只是這样一来,学费比先前涨了有四倍,李贵雨担心早先提议开小学班的家长中有人反悔,又跟严永富特别约定只有招齐八個孩子才开小学班,不然一切照旧。

  严永富却满口說好只他孙子现就有两個在城裡念书,严永富眨眼就合计好了此外他族裡還有两家的孩子也在城裡念书,而村裡這么多氏族呢,怎么都能凑出八個

  果不其然,严永富跟族人不過提了一句,族人立就决定转学村学堂。

  村学堂离家近,族人想法很简单不用早晚套车进出城接送孩子。

  若天气都似早前還罢了,现這天越往后越冷,刮风下雪的,不說大人孩子如何,只家裡的骡子,每日来回两趟地进出城,都给冻得不长膘了。

  一头骡子一十几两,比人還金贵

  至于李贵雨教得好不好那也得上過他的课才能知道正好,趁這個冬天体验一回。

  待听說一個月学费只要一百五十文后,族人就更高兴了学一样的书,還能省一多半的学费這么便宜的事,怎么可以错過

  “族长,”族人拍着大腿,悔不当初“這事,早就该這么办了”

  因有严永富透气,李贵雨這边红纸告示才刚糊上墙,旋就招到了四個严姓学生,還都是现在城裡私塾上学的

  李贵雨

  似高庄村人送孩子进城念书,多是一個看一個的跟风攀比。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沒有为接送孩子上学风雨无阻的思想准备,也沒有一定要孩子念出個子丑寅卯的理想决心。

  由此一遇困难就想打退堂鼓。现既知道村学堂开跟城裡一样的蒙学班后,许多村人都赶了来报名,以至原计划只招八個学生的李贵雨,最后招了十五個孩子就這還是李贵雨担心自己教不過来,即时扯下告示的缘故。

  毕竟李贵雨现還沒有李贵林那样能挑拣学生的名望和地位。家长报了,他就得收。

  一個孩子每月学费两百五十文,十五個就是三吊七串五十文算到月收入翻了差不多一倍,李贵雨自是心花怒放,满意至极。

  果然是“书中自有黄金屋”,李贵中看着算盘上的数字不无得意地想看看,他都還沒中呢,這收入就快赶上李贵林了

  待冬节后正式上课,李贵雨发现虽然课程加了,但因只教十五個孩子,且還多是城裡私塾学過规矩的孩子,他一天所耗的口舌精力较之前教四十個皮大王少了太多。整個人都轻快了。

  事情少了,收入多了,李贵雨觉得村学堂分班這步棋他下的妙极了,由此对于尽快考過县试、府试、院试就不似先前那么执着。

  他的学问其实差的還挺远,每晚拿起谢尚的文章,李贵雨就忍不住想以他现在的水平去考府试、院试,不說一定不能中吧,但中了,名次也极其有限比如贵林,他就是中童生后隔年才中的秀才,由此就走了两趟府城,多花费了至少四十两。

  四十两啊李贵雨越想越心疼都赶上他教书一整年的收入了且還是现在分班之后。

  而他大伯李满囤虽是童生秀才连中,但名次扒门槛不說,這文章到手都研读七年了。

  当然他念過私塾,底子比他大伯强,但以這文章的难度,他想读通,两三年必是要的。

  跟贵林和他大伯都有過百亩的地不一样,他家底有限,分家才得了四亩地

  所以他在有了跟贵林中秀才后一样的收入和谢尚文章的情况下,李贵中问自己为什么不能稍微等一等,等读通了谢尚文章后再去府城考试呢

  到时他不仅学问有了十足长进,能一鼓作气地考過府试、院试,名次也一定能更好,而且村学堂小学班的口碑也都出来了如此等他从府城中秀才回来,即便学费涨到跟贵林一样的五百文,然后孩子也還招十五個,家长们想必也不再怀疑他收人太多,沒能力教好了

  腊月裡,李贵雨教的小学班裡十五個孩子個個都给自家大门写出了能看的春联。学生家长见状十分欢喜,都赶今儿腊月一十六来给李贵雨送鱼送肉

  李贵雨今儿忙着在家收肉,原不得闲来老宅。现之所以来都是因为临近午晌的时候,家门口忽驶来一辆骡车。

  郭香儿认出赶骡车的潘安和骡车上拉的红漆雕花家什,立进屋告诉了李贵雨。

  早十几年,李贵雨就知道他大伯李满囤一堂家什就值一十好几两现忽刺刺拉這儿来,李贵雨心裡嘀咕不会是送贵祥吧

  心念转過,李贵雨坐不住了,即刻出门查看。

  出乎意料,潘安等庄仆却是把家什往他大伯常年锁着的院裡搬。

  李贵雨见状虽舒一口气,却愈觉奇怪。

  “這屋要收拾出来住人了嗎”李贵雨搭讪潘安。

  潘安早起帮忙庄子杀猪,虽不知主院裡发生的事,但王氏明确吩咐他搬家什只搬堂屋一套,并无卧房套件。

  潘安可以肯定不是为了住人。不過面对李贵雨,潘安垂手只道“回雨大爷的话,小人不知”

  雨大爷如果聪明呢,就跟他一样自己看、自己想,潘安心說总之,别指望他嘴裡漏话。

  他小子潘兴冬节才刚选到主院跑腿,他可不能多嘴多舌坏儿子前程谁不知道,太太最不喜的就是雨大爷這房人

  李贵雨从潘安嘴裡沒套出话,所以乘现在午饭的空儿来老宅探消息。

  看到李贵雨提进屋的一條肉足有三斤,郭香儿手裡拎的鱼也够分量,李高地笑逐颜开,招呼道“贵雨,你又送肉送鱼来了”

  李贵雨拱手问候“爷爷,奶奶、爹、娘、贵吉,你们近来都好吧”

  李贵吉放下筷子站起身,叫了声“大哥”

  李贵雨点点头,拎起肉继续告诉“今儿腊月一十六,学堂孩子父母送了我不少的肉、鱼,我瞧着挺新鲜的,所以拿些来给你们”

  “好,好”李高地喜得眯缝了眼睛分家后,他大孙子比早前更孝敬他了,好

  他分家分对了

  于氏终于嚼完了嘴裡的肉,空出嘴来笑道“贵雨,别人送你肉,你就留着自己吃呗,偏又来送”

  于氏家常不大出门,也沒啥要好的老姐妹,但近来有限的几次往村西李贵祥家看重孙子的路上都有人特地停下来跟她夸李贵雨。于氏便知道李贵雨村学堂差事做得不错。

  于氏已经好久沒得村人這样的热络了。家来每每回味于氏便觉得李贵雨但能把村学堂這個小学班长长久久地开下去,也不错。

  村裡人敬重先生,连带地也会敬重她。

  她都這個岁数了,吃,吃不动,穿,穿不了,唯一能图的也就這一点子乡裡乡亲的面子情了

  但凡贵雨再有個儿子就好了。嘀咕着大孙子现今唯一的不如意,于氏目光扫過郭香儿,勉强问道“香儿,冬节你们买的那個丫头怎样年下的活计都会做嗎”

  因为收入翻倍,李贵雨终于同意了郭香儿的买人要求,腊月裡使三吊钱买了一個外县富贵人家卖出来的丫头兰芳,才刚十五岁。

  這個兰芳,于氏见過一回虽沒說话,但看着就觉得傻。

  打进屋便跟隐形人一样被无视的郭香儿终于得了說话机会,赶紧答应“奶奶,兰芳粗活都能做”

  买时,牙婆就明白告诉說這個丫头傻姐脑子不灵,除了有把子力气外,似裁剪煎炒一样不会不說,连洗衣服也只能洗粗布衣裳,颜色细布、丝绸衣裳一洗就坏,惹恼主家卖出来的。

  李贵雨贪图傻姐身价便宜,便跟郭香儿商议說“横竖咱们家就想要個有气力能提水劈材打草喂猪的人,就她吧”

  郭香儿实在是做够了,恨不能立刻有人来给分担。她担心李贵雨又变主意,便也不挑拣,只满口說好。

  于是就买了這個傻姐。

  人买来后,李贵雨觉得傻姐這個名不好听,便决定给改個似红枣身边大丫头彩画、碧苔、金菊、芙蓉那样的吉祥名字。

  但李贵雨何尝给丫头取過名且因为一心科举,知道的花草名有限,李贵雨取来取去,左右绕不出“兰桂齐芳”這個圈。

  因想着他大伯李满囤家桂庄已然占了桂字,李贵雨最终就用了“兰”字,给傻姐改名“兰芳”。

  自从有了兰芳,郭香儿洗衣有兰芳提水倒水、煮饭有兰芳抱柴烧火、连种暖棚菜都有兰芳跟着给盖掀草垫总之,家裡重活,郭香儿一样都不用再做。如此不過几天,郭香儿脸上就复了笑,人看着也有了精神。

  郭香儿挺满意兰芳,由此对于她年下不能煮肉、煎鱼并沒什么意见。

  這些她都能做呢

  于氏见郭香儿提到兰芳时眼睛带笑,不似勉强的样子,便点点头,不再多问。

  個人有個人的缘法,于氏心說郭香儿自己觉得好就成。

  往后家务有那個兰芳帮着,郭香儿尽快给贵雨生個儿子才是正经。

  只這话得郭氏来說

  李满仓虽沒說话,但看李贵雨、郭香儿都精神饱饱的样子,内心也觉欢喜。

  真叫那神婆說对了,李满仓心想分家后不止贵雨,连郭香儿都看着晓事了

  转眼看到贵吉,想着他刚刚的傻话,李满仓忽地又生了心事分家后贵雨、贵祥的日子都起来了。将来贵吉呢会不会也得分家才能成器

  郭氏站起身,亲接過李贵雨手裡的肉,转递到郭香儿手裡,口裡问道“香儿,你和贵雨吃饭了沒沒吃的话,你把這肉、鱼送厨房后拿了碗筷来。”

  郭香儿被动地接過肉,一点也不想在老宅吃饭饭好吃,碗难洗。只要她在饭桌边坐下,饭后她婆一准使唤她收洗這么多人的碗筷。

  “娘,”郭香儿推辞道“家裡的饭我都煮好了,灶上焖着呢回去就得”

  “即是這样,”郭氏不打愣地转口道“香儿,你爷几天沒见贵雨,必是有话要說。如此,你就只拿一副碗筷给贵雨,让他陪他爷吃几口。”

  “你既不吃饭,那不如趁现在有空去厨房把這鱼给片了,也好省了回头我的手脚。”

  郭香儿早知来老宅郭氏必要使唤她干活,闻言并无意外。

  “好的,娘”郭香儿口头答应地干脆,心裡则想着不管贵雨一会說多久的话,哪怕一午晌,她今儿都只洗這條鱼她婆别想再指使她干其他事

  李高地能有什么话左右不過是把族谱给红枣加传的事又告诉了李贵雨一遍。

  李贵雨初闻原有些吃惊,但转念想起他连日来读的谢尚的文章,又觉得自然不是红枣,李贵雨如此想以谢尚的家世学问,肯折节下交跟他们来往還送贵林文章

  但冲他们氏族因此出了两位秀才,且马上還将有第三位、可预见的第四位。族裡与红枣些特殊尊荣也是该当。

  “子曰赏不失劳。”李贵雨掉文“似朝廷封红枣妹妹伯世子夫人,赏她诰命尊荣,不也都是因为她有功劳”

  李高地点头,努力记下“赏不失劳”几個字

  “既然红枣封赠伯世子夫人的圣旨能登邸报,许天下人传看,”李贵雨自信道“似咱们氏族族谱给红枣加一页传记录生平,也是光前裕后之道”

  “对”李高地闻言大喜,不吝鼓掌赞道“贵雨,你說的太好了。就是這個意思。”

  “既然都登邸报了,”李高地激动得心潮澎湃“天下人都知道了。红枣作为咱们李家的姑娘,有好事也必是要告知祖宗”

  于氏、李满仓、郭氏则难以置信地看着李贵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贵雨竟然为红枣說话,這是发生了什么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