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長安見

作者:朝蓋
“主公!”

  許褚、閻行二將翻身下馬,向羅徵施禮。

  羅徵卻不看二將,目光徑自穿過二將看向了後面。

  “曹操!”

  羅徵面帶笑容,並沒有咬牙切齒,也沒有橫眉怒目。

  現在的曹操只是個失敗者,天下大勢滾滾,就算讓曹操逃到江東,也不可能再威脅得到自己。正所謂民心向背,面對一統大勢,縱然秦皇漢室復生,也不可能扭轉大勢。

  古之梟雄從來都是借勢而起,沒有哪個是逆勢成就霸業的。

  縱然漢高祖劉邦能以弱搏強,那也是因爲項籍決策失誤甚至不得人心。

  “乾王!”

  曹操勉強拱了拱手,可能是因爲操勞過度,近年來又一直在顛沛流離,與羅徵的容光煥發相比,這代絕梟雄就顯的有些頹廢,形容枯犒的沒了樣子。

  羅徵聽到這聲乾王,百般滋味涌上心頭,大生感觸。

  良久,始喟然道:“天下分崩,雄羣並起,然縱觀當世,唯徵與孟德可爲英雄也!餘者袁術、袁紹、劉表、呂布之流徵皆視之爲土雞瓦犬耳,縱然一時得勢,亦難成大器。唯孟德雄才大略,乃徵心腹之患,十數載來,徵無時不刻欲除孟德爲快,縱然令袁紹之流坐大徵亦毫無所懼,破之易如翻掌。今得孟德,徵平生與願足矣!”

  曹操眼裏有神光閃過,心中不無自豪。

  能被兇威蓋世的羅徵如此忌憚,縱然身敗被俘,也足以自豪了。

  然而想到大業未靖。心頭又不免惻然。

  曹操悵然道:“今操爲階下囚,不知乾王欲如何處置操?”

  “來來來。孟德且入內敘話!”

  羅徵上前執住曹操手臂,一邊往裏走。一邊道:“徵一直有個心願,孟德可知?”

  曹操訝道:“不知乾王有何心願?”

  羅徵道:“徵這一生,有凡非的經歷,卻不足爲人道也,縱親如子女亦不能訴。然梟雄寂寞,徵雖視孟德爲心腹之患,可夙夜憂思,卻嘗思若能與孟德暢論天下勢,那該是何等暢之事。帝皇無情。君王無友,徵欲得一知己而不可求,然縱觀天下,餘者皆碌碌,怎配與徵爲良知益友,唯孟德與徵心性相投,可爲知己,不知孟德以爲如何?”

  曹操不知他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只是道:“蒙乾王盛讚。操不甚榮幸!”

  羅徵知他心事,也不多說,親自將曹操請到內堂,設宴款待。

  方纔那番話並非虛情假意。確實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

  羅徵有着兩世爲人的特殊經歷,征戰十餘載,隨着天下一統的臨近。他的心態也發生了許多變化,深感君王寂寞。欲得一知己而不可求。

  賈詡、法正、高順、趙雲、許褚、閻行等雖可爲良知益友,但卻是他的臣子。

  君有君威。臣有臣綱,僭越不得。

  年代的背景,約束着人們的思想。

  身爲臣子,賈詡等人要做好臣子的本份,這個年代的思想,決定了賈詡等人無法與羅徵這個主公成爲良知益友,所以羅徵這個現代人會覺得寂寞。

  正因如此,羅徵只有在幾個閨女承歡膝下時,笑容纔會多一些。

  能和梟雄爲友的,只有梟雄。

  正如羅徵所說,縱觀天下除了曹操,其他人只配爲臣,不配爲友。

  如今北方已經統一,只剩下荊揚半壁的孫權、劉備還在苟延殘喘,羅徵的眼界和心胸已經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殺不殺曹操,其實已經無關大局了。

  若說私怨,其實羅徵對曹操並沒有私仇,反到是他當年手段稍嫌狠辣,率軍征伐關東時滅了曹氏宗族,這些年更先後殺了曹仁、曹昂、夏侯淵、夏侯惇、曹洪、曹純、夏侯尚等曹氏與夏侯氏宗族的大將,其中更有曹操的兒子,與曹氏與夏侯氏有深仇血恨。

  不過這些都是小節,若曹操能夠放下一qiē,羅徵不介意與他交個朋友。

  十月,淮南、廬江二郡平定。

  羅徵以高順爲徵東將軍,鎮守淮南;張遼爲徵南將軍,領江夏太守,鎮守夏口。

  又下令對現有屯田兵進行整編,於荊襄、淮南、中原、河北各建三座屯兵大營,每營制二十萬人,開荒墾田,興修水利,以積蓄錢糧兵馬。

  又以甘寧爲水軍大督都,於赤壁烏林興建水軍大寨,招募南人訓練水軍將士。

  十月末,羅徵班師回朝。

  大軍方到洛陽,天降大雪封路,只得入洛陽休整。

  自董卓入京計,洛陽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裏被西涼軍閥戰據,一直兵災不斷,昔日繁華的大漢都城早已破敗不堪,雖然在羅徵滅掉李傕後,洛陽又慢慢恢fù了人氣,但比之羅徵經營十餘年之久的長安還是大有不如,集市遠不及長安繁華。

  大雪斷斷續續,一個冬天都沒有停下。

  羅徵只好在洛陽過了年,直到來年開春積雪融化,才班師回了長安。

  荀彧府上。

  荀攸在家將的帶領下,進了內院,就看到荀彧站在臺階下相迎。

  “文若!”

  荀攸停步,遠遠的拱手,心緒複雜難明。

  荀彧迎上去,打量了荀攸半晌,才嘆了口氣,問道:“公達近來可好?”

  荀攸苦笑道:“漂波無定,改軍之臣,能好到哪裏去。所幸乾王看在文若面子上,尚能以禮相待,不致加罪於身。這不剛到長安,就命人將吾送來文若府上。”

  荀彧一邊往荀攸往裏讓,一邊問道:“公達今後有何打算?”

  荀攸道:“先上文若府上借住一陣子再說吧!”

  荀彧道:“可有意致仕?”

  荀攸搖頭嘆息道:“曹公基業不存,吾暫無致仕之念!”

  隨即又開玩笑道:“他日乾登基,文若便爲宰輔,不會連吾也養不起吧!”

  荀彧搖頭失笑,卻委實沒有多少說笑的心情,道:“公達既暫無致仕之念,那就先在我府上住下吧。主公尚在城中賜我兩座宅子,公達若住的不習慣,稍後可去看看,兩座宅子若有中意的可搬過去住,把妻小先安頓下來,回頭我過些田產給你。”

  荀攸點了點頭,也不多說,跟着荀彧進了內堂。(未完待續……)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