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十四章 第二次入京

作者:阎王大帝
(今天两更,第一更5000字,大家记得明天星期一给我投票!明天冲榜,记得明天一定要投票哦!剩下的一更估计在晚上七点左右!)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杨国华前世作为一個管理几百万阴兵阴神的统治者,如何不明白這些领导们的想法,况且他還有一個杰出的政治家华盛顿,对于搞政治阴谋,他可是不逊于任何人。 只不過他沒有从政的想法,不然以他的本事,何尝不能进入這個圈子的权利中心。 要实力有实力,要钱有钱,而且裡面還装着搞政治的华盛顿和搞军事的孙武,這两個牛人可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如果他想进入军政两界,绝对是有优势的。 陈老坐在办公室等着他的到来。 “小家伙,快過来坐。” 杨国华在旁边的沙发坐下,笑着說道:“陈爷爷,你老近来身体可好?” “托你的福,我的身体還算正常。” 杨国华喝着陈老泡的大红袍,“陈爷爷,這茶不错,你這裡有沒有多,有的话给我捎一点。” “小家伙,休想打我的主意,你這小家伙如果想要喝茶,還有你买不到的?你现在可是世界亿万富豪。” 杨国华笑着說道:“陈爷爷,你這么說我都不好意思了,小钱!赚了点小钱而已!” “小家伙,你這次去日本又收获了不少吧?” 杨国华摇了摇头,“陈爷爷,這次大概赚了几百亿吧!” “几百亿?是日元嗎?” “陈爷爷,我一般都是以人民币计算的,日元這东西不值钱,几百亿日元還不够日常开支呢!” 陈老笑着說道:“還是小家伙厉害啊!我們国家几十個大型企业加起来都不顶你一個。” “陈爷爷,這次找我不是单纯为了聊天吧?” 陈老摆着手,“小家伙,關於你去年提出的那些建议,内部研究决定采用,想不到国内的几十個专家都不及你一個人看得透,怪不得你能在几年時間从无到有,掌握着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公司。” “陈爷爷,其实国内的专家如何不能看到国家经济体制的利弊,只是我先提出来而已。” 陈老笑着說道:“小家伙,你這点就不够好!谦虚過度!” “陈爷爷,你太夸张我了。” 陈老拿出一份文件,“小家伙,你现在也是身家数百亿的大富翁,是不是该支持一下国家的经济建设?” “陈爷爷,我现在不是在支持着嗎?华康集团,红星地产,华美投资,红丰农产品這些公司可都是真金白银投进去的,单红星地产,就投资了200亿人民币!华美投资10個亿,华康也有十几亿,红丰农产品的几個亿,這還少嗎?” 陈老哈哈大笑。“小家伙,你对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們几個老人也看到了,不過现在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你能不能投资一些国内的公共设施呢?” “陈爷爷,我不喜歡太复杂的东西,公共设施的投资,投入大,回报慢,况且裡面的地道多着呢!” 陈老皱着眉头,他当然理解杨国华所指的是什么! “小家伙,你爸现在也是国家干部了,如果你能作出一点贡献,我們几個老家伙是不会忘记你的,怎么样?這個能不能考虑一下?” 杨国华笑着說道:“既然陈爷爷开口,我不有点表示也不行,這样吧!红星地产公司投资50亿元用于西安市的基础建设。” “小家伙,看来你怎么也不肯亏本啊?反正钱投到那裡也是对国家的支持,相信陕西有了你這几十亿的支持,国家的财政也可以减少一点压力。” 杨国华笑着說道:“陈爷爷,国家财政的钱绝大部分浪费在国有企业身上,而国有企业就好像一個无底洞一样蚕食着国家的财产,国有企业已经到了必要改革的地步?” 陈老皱着眉头說道:“小家伙,你怎么看待国内的国有企业?” “首先,大多数国有企业对国家的忠诚度并不高,一些国有企业抱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心理,過一天是一天,反正亏的是国家的,与自己无关,积极性不高,沒有当家作主的精神。” “以我的看法,第一,经营不善,连年亏损的国有企业该破产的破产,该兼并的兼并,第二,引进新机制,重组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和生产,第三,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以人为本,建设企业精神文化,让职工自己当家作主。第四,实行走出去方针,参与国际的竞争,获取更多的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 陈老一边听一边记录着,两人有讨论了几個小时,陈老才肯罢休。 第二天早晨,杨国华刚睡醒就有人来拜访了。 “杨先生,首长在酒店外面等你。” 杨国华洗漱之后,换上一套便服下楼去。 陈老坐在红旗轿车上向他招手,杨国华坐上车问道:“陈爷爷,你這是要带我去见谁?” 陈老笑着說道:“一個想见你的人。” 红旗轿车缓缓驶至中南海西苑的一栋建筑,几個穿着蓝色军装的中南海保镖严阵以待的在站岗。 陈老带着杨国华走了過来,几個中南海保镖立即敬军礼。 杨国华有陈老带着,保镖不敢阻拦,放行他们入去。 “陈爷爷,這些就是中南海的保镖吧?” “小家伙,你莫非来過這裡?” 杨国华笑着說道:“這倒不是!不過在报纸上看到過。” “不会吧?国内的报纸一向不会报导中南海的。” “我在美国的报纸上看到的。” 陈老带他来到一间卧室,一個老人坐在书桌上批阅文件。 “邓老,這小家伙我给你带来了。” 杨国华当然知道他是谁,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带着中国人民走上富强之路的老人,正是他的强硬态度,让英国不得不放弃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是他的政治手腕,让葡萄牙撤出了澳门,正是他开创了中国的新时代,他的丰功伟绩值得全国人民的致敬。 老人先是打量了他一下,满意的点了点头,“小伙子,听說你才八岁?是不是真的?” 杨国华笑着說道:“邓爷爷,我是78年出生的,今年已经九岁了。” “哈哈,好!好!果然英雄出少年,小小年纪在国际金融界呼风唤雨,不愧为中华的杰出人才。” “邓爷爷,你老過奖了,如果不是你的改革开放政策,我现在還在红木村過着苦哈哈的日子呢!” 老首长笑着对陈老說道:“老陈同志!你看看吧!改革开放政策造出了一個世界富豪,這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 陈老笑着点了点头,“這小家伙确实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受益者,当初下面的同志還想对他他创立的华康超市进行审查,只不過被小赵压下去。” “小赵做得不错,有看人的眼光!” “小伙子,你上次提的建议很好!很有建设性,我們内部经過磋商,决定采用你的建议实行改革,你沒意见吧?” 杨国华笑着說道:“邓爷爷,国家能采纳我的建议,我高兴還来不及呢!” “恩!你的贡献我們几個老人是不会忘记的,以后有什么好的建议你尽管提出来,不要有思想包袱。” “邓爷爷,你放心吧!我也是中华儿女,能贡献的我不会皱一個眉头。” 两個老人哈哈大笑!显然這個小滑头滑溜着呢! “听下面的人說,你的书法不错,能不能露一手给邓爷爷看看?” 杨国华笑着說道:“邓爷爷,写得不好可不要见怪。” 老首长吩咐秘书准备好文房四宝,杨国华弯下腰,手持毛笔挥洒起来。 “改革开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龙飞凤舞,气势磅礴,一笔一划犹如万马奔腾,气吞山河。 邓老和陈老两人欣赏過后,不由发出惊叹声。 “好一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老首长带着笑意赞扬道。 “你的批语,我会挂在会议室,好让大家看看,改革开放是不是真如你所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两人唠叨完后,继续就国内经济建设方面的問題进行探讨,杨国华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這些看法只局限于国内经济体制日益严重的弊端,对于政治上的话题他尽量避免。 除了谈论這些問題之外,老首长還表扬了他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在临走前,老首长拍着他的肩膀說道:“小华同志,以后你在国内的投资,只要来得正当,我們举手欢迎!你放心去做吧!有什么困难你找老陈同志!” “邓爷爷,你放心吧!我只做对国家有利的事,毕竟我是一個中国人。” “小家伙政治思想觉悟高啊!這是好事!” 下午,杨国华在陈老秘书的安排下离开了北京。 春节是杨国华最期待的一件事,一家人可以团聚在一起,可以开开心心的享受天伦之乐,相比于钱,杨国华宁愿選擇亲情。 鞭炮声辄辄想起,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暖和一些,杨大康今年提前一天回来,在28号就回来了。 這次他還带着一個美丽的上海姑娘回来。 “小华,我来给你介绍,這是你未来的婶婶赵雅丽!” 杨国华笑着說道:“赵小姐你好!我叫杨国华!” 赵雅丽淡淡一笑,“你就是小华啊!我听阿康多次提起你,很高兴见到你!” 等赵雅丽进屋之后,杨国华问道:“三叔,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我打算正月初八,今年你叔都三十二了,老爷子发话了,不然我還想玩多几年。” “三叔,你需要什么礼物?回头我让人给你准备?” 杨大康笑着說道:“该准备的也都准备好了,反正家裡也不缺什么,只是聘礼就要麻烦你了! “三叔,离结婚還剩不到两個星期,這样吧!我明天开始给你作画,如果不行,就拿我以前作的画代替。” 杨大康笑着点了点头,“你不用太勉强,实在不行我就买几幅送给他。” 大年三十,杨家的儿女全聚集在杨大伟家,杨老爷子经過几年的中药调养,越发健康,在杨家三兄弟眼裡,老爷子是越活越年轻了。 “来,我們干杯!” 喝着老爷子亲自酿的米酒,众人不由惊呼,這酒不愧为极品! 当初杨国华由于无法分身,這祖传之艺也只是大伯一人得以传授,其他人也只能望洋轻叹了。 三姑父陆家兴拿着杨国华的真迹去讨好他的上司,果然不到两年的時間,他升职了,自从三姑得到杨家分得的股份之后,每年的红利分成就有几十万,越发嚣张跋扈,只不過来到杨家,他也只能装孙子了。 杨国华从母亲那裡得知,這三姑父有了钱之后包起来情妇,所以陆家兴的殷勤,杨国华很反感。 這种事当然瞒不過老爷子,在酒席還未开席,這厮就被老爷子赶出了杨家。 三姑的命运也算是曲折,现在他已经是华康集团华康超市的一個经理,管理着西安市四個县城的超市,由于杨国华的特殊照顾,月薪是1万元,每年的奖金就有10万元。 三姑在大家的劝解下,决定和陆家兴离婚,毕竟這种人是狗改不了吃屎的。 小雪睁大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哥哥作画,杨国华這次作的是山水素描《山河图。 画笔蜿蜒游动,一座座风景秀丽的山峰像一條长长的盘龙一样看不到尽头,无数骏马在牧民的吆喝下飞奔而上,在荒山之中,几棵杨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随意摇摆焕发出绿意光彩,一條弯弯的小河流在群山之间流淌,朵朵鲜花犹如仙子般娇艳明亮,几只小鸟在天空中双翅展翔,小嘴微微张开,它们似乎在歌唱…… 七天的時間,杨国华把這幅画作给完成了,杨大康赶回来,小心翼翼的收起画像,“小华,還好你完成了,我正打算去买画呢!” 這几天,每天都有记者围着他家周围晃悠,杨国华在王丽霞的训斥下,在家裡接见了這些记者。 “杨国华同学,你好!我是西安文学日报的记者黄赴英。” 杨国华点了点头并和他握手,“黄记者,你好!” 黄:你对這次期末考试有什么感想? 杨:感想倒也谈不上,以平常心对待,這是我对考试的心态。 黄:从小学到现在,你每次考试几乎都是满分,請问你有什么学习的秘诀? 杨:這個也沒什么秘诀,我這個人比较喜歡看书,這可能是一個优点吧! 黄:你的這次考试作文被文学社评为全国优秀作文范例,你有何感想? 杨:感谢文学社能选中我的作文! 黄:高崚中学的横幅是你的手笔嗎? 杨:這個我不太清楚。 黄:听說你对钢琴有高深的造诣,這是否属实? 杨:是别人抬举我吧!钢琴只是我的爱好,水平有限! 杨国华对待這些记者的问答可是炉火纯青,几個记者都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新闻,灰溜溜的走了。 杨大康结婚前,杨国华从贵州带回来的首饰挑了一件留下来,剩下的全送给他当作结婚礼物。 杨大康看着這些华贵的首饰,暗吃了一惊,金钗,珠钗,玉钗,白玉镯,绿玉镯,红玉镯,墨玉扳指,白玉扳指,珍珠项链,金色耳环,雕龙雕凤玉佩。 正月初八,三叔的婚宴摆在村裡,共摆了200多桌,县城的几個代表,市裡的几十個代表, 還有省裡也来了人,华康集团的老员工,店长以上级别的,红星地产公司的管理层,上海市的一些领导也宴請到了。 村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杨大康的這场婚宴,估计是西安市有史以来最宏大的,几十部崭新的迎亲轿车排成了长龙,新娘佩戴着名贵的钻石项链,金色耳环,墨绿玉镯,穿着华丽的婚纱礼服,在众人的喝彩下挽着杨大康的手臂进屋拜堂。 杨大康可不敢违背老爷子的意愿去教堂举行婚礼,那简直是找打,在乡下就要依照乡下的习俗。 在杨大康的介绍下,杨国华认识了陕西省的副省长王学深,上海市的副市长赵百德,西安市的市长潘家伟,還有其他的政府官员。 “潘市长,杨大康怎么给我們介绍他侄子啊?” “小唐,你知不知道他是谁?” 唐宋摇了摇头,“不就是杨大康的侄子嗎?” “如果只是他的侄子,杨大康会這么慎重的介绍他嗎?” “莫非他有什么過人之处?” 潘家伟叹道:“這少年就是华康集团,红星地产,华美投资的幕后老板,现在你還觉得他是一個少年?你有沒有听你家的小子說過,今年有個考了1050分的天才神童?” “啊!”唐宋惊叫了起来。 “這件事知道的人很少,我也是最近才查到的,你也不要张扬,他大概并不想别人知道他是這几家公司的幕后老板。”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