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心累的主教
凯尔特人的战绩像一团烂糊,路易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经常出差。
但他沒找到兰比尔之外的第二個目标,虽然球探报告制作了许多,但他唯一希望球队选中的,只有兰比尔。
他的名字在管理层中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现在人人都知道凯尔特人有個19岁的球探“小鬼”。
而且,快船队的老板欧文·莱文对他称赞有加。
事实也证明,他力荐的两名球员,约翰·朗和莫裡斯·奇克斯,都在新秀赛季打出了亮眼的表现。
這种情况下,路易平添了些压力。
凯尔特人的内部混乱還在继续。
尤其是奥尔巴赫和约翰·Y·布朗,根据媒体的披露,球队交易发生之后,凯尔特人的选人名单是布朗选的。
這便能解释,为何赛季過半,从勇敢者得到的四名球员有三位被奥尔巴赫交易了。
這是他对布朗的正面回应。
布朗的干预让奥尔巴赫的工作变得很棘手,但他還是竭尽所能地给球队找来好球员。
比如克裡斯·福特和1978年选秀大会上的三号秀裡克·罗比(RickRobeyC)。此人是個白人中锋,大学时期曾经登上過《体育画报》的封面。就像大部分登上《体育画报》的白人球员一样,肤色让他们被高估了。
当步行者无法說服伯德参加选秀,他们以平等的方式将状元签换成了开拓者的第三顺位。
出现這种让人费解的操作只有一個原因,他们真的沒钱,所以极力省钱。
可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這太糟糕了。
他们等于是把拥有伯德的机会,先换成了三号秀,然后這個三号秀只验货了不到半赛季就失去耐心了,于是和凯尔特人做了交易,得到比利·奈特。奈特是换队交易中凯尔特人得到的三名球员之一,也是那交易中唯一一個处于上升期的球员。但他把自己的巅峰留在了ABA,球风也和凯尔特人格格不入,拿他换個年轻的三号秀,稳赚不赔。
步行者等于是把得到伯德的机会换成了比利·奈特,其影响深远的坑爹程度不亚于黄蜂拿科比换迪瓦茨。
布朗不愿放弃球队的支配权,他认为自己是像奥尔巴赫那样的伟大领袖。不就是冠军嗎?他之前的球队也得到過,虽然是在ABA。
1979年的2月,凯尔特人在客场和尼克斯的一场比赛裡,布朗与尼克斯的总经理埃迪·多诺万和老板桑尼·温布林共进晚餐。
当他们喝着烈酒,讨论着团队的需求和愿望时,很明显,布朗被鲍勃·麦卡杜迷住了。第二天早上,奥尔巴赫的团队听到凯尔特人可能会把鲍勃·麦卡杜交易到手的消息。
這消息像是空穴来风的,因为他们闻所未闻。
奥尔巴赫亲自和布朗打了电话,后者保证、发誓沒這回事。
過了一天,奥尔巴赫在早上得知,布朗擅自做主,用三個首轮选秀权从纽约换来了麦卡杜。
這三個首轮选秀权是奥尔巴赫在赛季期间苦心交易過来的重建资源,就连交易的当事人麦卡杜都抱怨,他可以为任何城市效力,除了波士顿。
在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整個歷史上,从来沒有一個球员在得分上领先联盟。這与奥尔巴赫在建立冠军球队时所提出的球队概念相反。
在麦卡杜来到波士顿之前的5年裡,他不仅3次赢得得分王,而且场均出手23次。1975-76赛季,麦卡杜在他最后的得分王之旅中,场均出手近25次。相比之下,那個赛季凯尔特人的头号得分手戴夫·考恩斯场均出手不到17次,波士顿凯尔特人最终赢得了NBA总冠军。
麦卡杜的比赛完全违背了凯尔特人的传统和不断跑动、找到空位的比赛哲学。
奥尔巴赫痛恨把首轮选秀权交易,這触犯了他的底线,而且,他也不喜歡得分至上的球员。布朗的越级操作逼疯了他,這让他萌生去意,实际上,他真的几乎离开了波士顿。
雄才大略的尼克斯老板桑尼·韦布林抓准机会,给奥尔巴赫送出了一份体育史上最为丰厚的管理层合同。
那是三月份的时候,路易考好了驾照。
奥尔巴赫可能被尼克斯挖走的消息闹得满城风雨,愤怒的波士顿人总算有机会收收脾气来关注一下凯尔特人的事了。
显然,沒人希望奥尔巴赫离开。
這個犹太人已经收获了整座城市的爱。
最夸张的是,当路易完成一個阶段的工作,准备到酒吧裡放松一下,却不断地有人问他奥尔巴赫是不是真要离开。
他知道奥尔巴赫不会离开。
就像许多人的印象一样,在裡克·皮蒂诺入主之前,奥尔巴赫都是波士顿管理层最大的实权者。
路易也有這样的印象,他還知道凯尔特人在80年代获得了辉煌的成就,這都与奥尔巴赫相关,他怎么可能走呢?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路易实话实說,他只是来喝一杯,尽管他的年龄還沒到,但每個人都相信他已经25岁了。
“小鬼”的传說只存在于管理层与球探之间,沒有记者报道過路易。
因此,他可以信口开河。
“你真的不知道嗎?”柜台的服务员戴安娜是個狂热的篮球迷,她把奥尔巴赫可能跳槽到纽约形容为她父母闹离婚。
路易笑道:“我很想告诉你,但我真的不知道。”
几天后,路易向奥尔巴赫提交了球探报告。
三月锦标赛正在火热进行中,路易又要出差了,這次他只是负责观察伯德所在的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比赛。
“你這次的球探报告篇幅有点短啊。”奥尔巴赫习惯了路易的长篇大论。
路易随意地坐着,接话道:“這不是考虑到你最近心烦意乱嗎?缩短点篇幅让你不那么烦躁。”
“少来這一套!”奥尔巴赫将球探报告放下,认真问道:“你真的认为比尔·兰比尔很好嗎?”
兰比尔的风评被大学教练们搞烂了,這让奥尔巴赫为难。
哪怕他看過兰比尔的比赛,沒发现多大毛病,但也看不出什么亮点。
“即使他沒有我說的那么好,我們也只需要付出一個次轮选秀权就能得到他。”路易并不打算为兰比尔作保,“這代价比起我們得到麦卡杜的代价,算是可以接受的吧?”
奥尔巴赫当即黑脸:“你成心气我是嗎?”
“不敢不敢.我這不是为你鸣不平嗎?”路易一副奸臣进谗言的损样,“好不容易攒了几個首轮选秀权,本想在今年夏天大干一场,却被短视的‘伟大舵手’浪费了,如果是我,我早就拍屁股走人了!”
路易說的都是奥尔巴赫想听的话。
但奥尔巴赫知道“小鬼奸诈”,他可不是沒事会来办公室拍他马屁的闲人。
“你還有什么事?”奥尔巴赫想赶人了。
“呃我這不是要出差了嗎?拉裡和印第安纳的比赛值得关注,或许還能从中发现好球员,所以我需要经费.”
“又要经费?”
“裡德,你是了解我的,我从不住好酒店,也不胡吃海喝,我的经费每一分都用在工作上,你不能不给我足够的子弹還指望我成为神枪手,对吧?”路易笑嘻嘻地将空白的支票递過去。
奥尔巴赫沒好气地在经费條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数额是4000。
這其实已经是·琼斯们出差时获得的经费,而路易還是個次级球探的时候,就已经得到這么多了。
奥尔巴赫对他的重视,管理层内部人尽皆知。
他只有19岁,洞察力惊人,有敏锐的嗅觉,赛季期间帮桑德斯和考恩斯制作的比赛计划颇有灵性。
這是一個在考察球员、幕后工作、以及执教上都有潜力的年轻人。
很少有人在他這個年纪就进入這一行。
大部分入行的,都是商界精英或者球场上退休的。他们至少都30-40岁了。
路易是罕见的例外。
他欣喜地收下经费條,刚要走人,却听到奥尔巴赫问道:“你认识比尔·菲奇嗎?”
作为一個在克利夫兰长大且喜好篮球的年轻人,不认识菲奇就像在波士顿的球迷不认识奥尔巴赫一样。
“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路易直白地道。
路易成为球探之前,骑士队是他的首要選擇。
可惜,他连菲奇的面都沒见到就出局了。
为了那场沒有发生的面试,路易研究過菲奇的個性,现在全盘道出:“他是個优秀的教练,有极其自负的個性和自尊,控制欲很强,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治下的球队纪律严明.”
“說缺点。”奥尔巴赫道。
其实,菲奇這些优点,反過来說也是缺点。
“极其自负的個性和自尊說明他很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控制欲强则会让他和管理层发生冲突,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会被传统的保守派不喜,要求队伍纪律严明需要长期进行高压式的控制。”路易一针见血地說,“我认为這种控制是不能长久的。”
闻言,奥尔巴赫露出诡异的笑容。
“路,你考虑過在未来执教嗎?”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