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我不吃鸡肉
今天会看许多集,所以大家都是在黄昏时分,便赶来了店裡。
一起看完了官渡之战,大破袁绍后,才准备一边饭吃一边看后续的剧情。
李世民夹了块鸡肉放到李柷的碗中,微笑着說:“李柷,回去写一篇袁绍为何失败的观后感给我。”
李柷一愣,想了一下看着碗裡的肉說:“太宗,我不吃鸡肉。”
“哼,不吃也要写。”
“那我還是吃吧。”
“哈哈哈!”
李柷现在的性格也开朗了起来,不再像刚来时那么小心翼翼,众人看了也是很欣慰。
只有曹操和郭嘉,正在泪目。
因为大破袁绍的最后部分,就是郭嘉身死,曹操正在缅怀他的时候。
這也是郭嘉第一次听到曹操的肺腑之言,沒有想到,自己在曹操心中的地位這么高,甚至想让自己担任托孤大臣。
情谊太重,虽万死不能报矣!
想到這,二人又一起敬了李恩一杯,沒有說话,都在酒裡!
电视剧也来到了第二十四集跃马檀溪。
剧情比较简单,大概說的是刘备在刘表帐下效力的时期,但是被蔡氏忌惮,加上刘备酒后失言,說了些不利于蔡氏的话,导致蔡瑁想杀他。
不過,两次都被伊籍所救。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了二十多集三国演义,他们也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目光去对待。
况且,這一集.假的有点過分。
李恩都差点忘了,全剧唯一的特效,就出在這一集。
毕竟,现实裡真想让一匹马跃檀溪,真的不太可能。
這时候,老三国的导演才想到,他们拍的不是纪录片,而是电视剧,所以用上了特效。
曹操也对刘备揶揄笑道:“玄德,沒想到我赠予尔的马,如此强劲,哈哈哈!”
刘备撇了曹操一眼,沒有回话,他還在思考剧中发生的事情。
虽然演的是假,但也能证明,蔡氏蔡瑁确实对他有意见,自己要小心一点。
就在众人思索,后人写這段的意义时,结尾出现的水镜先生,让他们豁然开朗。
原来,只是为了承上启下,让刘备明白谋士的重要性,故而写了這么一出戏。
果然,第二十五集的标题就是刘备求贤。
這时,嬴政忽然出言问道:“玄德,你手下這么多武将,就沒有想過找谋士嗎?”
他确实很疑惑,就和剧中水镜先生說的一样,关羽、张飞、赵云皆是万人敌,可惜无人善用之。
刘备朝嬴政一笑,端起酒杯說:“备于乱世中飘零,身边谋士并不少,有”
不等刘备继续问,电视剧裡的水镜先生就說道:“孙乾、简雍、糜竺等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
刘备稍微有些尴尬,默默叹了口气。
“备与他们三人相处已久,颇受照顾,三人各有所长,绝非碌碌之辈,只不過智非治世而已。”
“备也曾拜访過贤才,但最终都是无功而返,唯一愿真心辅佐的元龙,也为俗世所困扰。”
刘备不是不想找谋士,而是真沒有谋士愿意跟他。
在這個时代,知识垄断,只有家境富足的子弟才能读书,厉害的谋士,无一不是出自于世家,谁看的上他這位半路出家的皇叔呢,谁敢辅佐呢?
北方世家?是觉得曹操的剑不锋利?
南方世家?是觉得孙权好欺负嗎?
他们前一步去辅佐刘备,后一脚九族就会在泉下相遇,陈登不敢跟随刘备,不就是有這個顾虑嗎。
诸葛瑾要不是因为在东吴地位不低,换個普通人,坟头草都三丈余高了。
說到底,還是刘备沒有地盘的原因。
所以,当诸葛亮愿意出山辅佐的时候,他才会那么激动。
包括孙乾、糜竺二人舍弃徐州家业一路跟随,他都是待如上宾,从未逾越,哪怕糜芳献城投降,也沒有牵连他。
可以說,待人這一块,刘备做的是真不错。
听完刘备的解释,众位皇帝都有些感同身受,因为他们也发现,知识垄断对于皇权有利有弊,但是,对于他们這样的明主来說,绝对是弊大于利。
他们不怕自己驾驭不住人才,只怕人才太少,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开始读书,人人如龙才好。
朱元璋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有点不合群了,小声问旁边朱标:“咱大明的人才,大多不都是平民嗎?那刘伯温中秀才之前,家裡還是种田的呢。”
“爹,咱活在了好时候。”
朱标脑子快,立刻想到了什么,朝李恩使了個眼色,暂停一下,然后站起身,說:
“抱歉,各位叔伯!朱标忽然想起一件事,纸是东汉年间改良推广大范围使用,但是,活字印刷术却是北宋年间产出,才导致书籍无法推广,大量人才皆出自世家的根本原因。”
李世民等皇帝立刻坐直身体,立刻来了兴趣,问:“什么是活字印刷术?”
嬴政:“什么是纸?缣帛嗎?”
“…”
朱标也沒有停顿,立刻把造纸术以及活字印刷术都說了一遍,众人连声惊呼,眼睛越发明亮。
“此法可愿意用积分交换?”
“不!”朱标义正言辞的抬手拒绝,但很快一转话锋說:“我們现在的东西,都是基于前人所发明改造,怎可要好处呢,朱标明日就将字版准备多份,赠予大家。”
他又看向嬴政,礼貌說:“還会另准备一份造纸术的流程。”
“好!”
众人纷纷站起,端起酒敬了朱标一杯,夸赞朱元璋生了個好儿子。
朱元璋心裡别提多开心了,這是拿多少积分都换不来的开心,再看扶苏、李柷那羡慕的眼神就知道,這件事有多难得了。
估计,以后很长一段時間,胡亥、曹丕、李承乾、赵德昭等人会时常听他们的父亲,提起一位别人家的孩子。
刘备看朱标的眼神都充满了慈爱,希望刚出生的阿斗,以后有他一半气度就好了。
饮酒過后,众人又重新把目光放在剧情上,此时的剧情已经接近现在,在场大部分人又都是三国的人,所以,他们還是非常感兴趣。
只见刘备从水镜先生那边离开之后,在路边就听到路边一人在高声歌唱。
“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字幕還沒出现,刘备和诸葛亮就知道此人是谁了。
徐庶,徐元直,让刘备第一次亲身感受,谋士有多好的SSR……体验卡。
杀吕旷吕翔,退曹仁李典,徐庶的智谋发挥的淋漓尽致,刘备和曹操交战了多少年,第一次有了赢的感觉,怎能不让他留恋。
孙乾、简雍、糜竺三人虽有才智,但大多时候,還是刘备想主意,然后吩咐他们去做,而不是他们提出主意,让刘备去决断。
這一点就是徐庶,与他们的不同之处。
每每想到徐庶,刘备眼裡满是怀念之色,看了眼曹操,刚好,他也看了過来,二人对视,交锋一会,互相又撇开了视线。
刘备知道他不会放徐庶過来,随即叹了口气,转头的瞬间露出笑容,看向身边的诸葛亮,還好自己請来了他。
“军师喝酒,军师?”
“呃,好,喝酒。”
诸葛亮稍微愣了一下,因为他发现了一個問題,于是小声问刘备:“主公,元直兄与诸位将领的关系.很好?”
刘备思索一番,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确实不错,沒听云长和翼德有什么怨言。”
“哦,亮明白了。”
诸葛亮拿起酒杯,抿一了口,养金鱼。
以诸葛亮的观察力,自然发现,关张对徐庶的态度,比对他要好的不是一点点。
哪怕他兑换了邀請函给关羽,好像也沒有收到過什么好脸色。
难道,是因为他对谁都是红脸?
咳,或许有一点這個原因,但诸葛亮知道,是自己对人的方式和徐庶不同,他们這些将领才不服自己。
看来,以后要稍微换個语气說话了。
徐庶:“吾有一计,非二位将军出马不可,望将军切莫推辞!”
诸葛亮:“关羽、张飞!出列!”
武将有一個共同的特点,吃软不吃硬,诸葛亮以后也会懂些人情世故,比如,会写信称赞关羽为美髯公,会和张飞小赌一场,這些都是他对人情世故方面的成长。
不過,徐庶的离开确实可惜。
后世传言,若徐庶配关羽,庞统配张飞,诸葛亮配赵云,大汉可兴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