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来女 作者:棠梨雪 搜一下 康熙十八年,秋。 乌喇那拉府上的女主人,觉罗氏在坐了足足七十五天的月子后,终于可以出门见风了。只是虽說是出了月子,觉罗氏也沒有应酬访客。 那是被燥的。 就是過去快一年多了,觉罗氏每每想起依然觉得丢人。 這会,她正坐在正房的堂屋裡同自己的陪嫁丫鬟后来嫁给府裡的管事做了管事嬷嬷的王氏說话。 “想想就燥得慌,儿子都娶了媳妇,最小的孙子都入学了,我這偏還……”觉罗氏年過四十,十四岁嫁给费扬古,到如今已经是三十一年了。长子星辉的儿子都已经十二岁了,两個庶子也早就分别娶妻生子。 這乌喇那拉家,也算的上是三代同堂,只等着长孙娶亲,抱了曾孙。可去年中秋,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觉罗氏被查出有孕。 這一下子,是激起了千层浪。 要知道费扬古已经是年過半百,觉罗氏更加是老蚌生珠。嫁入乌喇那拉府這些年,生了二子一女,活下来的只有长子一人。 对于能再有一個孩子,觉罗氏虽是欢喜却也觉得难堪。索性把府裡的管家事情丢给了长子媳妇,自己则闭门养胎。 一为躲羞,二来到底年事已高,就怕有個不周妥的时候。 “太太可别再說這些话,姑娘的耳朵可灵着呢。”王嬷嬷坐了半张的脚踏,說话的时候朝帘子后看了一眼。 觉罗氏笑着說道:“可不是,从我這肚子裡出来的,如今不過两個月大,我這做额娘的却不敢拿了她随便哄。”虽說不是個儿子,生下来的时候是個姑娘。觉罗氏依然觉得高兴,更别說女儿乖,不哭不闹,好伺候。 “姑娘這是聪明。” 觉罗氏呵呵笑着,哪個做额娘不喜歡自己的儿女好,何况从怀胎开始,就沒怎么让她受罪,也幸亏如此,不然她這年纪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下来。 费扬古统共有三個儿子,长子星辉娶了马佳氏,生了個孙子富赉,因长相肖似祖父,很得费扬古和觉罗氏的喜歡。 觉罗氏正式出了月子,身为长媳的马佳氏就领着两個弟媳妇来正院請安,顺带也来看看完全能做了她孙女的小姑子。比起两個庶子媳妇,马佳氏作为觉罗氏亲儿媳,在婆母坐月子期间,也是时常进出正院。 這時間久了,同小姑子的接触的机会就多了。 說起来乌喇那拉府是真正的阳盛阴衰,不是沒有姑娘出生,只是星辉這一代活下来的,沒有早夭的是一個也沒有。就是马佳氏也曾有個女儿,但不到两岁的时候就沒了。故而对刚出生的小姑子,她這心裡也是稀罕得紧。 两個弟媳妇一個是陈氏,一個则是白佳氏。陈氏的娘家是個汉人官员,有一阵子朝中流行满汉联姻,费扬古就给次子富昌找了個在户部做郎中的岳家。至于白佳氏则是富存自己看上的,觉罗氏不插手庶子的婚姻,费扬古打听了白佳氏的情况觉得還凑合,就让人去下聘娶了回来。 马佳氏领着弟媳妇拜见過觉罗氏,照例汇报了府中的情况,這才笑着說道:“媳妇来的时候,富赉想跟過来,都是個转年就能娶媳妇的人,還一副眼巴巴的馋样,可是乐坏了我。” “大嫂可别說,小姑子的模样实在是生得好,瞅见的人谁不心裡喜歡。”白佳氏出生蒙古比起陈氏在觉罗氏面前是自在许多,时不时能插上句话。 陈氏說话的声音细细的:“儿媳妇看着小姑子心裡也是高兴。” 帘子后面正被這三個嫂子夸奖的婴儿打了個哈欠,时而闭着眼睛装睡,时而侧头听着外头的动静,還得小心地别让一旁守着的丫鬟发现。 来了两個月了,通過小心观察,她总算是明白自己身处什么朝代,至少据說是自家额娘的觉罗氏說话半满半汉,有时候還来几句复杂的蒙古话。 她铁定是穿越了! 只是宛宜有些不明白,她是明确地感受到自己在胎中的时候就有了记忆,就算她穿越了,就算她语言造诣再高,沒道理一来就直接听懂了完全沒有接触過的满语,更别說還有一门蒙古语。 這個世界太玄幻了。 难道真如某些科学家所說的高龄生子,那些孩子個顶個的聪慧。 只是就算如此,她脑海裡那股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又是哪裡来的。宛宜,对了她叫乌喇那拉宛宜。 若是那股记忆沒错的话,這副身躯的主人长大后是要嫁给雍正帝。而她就是那個被人称道贤惠恭敬的四福晋,孝敬宪皇后。 可在宛宜看来,這女人活得实在是悲哀。 得了贤名又怎么样,到头来還不是什么都沒有,辛辛苦苦苦熬個几十年,儿子早早地沒了,自己做了几年的皇后接着嗝屁了。丈夫的别的女人正正经经地享了大半辈子的皇后福,别人的儿子当了皇帝,自己的儿子是啥都沒有,等到新君继位为了收买人心,才加赠了一個亲王位。 脑子一阵抽疼,又来了。宛宜闭上眼睛,這灵魂的记忆并不太全,为了能融合到一起,這两個多月有时候是昏迷了過去,而不是睡着。幸而照看的奶嬷嬷只以为婴儿贪睡的缘故,她就怕被扯到神鬼怪论。 到底年纪太小,身为婴儿的宛宜很快就觉得累了。迷迷糊糊的时候,還能听到外头刻意压低了的說话声。 “這几天,府裡的几口井水少了一大半,日常用水還是尽够的,但旁的用处,還需要去买水吃。”马佳氏有些忧心忡忡,眼看着井水水面一日比一日下降,這种情况還不只邻近几处,就是别的地方也有這样的情况。 陈氏也道:“媳妇娘家那边也是說了這個情况。” 觉罗氏听得直蹙眉,问了三媳妇,白佳氏也說了同样的情况。“可别出了什么事情才好。”這年纪大了,就容易乱想。 這個毛病,觉罗氏自己清楚。从生下小女儿宛宜后,情况更加严重。她這是担心自己年龄大,哪一天就蹬了脚沒了,看不到女儿嫁人。 “让人多多注意,這阵子警醒一些。”觉罗氏想了想,還是压低了声音說道:“朝堂上也是有议论這种情况,就怕是……”天灾*。 马佳氏眼皮子一跳,心裡跟着一颤。 离开正院后,就去叫来儿子富赉商量。费扬古是步兵统领,负责京城治安。若是果真如婆婆所說的,她可是要好好准备准备。只可惜丈夫星辉身上有了差事,不然也多個人商量。 马佳氏让人储备了用水粮食,提心吊胆地過了几天,井水并未下降,這才稍稍放了心。又過了几日,乌喇那拉氏的男人们齐齐沐休在家。 “這天气不错,抱着小妹去园子走走?”星辉有了時間就带着妻儿来了正院,名为给父母請安,实则也是眼馋粉嫩嫩跟個肉圆子的妹妹。 女儿好啊,小棉袄,贴心地很,不像儿子,臭烘烘地。 “去去。”费扬古挥开长子,自己抱着女儿不放。 宛宜被费扬古抱在怀裡扭来扭去,实在是抱得不舒服,听說可以去园子,眼睛一亮,啊啊啊地叫了起来,小手时不时地往外指。 她实在是受够了每天吃了睡,睡了拉,生活围绕着吃喝拉撒睡的日子。一睁眼,就是同样的屋子,最多是从暖阁移到堂屋亦或是觉罗氏的房裡。 “要不,就去园子转转。”费扬古想着自己也好一阵子沒有正经休息了,干脆带着女儿逛园子去。 费扬古要去,觉罗氏不放心女儿,自然一起。星辉是提议的人,富赉更是手痒痒想从祖父手裡抱走自己的姑爸爸,哭笑不得地马佳氏想着今日府裡的事情已经处理得差不多,干脆自己也松快松快。 這公婆兄嫂都去了,二房和三房也闻风而来。 乌喇那拉一家子才刚走到园子,意外突然发生了。 推薦好友新書[bookid《喜农门》] (费扬古史载中长子就是叫星辉,或许有人会奇怪为何孙子辈的富赉和叔叔富昌、富春的名字那么像。实在是因为名字就是這样,清朝入关后,大概清初期,沒有汉人要按字排辈的习俗。就是爱新觉罗家族,也只是在康熙帝的儿子开始往下排。另外還有一個是關於称呼,其实真正应该叫额捏,只是想来大家不习惯,我就继续沿用大众用语。不然四福金,额捏什么的,你们不习惯,我也不习惯。) 热门新書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