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五百五十五章:特殊的能量转换器官

作者:三寸寒秋
作者:三寸寒秋 ,最快更新! 和他推测的一样,這种六边形的细胞器的确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官。 理论上来說,這是一种非常顽强的细胞器,因为它能对热能、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γ射线等一系列的能量产生反应,并且能吸收利用它们。 就像叶绿素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一样,這种细胞器能对很多种能量进行利用,效率可能不高,但的确可以做到。 应该是为了适应火星的表面环境而进化出来的。 “真是奇迹,生命真的太伟大了。” 实验室内,韩元看着隔离在玻璃箱中的火星藤喃喃自语了一句。 抛开那些他暂时還弄不懂的细胞结构不說,光是這种六边形的细胞器就足以震撼所有人了。 在一個几乎不适宜生命居住,在太阳风和宇宙射线无时无刻不在袭击的星球上,生命,居然进化出了一套可以对其利用的能量系统。 理论上来說,有這样的一套能量系统,這种火星藤几乎能在大部分的类地行星上生存下来。 像火星這样的行星,在宇宙中是非常常见的。 這也意味着,宇宙绝对不荒凉,只不過目前人类還找不到那些外星人在哪裡而已。 火星藤的发现,以及這种特殊能量系统的公布,可以說是严重刺激到了现实中的各国。 各国纷纷展开了自己的人工登火行动,生怕晚上去了一会就摘不到火星藤一样。 对应的,還在火星上的韩元已经准备返航了。 虽然這次登陆火星耗费的時間远比预计中的要更多,但收获简直大的惊人。 零号宇宙飞船上虽然有不少的科研设备和仪器,但在发现火星藤這种真菌后,要对齐展开研究就远远不够了。 至于各国登火行动,在韩元看来,這或许有可能是史上最耗费资金却沒有多少收获的行动了。 因为他推测這种火星藤有可能是撒哈拉之眼基地的那個前任宿主弄出来的。 這种能直接利用和转换各种宇宙射线和辐射的器官,太惊人了,不太像自然界能进化出来的东西。 所以现实中的火星上,很有可能不存在這种火星藤,倒是那些微生物细菌,大概率会存在。 各国如果是抱着寻找火星藤的目标而去,很有可能会一无所有。 不過韩元也沒有阻止包括华国在内的各国的行动,在他看来,即便是沒有收获到火星藤,也是值得的。 不仅仅是火星上可能存在微生物,更有对航天技术的发展。 人类停留在地球上已经很久,上個世纪六十年代,人类就能将人送到月球上,但截止至今日,已经過去了大半個世纪,各国的脚步依旧還停留在月球上,沒有丝毫的向外拓展的意思。 当然,這也可能和西海岸那個国家失去了对手有关。 不得不說,战争真的是刺激科技发展的利器,哪怕仅仅是冷战。 从火星回到地球,脚踏实地的那一刻,韩元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尽管零号宇宙飞船上有模拟重力系统,但他還是比较喜歡和习惯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其他的不說,這种安全感就是宇宙飞船怎么都给不了。 尽管他在制造宇宙飞船的时候就已经将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都考虑了进去,甚至還添加了模拟重力场這种东西。 但在飞船上,终究還是要靠各种仪器设备来维持生命的,如果這些关键设备一旦宕机,危险指数将瞬间飙升。 這也是韩元以前出行的时候不怎么坐飞机的原因,他比较乐意于坐高铁。 总觉得即便是高铁出事了,還能自救一下,但飞机要是在天空上出事了,那就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返回地球,韩元是下了飞船,但带回来的火星微生物和火星藤暂时還留在飞船上。 在沒有確認這些东西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沒有危害的前提下,他不会将這些带回来的东西搬运下来。 飞船二号子舱良好的封闭环境足够保证這些外来生命不会轻易的泄露出来,至于接下来的研究,那需要等待研究基地的建设完成。 即便是這些东西对于地球生态沒什么危害,這些火星生命也是不可能放在基地原有的实验室中进行研究的,那需要重新建立一個完整的研究所。 毕竟是外星生命,尽管是同一太阳系的,可這些东西一旦在地球上繁衍开来,将是史上最大的物种入侵,因为离它最近的天敌都在数亿公裡之外。 科研的谨慎,那是任何一名科研学者都必须具备的精神。 从火星回到地球沒几天,外太空探索任务的第二年就正式過去了。 支链任务完成的信息在韩元脑海中不断响起。 “叮,检测到信息变化。” “叮,信息检测完成。” “叮,恭喜宿主完成外太空探索任务支链任务二:资源采集。” “资源采集支链任务要求:“于两年内采集最少一种模拟地球上沒有的物质。” “资源采集支链任务奖励:“基础奖励:中级材料知识信息应用信息补全资料(已发放)。” “额外奖励:依据采集物质的种类而决定,当前完成进度:‘月球7种、火星9种、金星5种、水星2种,谷神星2种......累计收集非地球物质27种,额外奖励为:银河系矿藏资源分布图信息” “叮,检测到信息变化。” “叮,信息检测完成。” “叮,外太空探索任务支链任务三:星系资料收集。” “星系资料收集支链任务要求:于两年内完成模拟太阳系内各個星体相关资料的收集,任务要求最低收集母恒星八大行星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音频、视频、图像等信息数据。” “星系资料收集支链任务奖励:依据宿主所收集的星体资料信息齐全度而决定。” “当前资料信息齐全度:71.11,奖励:‘银河系空间虫洞信息’。” 脑海中,系统的提示声响起,外太空探索任务第二年的两個支链任务均已完成。 听到系统的声音,韩元愣了一下,连忙打开了任务信息面板。 已完成的那一列,两個支链任务刚好刷新,资源采集和星系资料收集的奖励明亮而晃眼的摆在哪裡。 银河系矿藏资源分布图信息、银河系空间虫洞信息。 两個有关银河系的信息奖励,這让韩元感觉真的有些不可思议,他连太阳系都還沒有走出去呢,任务奖励就已经刷到银河系? 不過毫无疑问的是,這两個额外奖励的价值,对于银河系中的任何一個文明来說都是巨大的,甚至无法形容。 前者是资源,后者,则是虫洞,是高速公路,两者结合起来,能帮助一個文明开挂般的快速的发展,将势力延伸至河系的任何一個角落。 尽管之前就已经从任务奖励中刷出来過太阳系的矿藏资源分布图信息,但韩元怎么都沒想過這次能刷出来整個银河系的。 這可不是太阳系這种直径两光年区域。 整個银河系的直径高达十万光年,以光速三十万公裡每秒的速度都要跑上十万年才能穿過去,范围宽广到已经完全超出普通人的想象力了。 這两個奖励一刷出来,韩元都开始怀疑自己以前有关這個系统的推断到底是不是对的了。 从之前收集的各种资料信息来看,他身上的這個系统可能和地球上先后诞生的几個纪元文明有关系。 虽然不确定到底是哪個纪元文明制造出来的,但系统出自地球本身的概率很大。 否则這系统不大可能只在地球上流传,沒道理一個外星文明制造出来的系统会一直都呆在一個星球一個文明上。 但现在,连银河系的虫洞信息和资源分布图這种奖励都刷出来了,還是說制造這個系统的纪元文明,早就已经走出银河系了? 而且要想全面掌握银河系的资源和虫洞這些东西,恐怕单纯的走出银河系是沒法做到的。 毕竟银河系中足足两千亿多亿颗恒星,哪怕一颗恒星按照极低的行星数五颗来标配,行星的数量也达到了一万亿以上。 這要是能标配出每颗行星上的资源和未知,简直是逆天了都不敢想象是怎么做到的。 想着,韩元迅速打开了脑海中的银河系矿藏资源分布图信息。 這是一份光目錄如果打印出来就能高达几個T的资料信息,随便点一個,是一個距离太阳系一百四十五光年,命名编号为YH191307的星系。 這個星系是個双星系统,一共有两颗恒星,十二颗行星,七颗矮行星,二十一颗小行星,六十三颗卫星。 记载在這個目錄裡面的数据就這些了,并沒有更小的陨石、彗星之类的记载。 韩元随意点开了一個星球,上面并沒有這颗星球每一处资料的矿藏信息资料的记载,有的,只是這颗行星包含了什么矿藏的大致行星。 比如這颗编号为YH191307011的行星,记载信息是這样写的。 此星球有一颗铁镍质内核,一层以氮、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层,表层矿物中具有开采价值的非金属为硅、硫......等材料,金属材料以铁、铝、铜、钛....为主,存在形式除部分常见单质金属外,均以化合物的方式存在. 备注:此星球具有价值相对较高的波金属、锽金属两种稀有金属材料。 看了一眼记载信息,韩元顿时就明白了银河系矿藏资源分布图信息的矿藏记载信息方式。 和他之前获得的太阳系的矿藏资源分布图信息相比,這份信息并沒有将矿物的具体信息都标记出来。 而是以一种大致的形式将具有可开采矿藏的种类描写出来,并沒有详细位置和這個矿藏的具体信息。 這种标记记录矿藏信息的方式反而让韩元松了口气,如果真要是像之前获得的太阳系的矿藏资源分布图信息一样,那就太逆天了。 想了想,韩元觉得這样记录信息反而是最合理的。 原因很简单,在于科技的发展。 在太阳系這种母星系内发展时,一個文明,就以他自己或者人类文明来举例,对于星球上的矿藏的探测手段,其实就那么几种。 比如地质变迁、植被、打孔钻探等等,這些手段总体来說相当繁琐,且无法准确的确定地下是否有矿藏。 而且一旦底下的矿藏埋藏的稍微深一点,這些传统的探测手段可以說绝大部分就失效了。 但相对应的,還只能在母星系或者母星活动的文明对于各种矿藏的需求的也并不是很大。 這种基础的探测方式差不多就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技发展,终有一天人类文明能研发出一种高效发现星球矿藏的手段,就比如他手上的金属矿藏扫描仪。 但对应的麻烦也随着跟换,那就是茫茫宇宙中,星球与星球之间的距离实在太過遥远,如果探测队前往的那個星系沒有需要的矿藏时,那可以說几乎就是白跑一趟了。 所以标记了這個星球上记载的大致矿藏种类对于一個已经走出来母星系的文明来說就足够了。 那种标记出某個矿藏具体在哪裡,有多少矿藏的信息反而太過详细了,要生成一道那样的资料相当麻烦。 什么样的科技程度对应什么样的信息资料,這其实是很合理的。 除此之外,让韩元注意的一個细节是,对于這個星球上矿藏的记载,不仅仅是地壳中的各种矿藏,它還记录了這颗星球的内核以及大气。 這一开始让他觉得有些奇怪,但随即就明白了過来,可能在某個高级文明的眼中,直接炸开星球表层,获取都這颗星球的内核,从内核上获取他们需要的材料才是最高效的。 毕竟一颗星球的内核,绝大部分的组成物质都是相当纯净的。 比如地球,内核的组成主要物质就是铁镍硅這三种,占比相当高,而且密度相当大,从這样的内核上获取铁金属,能一次性获取到极为庞大的数量。 只不過這种方式,属于杀鸡取卵。 毕竟要将一颗星球的内核取出来,正常情况下得炸掉這颗星球或者剥离掉地壳地幔等结构。 小說电影中那种打個孔就能钻到地核的情节,是不现实的。 所以取了地核,這颗星球也就废了。 本站、、、、、、、、、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