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727章 承包地与宅基换住房

作者:捡贝拾珠
正文 這二年上级提倡土地流转,可以通過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還提倡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使散布的自然村庄变为集聚的城市形态,使分散的居住变为集中居住。 田晴晴抓住這一大好机会,大展自己“多种田,种好田”的雄心壮志。成立一個“田青苗农庄”,她自己当庄主。力争承包更多的农田,生产农产品无数,借以“混淆视听”,大量往外销售空间裡的货物。 田晴晴参考当时各处的价格,以每亩一年一千五百斤小麦、每人一個月一百元生活费的标准支付给村民,承包了田家庄村的所有土地,共计七千多亩。并许诺:粮价涨,租金也涨,确保村民吃喝不愁。村民還可以到农庄打工,获得一份工资收入。 這样一来,整個田家庄的所有耕地,都连在了一起。 为了种植和管理好這些土地,田晴晴高薪在村裡招聘了一個智囊团(也就是后来的农庄管委会),为自己出谋划策。 买来了大型农机具,把村裡的农机手都招聘過来。对于新型的,不熟悉的农机具,又把他们送到外地去学习,然后回来操作。 农田一律实行机械化耕种、机械化管理。依照当地农时。春种秋收。 种了上千亩的树林。除了大面积的速生树以外,還把空间裡收集的各种珍贵树种,都移了一部分出来。田晴晴想等條件成熟的时候,把這裡建成一個植物园。 果树也种了大几百亩。凡是空间裡有的果树,当地又能栽种的,都种了一些。 建了一百亩地的永久保温蔬菜大棚,空间裡有什么蔬菜。大棚裡就种什么蔬菜。由于保温性能很好。冬天裡也有了新鲜蔬菜出棚。 這样,就为田晴晴出售空间裡的水果和蔬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现在的田家庄基本是“空心村”。原因是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了。村裡掀起了盖新房热。于是,批少占多、批新不交旧的现象时有发生。村庄向外扩张了,村内形成了“空心”。 正像人们說的那样:“外面像個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沒人住。荒地杂草生。” 爱土地如命的田晴晴,早就为土地资源的浪费感到心痛了。但她无职无权。沒有能力改变這個现状。 這一下可好了,上级提倡宅基换住房,消灭“空心村”,田晴晴正好利用這個大好形势。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的夙愿。 为了实现這個夙愿,达到宅基地换住房,還要让所有换房户满意。田晴晴首先在村北的闲散地上,盖起了东、西向一拉溜六栋统一规格的住宅楼。 每栋九层。每個单元楼都是八十平方米,两室一厅一卫一厨一书房。 裡面的桌椅、沙发、茶几、橱柜、床、厨具等一应用具,都准备齐全。用户只需搬着自己的铺盖衣物,就可入住。 如果住着不顺心,或者邻裡之间有隔阂,可以调换到别的楼层,或者别的楼裡。走时也只需搬着自己带进来的东西。到了那裡,住房也与這边一模一样一般大小。 由于楼房高,单元小,利用率特别高,一栋楼能住一百多户人家。于是,田晴晴规定:只要你交出村裡的宅基证,就可以无偿住楼。 不管你村裡的住房面积多么小,人口多么多,都满足你的需求。只要是十八周岁以上的男性,不管结婚与否,都分给一套住宅楼。丧偶或者女娶男、在娘家落户的,或是之前搬迁来的外来户,也同样待遇。 如范兰悦一家,虽然不是田家庄人,但宅基地是她的,宅基证上写的是陈兴国的名字。田晴晴与村委会商量着,也把她当成田家庄村民,和田家庄的人们一样待遇。 這样,范兰悦家分了三套单元楼:她和丈夫陈兴国住一套;改改和陈保柱住一套;孙子陈顺鑫已经结婚,夫妇俩住一套。 温晓旭家裡也分了三套:温庆良、温晓旭、温田龙老少三代,一代一套(在外面工作的男性也分给,回家好有住处。)。 田达林家分了五套:田达林、田幼秋、田幼春、田延明和田幼春已成年的儿子田延吉,每人一套。 但如果老年人老了以后,一律住养老院。楼房则归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统一安排。不允许晚辈继承。 如果村裡的房子面积大,人口又少的,去除同等楼房的面积外,多的部分按当时的物价合成钱,当场发给你。 总之,只让你沾光,不让你吃一点儿亏。 至于农户裡的旧家具,则由农庄管委会收留,派别的用场。用户等于以旧换新,换成了楼房裡的新家具。 楼房裡的家具一律不许毁坏。如果搬家时毁坏了,要照原价赔偿。這样也就约束了人们不要毁坏公共财物。 安置好了田家庄裡的人们以后,田晴晴便雇佣了拆迁队,把村裡所有的民房都夷为平地。然后再排着先盖起来的那六栋,一齐往南盖。 每有新楼房盖起,田晴晴就动员田家庄四周村裡的村民,与自己签订土地转让承包合同。然后让他们搬到田家庄的新楼房裡。待遇与田家庄的村民一样。 由于條件优越,外村的人们也都积极地抢着签订合同。待该村村民们全部搬走后,就把這個村庄夷为平地,退耕還田,种上庄稼。 待田家庄村原址上都盖满了楼房后,田家庄已经是一個拥有一万五千多人居住的居民住宅区了。 還是那些宅基土地,一点儿也沒往外扩,由原先的一千五百多口村民,住上了一万五千多人,還闲着好几栋楼房。 而田晴晴迁移的四外村的村庄,退耕還田了两千多亩地。政府为了表彰和鼓励田晴晴,按退耕還田一亩地十万元的数目奖励了她。 田晴晴受到了鼓舞,也为了把闲着的楼房利用起来,又开始与更远的村庄联系,承包他们的土地,让他们搬到田家庄来居住。 此时的田晴晴,已经有了三万多亩连在一起的农田了。用一望无垠来形容她的承包地,一点儿也不为過。 田晴晴也把居民区正式命名为“田青苗居民区”。(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