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目标五千块钱
一天就那么一趟车,八点钟,過了以后一天就沒有车了,要隔天才能够去县裡。
到了县裡以后再倒车,才能够去市裡。
這也是为什么秦川天色微微亮的时候就出发的原因,去晚了就赶不上客车了。
十公裡,开车的话不到二十分钟也就差不多。
但是走路就累了,而且這走十公裡,一开始還好,后边就需要凭借毅力支撑了。
再加上身上還带着一篮子鸡蛋,也就是這身体整天去县裡上学已经习惯了,要是凭借秦川后世的身体,不用說走到乡裡赶八点半的车了,能够走完十公裡都算是不错了。
秦川是紧赶慢赶,感到镇裡的时候日头已经升的老高了,秦川也沒有手表,一头扎进了供销社问问了時間,已经八点二十分了,這才松了口气。
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整個人后背已经完全湿透了。
从供销社出来,秦川這才有功夫打量這個镇子,其实說是個镇子,就那么一條勉强算是商业街。
农村信用社,供销社,邮局,一家饭店,一家理发店,這基本上就是镇裡所有的商店了。
不用說小汽车,就是摩托车都看不见几辆,自行车倒是不少,风刮過的时候卷起满天的尘土,整個镇子更加显得破败不堪,這就是下店镇。
秦川沒来得及感慨,客车就来了,和电影中八九十年代的客车一模一样,带着浓重的汽油味,和红白相间的條纹,這就是镇裡到县裡唯一的一辆交通工具。
一堆人在等着,一個個的都是大包小包的,這個时候出门就沒有空手就走的,不拿点东西怎么可能。
秦川沒有着急去挤,主要是怕母亲给带的鸡蛋挤碎了,這是一家人从牙缝裡边省下来的。
“别挤,别挤,都能上来,說你的呢,别挤了,上车的买下票……”售票员大妈扯着嗓门大喊着,這個时候可沒有服务态度一說,你要是不听她的,直接把你撵下车,就是不拉你。
秦川是最后上来的,好在還有座位,抱着篮子刚坐下,售票员大妈就過来了。
“大妈,去县城多少钱?”秦川礼貌的问道,這都過去几十年的時間了還能记得票价才怪呢。
“到县城一块钱,直接拉到客运站。”
秦川给了钱,然后抱紧了怀裡的鸡蛋篮子,這客车真的是一分钟都不等,只要到点了就发车。
已经摇摇晃晃的朝着县城走去了。
下店镇,距离县裡不远不近,不過這個时候的路况和客车的车况就不提了,這一路上上车下车的又特别說,真的就就是龟速行驶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才到县城,秦川在客运站下车都沒有出去,直接买了到市裡的车票,等着发车的时候,强忍着晕车导致的身体不适,就着凉白开,吃了一個冷馒头下肚。
沒错,秦川晕车,但是自己开车不晕车,這点毛病在后世根本就不算什么。
在城市裡边自己有车,出门飞机高铁,但是在這個时候就受罪了。
车子一路摇摇晃晃的到县城,他差点沒有死在大巴车上。
本来想着,接下来从县城到市裡的道路应该要好一点,能够少遭点罪,结果還是高估了。
等到市裡的时候,秦川从车上下来,趴在路边的角落裡就开始吐。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页继续閱讀直到把肚子裡的东西都吐干净了,喝了两口水,才感觉好一点,這才有時間打量市裡。
秦川前一世是干营销的,十天時間赚两千块钱,不,不是两千块钱,還有自己的学费,那就是四千块钱,還需要给家裡留下一点钱。
秦川心裡估算了一下,也就是說十天的時間,自己至少也赚五千块钱才够。
自己才能放心的去学校上学。
不然的话,自己就是走了也不放心家裡。
十天五千块钱,虽然难,但是并不是不可能,還是要干自己的老本行营销,但是做什么,秦川還沒有想好。
打听了一下菜市场在哪裡,秦川决定先把篮子裡的鸡蛋给卖掉。
母亲想着自己来借钱,所以给自己鸡蛋,但是自己不是借钱,而是准备赚钱。
這鸡蛋自然也就沒有用处了,要是不拿着,那母亲自然不肯,所以只能够拿過来卖掉。
至于說借钱的话,也就是糊弄一下母亲,自己高中是在县裡上的,县裡高中的教学质量不错,在市裡都挺出名,自己班裡确实有市裡的同学。
市裡的同学也确实有钱,但是借钱哪裡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自己考上了大学又怎么样?五千块钱不是一笔小数目,可能对于人家有钱家庭来說,确实不算多,但是也不算少。
但是人家凭什么借给自己呢,难道就凭借该死的同情心嗎?
越是有钱人,越是拎得清,這個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谁也管不過来的,就是管得過来,也有升米恩斗米仇的說法,无缘无故的,单纯的同学,人家就借给自己五千块钱。
這种事情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還是要自己想办法的,菜市场裡边,土鸡蛋還是很好买的,二十多個土鸡蛋,换了八块钱。
這個时候鸡蛋也就是两块多三块钱,二十多個鸡蛋,三斤左右,换了八块钱。
這是一家人从牙缝裡一点一点剩下来的,可惜就只是值這個价格,這和你多辛苦都沒有关系。
早上坐车路费一共花了两块钱多,剩下四十九块钱,再加上這八块钱,一共是五十七块钱。
這就是秦川身上所有的资产了,這五十多块钱,要在十天之内翻五百倍,达到五千块钱。
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十天回报率百分之五万,谁也做不到。
所以用钱投资是不可能的,這五十块钱只是生活费,還是要用脑子赚钱的。
秦川沒有着急,先找了一個报摊,“老板,這报纸多少钱一份?”
“两毛五。”
“我要的多呢?”
“今天的报纸一块钱给你五份。”
“往前几天的报纸我也要。”
“前几天的报纸一块钱八份。”
“我要一块钱今天的报纸,近一個月内的报纸你给我找,一块钱十份,我要两块钱。”秦川讨价還价道。
九十年代什么赚钱,有人說房地产,有人說保健品,有人說做外贸,但最根本的是信息,信息最赚钱。
后来仅次于阿狸巴巴的国内第二大b2b公司聪慧網這個时候就是一家信息咨询公司,靠贩卖信息赚钱。
而秦川要做营销,也需要找寻赚钱的信息,而這個时候,再沒有渠道比报纸上充斥着信息多的地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