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441 民族共和国的抵抗

作者:吐槽是福
纵横交错的战壕间,子弹横飞,血肉四溅。

  克罗地亚民族自治军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忘我的厮杀着,手持奥斯曼弯刀的土耳其大兵,跟拿着杂牌冷兵器和刺刀步枪的克罗地亚人,如果一对对往年好基友一般,互相对捅着,只不過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而已……

  “克罗地亚万岁!!!”

  轰得一声巨响,一名正在被围殴的克罗地亚热血青年拉着数倍于己的土耳其人一起去见了上帝……

  人数、战斗素养、火炮配备等均不占据优势的克罗地亚民族自治军,正是依靠這群被忽悠成‘傻缺’的民族狂热者,苦苦支撑着阵地的完整。

  将一串土制炸弹或是缴获的手榴弹绑在腰间,拉开其中一個引线,就是一阵距离的爆炸,对于处在肉搏战中贴身的土耳其士兵而言,杀伤力還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对土耳其士兵士气上的打击!

  果不其然,在一连串自爆声中,奥斯曼土耳其步兵如同浪潮般退了下去,即便他们在兵力上占据优势,還是无可救药的被疯狂的克罗地亚狂热青年击退。

  這处阵地的克罗地亚民族自治军指挥官,看着遍地交错的死尸,不禁感到一阵心酸。

  旁边跟随的副官的城府,远沒有這個指挥官来的高深,指着那遍地收拾残骸的同胞一脸不解的向主官问道:“我們已经打退了奥斯曼土耳其人十三次进攻,阵亡了数千兄弟,我們還要打多久才算结束啊!

  奥斯曼土耳其人在边境陈兵十多万,以我們這点人,打不赢的……

  我不明白,我們为什么要为那些黄皮肤的汉人挡住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显然,能成为一军副官的人,知道的消息远比底层被洗脑的小兵多,正因为知道得多,思想才变得不纯粹,与下面那群悍然赴死的克罗地亚小兵比起来,這样的人内心反倒是更加纠结。

  “上校!請注意你的言辞!我們不是为汉人打仗,而是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浴血奋战!

  无论是奥地利人,匈牙利人還是汉人,土耳其人,都是打着征服奴役我們克罗地亚人的算盘,克罗地亚好不容易取得了建立自己国家的机会,還获得了汉人的武器支持,我們怎么可以放弃!

  汉人已经将所有的自治立国权利交给我們克罗地亚民族,所以我們现在是为自己的国家打仗!”

  “可是,奥斯曼土耳其人只是想要穿過克罗地亚进攻汉人腹地,我們为什么不能给他们让路過去呢?非要死這么多人跟奥斯曼人硬壳?!”

  “呵呵,让路?你能保证十几万奥斯曼土耳其人踏入克罗地亚本土后,不会鸠占鹊巢么?你觉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会将后勤补给线交给我們克罗地亚人看守么?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奥地利人与汉人一样,他们永远不会相信我們,只会想着征服我們然后让我們跪着替他们免費出劳力!

  摆开阵势利用汉人交给我們的堑壕阵地,克罗地亚民族共和国還能跟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打一打,要是放他们跃過防线,以我們克罗地亚的国力,分分钟就会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缴械!

  看看巴尔干各民族在土耳其人统治下的惨状,难道你愿意当土耳其人的奴隶么?

  我宁愿战死在這裡,也绝不向土耳其人投降!”

  副官听后,澎湃的心潮顿时变得低落起来,喃喃自语道:“我們克罗地亚跟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国力根本无法对抗,這场战争我們能赢么?”

  “哼,克罗地亚是打不過奥斯曼土耳其人,但他们又不是只跟我們打仗,巴纳特人、特兰西瓦尼亚人,還有战斗力恐怖的汉军,都在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打仗,我們怕什么?

  更何况,巴尔干半岛各個民族早就不满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压榨,不瞒你說,塞尔维亚人已经暗中和我們克罗地亚政府沟通,商议独立革命事宜,用不了多久奥斯曼土耳其人就会品尝到把主力部队放在我們眼前的痛楚!

  让弟兄们多坚持坚持,很快新的援兵就会抵达,我們克罗地亚只有這么一处纵深堑壕阵地,如果让奥斯曼土耳其人突破的话,我們就要亡国了!

  克罗地亚民族决不能后退一步!”

  副官身形一正,高举手臂狂呼:“克罗地亚万岁!!!”

  十分钟后,在指挥官的刻意宣扬下,阵地上损失惨重的克罗地亚民族自治军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克罗地亚万岁’的呼喝声,让对面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感到阵阵无奈……

  实际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陈兵边境的军队,之所以对从汉军手裡和平独立的各個民族共和国感到有心无力,主要是這些军队的数目虽大,但其中却完全是由各個民族的征召民兵组成,只有关键的火炮部队是土耳其炮兵掌控,因此,這些三流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士兵,不少甚至只有一把土耳其弯刀作为武器……

  可以說,与对面的各個民族共和国的自治军比起来,单兵武器真的是大哥不要笑二哥,落后的不要不要的……

  甚至都不如地球另一面的满清帝国军队火器配备率高!

  别看這個时期的满清帝国后膛枪全靠进口,数量极少,武器落后,但鸟枪這种可以自产的火枪配备率却十分高,就连已经沦为治安大队的绿营兵勇,几乎都能人手一把鸟枪了,当然,他们的鸟枪大多数都是淘汰下来的陈旧武器,有多少能打响不炸膛就是未知数了……

  只是,這個时期的满清帝国已经在两次鸦片战争后,彻底将绿营边缘化,绿营兵勇已经不算是野战军队,這样的治安队伍都能用上火器,更何况是野战部队?

  李鸿章领导下的淮军体系,先不提军心士气如何,至少人手一把质量上乘的步枪還是能做到的,满清帝国的洋务运动哪怕再贪污,也不是毫无成果的。

  单论军力的话,满清帝国并不比欧陆的二三流国家弱多少。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