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聯合自治體
所以他們幾乎是立刻就聯繫了那些一直不同意廢線的自治體,讓他們去和秀則談判。
如果談成了,那jr北海道坐收漁利;如果談不成,他們也省得被秀則拿僱極道毀山體的事借題發揮。
秀則對他們的小盤算可謂是心知肚明,不過他不在乎。
隨着北海道年輕人外流越來越嚴重,這些自治體的人口也越來越少,留在自治體內的人口平均年齡也越來越高,這點他們不可能不知道。
照此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合併村落。
但這些自治體的首腦——比如村長、鎮長之類,他們之所以要千方百計地避免合併村落,就是爲了保住自己手上的權力,一旦合併村落,他們就算依然能當個不痛不癢的小官,可總也沒有在自家地頭上隨便作威作福來的舒服。
所以對秀則來說,最關鍵的問題還不是村落搬遷,而是說服這些村長,日本終究是一個1%“精英”指揮着99%民衆在行動的國家。
於是就在2015年初,久世秀則藉着農協在商量改革的期間來到了北海道,在札幌舉辦了一個“北海道自治體經濟產業建設與共同發展協商綜合會議”。
這次會議將北海道中部和東部丘陵、平原地區的村鎮以及市町的首腦都請了過來,名義上是爲了商議共同發展,甚至就連北海道知事高橋晴美也會到場。
除此之外,秀則還邀請了北庫金融集團、瑞穗金融集團,以及農機廠商久保田、三菱等廠家,當然,北海道的帝王——似鳥集團的代表黑井也被他邀請了過來。
因爲在通知中,秀則提到了“成立聯合農業農產、種苗直銷公司”、“光伏入戶”以及“進出口關稅特別區的事”,所以基本上北海道有頭有臉的人都來了。
而這些人中自然也包括夕張市的市長,鈴木直道。
見到秀則後,鈴木沒有馬上湊過來,只是朝他打了一個眼色後就沒再說話。
秀則明白,他的意思是說這裏的人太多,不方便講話。
他也當即回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不行,不能逃,今天你的配合我當託!
鈴木直道無可奈何,只得找了一個角落的位置坐了下來。
果不其然,白天的會議壓根就沒有討論出什麼結果。
秀則的提議是在靠近主鐵路線和輸電主線的位置建立若干個光伏新村,年輕人有學歷的可以直接去上班,沒有學歷的也可以去北海道大學成年人教育特別班去進修農業或者電氣技工專業,包分配的那種。
至於他們那些地理位置還算不錯、就是比較偏遠的老村落,除了留下一些當交通站外,其餘的統統夷平,將土地整合成一大片,並且以此爲基礎而成立一個個農業合作公司。
聽完後,臺下聽衆反應激烈。
“合併村落後,利潤真的能有所提高嗎?”有人忍不住問了。
儘管秀則知道運行過程中肯定會有問題,但這並不妨礙他學政客一樣,拍胸脯作保證。
“是的,原有的山地和小塊土地將用來作育種、育苗場,出口海外;而大片的土地將用來種植小麥和土豆,並且送到各大城市附近的加工廠...”
“那麼補償款呢?”有人很關心這個,“保證能跟上嗎?”
“絕無問題。jr北海道已經和我們商量好,廢線後,第一年因爲廢線而節省出的支出全部都算作補償款,之後每年減半,五年後再停止補償。而富士銀行也願意提供一部分貸款,建設光伏新村。”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問您準備如何控制這個事情。”
這次秀則不再說話——因爲他不好意思。
他偷偷瞟了鈴木直道一眼,示意該他站出來了。
“jr北海道那邊如何我不清楚。”鈴木立刻開始圓場,“但久世會長是富士銀行總裁的乘龍快婿,我想這個決議一定是先得到了認同,隨後才提出的,希望久世會長能給我們一個保證。”
旁邊的人都倒抽一口冷氣,並且看向了瑞穗金融的代表。
代表推了一下自己的眼睛:“請大家就事論事,別人的家事不應該成爲本次討論的主要內容。”
言下之意就是默認了。
自治體首腦們這纔將自己方纔有些歪七扭八的身體坐正,開始認真聽講。
接下來地會議中,儘管大家不再質疑秀則的信用,但卻又開始一個個提起了世紀的困難。
有的說故土難離,有的則認爲新公司收益或許比老模式要高,但年紀比較大的人會熟悉不了新的工作模式,造成失業;
還有就是搬遷的具體過程,有人質疑秀則能否拿出那麼多的運輸車輛幫助他們進行搬運,還有的則是要求高額的補償金...種種意見不一而足。
秀則心知這樣下去談不了什麼,所以他一方面在支應和解答疑問之餘,還讓祕書通知那些人晚上“聚一聚”。
“...運輸方面也絕無問題,我們已經從鄰國訂購了專門的運輸大車,在運送完變壓器設備、進行交貨後,即刻便會拿來給大家搬家...一次五百噸,我想各位要搬的傢俱應該也沒有那麼多才對。”
秀則用這番吐槽作爲結尾,結束了白天的會議。
因爲白天的會議有記者出入,所以討論的內容都是給公衆看的,有些話實在是不能說,所以在夜間的料亭會議上,秀則才終於打開天窗說了亮話。
“我打算按照京都革新自治體以前的模式那樣進行整合,來自於不同村落的人安排在不同的市町內,原有的行政架構基本不變,各位支持的議員也可以成立一個聯合議會——一個由各位鄉賢協商解決大小事務的議會。”
聽了秀則的敞亮話後,各位自治體代表面面相覷,一齊沉默了下來。
看來直到現在,他們才真正地開始思考起這件事的可行性。
如果只是把町村從物理距離上進行合併,而各個區間依然保留原本的政治架構,聽起來倒也不是不可行,但問題是物理間隔沒了以後,人員的流動他們可就再也控制不了了。
可如果就這麼下去的話,村鎮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也不是個事,一個光桿司令當着也沒什麼意思
想到這裏,終於有人開始認認真真地討論了起來,並且提出了實質性的問題,而不是再抱着搗亂的心態。
“我想知道,您可以提供多少個新工作出來?”他們終於問到了關鍵。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