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因禍得福
因爲北海道這邊“能源道”的項目進行得如火如荼,所以資本市場也對此做出了反應。
高盛集團也一樣,他們想要看看能不能就這個項目做點文章,投投資再炒作一下,賣點金融產品什麼的,所以便派出了代表前來考察。
爲了體現對貴客的重視,高橋晴美不僅不顧年邁,親自作陪,而且還帶上了很多當地的名流。
但這位高盛集團來的代表卻當着所有名流的面,點名要鈴木直道作陪,並且表示他是“一位值得信賴的朋友”。
見這位克林頓的女婿如此要求,當地的企業家們紛紛交換了眼色——沒想到這小子居然還有這層關係!
至於所謂的考察,其實無非也就是走個過場。
雖然北海道很多基礎設施已經年久失修,但和美國很多地方尤其是鐵鏽帶相比,倒也不算有多麼難看。而且新建的光伏村也是科技感十足,拍幾張照片去糊弄投資者已經足夠了。
等到送走這位貴客後,前來和鈴木直道攀談的人頓時多了不少,而且就連似鳥的黑井都有點刮目相看的意思。
後來鈴木直道對這些人許諾了什麼,旁人都不得而知,但最後的結果卻是包括本土的黨派和自民黨在內的很多黨派,最後都決定支持鈴木直道參選明年的知事。
而另一邊,河也太郎也知道了自己即將卸任外相,轉而去當防相的消息。
“這算什麼事?”他醉醺醺地對自己老婆說着,“外交的成果都歸他,然後讓我去坐那個背鍋的位置?”
他這次可是喝得真有點多。
外交部門可是個肥差,用劇中的話說就是“外交部的職責是善待外國人,但國內民衆卻總希望能對他們狠些”,總之是一份能交好各國權貴的機會。
但和外相相比,當日本的防相就只有兩個工作要做:
1.對國民和右翼渲染“鄰國威脅”,強調要“自主發展軍力”,以此爲藉口找國會要錢;
2.要到了錢後就去支付美國駐軍的開支以及購買美國的武器,配合美國參與圍堵。
而不管是做哪件事,都會把他徹底綁架到右翼這條路上。
至於買這個武器到底是有用還是沒有用,是,首相第一集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大概率一輩子用不上,節省出來的錢也不可能用來徵新兵、提高年輕人素質,但如果不買的話卻會讓首相去美國時,受到由副總統負責接待的“款待”。
而另一個黨內反對派小泉盡次郎,風傳也要被安貝丟到環境省去——因爲福島、節能減排和拒批項目,這個位置同樣也是要負責得罪人的,小小泉當然同樣也很不爽。
大概是內閣人事局和法院在手後,安貝漸漸開始飄了,已經不滿於倚靠、平衡各派系的現狀,準備開始學田中角榮和森喜朗,不管是在臺上還是在臺下都要控制政壇。
在這種情況下,對首相之位虎視眈眈的少壯派隱約有了聯合趨勢,而延續至今的派閥政治也漸漸有了鬆動的跡象。
森喜朗、安貝和麻生這種玩“老人政治”的當然知道下面的野心,但他們卻不是很在乎。
原因當然還是因爲內閣人事局,用阿偉上臺時說得非常直白的話說就是,“反對政府決定的政策方向的幹部將被調走”。
只要內閣人事局在,安貝就可以通過公務員的升遷、任免來控制霞關,而各大臣不管想做什麼事又都需要公務員的配合。也就是說,安貝同樣也通過內閣人事局控制了各派閥出身的大臣們。
只要安貝願意,他就可以讓你這個大臣什麼都做不成,甚至就連在自己的部門內取消傳真機和手寫、改爲電腦錄入都舉步維艱。
至於民調那算什麼東西,控制了內閣人事局後,自然就有宣傳口的人過來拍安貝的馬屁,而安貝也藉此知道了不少第一次上任時所不知道的東西。
比如如何進行危機公關,如何引導輿論風口,如何利用人海優勢將反對意見壓下去,如何轉移矛盾...安貝本來就“聰明”,而當這些東西他自己也曾經有切身體會,所以自然是領悟得飛快。
坦率地說,安貝第二次上任時,不管是自己的涉黑、受賄、利益交換等一系列醜聞還是強行通過的安保法、共謀罪,都遠遠比第一次上任時惹出的那點事要嚴重得多。
但掌握了法院和輿論後,他雖然醜聞百出卻始終屹立不倒,只能說安貝確實玩到了政客的精髓。
面對這樣一個不要臉、只要實質利益的人,依然還要臉的河也太郎還是顯得過於稚嫩了些。
雖然當外相時河也太郎改善了日本和多國之間的外交關係,當防相時也通過對韓國強硬、交好彭彭豬,促進各國建立外長+防長磋商的2+2機制而有所功勞,但這些“功勞”還是不足以讓他他離黨內核心政治圈更近。
內閣人事局...如果能控制內閣人事局的話...這是河也太郎腦中全部的念頭。
很明顯,首相這是要把他排除出核心圈、開始打壓他了,如果他再不想想辦法,那隻會在無所作爲中像岸田文雄一樣,變成一個國民眼中毫無存在感的人。
彷彿是爲了印證他的猜想,安貝進三不僅出席了“克林頓基金會”的會談,而且還在東京舉辦的女性版達沃斯論壇中露了面,並且非常殷勤地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表示自己完全贊同她的意見,甚至就連去出席紐約聯合國大會之前,安貝都專門抽出工夫去見了希拉蕊一面。
而這些都是安貝撇開他去做的。
在旁人的冷眼旁觀中,秀則倒是依然保持了每週都要前去河也太郎家裏喝酒的行程,並且和他說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種話,而且黨內反安貝勢力也越來越大,而他們都已經看到了河也太郎的努力。
河也太郎只當他是在寬慰自己,並沒有當真。
不過就在2016年年底,事情突然發生了轉機。
就在“精英”階層認爲“希拉蕊100%會當選”的時候,川建國同志卻突然裹挾着茶黨餘威和美國保守主義勢力粉墨登場,而且大比分戰勝了這位“美國曆史上首位女總統”。
不僅美國,就連日本政界一時間也爲之失聲。
安貝進三心知自己押錯了注,只得將自己原本已經拉得很低的下限再次壓低,強行在國會表決通過了tpp,然後馬不停蹄地飛去了美國,想要彌補和川建國的關係。
然而川建國卻一點都不想搭理他。
沒辦法,安貝只得寄望於川建國的幕僚,希望他們能施加一點影響。
隨後他便發現,川建國的草臺班子幕僚中基本都是高盛的人。
於是,在經過了稻田朋美災難性的一年後,外相這個職位重新落到了河也太郎頭上。
河也太郎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促成高盛在北海道的投資,並表示“北海道可以作爲日本加入tpp的先行者”。
而高盛那邊也投桃報李,開始在國際上大肆炒作起了“北海道能源州”的概念,並且慫恿川建國的工業金主——美國科氏工業集團也加入到對北海道的投資中來。
在這種共同利益下,河也太郎自然是和彭彭豬“關係親密”。
見河也太郎大勢已成,安貝爲了保住自己的位子,只得捏着鼻子將這事忍了下來,把身段放得軟軟的,以便川建國同志臨幸。
川建國同志那是什麼人,爽完提起褲子後就翻臉不認人可謂是家常便飯。在拿了日本一堆保證並且勒索了來年的軍費後,他立刻便迫不及待地宣佈美國退出tpp,以抵制來自於日本工業的“入侵”。安貝可謂是啞巴喫黃連,有口難說。
河也太郎倒是因禍得福,既沒有因爲押錯注而受牽連,也沒有和美國建制派之間斷開關係,可謂是大獲全勝。
過猶不及的道理,他突然想明白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