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950回 普庵咒(一)

作者:吾心飞扬
元一其实不是很能理解佛经当中這对冤家的关系,龙族平日裡富有强大,但是一旦遇到金翅大鹏,就会失去所有的力量被一口吞下,然后金翅大鹏也因为吞噬了太多的毒蛇毒龙,最终被毒死了,是两边都沒有讨到好,可就算是這样,金翅大鹏平日的时候该吃的时候還是得吃,那是一点都不含糊,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要吃不要命的第一吃货。

  事实上,并不是金随风的金翅大鹏之体厉害,真正厉害的,是孔雀明王咒,孔雀可跟金翅大鹏不同,金翅大鹏纯属控制不住自己的嘴,明知道会被毒死,却還是忍不住下嘴,而孔雀则是天生以各种剧毒为食,越是剧毒的东西越是喜歡,吃起来越是大补,根本不会像金翅大鹏一般最后把自己给吃死了。

  元一有孔雀明王心咒在,别的仙家视之为蛇蝎的毒液,对他根本就沒有效果,而金随风是金仙之体,若是全力爆发实力的话,這一群蜘蛛根本不在话下,但是关键是那边一大堆大能在盯着,他要怎么解释,他短短時間,在還不到别人一個零头的時間内就突破到了金仙

  想来想去,最终,让他想到了普庵咒。

  這個咒语,是非常非常之特殊的,佛门绝大多数的咒语,要么是诸佛大菩萨讲经的时候传下来的,要么如同藏区那边很多的咒语,是高僧在睡觉或者禅定的时候,得到诸佛大菩萨单独授予的,但是這個普庵咒不一样,他是由一個僧人,普庵禅师创造的。

  佛门的修炼是非常困难的,就比如阿难尊者,号称多闻第一,每当有诸佛大菩萨讲经,他从来不错過,可是他的修为呢,最开始,他跟释迦摩尼是同门师兄弟,同在一位古佛坐下听讲,然后,等释迦摩尼都成佛了,阿难拜在释迦摩尼的门下,成为了他的弟子,也只有初果阿罗汉的修为,在释迦摩尼十六個弟子,也就是十六罗汉当中,修为是垫底的。

  由此,就可以想象佛门修炼的艰难,南洋的暹罗国,举国修习佛法,每一個暹罗国男人,一生除了要服兵役外,還得在寺院当中出家一段時間,這可是在其他的国家都沒有的,如此笃信佛法,可是,他们只出了九大圣僧,而這九大圣僧当中,也就只有两位证得阿罗汉尊者,而且就這两位阿罗汉尊者,也不是說修炼一世,修個几十年就能证阿罗汉果的。

  元一的前世,也就出過一個佛,那就是释迦摩尼佛,至于第二位佛,要等到五亿多年后,弥勒菩萨从兜率内院转生人间,才会诞生第二位佛,至于菩萨,可以肯定成了菩萨的,那只有一位,就是号称释迦摩尼第二,大乘佛教伟大的复兴者龙树菩萨。

  至于天朝這边,因为净土宗大行其道,绝大多数的僧人追求的都是死后往生净土,因此也就沒有谁会想要在活着的时候突破阿罗汉,很多非常著名的高僧,也许他们到临死的时候,都只是一個半点神通都沒有的普通人,但是一旦往生,顿超十地都不是什么难事。

  而诸多僧人当中,就不得不提到三大活佛,三大活佛最出名的是济公,他本身是降龙罗汉转世,這裡先且不提,第二位活佛,相传当年顺治帝出家,就是跟這位活佛修行,因为跟皇室挂钩,而且還牵扯上一個出家的活佛,所以三大活佛当中就這位非常低调,元一甚至不清楚他叫什么。

  而最后一位活佛,就是创造了一個咒的普庵禅师。

  楞严经当中曾经提到過,只有八地菩萨以上乃可自說咒语,這是铁律,境界不到,再怎么惊才绝艳都无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咒语,佛门之中,像是那些個金刚明王,他们沒有八地菩萨的境界,但是他们是诸佛大菩萨的化身,所以也可以宣說神咒。

  诸多天神当中,像大吉祥天女,她有初地菩萨的修为,但是却仍然宣說了一大堆的神咒,那是因为,她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而普庵祖师菩萨,就亲口說了一個咒语,他并不是往生净土后才宣說的,而是在活着的时候宣說的,就是說,他那個时候,就已经有了八地菩萨的修为。

  之所以有八地菩萨這個限制,那是因为,咒语的秘密只有八地以上的菩萨可以了解,而這位普庵印肃禅师,曾经自說一种神咒传给后人。因此,一般习惯叫它普庵咒。

  這個咒语的本身非常单调而复杂,但念诵起来却很灵验。所谓单调,它是许多单音的组合,犹如虫鸣鸟叫,或如密雨淋淋,但闻一片浙沥哗啦之声,洋洋洒洒。所谓复杂,它把這许多单音参差组合,构成一個自然的旋律,犹如天籁与地籁的悠扬肃穆,听了使人自然进入清净空灵的境界。由此可知,真正的悟道证道者,能够了解密咒的作用,并自能宣說密咒的說法,并非是子虚乌有的事。

  普庵,俗姓余,名印肃,号普庵,世居宜春县石裡乡太平裡,唐时,精通风水的司马头陀和尚,曾到此地,并留下一段话来,南山有個七星嶂,亥脉宜丙向,面前峰秀似悬幡,佛祖不为难。果然宋代的时候,余坊村一户余姓人家室内祥光烛天,隐现莲花,普庵出世了。

  六岁时,普庵梦见有僧点其胸,醒来但见胸前有赤点大如樱桃,知非凡物,遂出家拜慈化寺正贤和尚为师

  普庵善神术,屡屡为民禳灾去病,救旱抗洪。南宋嘉熙元年,因祈雨封“寂感禅师”;淳佑十年,因救旱加封“妙济禅师”;因禳疫加封“真觉禅师”。咸淳四年,又封“昭赐禅师”,大德四年,加“大德禅师”,皇庆元年加封“慧庆禅师”。明永乐皇帝评說普庵:“万行圆融,六通具足,端严自在,变化无方,哲学悟于群迷,普利益于庶类,如溥甘霖于六合,膏泽均沾,犹现满月于千江,光辉旁烛。”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