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公开注 作者:人间武库 (閱讀库)(閱讀库) 据說,为了保证所录史实的客观性,不受人情世故和他人看法的干擾和影响,平海记史人谢观旻,极少与外界交流,更谢绝拜访。 他的消息来源,是自己一手建立的庞大情报網。 传闻中,這张情报網密布天下,甚至于就连大周、北契和北顽的皇宫裡,都有他的眼线。 這就是有钱的好处了,平海谢氏,富可敌国。 但是,不交流不等于不发声,谢观旻本身,不定时会针对天下新近发生的一些大事,给出自己的评价,另外,每個新年之初,都固定会发表几句对时局的看法。 這些评說內容,外界统一称之为:公开注。 這不,正月刚過,谢观旻這一年的公开注,刚从平海城传到北方,又被那名熟客带到了固城這间小茶楼。 “谢公新年公开注,說天下变局将至。”熟客道。 “哦?那他說是如何变法?”老說书追问。 熟客答:“公开注上书,此一局,是人间阴阳逆,苍生渡沧海。” 老說书沉吟片刻,再问:“那他可有提及解法?” “沒有。” 熟客顿了顿,本想說记史人从来不谈解法,你难道不知道嗎?但怕惹着老說书,略過了,說: “谢公只說,如今情况,是解舟人已去,系舟人尚在茫茫。” “好,知道了,哈哈哈哈哈……”老說书对话间突然莫名其妙大笑起来。 记史人的意思,以天下为舟,那個解舟入海的人,已经故去了,而那個未来会将這叶舟重新系上的人,還在茫茫人海,不知何处。 這個不难理解,叶渝州听懂了。 他听不懂的是老說书的笑,那显然不是看轻的嘲笑,但是具体什么意味,他品不出来。 “老头有时候說演义,忘记后面要怎么說了,就会這样突然乱笑,一边笑,一边想。” 說话的是妹妹李映月。 小丫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偷偷来到叶渝州身边,蹲在墙角裡,眨巴着大眼睛,嘴裡嚼巴嚼巴吃着零嘴。 见哥哥盯着她嘴巴瞅,自觉伸手从口袋裡掏了一把,双手拢着,搁到叶渝州手裡。 上好的干果蜜饯,种类丰富,色泽诱人,一看就是客商从远方贩运而来。 這玩意可不是叶渝州和蜻蜓自己买得起的,就算家裡其实存得些银钱,姐姐郑云娘也绝不会允许他俩把钱花在這些东西上。 所以,這是老說书的,老头平时似乎总不正经吃那三餐,就喜歡买些零嘴下酒。 “又偷拿你說书爷东西吃。”叶渝州小声责怪一句,顺手把一颗干果塞进嘴裡。 “不是偷,我问過說书爷的。”蜻蜓解释道。 “怎么问的?” “我问他這干果好不好吃,他說好吃。” “然后呢?” “沒了呀。” 兄妹两個,窃窃笑起来。 笑了一会儿后,蜻蜓突然停下,转過来神情认真问:“鱼粥,你說参加科举考個状元难嗎?” “难呀,难的,为什么突然问這個?”叶渝州好奇反问。 “我刚听那边有客商议论,說那個记史人,早年间为了考验自身才学,曾经参加大周科举,中状元,而不入仕。” “厉害哟!”叶渝州正待感慨一句,果然能行非常事者,本身便非常才。 妹妹李映月已经认认真真继续问来: “鱼粥能去考個状元嗎?就算难些也考一個吧,然后做官,就不必再這般辛苦了,你也读了许多书。” “……那個,估计是不行啊。” 叶渝州苦笑,心說你哥我当初真最用功读书的那回,也就考過一個全省第一千六百三十二名而已。 “可惜。”李映月因为哥哥考不成状元有些遗憾。 “是呀。”叶渝州点头表示赞同。 此时,前头长方桌后,老說书终于“冷静”下来了。 “虽然不提解法,略嫌空洞,但是大体准确无误,且有远见,谢公无愧当世大才也。” 這就是老头对记史人新年公开注的评价了,只一句,說完后,他朝前伸手示意:“你们想问什么,可以开始问了。” 短暂的集体愣神后。 “本朝太宗,如何?”一名听客略带试探,小心翼翼发问道。 “太宗圣明。”老說书快速而简洁道。 大概是這答案太過简单直接了,又或者,因为完全沒有出现想象和期待中的“忤逆”言论,问话的听客显得并不满意,想了想說: “自古而今,凡是皇帝,都說圣明。” “但是,太宗是真圣明。” 老說书說话间,朝高处虚行一礼,继续道: “老夫平心而论,太宗陈荣,不论文治武功,品行智略,皆完全当得圣明二字。我大周朝虽然明面上說是自高祖而始,但是我想,就连在座各位,心裡都很清楚,這周天下,其实就是太宗打下来的,若不然,高祖亲生十三個儿郎,又凭什么,会把皇位传给一個养子?” “那确实,不传不行。”一名听客接话,肯定道。 “且我大周建立之初的局面,民不聊生,百废待兴,仅十余年,便初现繁荣再兴之征象,這些,难道不是太宗治理之功?” “是,皆是。那先生以为,太宗凭這一身功业,可入史书圣君之列否?” “不能。”老說书果断否定。 “为何?!” “华夏自秦帝以后,所有非一统之君王,都沒這個资格。” 說罢這句,老說书稍作停顿,缓了语气,才继续道: “老夫不知道谢公史,圣君列传会如何编纂,但若我来写,我是瞧不上他的。” 台下沉默。 這一问,關於周太宗陈荣的评价,该夸也夸了,贬也贬了,两头都评的有理有据,到此无疑可以告结。 客商们這一次的沉默,不是因为不满意。 相反,作为升斗小民,他们此刻觉得,這节目简直太過瘾了,只不過這种過瘾和痛快,并不适合用喝彩、打赏来表达。 他们难得一次可以听到這些东西,更难得可以這样放肆参与其中。 反正是在這偏远的小土城,說了也传不到上面去,反正那老說书的都丝毫不怕,反正已经有人上来就把太宗皇帝问了…… “那陆鱼招呢,如何评价?”這一问,声音出得七零八落,竟是好几個人同时开口问的。 因为对于大周子民而言,既然提了太宗,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陆鱼招。 两者之间的关系,大概相当于张子房之于汉高祖,但是关联度還要更密切,陆鱼招一生为太宗做的,或也更多。 陆鱼招,字玄机,大周立国时期谋主(操国之大略者),兵主(主征伐军事者),开国右相,鉴天阁的建立者,兼首任阁主。 传說中可以和太宗皇帝互相弹脑门的存在。 “陆鱼招么?” 老說书低头沉吟,也不知想的什么,隔了有一会儿才抬头,悠悠道: “若以天下执棋者论,三百年内第一人。”閱讀库yued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