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3、盘古开天,人秉阴阳

作者:江天寥廓
次日,清晨。 老天师照例在外廊下练习八段锦,张执象看着老天师练完,问道:“师兄,以前你不让我练导引术,现在该教我了吧?” 张执象不是不会。 他前世学了《八部金刚功》和《长寿功》,后来也知晓那是紫阳真人张伯端传下来的,是导引术的一种。 张至顺道长不在意门户之见,所以将功法公开。 可现在是明朝。 门户之别在那,在天师府沒见人练過,所以他也不敢练,解释不清来源,而且老天师說他年岁太小,不宜练功。 “呵呵,不急。” 老天师還是那個态度,不過,导引术不教,基础的六字诀却是可以教一下了,他拉着张执象到一旁坐下,问道:“道家有六字诀,你可知晓?” “嗯。” 张执象点头,他在天师府五年,還是耳濡目染学了很多东西的,便答道:“六字诀是南北朝的陶弘景传下来的,纳气有一,吐气有六,为:吹、呼、嘻、呵、嘘、呬。” “药王孙思邈有配合五行相生,四时气候,编写了一首卫生歌。” “歌曰:”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张执象两世记忆极好,不說過目不忘,只要看過两三遍,肯定能够记下来,他经常进入敕书阁看书,所以很多时候老天师会先问他,再教他。 老天师微微一笑。 问道:“那你觉得,這六字是拟音,還是拟意?” 张执象想了想,答道:“意吧?十裡不同音,古今之音又不同,若是拟音,必然失准,而昔者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文字乃天地大道所显化。” “万载不改其道。” 老天师抚须颔首,十分满意,說道:“你既已知关隘,早晚自可吐纳,强身健体,自有其效。” “师兄,子欲不死修昆仑,何解?” “昆仑啊……最高之处即昆仑,就是……這裡。” 老天师随意点了点张执象的头顶,而后问道:“這裡有多高?” 张执象也不清楚自己的身高:“大概……四尺?” 老天师微微一笑,道:“天台四万八千丈,都不如它高,日月星河,都在它底下,這便是昆仑,是长生之所在,是万祖之高山。” “人秉天地而生,你可知天地从何而来?” 张执象:“盘古开天?”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是這個么?师兄?” 老天师宠溺的揉了揉张执象的脑袋,对于這個小师弟的聪慧再满意不過了,笑道:“阳清无形,阴浊有实。” “故,无形为阳,有形为阴。” “先天之时,宇宙混沌如鸡子,万物负阴而抱阳,故,混沌在外,先天元灵在内,待先天转后天之机,大衍之数五十,遁一而活四十九。” “何为一?” “先天元灵的道解便是一,這是由阳之至阳的初始之态开始演化,由唯一的先天元灵道解成无数碎片,变成了阳之至阴,阴阳平衡的运转从此开始,混沌作为阴之至阴开始向阴之至阳转化,即,无序的混沌开始变得有序。” “如此,我們认知的天地便形成了。” “一切有形之物,源于混沌,而混沌无灵,故而一切生灵,皆是有形之体与无形之灵的融合。” “所谓无形之灵,這些先天元灵道解后的碎片,我們更愿意称其为……先天元炁。” “這便是盘古开天辟地。” “现在,你可知昆仑有多高了?” 张执象瞪大了眼睛,他前世看過很多书,却也不知道還能有這個說法,在震撼之后,他又显露出了孩童的一丝调皮,道:“昆仑高九万裡。” 《三五历纪》中關於盘古开天的描述,最后一句就是“故天去地九万裡。” 老天师讶然失笑。 “九为数之极,說是九万裡也沒错,天去地九万裡,离我們也是九万裡,虽然它就在這裡,明明在我們体内,却是世界上最遥远的存在。” “它是源自先天的大道,是至光至伟至序的存在。” “修行,就是去找到它!” “所以。” “佛家說见性成佛,所以,王阳明說,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老天师点了点自己的脑门,张执象似懂非懂,老天师也不在意,因为這只是個开始,他会慢慢的将所有道都教给张执象。 等张执象明白了什么是道之后,那個时候,就可以开始修行了。 六字诀吐纳。 說是吐纳,其实更多的效果只是养生,道家入门最基础的东西,张执象身体健康,练起来其实沒有什么明显效果,但贵在坚持。 百日筑基的前提是十年调养。 身体都不好,凭什么修行? 中午用過午饭,张执象看了看山路上的积雪,他這小身体下山挺悬乎的。便跑到天师府后的厢房当中,找到一個身高丈余鼾声如雷睡得正香的巨人,喊道:“大防风!大防风!” 巨人鼾声停止,骤然睁眼。 见是张执象才将凶意收敛,瓮声喊道:“小师叔祖。” “大防风,我要下山回家,送我過去。” “哦。” 巨人点头应是,转身起床,踏着一双赤脚便踩在地上,扯過一张虎皮搭在肩头,便将张执象捞起放置在肩膀上坐着,便大跨步向山下走去。 山路崎岖也好,大雪覆盖也罢。 巨人半点都不在意,明明是走,却比常人跑步都快,落脚之处稳当无比,松软的积雪何时会被压实,每一脚落下去能踩多深,他仿佛一清二楚。 坐在巨人肩膀上,张执象沒有半点颠簸之感。 可见巨人功夫之高深。 巨人沒有名字,是商队从海外带回来的,因为身形奇伟,所以指望卖個好价钱,但在运输前往顺天府的途中被巨人找到机会,逃出了奴车。 在追逐当中无意间上了龙虎山,被天师府得知。 大明不允许买卖奴隶,至少律法上是如此的,商队再怎么不甘,总归不敢得罪天师府,于是老天师便以五百两为价,算是给了双方一個台阶。 从那以后,巨人就留在天师府做护法了。 古有防风氏,高三丈三尺,是为巨人,所以天师府众人便以“防风”称之,又因其高大,所以多称其为“大防风”。 大防风虽是海外野人,但面相与汉人无异。 也是黑发黄肤。 听闻是从东海尽头的大洲而来,老天师了然,說那是殷商之地,昔年三宝太监下西洋,舰队航行全球,在东海以东探得两方大洲,其上皆为殷商旧民,故命其名为商洲,作南北两段。 大防风是殷地安人,来自北商洲。 (PS:天师府其实并不在龙虎山上,在山下的镇子上,但是,我觉得山上更有逼格。)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