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3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作者:江天寥廓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要有方向,才能有空间的概念,我們在燧人氏之前,有巢氏的年代,就已经有了辨别东南西北方向的天文知识。” “为什么說有巢氏呢?” “我們看看‘宇’字最初是什么样子的?是人在屋子裡,宇也有屋檐的意思,所以,空间、方位、房屋,是一起的。” “上下四方可以指這個辽阔的世界,也可以指我們居住的屋,更可以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是屋,也是心。” “从心到世界,這才是吾心即宇宙,是心学的宗旨。” “‘宇’指的从来就不是无限大的空间,不是一切的空间,而是我們的心,安定的空间,是吾心安处是吾乡,吾乡,才是宇宙。” “宇宙,宇宙,有宇才能有宙。” “《淮南子》有言:宇,屋檐也。宙,栋梁也。” “這两個字都是从房屋延伸而来,只是不同的是,宇是屋裡有人,而宙是屋裡有火。” “宙指時間之长。” “那什么时候有時間的呢?诶,对了,是燧人氏,燧人氏做了什么?他发明了火,也发明了時間,从此有了時間的概念。” “宙是指一切時間,但更指有意义的時間。” “若不知時間,時間何用?” “若无历法,何来歷史一說?” “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空间与時間,更是我們人类一步步成长的记录,這两個字,便是一部远古史。” “而洪荒二字。” “我們习惯于认为那是无边无际、混沌蒙昧的状态,是神话中的那种光怪陆离的世界。” “其实不是。” “整個人类的上古史,就是一部洪荒史。” “洪水与大荒,我們民族,我們文明,与之争斗的上万年,才终于将其降服,才终于获得了优良的生存环境,才终于建立起了华夏。” “从伏羲到大禹。” “整個上古时期,我們的一切,都是为了与洪荒相斗争而服务的,在那洪水与无边的荒野当中开天辟地,从无到有的建立起一個无比璀璨的文明,就是我們的歷史。” “华夏史,便是洪荒史。” “洪荒二字,道尽辛酸,道尽艰苦,却也……无上荣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短短八個字,解释了人类如何而来,文明如何而来,天地与人是如何关系,乃文明之精粹总结之所在。” “看懂了這八個字,也就顺便看懂了《诗经》。” “知道先祖为何会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是我們开辟了世界,我們自己……就是盘古。” 在与王阳明初见,并上了第一堂课后,张执象不由生出一种孔子弟子对孔子的感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张执象拜服,恭敬无比道:“谨受教。” 王阳明随性的摆了摆手,說道:“会与你說這些,是因为你是天师府的弟子,是以仙人为目标的修道者。” “一介老儒的片面理解,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若是影响了修行,還望不要怪罪才好。” 张执象沒有說话,只是坚定摇头,一旁张永焕则替他說道:“掌教在山上也是如此教小师叔的,阳明先生能够倾心教导,天师府感激不尽。” “此行来拜访先生,除了希望聆听教导外,還有一本道经,希望先生能够斧正。” 說完,张执象已经恭敬的将书递了上去。 王阳明看着這本手抄的《太乙金华宗旨》,少年人笔力弱,字只能算是周正,內容嘛…… 先生就着月光看书,德旻老和尚责怪小沙弥沒有眼力见,很快就有和尚搬来了灯盏,王阳明似乎并沒有察觉到变化,依旧沉浸在书中。 整整一個时辰過去,先生才将书翻完。 他闭目消化了一会,才向张永焕问道:“你是觉得,天心回光,讲得浅了,对吧?” “正是。” “這书……何人所作?” “小师叔生而知之。” “這样……” 王阳明思考了一下,转而对张执象說道:“在嘉靖元年,武当山的天下法会,我也是参加了的,就盘古开天辟地,人秉阴阳而生這個概念,修行界有了共识。” “张彦頨如果有教過你,你应该知晓,修行当中所指的昆仑也好,這书中所指的天心回光也好,其实都是对先天元炁的一种描述。” “佛家說念空方能见性光。” “其实在我看来,這些光芒,都只是先天元炁的映照而已,根本沒有见到先天元炁本身。” “所以,天光、金华這些,只能算回光這一境界的第一层。” “真正的第二层,還是要见性。” “何为见性?” “《诗经》是见性,‘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也是见性,道家說山医命相卜五术同源,但在我看来,百家皆同源。” “不读书,不知史,不能修道。” “不读书,不知志,不能高远。” “不读书,不知辨,不能清明。” “不读书,不知理,不能豁达。” “所知所悟皆要从书中来,从尘世历练而来,一昧的讲空,如何能见性?见性是不是要先见心,可吾心即宇宙,不知天下,不知文明,如何知晓宇宙?” “孔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不立足于田野之间,如何能抵星汉之高远?” “故而。” “见性,非仅见自我之性,更见天下之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方能明心见性,不失偏颇。” “方能回返先天,知晓先天元炁,在天地当中的本位本相。” “如此,才是见性。” 张三丰說:炼己于俗尘,积铅于市廛。 王阳明說:见天下性,方见己性。 与春秋之时发展出来的隐仙派不同,在大明,无论是哪一方,都开始逐渐明确到了,修仙不是自己独修的事情。 一個人的修行,固然与自我的悟性和努力息息相关。 但更要考虑时代的进程。 我问世人,。 我问国祚,。 我问文明,。 无弹窗相关 _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