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天下龙气,为我所用 作者:江天寥廓 江天寥廓: 如果說第一次长生革命的重点是“人”,那么第二次长生革命的重点就是“地”。 梳理天下龙脉,消除大寒大暑,至于中正平和。 這是文明真正长生的基础。 要完成這么一项工程,前提就是大明具备对全世界的控制能力,并持之以恒,花费数百年時間,集合全国力量去做。 這是比当年大禹治水,利用治水改善全国水域环境更大的工程。 除了广域环境的改善外,龙脉力量的走势也将改变,必然汇聚于大明境内,如此,无非也就两個地方符合了。 顺天府和应天府。 顺天府是中龙和北龙交聚所在,应天府则是南龙的龙首所在。 這也是世界上唯二具备龙脉汇聚资格的地方,昆仑墟作为周天能量接应之所在,是不适合直接“建都”的,“瀑布”地下建房子,那可就太难了。 张执象让嘉靖选应天府为“九州来龙之首脉”,這就不是朝廷负担不负担的起的問題了,而是皇位不值這么多钱…… “這笔生意,皇室太占便宜了,有失公允。” 嘉靖沒有想什么利益诱惑,想的是今日有失公允,百年后便会有大問題。 张执象却笑道:“应天府又不是皇室的。” “我們将会有七十二件先天灵宝,用以镇守龙脉,故而至少有72座福地,再多一座龙首山来归属于皇室,岂不恰到好处?” “更何况,天子之学,需要一個地方存放,其在龙首山做压胜之用,最好不過了。” 嘉靖自然知晓首脉放在应天府的好处,顺天府未来作为庙堂,负责人间俗事,而应天府作为高山,淡化政治成分,朝廷未来也好管理。 只是。 嘉靖问道:“安平你曾說過,京师是中龙与北龙交汇,应天只是南龙之首,从格局上看,岂不是顺天更好一些?” 张执象摇头,问:“陛下知刘伯温斩龙脉一事?” 嘉靖点头,道:“此是民间谣传,实际上是太祖迁都一事,太祖一直想迁都长安,就是刘伯温曾与太祖言說的龙气之故。” “由此可见,刘基认为应天不如长安。” 张执象笑道:“古之都城,皆在河洛,关中,便是中龙之故。” “我喜歡将之称为‘珠’,‘龙珠’。” “中龙下颌,伸出一爪护珠,便是河洛关中的格局,故而以王气最盛,为我华夏之正统。” “但北宋年间,三掘黄河,龙气北移。” “导致北方蛮夷得大气运,蒙古更是一举为天下主,我朝初定,刘伯温欲斩龙气北移之势,将龙珠改回关中,這是一种处理方法。” “但姚师营造顺天之时,便已经考虑到了這一点。” “故而将中龙的龙珠移到了龙鼻前方,由北龙伸出一爪来帮忙护珠,因此如今顺天是二龙汇聚之所在。” “故而,顺天与应天,都是一龙之首。” “北龙力量固然对顺天有加持,但却不如关中安稳,大明未来会有满清的劫难,某一方面,也是与龙珠的位置有关的。” “另外,北龙龙首与腾蛇对峙,故而此二龙沒有龙珠。” “但北龙对腾蛇,需要借中龙之力,是有损耗的,未来我們梳理天下龙脉,這二龙相争的格局也无法彻底化解。” “虽然北龙,中龙,南龙合起来组成夔牛之势,顺天更是心脏之所在。” “但我們既然要梳理天下龙脉,就不能不考虑西龙和螣蛇的影响,西龙与螣蛇是同向的,所以我們以前担忧天狼星,敌人就是从此而来。” “所以最好做成飞龙踏蛇的格局。” “以螣蛇踏西龙,引西龙之气跨重洋而来,而螣蛇昂首,双翼扇风,助力龙气西进。” “如此情况,应天的优势反而比顺天更大。” “而且。” “我們未来也不光是只修应天府,顺天府也是要修的,仔细看地圖,可以发现中龙与南龙在巫山击掌,南龙翘首回望。” “故而南龙的力量是主滋养,能回馈中原的。” “《撼龙经》有言:惟有南龙入华夏,胎宗孕祖来奇特。” “南龙之妙,妙在回首。” “故而要想全天下龙气之妙,须以应天为九州来龙之首脉。” 听张执象分析,嘉靖明白选应天府才是最好的方案,也就不纠结了,中龙昂首,如今龙珠不在关中,而在顺天,若以顺天为首脉,龙气外溢太多。 若想将中龙龙珠改回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单单是迁都那么简单,北宋三次黄河改道才完成的龙气北移,想要改回来,动作不会比這個更小。 他们梳理天下龙脉,为的是风调雨顺,可不能如此折腾。 “那便如此定了。” “以天下之权,换一座山,朕也沾沾光。” 张执象听闻,笑道:“那得陛下先得长生,活三五百载才能见到。” “哈哈哈,那就先得长生!” 整個项目,不是三五日就能完成的,光是朝廷讨论通過,就花了一周時間,户部光是核算内帑的资产就又花了十余天。 早在均田之初,皇家的皇庄就已经全部分了出去,只规划了几百亩专做贡米之用。 对于皇庄,当时可是沒有付钱的。 如今该怎么算,也要重新议定,再就是内帑当中,哪些是该交由国库的,這些都要算价钱,最重要的還有皇家银行的交接。 光是明面可量化的资产,就足足核算了一個多月。 還有就是整個内务系统的重组改建。 大明内务衙门共有24個,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另還有女官六局。 十二监不算司礼监這样的重要机构,除了那些宫殿库房外,最重要的莫過于宝钞司和兵杖局,因为兵部這些年荒废的缘故,嘉靖重用的是兵杖局。 基本上新型火器,還有前沿技术,都在兵杖局。 而宝钞司顾名思义,印钞的。 内务衙门不是說撤就撤的,别的不說,那近万太监,和八九千宫女,你得安排怎么转业吧? 再就是最最重要的。 东厂和锦衣卫。 嘉靖是沒搞什么西厂、内厂,但他逐渐掌权之后,东厂和锦衣卫的势力也恢复的很好,這也是皇帝最为倚重的爪牙。 计算资产为什么要计算无形的,可不光是为了公正。 更多的是赎买权力。 算得越清楚,就越是能够清理干净,保证“還政于民”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彻彻底底的落实了。 關於东厂和锦衣卫的处理。 首先要讨论的是,還要不要锦衣卫,如果是原来,那士大夫们肯定是不希望要锦衣卫的,但是现在,都還政于民了,一個国家沒有谍报系统,像话嗎? 故而,锦衣卫是要的,而且還要更加专业才行。 最终朝廷商议的结果是,撤销西厂,并入锦衣卫做西镇抚司,西镇抚司成为唯一为皇室服务的组织,也为以后那些退休转业的太监宫女有一個可以挂靠的组织。 虽然還政于民了,但皇帝的安全十分重要,需要留這么一個机构给皇家做自留地。 而十二监四司八局撤销后,便统一合并为内务府,也归属于皇家,做管理资产和服务之用,内务府隶属于户部,每年需要向户部报备。 在计算老朱家的功绩时。 嘉靖主动提出“九州来龙之首脉”,朝廷商议完成后,便同意了此方案,未来皇室可以得到一座“龙首山”,为应天府之首。 如此,经济补偿便很低了。 朝廷只需要每年支付给皇室“十亿宝钞”,给付满百年后,降为“一亿宝钞”,只要大明還存在,就需要一直给付。 账算到這個地步,一條條的摆列明白。 天下百姓明白,這是真的要還政于民了…… 那么,徐阶你又该如何自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