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8、缀术衍道,混元为宗

作者:江天寥廓
银河系在左旋,太阳系公转也是左旋,行星公转、自转也都是左旋…… 就连人体的气机、DNA這些也都在左旋。 电流产生的磁场也是左旋。 這已经不能用巧合可以解释的了,当所有的事实摆在面前的时候,那便是真理,就是如老天师所說——大道左旋。 “知晓了大道左旋,在看太极图的时候,是不是又疑惑了?” “以圭表测影所画的太极图是右旋的,但是你平常看到的太极图,我們道家所用的,都是左旋的,对吧?” “這其实是视角問題。” “你看,我們看星空,其实是镜面相对的。” “太极毕竟是来源于天,所以翻转過来,左旋的太极图,才是天道本相。” “太极图虽然是根据圭表测影画出来的,但也正是這种‘天垂象’,才反应了大道,先人对于世界的认知,从表面的象上升到了道。” “再由道去推理万物,就很简单了。” “你爹沒有告诉你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从何而来,是想让我跟你讲修行的关联,但其实要讲道,還是会从象的层面着手。” “你爹讲圭表测影,应该有告诉你,我們的星球,实际上是围绕太阳旋转的吧?” 张执象点头,心道,原来大家都知道…… 很快,他便震惊于這份认知并非是郑和船队全球航行测绘地圖后的结果,而是数千年前,先祖们早已知晓。 老天师问:“那么你觉得,站在我們的角度上看,日月又是怎么运动的呢?” 张执象呆呆的将双手托举,假如一手是日,一手是月,那么它们围绕我的运动,便正如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一样,只是两者的速度…… “师兄,它们的速度不同。” 老天师反问:“日夜是等长的嗎?阴阳是泾渭分明的嗎?月亮的转动,又岂能与太阳无关?转一圈与转十二圈有何区别?” “若只是一昧的细分,是学不会阴阳的。” “阴阳本就是统一的。” “懂嗎?” 张执象有些懵懂,主要是与前世的认知有些冲突,但他能够明白师兄的意思,阴阳虽然分了阴阳,但实际是一体的。 月亮的运动受太阳的引力影响,所以两者转动的速率其实在考虑到這些影响后,就是相同的…… “觉得不可验算,对吧?” 见张执象如此,老天师也沒有什么不耐烦,反而很有兴致,說道:“算学起源于天文,在秦九韶的《数书九章》裡,有内算和外算的說法。” “其言:系于方圆者为蚩术,皆曰外算,对内而言也。其用相通,不可岐二。” “内算与外算其实是相通的,你所见所知,此楼有多高,影有多长,物有多重,這些都是外算,外算直观能见,所以会产生唯外算论的观念。” “实则,万事万物,互有干擾。” “外算所驗證者,都是在某個尺度之下,才能保证正确。” “若是尺度不为掌控,便不灵了,当今外算之法,算不出阴阳,這很正常,毕竟是在推演大道,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是算不完的。” “听闻山西王文素完成了《算学宝鉴》一书,在外算上又有了些进步。但目前而言,還是远远不够的。” “或许未来有一天,外算到一定的高度,能够推衍吧。” “在那之前,我們观天地,观道,還是要用内算。” “内算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占卜,主要有:太乙、六壬、三甲,当然,這些都是术法小道,你以后再学,现在我們继续学大道。” 《数书九章》裡竟然有這些內容? 秦九韶這位数学大家,张执象是知晓的,却沒有想到古代的数学居然如此发达…… “說到阴阳的推算,不仅外算难以推演,就连内算也难以推演,所以,就有必要太极分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了,所以就需要五行了。” “既然要讲太极,就避不开一個故事。” “夸父逐日。” “《山海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与日逐走,的确是在追逐太阳。” “因为夸父在不同的地点,记录一年当中的日影变化,以此来测定天时,其测定日影的方法就是圭表测影。” “他先是在黄河、渭水流域测量,发现不够,便向‘北’。” “此北,乃太阳之极北。” “是为夏至之时,日影长度为零的地区。” “所以。” “北饮大泽是向长江而去,但還沒有测量到长江,夸父就去世了,而他用来测量日影的木杆就是桃木,所以我們說桃木是纯阳之木,有避邪的功效。” “那么夸父最后抵达了哪裡呢?” “是汉江。” “夸父不但在测量日影,他還在测绘一路来的地理,也正是先人的不断测绘记录,我們才有山海经传下来。” “他测绘完汉江的形状之后,在夜裡思索天文规律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了银河。” “那银河的形状,竟与汉江如此相似。” “所以,将其取名为汉江。” “何为汉?” “我們为何是汉族,不是秦族?不是周族?因为维天有汉!星汉灿烂,這才是我們汉族!” “天垂象,圣人则之,定汉之名。” “且以圭表测影画出一年四季的日影长度,得太极图,确定二分二至,定了四时稼猎,夸父乃中国之父,因而以父名之。” “何为中国?” “中央之国,燧明之国也。”(“中”字的甲骨文就是圭表测影的象形字,中国既是指中央之国,也是指懂得天道的国家,所以我們称天朝实际上并非是自大。) “先燧人氏观测大火星,定‘年’而有历,有开天之功。” “故燧人氏被尊为天皇,有燧明国,夸父乃燧明国人,因夸父逐日得四季历法,燧明国成为中央之国,直至伏羲继承燧明、华胥二国,为天下共主,号为中华。” “有羲皇一画开天,衍太极,出五行,定八卦。” “从此大道定矣。” 张执象震撼怔然,原来,中华、汉族,竟是這么来的。 要学道,首先要搞清楚我們是从来哪裡而来,要明白我們的文明发展到今天這一步,是怎么演化的,阴阳、五行、八卦,都是怎么得来的。 让张执象消化了一下,老天师便指着天空的北斗說道。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观天必先观北斗。” “北斗为指针,周天为表盘,有二十八刻度。” “分别为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胄、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你看。” “斗柄如今正指向的方向,那裡便是北方玄武,正好在虚、女之间。” “冬至一阳来复是什么时候?是子时,对应的星宿是危、虚、女,過了子时便是丑时,对应的星宿是牛、斗。” “我們常說气冲斗牛,形容剑气凌冽,因为這個时候天地之间寒气最盛,当斗柄转過斗宿的时候。” “斗柄回寅,大地回春,此时……正是一年之首,春节。” “你看……” “至龙尾而起,左旋而上,青龙属木,春天,朱雀属火,夏天,白虎属于金,秋天,玄武属水,冬天。” 老天师說到這裡停了下,张执象呢喃着“木火金水”,五行,怎么少了一個? 四季,五行。 不配啊…… “师兄,即便中央属土,可为何其余四行都有季节,而土沒有?”在张执象的概念当中,土应该是五行当中最重要的才是,不应该如此。 老天师含笑抚须,說道:“原本是有的,现在沒有了。” “上古之时,以十月为历,一年分为五季,春、夏、长夏、秋、冬,长夏便是土,你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生,便是按照五季顺序而来。” 上古居然是十月历? 张执象有点懵,這搞不清上古史,都学不会道法啊。 “可为什么還是变成了四季呢?” 他不是抬杠,他是真不明白,四季的气候所对应的意象都很贴切,一年当中沒有什么情况可以用来对应土才对。 他才這么想,老天师就做出了解答。 “两季,四季,五季,都是归纳划分的。” “最早只有阴阳两季,后来根据雨雪、生长、酷暑、干旱、战争,划分了水、木、火、土、金五季,再后来,就根据四时气象,定了大地回春为岁首,便有了春夏长夏秋冬。” “何为长夏?长在夏中。” “說是五季,其实只是四季,长夏本身還是夏,只因为火为土母,所以火最盛的那一段時間,规划为了土季,实际上,土居中方,早已化入四季,木、火、金、水,五行何曾绝对?不過是天地之间,此时节下,以某气主之罢了。” “土合四季,四季便是五行。” “懂了嗎?” 老天师虽然有些奇怪自家师弟对于“细分”的执着,但也能够理解,认为只是聪明用错了方向,所以很有耐心的在教导张执象。 要告诉他,万事万物不是绝对的。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圣人化阴阳为五行,却不是让五行孤立的,即便水火相克,但也水中有火,火中有水…… 混元,才是内算的核心。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