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十四章 赵云北去亲灭魔

作者:巫山哥
第三十四章北去亲灭魔 第三十四章北去亲灭魔 雒阳皇宫裡,新帝很是勤政,他好像有使不完的精力,偶尔二半夜都会着人去找曹操来商议国事。毕竟两人的关系最好,谁让他们在交州的时候就一起共事? 对此,不管是孙坚還是刘备都沒有任何异议,這样的皇帝又不抓权還能容人,多好。 一個人对自己的手下好不算什么,连仇人都可以善待,才会真正让人信服。 赵家从一個名不经传的地方豪族到了今天大汉首屈一指的家族,连四世三公的袁家都被盖了下去,其過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打压甚至敌视不在少数。 人们对于武者的印象陡然好了起来,就是這一份连仇人敌人都能和睦相处的胸襟,不管在任何家族任何大佬身上都很少见到。 譬如袁绍,那是先皇为了限制交州,让其脱离军队序列,在零陵郡当太守隐然有对交州有挟制之势,今天人家是什么位置?那可是响当当的右丞相。 尽管被后来居上的曹操所压制,任谁都不敢轻视袁家和袁绍,更为钦佩的是当今皇上,他从沒表现出一丝敌意,即便两人共事的时候偶有争执,那都是公事。 另一個鲜明的例子,则是颍川陈家的陈群,他和皇帝算是有夺妻之恨。 至少在曾经的陈家人眼裡,荀采就是陈家内定的少主母。不清楚原本轨迹裡为何自家荀妮沒有和陈群结合,也是迎娶的荀家荀娴。 今天,除了曾经军方的三位大佬,袁绍、杨彪、士孙瑞、荀攸赫然到齐,讨论的就是官方出现的一股暗流,对廷尉有很大意见。 按說田丰在位的时候,已经根除了不少作恶的世家,民间也是一片清明。 为何今日突然连自诩为世家一员的陈群都遭到他们的抵制?不外乎就是這些人以为作为世家出身的士子,陈群应该和田丰不一样,对世家能高抬贵手。 想不到陈群按照不少世家的话說“拿起鸡毛当令箭”,严格执行律法,可不管是世家還是平民百姓,一视同仁。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集体反水。 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天地良心,他可从来沒有派人暗中使坏,不曾想這家伙還是被世家抵制,事情有些难办了。 “众位爱卿,說說你们的看法吧。”他沒有抛砖引玉,不然也不会坐到皇权被限制到极限的皇帝位置上,就是为了给后代做出一個表率。 “长文啊,說实话有些可惜。”曹操喟然长叹。想当初,他在西征的时候,還考虑過把陈群拉拢到西征军裡面。 毕竟一支军队裡除了能征善战的将校,還必须要有一大批处理日常事务的文职人员,古今亦然。甚至战后文职的工作比起作战人员来說更加重要,他们能确保部队维持战斗力。 后来考虑到陈群和老上司的過节,听說其脾气强硬,不管做官還是当吏员都不讨好,自己要是拉過去,会让别人如何想?和赵家决裂么? “当惩!”袁绍现在因为袁家内部乱成一团糟,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对朝廷上的事务反而沒有了多少热情。更因为被曹操压制,十成实力发挥不出两成,低调不少。 对陈群,他沒有任何好感,当初自己和争锋,自然就可以保他?可惜那人不识抬举,還有什么說的?有人不满意撤了就是。 “不然!”孙坚天不怕地不怕,现在隐然成了和曹操在朝廷裡对垒的存在:“上一任廷尉田大人致仕,今天又有人反对我們就撤职,朝廷的威仪何在?” 這话一出,在座的大佬们悚然一惊,大家都沒有考虑到事情的本质。 “既然下面的反对声音比较大,设若继续坐在那位置上,今后做任何事情,阻力也就越大。”有了一点思路:“不能說地方上的声音就不对,毕竟律法不外乎人情。” “就是!”荀攸旗帜鲜明的拥护自己的姑父:“律法條文是死的,在执行的时候,得考虑每一個地方的情况,不能生搬硬套。” 罢罢罢,孙坚一看自己的提议被否,只好抛出了自己的人选:“我认为顾雍才能卓绝,辅佐我儿在孙公岛周围,赢得了上下的一致好评,他可以胜任這位置。” 刘备心中一凛,不少人都把自己和他作比较,吃亏的是,手下在军事上真還沒有啥人可以拿得出手,最后白白让朝廷得了便宜。 就算廖立担任侍中、鸿都门学祭酒,军队的掌控权利,早就到了黄忠手裡。 他大摇其头:“不然,目前還沒有人能挟制孙策将军,顾雍一走,岂不是让他独大?” 刘备也算是豁了出去,自己得不到好,也不可能让孙家落得好处,更点出孙家父子在孙公岛上的野心,說得其他人都望了過去。 孙坚脸上盖不住,想不到同在南方用兵,刘备却把矛头对准自己。 荀攸心裡一喜,脸上毫无表情地說道:“我觉得還是卫觎比较适合。” 暗叹,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南北之争,也罢,就看看大家的态度。 哪怕顾雍是自己岳父蔡邕的弟子,在中原人眼中,不過是一個南方人。 “甚好,”士孙瑞点头称赞:“卫家从卫青卫子夫以后,族人家学渊源,底子甚厚。此子对律法的研究,甚为精通,至少我不曾听說别人比他更为合适。” 旁边的杨彪就有些尴尬了,他年龄除了曹操是第二大的,這些年来始终不显山不露水。刚才他也想到的是同一個人,沒想到只是迟了那么一瞬,就失去了先决权。 “何不是郭缊?”袁绍也想争一争:“其父郭全曾为大司农,其子为西征军后起之秀。” 這不啻于将了曹操一军,总不能說郭淮不是你的嫡系你就不表态吧。 而且袁绍本身就是世家的代表,在他眼裡,家世显然比其他的重要。河东卫氏固然歷史上比较显赫,仅仅是歷史而已。那时候袁家都不知道在哪儿插秧呢。 其他人正要說话,老态龙钟的贯忠疾步走了进来,把一份急件轻放在面前。 对于這個幸存的老太监,心有怜惜,不想让其在這么大的岁数還继续操劳。 可贯忠打小就被送到宫裡,除了宦官這個职业,啥都不会。他還担心自己和其他宦官一样,离开了自己的位置会遭到不测。 对此,也沒办法。就像是赵忠一样,多大的岁数了,非得要在交州赵家管理一些杂事,他年纪都八十多岁,眼看要入土的人,闲不下来。 看到情报,面色一变:“众爱卿,北方元帅戏志才遇到了魔教,我要亲自前去。” “今日朕就独断专行一回,卫觎继任廷尉,原廷尉陈群任尚书、太学祭酒,原祭酒刘虞致仕,封安乐公。” “朕离开后,大家有事情不能形成一致,可以举手表决,多者为胜。” 說完,人已不见,飞向北方。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