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竣工
17年,11月27日。
吕宋的卡拉瓜群岛依旧炎热,专业验收公司的人员完成了实验室的最后验收工作。
沒有发现大問題的李青叶,让方新诚给新海公司支付竣工款,不過按照合同,仍然還有5%的尾款沒有支付。
其实這也是行业规则,尾款通常要正式投入使用之后,過一段時間才会结清的。
而智人公司和新海公司的合同约定,尾款在正式投入使用后,18個月之内如果沒有出现大問題,才会给对方结款。
回到卡拉瓜岛的李青叶,召集了一众管理层。
“公司今年的基围虾和鲳鱼养殖,一共才赢利42万美刀,虽然不算太多,但好在沒有出现亏本,扎西,辛苦你了。”
扎西露出一口大白牙,笑着說道:“今年天气比较好,我們运气比较好。”
李青叶转過头向李景澜吩咐道:“景澜你和扎西讨论一下,给养殖基地的员工发一些奖金。”
停下笔记的李景澜,随即点了点头:“OK,我尽快安排。”
“那我就說一下第二件事。”李青叶严肃起来:“你们应该明白,公司不能继续這样下去了,我們必须寻找新的业务,不然迟早会破产的。”
对此李景澜等人深有同感。
沉默寡言的康南,担心自己的部门会被裁掉,也难得开口发言:“老板,要不我带船去南边的所罗门群岛附近看看?”
李青叶摆摆手:“沒有那個必要,船队我自有安排。”
听到李青叶有安排,其他人也沒有开口了,而是等他开口。
“伱们应该明白,现在太平洋,特别是西北太平洋海域,野生的渔业资源越来越匮乏了,远洋捕捞只有死路一條,因此转向水产养殖,才是新的方向。”
停下笔记的李景澜,之前下過一番功夫,非常理解李青叶的思路,只是水产养殖也不太好走。
毕竟智人公司现在就有基围虾和鲳鱼养殖,這种技术含量比较低,几乎是烂大街的养殖品种,最多只能赚一個辛苦钱罢了。
李青叶继续說道:“基围虾和鲳鱼沒有深入的价值,维持现状即可,我們公司接下来要开发的养殖品种,是這個……”
他背后的幻灯片幕布,立刻投影出一條鱼。
“鳗鱼?”扎西眉头一皱,直接脱口而出:“老板,鳗鱼养殖成本可是非常高的,而且近几年鳗鱼苗的捕捞量越来越少,我們很难购买到大量的鱼苗。”
康南也提醒道:“老板,扎西說得沒错,鳗鱼苗只能通過捕捞,无法人工繁殖,我們公司之前又去吕宋海沟附近捕捞過,现在野生鳗鱼的数量太少了。”
但是李青叶却胸有成竹,他笑着反问道:“正因为无法人工繁殖,才值得我們投入,不然你们以为我投资五千万美刀的实验室是用来造生化武器的?”
“呃……”李景澜顿时反应過来,一個投资如此巨大的生物实验室,肯定是要研究什么的。
“我打算研究鳗鱼人工繁殖技术,如果可以低成本的繁殖出鳗鱼鱼苗,那我們将获得一個巨大的市场。
你们知道嗎?之前巅峰期的全球鳗鱼消费量为22万吨,平均每公斤鳗鱼售价为15~30美刀,总产值达到33~66亿美刀,這并不是鳗鱼产业的极限,而是因为野生资源枯竭的限制,如果可以实现低成本的人工繁殖,那這绝对是一個百亿级别的产业。”
听到李青叶画的大饼,众人有些呼吸急促起来,鳗鱼产业确实是一個蛋糕。
“而且我這大半年来,研究過人工繁殖鳗鱼的相关资料,发现东瀛人已经有相关技术,只是生产成本比较高,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低成本量产的技术,這方面我已经有一些思路了。”
听到這裡,李景澜立刻表示支持,话都說到這裡了,加上公司又是李青叶的,反正投资失败了,大不了再找工作。
其他人也沒有意见。
接下来李青叶便安排工作。
首先让李景澜带人去华国的闽南行省,采购一批半成熟或者成熟的养殖鳗鱼,然后运输回卡拉瓜岛。
扎西将养殖基围虾的池子腾出6個,改造成为鳗鱼养殖场。
而康南则带着捕捞船,前往吕宋海沟周边,尝试捕捞一些玻璃鳗(鳗鱼幼年状态)回来。
随着一個個任务安排下去,整個公司变得忙碌起来。
這也是李青叶的目的,毕竟投资這么大一個项目,如果什么明面上的研究项目都沒有,就显得太過于奇怪了。
当然,這個鳗鱼研究项目并不是幌子,他可是打算假戏真做的。
一方面为了掩盖生物实验室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智人公司寻找一個营利项目,免得坐吃山空。
实验基地内。
他通過一层层安保系统之后,并沒有马上开始做实验,而是重新检查了基地内的计算机系统。
调出计算机系统的底层数据之后,李青叶抬了抬眼镜:“果然不出所料。”
系统内隐藏着不在少数的后门,有些甚至可以让计算机主动发出信号,通過附近的手机或者笔记本之类,隐蔽的发送信息。
這些系统后门,大概率是计算机制造商暗中設置的,甚至连新海公司都可能不知道。
他重新編輯和修改了這些后门,不過并沒有彻底堵死,而是編輯了一個假的数据库,就算是后门会传递信息,也是一些假信息。
另一边他重新调整了服务器,将其中一台小型服务器作为明面上的漏洞,剩下的服务器彻底堵死漏洞,也彻底的进行網络隔绝。
甚至连制冷器的风扇,也锁死了几個固定的频率,断了一切可能向外传递信号的可能。
除了计算机系统之外,其他设备的操作系统上,他同样仔细检查了好几遍,同样在其中发现了不少后门,有些是为了窃密,有些是为了让设备“早一点”出故障。
一想到這些科学仪器制造商背后的小心思,他就非常庆幸之前彻底销毁了江城实验室的仪器信息储存器和电脑。
如果不是多了一個心眼,一旦江城实验室的设备被那些厂商回收,或者仔细检测,极有可能会泄露建木因子的一些数据。
将发现問題的设备记录下来,他迅速清除了這些后门,這下他才可以的放心做实验。
不過一想到那些厂商中,不少厂商還是电脑和手机的零配件供应商,李青叶又想到了手机和笔记本的問題。
他让负责安保的陈剑雄,调整科研基地内外的安保措施。
比如本来打算使用对讲机,进行内外沟通设备的,现在李青叶觉得对讲机也不安全。
他让人采购去鹏城的华强北,采购一批散装的电子零配件回来,自己DIY有线电话机,在卡拉瓜岛上,布设内部电话线。
至于无线电和手机之类,只能在码头区使用,到其他区域之前,必须将這些通信设备卸下来,交给安保人员保管。
彻底隔绝手机之类靠近科研基地,在這种严防死守下,科研基地内部基本可以隔绝信息外泄。
当然,這些手段還是不够的。
因为這個世界還有一种窃密,叫做“强攻”。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收藏、推薦票和月票。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