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第991章 战和难定 作者:未知 娜尔莎并不知道,朝廷之所以迟迟沒有宣布是否出兵救援东察合台汗国,是因为辅政大臣们在此事上的看法并不统一,以至于“主和”的文官与“主战”的勋贵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在杨士奇等文臣看来,东察合台汗国距离大明太過遥远,其与帖木儿帝国之间的战争是西域诸国之间的内部纠纷,大明沒有必要介入其中,否则大军一动必然劳民伤财。 张辅等勋贵可不這么认为,东察合台汗国一向与大明交好,而且与北元是敌对关系,在西域对北元进行了有利的掣肘,使得北元无法染指西域,故而东察合台汗国不容有失。 当然了,按照大明的晋升條例,只有立下战功的武将才能得以进封,如今交趾早已经被李云天治理得井井有條,北元残部也被赶去了漠北不敢南下,就连东边的倭寇也也土崩瓦解。 因此,明军现在能大规模动武的地方就只剩下西域這一块儿了,否则的话朝廷的勋贵也只能在剿匪一事上小打小闹一番,所立的战功還不够他们塞牙缝儿的。 尤为重要的是,包括周征在内的勋贵都想要一场大战来给卫所军正名,在過去的十年间卫所军被骁武军牢牢地压着,如今也该他们扬眉吐气。 其实,勋贵们现在所依仗的卫所军不過三個地方的军队,一個是京畿都督府的部队,一個山北军区的部队,另外一個是辽东军区的部队。 說起来有些尴尬的是,這三处被勋贵们赖以为傲的军队全部都是按照骁武军的模式组建的,而且一半的后勤物资由讲武堂提供,与骁武军可谓一脉相承,不過是由五军都督府掌控。 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自然也不愿意看见由骁武军来组建京畿、山北和辽东的卫所军,不過当年宣德帝北征失利再加上北元军队攻进北直隶,使得辽东都司、山西行都司、大宁都司和万全都司的卫所军队几乎损失殆尽,而骁武军则力挽狂澜。 在這种情形下,宣德帝自然要让李云天来组建者四個都司的部队,只不過依旧归五军都督府管辖。 按照李云天当年的规划辽东都司、大宁都司和奴儿干都司将合并成为辽东军区,山西行都司、蒙古都司和万全都司合并成为北方军区,也称为山北军区,两大军区内的军户将悉数转为民户,并裁减部队的规模。 虽然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调用這三個都司的兵力会感到些许尴尬,但现在勋贵中普遍流传着一個說法,那就是李云天当年之所以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绩,依靠的是充足的补给和优良的装备,故而如果换做他们的话也能取得李云天這样的成就。 李云天得知此事后一笑了之,并沒有介意這种私下裡的流言,他知道勋贵们现在肚子裡憋了一股闷气,谁能想到年纪轻轻的他竟然在十年间就从一個伯爵得以进封王爵,心中自然会有些难以平衡了。 由于早已经清楚勋贵们的想法,故而李云天根本就沒有前去参与辅政大臣们關於是否救援东察合台汗国的议事,反正他也不是正式的辅政大臣,用不着必须参加辅政大臣们的商议。 這样一来也避免了在议事上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毕竟他的身份非常特殊,在文官性质的都察院和武臣性质的讲武堂都任有要职,届时帮谁也不妥,连打圆场的机会都不好找。 故而,李云天决定等朝廷大朝的时候在太和殿将此事說开,届时他是帮理不帮亲,這样就谁也不会得罪了。 “王爷,有一名西察合台汗国使团的人员买通了送菜的菜贩,想要混进咱们京郊大营,结果被咱们的守卫给发现了,现在已经扣了下来。” 這天下午,李云天正在讲武堂裡批阅手头的公文时,李子曦快步走进了门,沉声向他禀告道。 “噢?”李云天闻言不由得感到颇为意外,有些惊讶地望向了李子曦,“他有沒有交待为何进入军营?” “王爷,此人声称仰慕大明天威,想要一睹闻名天下的骁武军真颜,這才出自下策。”李子曦闻言一躬身后回答。 “此人私闯军营,按奸细处置,被其收买的菜贩与之同罪。”李云天闻言沉吟了一下,随后开口吩咐道,“另外,换一家菜贩进菜。” “卑职這就去办。”李子曦闻言向李云天一躬身,快步离去。 “竟然想要窥探骁武军的虚实,這也太小看骁武军的安防了。”等李子曦走后,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他知道自从帖木儿帝国的开国大汗帖木儿在世的时候就特意在收集大明的情报,想不到這一次竟然把主意打到了骁武军的身上。 “王爷,您晚上要去参加工部郎中鲁有余鲁大人长孙的百岁宴,贺礼已经准备好了,您看看還需要些什么?”不久后,穿着上尉军服的林馨手裡拿着一份礼单走了进来,提醒李云天晚上的行程。 鲁有余是与李云天同科的进士,分在了六科当给事中,几年前调任工部成为了工部郎中。 虽說李云天现在位高权重,但与那些同科进士间還保持着非常好的私交,如今他的這些同年们已经成为了京城各大部院中层力量的领军人物,假以时日的话必将成为各部部院衙门的中流砥柱。 值得一提的是,虽說是同科进士但由于进入的各大部院衙门不同,因此为了仕途着想很多人已经投靠在了六部堂官的门下。 這也就是人们常說的人际圈子的交叉重叠,一個人际圈套一個人际圈,也正是這些圈子的存在才使得各方势力之间有了诸多缓冲,平常的小摩擦和小冲突得以解决。 “就這样办。”李云天扫了一眼礼单后向林馨点了点头,林馨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了他的贴身秘书,专门负责他的饮食起居等事宜,這使得雷婷得以腾出時間来处理讲武堂的日常运作事宜。 林馨已经将家人从大琉球岛接到了江南,在她看来江南繁华富庶比大琉球岛的生活要好上千百倍。 其实,不仅林馨,许多琉球国的权贵都已经在江南购买了产业,以前他们還担心在大明会受到排挤,不過自从明军水师在大琉球岛兴建基地后,琉球国一举超過了朝鲜国,成为了与大明关系最为密切的藩属国,逐渐被大明百姓所接纳。 就算有人想找那些迁居来的琉球国权贵麻烦也要掂量一下,那些琉球国权贵的户籍并不在当地的州府,而是挂在了讲武堂的军户裡,這样一来想要惹是生非的人纷纷望而却步。 “王爷,夫人让属下跟您說一声,西域舞姬娜尔莎今晚也要在鲁大人的府上献艺,据传好像是她特意找上门的。”林馨接過礼单,微笑着向李云天說道,很显然娜尔莎的目标是李云天,否则以她现在在京城的火爆程度鲁有余是无论如何都請不动的。 李云天闻言不由得无奈地笑了笑,看来娜尔莎還真是挺有办法,竟然知道自己要去鲁有余家赴宴。 不過他要让娜尔莎失望了,在朝廷未对是否援助东察合台汗国一事作出最终决议之前,为了避嫌肯定要躲开娜尔莎,因为娜尔莎還不知道他是支持出兵支援东察合台汗国。 晚上,李云天换了一身便服,领着林馨和李子曦等人前去鲁有余家赴宴。 实际上鲁有余孙子的百日宴中午的时候就已经請過了,来的都是官场同僚和亲朋好友,由于李云天不方便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现,故而鲁有余就设了晚宴来請李云天和同科的进士。 虽說李云天那一科的进士有两三百人,但大浪淘沙,现在能留在京城的也就三四十人,其余人不是像于谦一样外出公干,就是像谢恒一样外放做官。 李云天抵达鲁宅的时候,鲁有余已经领着众人在门口迎接,李云天固然重视众人之间的同科情谊,但他现在毕竟是大明的忠武王,鲁有余等人可不能乱了上下尊卑。 鲁有余把晚宴设在了前院的宽敞的院落裡,不仅清风微拂,而且正值皓月当空,正好可以饮酒赏月,也别有一番兴致。 李云天被鲁有余一行人簇拥着,谈笑风生进了院门。 在院子裡的酒席落座后,鲁有余让儿子和媳妇把孙子抱来让李云天瞧,這可是鲁家的长子嫡孙故而鲁家才大办百日宴。 小家伙白白胖胖的煞是可爱,李云天抱了一会儿后笑着取出一块价值连城的红玉玉佩塞进了襁褓裡,算是给小家伙的见面礼。 等鲁有余的儿子和媳妇告退后酒宴正式开始,由于在座的都不是外人,故而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 既然是酒宴,而且又是在宽敞的院落裡,那么自然少不了歌舞,歌舞姬们在酒桌前的空地上载歌载舞给众人助酒兴。 终于,当一曲舞完后,今晚压轴的表演上场了,一群西域舞姬和乐者登台,先是向坐在首座的李云天躬身行礼,然后演奏起了西域风格的曲子。 “王爷,這些西域舞姬是跟着察合台汗国的使团来的,裡面领头的名叫娜尔莎,還是一名女官,舞姿卓绝,能說一口流利的江南话,确实是一個难得一见的尤物,必有一股异域风情。”坐在李云天身旁的鲁有余望了一眼那些在场中准备的西域舞姬,笑着向李云天說道。 “那本王可有眼福了。”李云天闻言哈哈一笑,向周围的人說道,“等下咱们就看看這西域舞娘会给咱们带来什么惊喜。” 在场众人纷纷随声附和,饶有兴致地等待着娜尔莎的登台,近来京城坊间风头最盛的莫過于這個妖娆迷人、舞姿翩翩的西域舞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