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豺狗子的搏鬥
李劍垚則按了按,
“爺,五隻豺狗,要不,徒手?”
爺爺看了一眼李劍垚,點了點頭。
豺狗猶豫不前,前面的狼內臟、樹上掛的狼肉、地上的梅花鹿都是好食物。
可前面的人、大貓、狗、熊似乎不好惹,重要的是他們手裏有槍!
豺狗一般長90釐米左右,肩高50釐米左右,尾長45到50釐米,比狼小,比狐狸大,體重20到40斤之間,也叫野狗、紅狗子或者紅狼。
一般小豺狗羣兩三隻,多的七八隻或者十幾只,社會化程度較高,鹿、麋、麝、山羊甚至野豬等都是他們喜歡的食物。
和鬣狗不同的是,他們分佈的範圍較廣,抗寒、耐熱,適應性強,在熱帶森林、叢林、丘陵、山地、高山林地、高山草甸、寒溫帶叢林都有其分佈。
豺狗
李劍垚拎着獵刀,跟二姐和三小隻說道,
“你們三個,用匕首,對付一個,我們三個一人一隻,狗和熊掠陣,大貓包圍它們!”
說完,大貓就呈戰術隊形,左右包抄去了,戰術紀律執行的非常好。
“哥,這東西厲害不?”
“湊合事,比狼差點,愛掏屁股,擅長圍攻,別把後背對着它們就行,你們功夫練的怎麼樣了?
當年我和爺倆人兩匹馬,在藏區,對付一羣狼,只跑了兩頭。
你們注意配合,別扎到自己!”
跟豺狗招了招手,五隻豺狗在內臟的引誘下,覺得可以拼一下子,慢慢的要圍上來。
雖然好像自己也被包圍了,但是有現成的肉在等着,也無所謂了。
李劍垚上去,身形一動,就削掉了一隻豺的狗頭,嚇得其他四隻戰術性後退了一步。
想要逃,六隻大貓已經站定了方位。
於是它們選擇拼了。
爺爺老當益壯,腳步一動,豺撲了上來,爺爺反手一刀,砍掉了半邊狗頭。
二姐那邊,身形靈動,反手握着匕首,豺衝上來的時候一刀扎進了豺的脖子。
三小隻那邊,還在和豺狗遊鬥,畢竟年齡小了點,槍放過了,近身鬥野狗的經驗還是沒有,撲上來就揮刀,然後躲閃。
幾輪下來,三小隻和豺狗都累的不輕。
而熊對着那隻,熊大一巴掌就給豺狗子拍地上了,然後兩隻熊一隻拽着脖子,一隻拽着後腿,硬生生給撕了。
“要幫忙不?”
“不用,劍霜、見顏,你們倆後邊點,我覺得我能幹掉它了!”
說着豺狗子再撲上來,跳躍的高度還挺高,劍秋匕首高舉,一個滑跪,匕首從豺的肚子上劃開,內臟流了一地。
劍秋一個翻滾,躲開掉落的內臟,站起來,賤兮兮的說道,
“哥,咋樣?”
“湊合事,你們三個都沒熊搞的快!去幹活!”
三小隻作爲最小的,又開始解剖。
“差不多了,東西不少,雖然沒有野豬啥的,可也夠這倆熊拉着了!咱們收拾收拾往回走吧!”
爺爺對於沒有狩獵到野豬還有點感到遺憾,
“要不然找找野豬?”
“別了,拿不下,要是一頭兩頭還行,要是野豬一家子,咱也拖不動。發起瘋來,三個小的怕是沒啥經驗,傷到了反而不美。”
“這些狼啊紅狗子啥的也沒啥肉啊!”
“我回去告訴我奶!”
“走吧走吧!挺好的了!”
爺爺從諫如流,毫不拖泥帶水。
李劍垚砍了幾根筆直的樹枝,做了個簡單的扒犁,用帶來的繩子捆好了獵物,然後兩頭工具熊拉着扒犁,輕鬆的就往回走。
到了狍子那裏,再捆上,阿花又抓了一隻飛龍回來,咕嚕咕嚕的叫了幾聲。
李劍垚指着兩隻飛龍,
“帶回家去!”
說着阿花一爪子抓着一個,起飛,鳥飛直線,很快就能回到家了。
大部隊則用了快兩個小時纔出山,李劍垚讓二姐帶着兩隻熊馱着着鹿先回家,幾隻貓和狗也顛顛兒的跑回了家。
剩下的狍子、狼、紅狗子,李劍垚拉着,往大隊部而去。
進了村子,爺爺昂首在前,後面三個小兵揹着槍,雄赳赳氣昂昂。
“老書記這是去打獵了?”
“哎喲,這麼多狼和紅狗子,可算是除了害了!”
“老書記老當益壯,英雄不減當年!”
爺爺被馬屁拍的都要起飛了。
很快就有好事者代替了李劍垚,幾人拉着扒犁,李劍垚也樂的清閒。
“三土啥時候回來的?”
“一回家就上山除害,你小子可真厲害!”
“哎呀,都這麼高了,回頭跟我家小燕兒去玩啊,你們年輕人多溝通溝通,看對眼了處個對象啥的,嬸子也不是那麼不開明的人!”
“哎哎!徐嬸兒,我和燕子是兄弟,您別想了,再說我還小呢,您歇着!”
“何嬸子,你家狗剩子哪去了?我都好幾年沒揍他了,手有點癢了!”
“哎,奶孃!回頭來家串門啊,有人欺負你家明珠就報我名字,我回頭一準削他!”
到了大隊部,十大爺李厚河和大隊長朱鳳春看着扒犁上的一堆肉,咧着嘴。
“五叔,咱村裏也不缺肉,還合計你帶着孩子進山放幾槍就得了呢,咋整回來這麼老多?”
“碰到了,咱也不能讓它們給逃了啊,再說,畜牲這玩意,看着人就往上撲,你不弄死它們,它們就敢喫人!
你們自己瞧着辦吧,是挨家分點還是怎麼着,自己想轍!”
“誒誒!”
“十大爺,狼皮紅狗子皮扒的利索點,硝制一下,從年齡大的開始排隊,一人一張,當褥子吧!
有多少算多少,排不到的那就算了,誰讓他們年齡不夠呢!”
“三土的主意好!就這麼辦!招呼大家夥兒,分肉!”
村裏人聚集起來的時候,十大爺開着大喇叭喊道,
“老書記帶着孩子進山,打了些獵物,咱們現在肉食也不太缺,就挨家分一點,嫌棄山裏的東西不好喫的可以棄權!
狼皮、紅狗子皮,大大小小一共十六張,村裏老人,從最年長的開始排,咱給做成褥子,冬天也暖和些!
家裏有的,或者不想要的,過來說一聲!
別啥東西都往家裏劃拉,咱大隊餓不死一個人,也不會凍壞一個老人,都自覺點!”
大家夥兒也是湊個熱鬧,村裏每年最少殺兩次豬,平時還有雞蛋和雞肉喫,又不缺錢,還真不在乎這狼肉和狗肉。
看熱鬧的多,要肉的少,喜歡喫的乾脆一張羅,藉着大隊部的大鍋就給煮了。
喜歡喫的湊一起來,自己帶着碗筷湊口熱鬧的隨便來。
大隊也召集了幾個嬸子大娘,乾脆在大隊做了頓飯,瓜果蔬菜之類的往這邊一湊合,算是過了個小節。
你看,當物資豐富的時候,人們都會展現自己的風度,不去計較那一口喫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