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格斗学社 作者:鲁西平 目錄: 作者:鲁西平 类别:其他类型 在過去,地球上很多文学著作裡,都提到到“根骨”這個词,說的神秘点儿,宗教修持,第一讲缘分,第二讲的就是根骨,所谓佛渡有缘人,沒有缘分,根骨再好也沒有用武之地,但有了缘分,根骨不够,注定了也不会有太大成就。 放到现在,這個“根骨”其实指的就是“身体素质”,而且不是一方面,两方面的素质,是从裡到外,甚至還包括了未来可挖掘的潜力指数,综合身体一切指标的全面素质。 就好比這一次借助剑器青莲的力量易筋洗髓,王越在身体素质上的提升就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的增长,而是整個身体,裡裡外外,同时进行的提升。 這种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活动了一下手脚,再次站在镜子前面大量着自己的变化。 嗯!虽然這种变化和联邦从基因层面上彻底改变人体,淘汰弱质选项的人工调制进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带来的效果却還是有些相似的地方的。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自己這副身体的精神面貌肯定就是生了极大的转变的,皮肤依旧白皙却沒有了从前病态一样的苍白,流线型的肌肉恰到好处的分布在身体各处。 更重要的是,在镜子裡的自己,整個人的皮肤下面似乎都有一层若有若无的莹光流转,健康的色泽,扑面而来,尤其是两只眼睛愈显得黑白分明,看起来就像是刚出生沒多久的婴儿,眸光清澈,充满了灵性。 但美中不足的是,再去调动精神力,觉眉心涨,受损的精神虽然已经被成功的安抚了下来,沒有了撕裂般的疼痛,但是却依旧无法调动這股力量。眉心之中,便似乎是被开拓出了一個巨大的空间,空空荡荡,一无所有。 王越這才明白,原来剑器青莲也不是无所不能的,第一片青莲花瓣的作用就只是易筋洗髓,安抚精神的效果不過是小小的一個副作用。這种情形下,要想再把精神恢复過来,就只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从头来過,虽然這個過程有可能会很漫长,但精神很物质相辅相成,有了這么一具好根骨的身体做基础,想要恢复,甚至达到从前的九级大念师境界,也不過就是個時間的問題。 這种结果对他来說,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知道自己是因为過于兴奋了,心情一時間无法压抑的住,王越也不多做强求,打开房间的窗子,通风换气,随后就开门出房,四处走走。 王越所在的這個小区,是典型的西方小镇风格,家家户户都是独门独院,二层的小楼,上面有阁楼,下面有地下室,出门就是草坪,放眼望過去到处都是常绿灌木和乔木,草木的清香弥漫,环境十分优越。 這個房子本来是王越父亲汪朝宗移民约克郡后置办的第一套住宅,后来因为娶了现在的妻子,为了工作方便,才又在城南的新城区买了第二套房子。王越住在這裡,一是年纪渐渐大了,性格有些孤僻,和新妈妈多少有些說不出口矛盾,二来也是为了上学方便,他所在的约克郡国立医科大学,就在距此不远两三個街区的地方,在這裡住至少不需要和别人一样去住学生宿舍。做什么事情也方便自由一些。 王越信步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不远处的那個公园树林裡,這时已经是早上九十点钟,太阳火辣辣的挂在头顶上,才一步入其中,立刻就只觉得凉风袭面,叫人浑身清爽。 而直到這时,他才想起剑器青莲,连忙朝四周望了望,见有不少老人都在林子边上的长椅上纳凉聊天,便往林子深处走了几步,中指点在眉心,慢慢的拽出了一缕青光。 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从昨天开始,這把剑就主动换了地方,住进了他的眉心深处。這地方,古时候的称呼叫“祖窍”,是泥丸宫,科学一点的也叫“松果体”,不過王越一般叫這裡是“精神海”。也就是如今他感到脑袋裡面空荡荡一片的那個区域。 经過一個晚上的消耗,剑器青莲那本来已经有了一些规模的流动青光,已经全都消失不见了,只留下边缘处的一线光华,兀自闪动。 王越伸手抚摸了一下,整整二三十條人命呀,按照联邦古代的某种說法,一個人死去,灵魂的重量大概有21克计算,這就等于是一斤多的灵魂重量。结果,就只给自己一個人易了一次筋,洗了一回髓,就全都沒了! 不過,几十個人渣的性命,换回我這具身体的脱胎换骨,也是物有所值吧? 想到這裡,顿时胸中一畅,就连之前因为沙龙贾斯勃逃走引起的种种不甘也消散了许多。 大不了,以后有了机会,再把這個人杀了就是。 再看了下手裡的剑器青莲,王越眼中泛起一丝期待。這种东西很有可能是来自遥远不可计数的神秘年代,功能和作用只能期待以漫长的時間,逐渐去挖掘和现,现在是不可能强求的。但即便如此,有了现在的身体,他也多了几分自保的能力。 “也许我现在该去学校的社团裡看看了……。”不断的翻动着脑海裡的记忆,王越想到就做,先收起剑器,然后左右望了一下,选定方向,直接便大步走了出去,很快就消失在林中的小路尽头。 约莫半個小时以后,建校歷史长达一百七十八年的约克郡国立医科大学的东校区内,正对着著名的斯伯坦双子方尖碑面,是一片红砖结构的老式四层楼房,楼房的前面种着一排整齐高大的冷杉树,三四十米高的大树树梢都過楼顶的隆起,摩肩接踵把一侧的天空全部笼罩在一片阴影下。 穿過這片树荫,推开楼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過一千平米的巨大空间。這裡是医科大学仅有的几栋室内运动场馆中的一座,地面上铺着厚厚的橡胶地板,各种健身器械应有尽有。這时候,不远处一些身穿白色练习服的健壮青年正挥汗如雨的拿着沉重的杠铃,反复进行蹲起,平推和卧推的动作,清脆的金属撞击声不绝于耳。一個身高過一米八,穿着白色背心的青年在一旁不时的走动着,偶尔对這些人动作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 再往裡去,一块块分割整齐的场地,地上也都垫了专用的防滑垫子,十几二十個男女青年,统一着装,各自聚在一起,对着面前一人来高的沙袋,拳打脚踢,砰砰砰,沙袋悬空晃动,显然都是用尽了力气的。 王越也换了训练服,找了一個沙袋,慢慢的进行适应性的训练。 這裡就是约克郡国立医科大学的“格斗学社”,专门教授一些基本的格斗技巧和知识。 原来的這個王越,身体从小就很虚弱,所以上了大学之后就特意加入了這個社团,目的无非就是强身健体,叫自己的身体慢慢的好起来。 此时,王越对着面前的沙袋,有一下沒一下的击打着,每打一拳或者每踢一脚,都要停顿下来,站在原地一会儿呆,似乎是在琢磨着什么。格斗学社的沙袋都是特制的,一层浸了油脂的帆布,一层又一层裹了三层,外面還有一层类似橡胶皮革的东西把裡面的细沙牢牢包住。一人多高的袋子,少說也有二百多斤重,一般的人沒有经過训练,单靠拳头和脚,是很难打的动的,更别提沙袋一旦动起来,手脚要跟上,不断的进行击打和步伐变化。 格斗学社入门的第一课除了最基础的,也是一直都贯穿始终的力量训练之外,打沙袋就是第一個要掌握的內容。 打了一会儿,把手脚慢慢活动开了,王越开始站在场边活动身体各部位的关节和韧带。记忆裡的這個王越,学习不错,也知道下苦功夫,但身体素质实在上不了台面,格斗学社内部教授的一套“基本格斗术”,招式虽然早就被他练得滚瓜烂熟了,但不管是力量,度還是反应,他几次考核都沒有达标,算是格斗学社几届学员裡唯一垫底的一個。 這個世界走的也是科技文明的路子,但科学的展远還沒有触及到人类身体自身的层次,自然就不能奢望有什么办法来直接改变基因的优劣。想要把身体练好,就必须通過,有序的,大剂量的专业运动。像是平时格斗学社裡教授格斗技能的几個年轻人,其实都是王越前几届的学长和学姐,只不過因为练习的程度不错,所以毕业以后就被吸收到了格斗学社总部,开始接触到真正的格斗术。 看了一眼不远处一男一女,两個正在指导练习的年轻人。“這两個人,男的叫安森,女的艾迪亚,就是今天负责指导训练的教练。” 這两個人的基本功都非常扎实,体能出色,甚至已经有机会进行真正的实战,所以教授他们這些“菜鸟”,能力上還是绰绰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