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材料界皇冠上的明珠
“我…………曹!”
在高天之上,有一道语气助词在云间传扬。
有一架银色的战机,向云而进,冲云而出,随着发动机的带动,也在空中留下了一條长长的尾巴。
這架战斗机和普通的战斗机有点不一样的是,它是一架双座战斗机,也就是說裡面有两個座位,可以坐下两位飞行员。
而這两個座位,一個座位主要负责驾驶,另外一個座位则主要负责攻击,這样一来,既能够保证驾驶员能够毫不分心的控制飞机飞行,也能够保证攻击過程中的精准性。
比如在飞机狗斗的时候,双座战斗机的优势显然是毋庸置疑的。
而這架在空中翱翔的战斗机,正是华国最新研发出来的歼20S,世界上第一款双座五代隐形战斗机,称其为5.5代甚至都可以。
从某种程度上来說,這种双座设计,也可能是为了第6代战斗机所准备的,毕竟第六代战斗机還沒有真正诞生,虽然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些可以参考的标准,但是具体标准在第6代战斗机沒有真正出现之前,谁也說不上来。
不過,就目前来說,现在的歼20S,就是当前综合优势最强的5代战斗机。
而此时,這架战斗机机舱内坐着的两名飞行员,负责驾驶的飞行员正在安心地驾驶着战斗机,而坐在副驾驶位上的那名飞行员,倒像是来体验似的——实际上他就是来体验的。
因为這名飞行员就是李牧。
按照当初和程国栋院士說好的,他得以来体验一下乘坐歼20S的感觉如何。
唯一遗憾的就是,因为他不是接受過专业训练的飞行员,所以這趟体验他并不能体验到什么落叶飘之类的高级战斗机技巧,也不能体验到猛拉油门的那种推背感。
总而言之,除了能够透過全透明的座舱盖观察一下周围的天空,然后偶尔還能体验一下超音速飞行之外,就沒有其他的项目了,仿佛搭乘的是民航一样。
当然,不管如何,光论他這個视角就已经足够爽了。
通讯器内传来了地面基地的声音:“爽不爽?”
“爽!”
李牧哈哈大笑地回了一声。
淦,哪個男人不想坐战斗机?
而现在的他,算是圆梦了。
就這样,在天空中又飞了一会儿后,他這人生第一次战斗机乘坐之旅,就此结束。
随着飞行员熟练的操控,最终他们也成功的降落在基地跑道上。
地勤人员纷纷上前,同时也還有一群领导模样的人走了過来,其中甚至還有两名肩扛金星的将军。
随着座舱盖的打开,李牧也在几名地勤的帮助下,下了飞机。
“過瘾了吧?”那些领导中,程国栋院士也在其中,看到李牧后,他便走上前笑着问道。
“過瘾過瘾。”李牧点点头,竖起了一個大拇指,同时也沒忘记和刚才带他飞的驾驶员比了個大拇指,向他表示了感谢。
這位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杠杠的,让他一個从来沒有坐過战斗机的人都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不适。
“好了,過瘾完了,咱也先给你介绍一下,這位是陈忠首长,你今天坐的這架歼20S也是陈首长批准的。”
接下来,程院士便给李牧介绍起旁边的這些领导们。
“您好,感谢您的批准了。”李牧笑着伸手和這位三颗金星的将军握了握。
而這位陈忠将军,今年也已经60多岁了,人看起来也仿佛有一种不怒自威感,和李牧握手的同时,他也爽朗地笑道:“李先生客气了,毕竟,這回也是我們空军有求于人,我們对轰20已经是期待地太久了,现在就希望李先生能够带领我們突破這最后的一关了。”
“我一定尽力。”
李牧郑重点头。
接着,陈国栋又给李牧介绍了另外几位重要人物,除了军区的领导之外,然后就是几位同样是他们這個狩天计划的主要研究人员,都分别来自621、622、623、624這四所研究所。
人员介绍完毕,随后,他们就正式进入正题。
他们所在的這個基地,是华国在空军科技方面的研究基地,在這裡的所有研究项目,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投入到空军的运用上。
除了材料研究之外,各种军用航空航天技术,也都会在這裡得到驗證。
就比如航空研究方面必须有的风洞技术,這裡便修建了一座堪称是华国最大的风洞,比之在上京的那座JF-22风洞,完全不相上下。
当然,這裡的技术,也基本上和JF-22那边的技术相差不大。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在JF-22那边进行实验,道理很简单,JF-22是公开的,既能够用于军用研究,也能够用于民用研究。
而他们這边的這個风洞,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为了帮助他们研究轰20,這個最高保密的战略轰炸机。
“這风洞在性能上和JF-22一般无二,最大风速约为30马赫,而在最低风速上我們比JF-22還要拓宽了下限,达到了2马赫的程度。”
在程国栋他们的带领下,李牧见到了位于這座基地下的风洞,命名为ST-2风洞。
李牧点了点头,感慨一声:“真是個大家伙啊。”
程国栋一笑:“毕竟我們還要用它来实验航天技术,最高的30马赫就是为航天技术的研究所设计的。”
李牧颔首,随后,他便将目光转移到了风洞口那边的一個大家伙。
這是一個航空发动机,并且是从来沒有见過的型号。
反正肯定不是歼二零上面用的WS-15发动机,因为這個明显要大不少——他刚才才坐了一回歼20S,所有数据他都能够用肉眼看出来。
“這就是WS-22?”
“是的。”程国栋点头,然后转头看向了這個大家伙。
WS-22,就是他们专门为轰20所设计的发动机。
外界一直在讨论20会采用什么发动机,有的猜测說是WS-15,有的說是WS-18,甚至還說WS-20的。
而显然,他们并不会满意用這些過去的型号,于是,這款WS-22随之诞生。
“从气动布局上来說,這款WS-22已经是完美匹配轰20了,但现在存在的問題,我之前也给你說過,在长時間的飞行之下,WS-22的涡轮扇叶会出现严重的变形問題,各项性能均有下降,根据估计,恐怕飞那么几趟,扇叶就要支撑不住,然后直接在空中断裂……”
扇叶在空中断裂……
光是想想都知道那会是怎样一场灾难。
尤其是对于军用技术来說。
军用技术,可以性能不先进,但一定要安全可靠。
所以AK-47成为了全球泛滥的步枪。
所以顶尖的芯片制程都已经要3nm了,军工芯片還普遍采用28nm、45nm甚至是90nm以上的制程。
“因此,我們现在需要研究出一种全新的扇叶材料,来取代我們现在的那個扇叶材料。”
程国栋无奈摊手:“但很显然,這种材料,沒那么容易搞出来,要论难度……說实话,如果常温超导体沒有研究出来之前,我肯定是觉得常温超导体更难研究,但现在嘛,我现在反倒觉得這种扇叶材料要更难研究了。”
李牧失笑摇头,随后說道:“我知道了。”
“怎么样?有什么想法嗎?”程国栋当即就期待地问道,当然,周围的其他人也都是如此。
這個扇叶材料,就是WS-22发动机的最后一步。
怎能不让他们期待?
看着他们的样子,李牧顿时哭笑不得,摊手說道:“我难不成還能凭空想象出一种超级扇叶材料不成?想法沒有,先让我研究研究。”
旁边的這些站出去都称得上是大牛的人都是一脸讪然。
确实,咋可能問題一說,然后李牧就能想出方法来?
如果說航空发动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那么涡轮扇叶材料,就可称得上是材料界皇冠上的明珠。
为什么這個扇叶材料這么难造?
就是因为這個材料要时时刻刻承受上千度高温环境的炙烤,可以說,這种材料所需要适应的环境,是世界上所有材料所适应的环境中最恶劣的。
就比如歼20所采用的WS-15发动机,其涡前温度已经达到了1700摄氏度甚至更高。
而对于一款发动机,涡前温度每提升100度,就能够让推力提高15%,所以,涡前温度又是越高越好。
最终,這個重要的职责,還是要落到扇叶材料之上。
“我們现在采用的是WS-15上面用的材料,FGH4098-15。”
“這裡面的就是和這個材料有关的所有资料。”
进入了材料实验室中,程国栋将一叠纸质资料递给了李牧。
李牧接了過来,随后便开始从头看起。
FGH4098-15,是一种镍基沉淀硬化型粉末冶金高温合金,在热强度上很强。
在往常,這种材料的配方和制造工艺肯定是绝对保密的,不過现在,李牧就得以看见這個秘密了。
一边看着材料的各项资料,李牧也一边在脑海中对這种材料进行着分析。
虽然他现在也拥有一次真实宇宙环境模拟的次数,不過按照系统颁布的任务,需要他结合理论研究出材料,如果使用真实宇宙环境模拟的话,或许会十分影响最后的奖励,因此他打算這個材料,就完全靠自己实践来研究。
反正也不用他花钱,全场消费由空军买单。
而既然要结合理论,他自然也不会忘了《材料电子行为原理》。
随后,他的研究便就此开始了。
当然,他倒也不是接下来就要直接住這裡了,在這裡待上几天,他就可以返回科研院,在科研院内自行研究,只需要确保保密性就行,至少不能让别人知道他研究的是轰20的扇叶材料。
保密方面,也不用他来操心,会有专人来负责這方面的东西。
于是,几天之后,他便返回了沪市,回到了科研院。
而恰巧的是,比外迪和宁得也都同意了他们之前所谈好的协议,派人来和他们签署专利授权协议。
在权利上,彭祖公司還要求了一点,就是针对购买电池的第三方,需要他们判定资格,也就是說他们拥有了技术制裁的能力,凡是想要购买他们电池的第三方,除了要在获得了专利授权的這些公司這裡购买之外,還需要得到他们的同意。
如此一来,将能够直接形成他们在科技界的地位。
至少,像苹果公司這种电池大户,哪怕不去讨好他们,也基本上不会想着去得罪他们。
至于利益分配上,這些获得授权的公司除了百分之四十的利润分成之外,還有固定授权费用,为每年五千万元。
设定這個费用,也是设立门槛,不然的话,随便来個小公司都来找他们授权,到时候只会影响他们。
但不管如何,随着消息传出,也有不少的电池公司打来了电话,也希望得到专利授权。
一時間,锂硫电池的风头,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的吹起。
但对于国外来說,就完全是遭重了。
面对锂硫电池的袭来,他们无不感受到一种压力山大。
他们仿佛已经可以看到,全球的电池市场,将要被這一家公司,所完全控制!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