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赵氏之怒 作者:制附片 新書需要呵护,恳請读者大大们随手丢個推薦票票! 铺前围着的人哄声大笑,甚至還有吹起口哨的声音。赵氏脸色大变,浑身颤抖。 东家婆娘脸上臊得很:“你沒拿为什么不让我們看,定是拿了我們铺子裡的东西。” 上前就来抢包袱。 财大气粗這话一点沒错,赵氏有二十九两银子傍身,曾经识字时学到的羞耻之心滚滚翻涌,一瞬间如中洲大陆的小掌门附身,问道:“东家,若是沒有夹带,可怎么個說法?” “若是有呢?”东家婆娘道。 “若是有,我今天当着大伙的面,打断我儿的胳膊,但若是沒有,你怎么個說法?”赵氏掷地有声。 看热闹的人高喝:“好,說得好,穷人也有把穷骨气,不能平白被人冤屈了,得有個說法。” 這话引出了赵氏的眼泪,多年来婆婆明裡暗裡的打压、妯娌的欺辱,男人的懦弱,生活的贫困,从来是這样习惯了受辱被屈,习惯了隐忍,习惯了含泪,习惯了哀求……从来只有在儿女面前才会直腰壮声,内心更是苦痛折磨。 现在這些情绪因为二十九两银子的巨大财富而绝地反弹! 她如今是王家二房的一家之主,得护着自家的身家与性命,也包括声名。两個儿子帮主家一家人洗衣裳,甚至還有妇人与小孩的衣裳,這样的主家得是多刻薄的心肠,让她一双马上就要說亲的儿子干這妇人的活,這是何等的侮辱人啊!可怜一双听话懂事的儿子,一直沒和她提過,這是怕万一学徒做不了,就给家裡增加了两個人的口粮啊! “永明也去收拾你的包袱,今天你们两個都跟我走,包袱让他们看,若是沒有夹带东西,今天你们俩夫妻要当着大伙的面向我的一双儿子赔礼道歉!”赵氏眼睛闪着绝然的光。 “就是就是,還得跪地陪礼,不能白白给人冤枉,上下嘴皮子一碰,就坏了人家的名声,多毒的心思。”铺子外起哄的人大声添油加醋。 东家這时才发现势头已不可收拾,他可不想让永明离开,永明多好的活计啊,人又老实忠厚,让做什么都应,多苦多累也不吭声。马上上前对婆娘骂道:“你個妇道人家,懂個什么事,還不滚回屋去。” 又堆着個笑脸对赵氏說:“赵嫂子,你歇歇气,你也想太严重,什么断不断胳膊的,也是永亮最近不知道闹了什么毛病,偷了些懒,我那婆娘心眼小了些,自然就挑了几句,两人就对上了,俗话說,相骂无好言,不管怎么說都在一個桌上吃了近一年多的饭呢,是不。” 赵氏一辈子低声下气,這回却不依不饶,只沉声道:“永明,去收拾你的东西,永亮,打开包袱让东家看。” 东家可不想当众对小学徒陪礼道歉,迭声說道:“不必不必,赵嫂子,你太较真了啊,永明永亮的人品是实实在在的。” 赵氏可以自已受辱,却不容一双将来要掌门户的儿子受辱,把永亮的包袱一把扯過来,三两下打开,裡面除了一套衣裳外,就一把羽毛。 东家上前阻拦,可赵氏是犯了倔,把包袱打开還抖了抖。 “這是喜鹊让我去集市上淘的大雁毛。东家仔细看看,有沒有你家的什么值钱物件。”永亮說道。 這时永明从后院出来,只一個破薄被绑在背上。赵氏一把扯過来,拉开绳子,打开铺盖,裡面裹着一套换洗的旧衣。衣服上放着一把裸着的小匕首,還有一块牛皮,看着是打算做套子的,只得一個雏形,以及一堆铁箭头。 這是……赵氏脸上又变,连外面的看热闹的人都嘘声了,這真的是夹带? “东家,”永亮大声說,“這匕首与铁箭头的铁块我大哥可是之前和你說好的,這個月我們两人的工钱共八十文不拿,算铁块钱。這是我大哥用了那铁块打出来的。” 赵氏面色顿缓,看热闹的人也惊讶起来:這小哥能打匕首,手上的确有活计啊,果然是能做小师傅的。 东家抓住那匕首,仔细看着,问:“你打的?怕是买的吧?” 永明惊了一下,才慌慌地摇着手:“不是的,不是买的,我哪来的银子买匕首。就是按东家打剔骨刀的法子打的,只是形状有点不一样,又是双面刃。那個……形状我是去了卖匕首的店铺裡瞧過的。” 众人起哄:“快陪礼,东家快陪礼……” 东家的脸色难看极了。 赵氏长吸了一口气:“东家,我家虽然穷,但我的娃個個识字,都是知晓道理的。身上不装钱,也不会乱花钱。” 這时东家婆娘从后院冲出来,骂道:“八十文就得了個匕首,真是好算计,在铺子裡打這匕首,不误了铺子裡的活计?再說那打铁用具要不要钱置,柴禾要不要钱买,你用這些东西干私活和我們說過了嗎,我們知道嗎,同意嗎?你這不是偷是什么?你陪钱,陪我的柴禾钱還有使了用具的租钱。” 围观者无不哄笑。有人笑着东家婆娘的刻薄,有人也說着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赵氏此时眼神恶得很,她三十九年来头一回感到胸中一团火根本压不住,非要从嗓子眼裡喷出来,她指着东家婆娘的鼻子大骂:“你這個恶婆娘,我一双儿子在你们铺子裡做了快两年,头一年不拿铜子白干活,只为了一口吃的。到现在好容易才赏了我大儿一月五十個钱,二儿三十個。你才真是好算计!” “我大儿手上明明是师傅的活计,却只拿五十個钱为你干活,吃得比猪還差,干得比牛還多,铺裡家裡活都给你们做光了,哪家铺裡的学徒要做后院的活计的,你這個缺管教懒婆娘!你懒得都生蛆了你!這样使唤我儿帮你做家务,你问過我了嗎,我同意了嗎” “我一双儿子硬生生帮你们干了一年多的家务,還教你了你们两個儿子识字一年多,想要打個小物件,還得给你钱买铁块,东家,你们哪一点像东家?铁匠铺的炉子是有活计就一直烧着的,怎么就打個匕首就费了柴了?做了一年多的学徒,用铺裡的工具打個自己使的物件,還要交租钱。闻所未闻!我告诉你,你想让我给這些钱,先把你两個儿子学识字的钱交来!還有我儿帮你家务的工钱交来!” 赵氏說完直觉胸中一阵舒爽,如三伏天吃了一碗冰镇杨梅汤一样。 围观者這时的言论开始一面倒的为赵氏叫冤,指责东家的不是。 永明永亮目瞪口呆看着赵氏,如同看一個不认识的人。赵氏在永明肩上一拍:“收拾东西,咱回家,這样的东家,咱伺候不起。” 两人醒神忙把包袱与破薄被收好,跟着赵氏走出铺门。 东家婆娘在后面跳着脚大骂:“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啊,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啊……” 赵氏三人走得远了,理也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