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杀戮狂欢(上) 作者:未知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等待”和“保守秘密”都是让人烦躁、且艰难的事情。 但有些时候,這两件事反而能让人快乐。 与判官通话后的赫尔,就体会到了這种快乐。 虽然在外人看来,他還是那個沒什么存在感的上班族,但他的内心却不是這样想的。 在赫尔自己看来,他已经是“与都市传說中的判官有一定交集的人”了,甚至有可能会成为“酆都罗山”的一份子;他觉得,自己和那些朝九晚五、尸位素餐的庸碌之辈已有了天壤之别……且這种差别已不再是自己“主观”上的鄙视,而是“客观”事实了。 总之,那份“等待”答复时的忐忑,還有“保守自己已经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秘密”的刺激,糅杂成了一种奇特的优越感。 而优越感,又很容易在潜意识中转化为自信。 于是乎,自信的赫尔,在等候判官回复的第三天,终于按捺不住,冲进了老板的办公室,提出了一個他在過去的十年裡一直想提但沒提的要求——升职加薪。 老板是個通情达理的人,在与赫尔心平气和的交谈了一番后,把他开除了。 很多事情就是這样,你要不說破,那就拖着,說破了,就只有鱼死網破這一個结果。 如果是過去的赫尔,很可能会把事情一直拖着,拖到自己三十五岁、四十岁、四十五岁……直到自己几乎已经不再有選擇余地的时候才爆发,并换来一個和眼下一样的结局。 但现在的赫尔,采取了主动。 纵然這让他暂时失去了工作,但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這无疑是正确的選擇。 赫尔的老板当然是一個用人唯亲的人、一個平庸无能的人……因为這本来就是一家平庸的公司,一個中层以上尽是阿谀奉承之辈、终日勾心斗角,全靠拼命压榨底层员工来勉强维持运转的企业。 其实,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具备一定才华的人,会把他们的人生消磨在這种“看起来很体面的大企业”裡。 赫尔,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真正有野心、有才能的人,是不适合、也不会甘心委身于“制度”中的……尤其是那些陈旧腐朽的制度,那是安于现状的平庸者们最喜歡的土壤。 庸碌的蛀虫们,在那些腐烂的土壤上居于高位,并将仅有的一点才智全部用在了权力争斗上。 他们打压着那些有才干的、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只提拔自己的亲信;他们夺走下属的功劳和利益,将其用作自己对上级拍马迎逢的资本;他们惧怕那些提出创新和改革的人,因为他们本就不在乎集团的利益,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畏惧着任何可能会颠覆现有制度的行为。 這类官僚主义根深蒂固的企业机构,除了少数依靠“垄断”作为壁垒的還能生存下去之外,绝大部分都会在一群蛀虫的管理下日渐式微、稳步地走向死亡。 而那些在蛀虫们手下工作的人,多半都和赫尔一样,抱着“這份工作至少還算稳定、收入不多但好歹能過日子、只要坚持下去一定有升职的机会、大企业绝不会倒闭”之类的想法,默默忍受着、白白消耗着光阴…… 他们就像是一群只要眼前的碗裡還有口吃的、就自欺欺人地留在一艘渐渐下沉的大船上的狗;明明趁着還有力气时可以跳上岸找肉吃,却嚼着残羹剩饭……慢慢变老。 可悲嗎? 可悲。 可怜嗎? 不可怜。 因为這就是人性,并不值得同情,但也沒必要去鄙视。 人的年纪越大,肩上要担负的东西就越多,让一個人舍弃现有的安逸去追逐虚无的憧憬,是要冒风险的、是要承担代价的。 說起来容易的事情,做起来往往很难。 若不是有什么重大的变故,赫尔也不会迈出那一步。 但真的迈出了那一步的人,眼前就是一片新的天地了。 某种意义上来說,赫尔是幸运的,不善交际的他,也沒有任何多余的牵挂,所以他可以拿自己的人生去赌,就算失败了也不会牵连到别人。 這……也是他敢于主动去联系判官的主要原因。 一個有一定的能力和野心、又沒有牵挂的人,是很可怕的,只要给這种人恰当的机会,他就有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儿来。 這一点,判官的心中自然也有数。 因此,他对赫尔的“审查”也是认真的——他认为赫尔這個人的确有可以利用的价值。 虽然和卡门那种“一分钟内就能破解其谜题”的高手有差距,但至少在一般观众中,赫尔是唯一一個破解了判官的谜题并拨打了那部手机的人(该手机有呼叫等待功能,所以判官可以确定在跟卡门通话的過程中并沒有其他人打进来過)。 其余的观众中究竟有沒有比赫尔更快破解谜题的人……這点无从得知,但即使有,那個些人也沒有拨号的勇气或是意图。 既能在短時間内破解谜题,又敢于打這通电话,且有意加入判官麾下的人……就赫尔一個;而且,赫尔打进电话的時間点,刚好赶在判官准备将手机折断的前几秒,這說明他的运气也不错。 综上所述,判官对赫尔的初步印象是,智商可以、情商可能比较低(从仅有的谈话中察觉),行动力不差、对社会或生活不满、道德标准偏离大众、有一定运气、有犯罪的勇气和意愿但恐怕還沒有付诸過行动。 推定出這些后,判官要对赫尔做的事情就很明确了,也就两步——其一,调查;其二,测试。 這两步都很重要,第一步是为了深入了解赫尔、排除其是卧底的嫌疑,并对其做一些具体评估;第二步则是结合实际情况,看赫尔能否胜任“酆都罗山”的一员。 這三天来,“调查”的事情判官已经做得差不多,而赫尔被开除的這天,刚好也是“测试”来临的日子…… ………… 午后,“提前下班”了的赫尔开着他的破车,驶上了一條郊区的公路。 那些他从办公室裡带走的杂物被胡乱地塞在了一個纸箱子裡,扔在了车的后座儿上。 他本以为,失去工作会让自己倍感压力,但当他真的被炒了鱿鱼、走出公司大门的那一刻,他感到的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 那种挣脱了枷锁的感觉,让他精神抖擞,纵然這個夏日的午后天气又热又闷,也丝毫沒有影响他的好心情。 赫尔就這么驾着车,一路向东,朝着米格尔湖的方向去了。 他去那儿也沒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想看看湖景;如果湖边的豪华酒店刚好還有客房的话,就去那儿住上一晚,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做個按摩,泡個热水澡,并在浴缸裡品尝一瓶82年的拉菲(2182年),再拿一盘比大麻還贵的块儿菌配鹅肝酱当下酒菜。 费用?他现在不考虑那种問題,反正他多多少少還是有点积蓄的,這仅仅一夜的奢侈他還是负担得起的,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和大部分上班族一样,赫尔已委屈了自己太久……他住着廉价的公寓、忍受着除了收房租什么問題都不解决的房东,开着各种小毛病不断却又舍不得去大修的烂车,吃着各种垃圾食品,用着各种大减价时采购的日用品,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成本低廉的——上網。 他回顾過去的十年,竟然连一次像這样“說走就走的旅行”都沒有,从二十三岁到三十二岁這段年华,对赫尔来說就像一叠乏味的文件,在朝九晚五和平淡辛劳的日常中不断堆叠起来,让人毫无翻看的欲望。 但今天,這种日子到头了。 赫尔听着音乐、踩着油门,行驶在空阔的道路上,仿佛在驶向自己崭新的人生一般。 就在他行到一段较为偏僻的林间路段时,忽然,路边出现了一名搭车人。 那是位有着金色长发的漂亮姑娘,看起来二十出头,穿着短袖t恤和热裤、背后還背了個旅行包。 通常来說,這样的美人儿在路边搭车,不会等太久就会被人载走的;但眼下,可能是工作日的缘故,這個時間段经過這條郊区公路的车确实很稀少,于是就让赫尔遇上了她。 而赫尔,自然也是停车了。 要是路边站着一壮汉搭车,司机们肯定都得防着点……因为对方有可能是强盗或者变态杀人狂,但对女乘客,大家的戒心就都比较低了。 车停下时,赫尔将身旁的车窗放到了底,搭车的美女也迅速凑了上来。 她扒在窗沿上,用美丽的微笑、亲切的语气、和深不见底的乳沟与赫尔短暂地交流了一番。 然后她就上车了。 赫尔觉得今天真是個走运的日子,去找老板摊牌实在是太正确了,要不是遭到辞退,此刻自己還在办公室裡做着沉闷繁琐的工作呢,怎么可能有机会载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在路上兜风? 他一边這么想着,一边又瞥了身边的女孩儿一眼;每次他的余光扫過去,看到的不是明晃晃的大白腿,就是沾着汗珠的白皙胸脯,每次看完他都不禁要吞口唾沫。 而那搭车的姑娘毫无疑问地也注意到了赫尔的视线,不過她似乎并不介意,甚至有意无意地還把领口拉低了一些,這让赫尔不禁又多了几分胡思乱想的理由。 很快,两人就有說有笑地聊了起来,女孩儿還从背包裡拿出了两瓶饮料,递给了赫尔一瓶。 既然是对方表达“谢意”的东西,赫尔自不会拒绝;再說,這大热天的,赫尔车裡的空调又坏了,他本来就有点口渴。 于是,他就喝了,而且一口就是小半瓶。 假如赫尔的情商能再高一些,或许他還会多少保留那么一点戒心,少喝几口陌生人拿出的东西,可惜……這也只是個假设而已了。 ………… 当赫尔从昏迷中醒来时,头顶的已是夜色。 夏天的日间時間比较长,像這种抬头能看见星星月亮的状况,至少也是晚上八点以后了。 赫尔发现自己躺在一個天台上,且被人用胶带封住了嘴、用塑料锁扣绑住了手脚。 他的头很疼,记忆也有所缺失,他大致能记起自己让人搭了车、并喝了对方给的饮料,但完全不记得自己是何时失去意识的了。 此时,在赫尔身前的地上摆放着一台显示器;那显示器很破旧,能进废品回收站的那种“破旧”,但其后方却插着一根看起来很新的加长电线,并被端端正正地放在了赫尔面前,可见……這是有人有意为之。 三分钟過去了,头痛的感觉并未减退多少,不過赫尔觉得身体的知觉基本恢复過来了,他随即就在地上挣扎了几下,拧腰坐了起来。 由于手臂不够长、身体也不够柔软,赫尔无法将自己被反绑起来的双手折腾到身前来;当然了……就算他能把双手移到身前,也不可能用嘴去打开手上的禁锢,最多就是用手把嘴上的胶带给撕了。 嘀—— 正当赫尔准备隔着胶带吼叫来呼救时,他跟前的显示器竟是突兀地亮了起来。 “你好,施耐德先生。”显示器中,出现了一個戴着面具的人。 這個人,戴的是一個夸张的套头野兽面具,還穿着黑色的皮夹克,其声音听起来有点闷,但很明显并有经過仪器的处理,可以听出他是個年轻男性。 “emmm……唔嗯嗯……”赫尔见状,当即就对着屏幕,隔着胶带用闷哼声问了句“你是谁”。 也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听见這句话的,而且好像還听懂了,两秒后,面具男就回道:“我是谁?呵呵……别着急,不用太久你就会知道了。现在,請先允许我恭喜你,施耐德先生,你已经被邀請加入了我們的‘秀’!” 那一瞬,赫尔還以为這個人是判官的手下,其口中的“秀”就是酆都罗山的“审判秀”。 然而…… “在今晚的‘杀戮狂欢’中,你和另外三名被选中的客人,将面临我們十二名‘至高者’的挑战。”面具男接道,“只要你们之中有人能在我們的‘捕猎’中顺利逃脱,就能得到一大笔赏金……請注意,当我說‘一大笔’的說,我指的是一笔你们這些工薪阶层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他顿了顿,“不過,你要留意,最终能拿到奖金的只有一個人,若是有两只以上的猎物一起逃出去了,你们可是一分钱都拿不到的哦。” 听到這段话时,赫尔如坠冰窟。 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期待落空了……对方并非判官的手下;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恐惧…… 常年混迹暗網的赫尔,对于“杀戮狂欢”這個“秀”,也是有所耳闻的;事实上,相比酆都罗山,倒是這個“杀戮狂欢”的传闻赫尔听到得更多。 虽然从時間上来讲,“杀戮狂欢”這個节目是在“酆都罗山”之后才出现的,但這個节目在暗網上的人气却比起后者要高得多;与每月只进行两次的“审判秀”不同,“杀戮狂欢”每周就要进行两次,也就是說……一個月裡要直播八九次之多。 而其节目的主要內容就是——“让普通人在死亡的威胁和巨额赏金的诱惑下求生”,换言之……“展示人性中的‘恶’和人的种种‘丑态’”。 虽說這個“秀”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要远远超過酆都罗山的“审判秀”,但联邦那边对這個秀的关注度却不是很高。 說白了……這世上每天都有人会神秘失踪,每月多几十個无关紧要的失踪平民,对联邦来說根本无所谓;你们只要别像判官一样每回都来搞一些和联邦有利害关系的人,联邦才懒得来管,出事了自己报警去嘛。 “呵呵……看你的表情,好像已经理解了现在的状况了。”片刻后,面具男又笑道,“那么事不宜迟,咱们這就开始吧。” 啪—— 他话音未落,赫尔的身后就传来一声鞭炮般的爆响,同时,赫尔的手腕也像是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般,火辣辣得疼。 但下一秒,赫尔就发现……自己的双手已从捆绑中解脱出来了。 他把手举到眼前看了看,虽然腕部有些发红、還有股淡淡的焦味,但并沒有受什么伤,缓一缓也就不疼了;很显然是有人在他手部的塑料锁扣上套了一個迷你的局部定向起爆装置,威力刚好可以崩断锁扣。 紧接着,赫尔就迅速撕掉了自己嘴上的胶带、并解开了脚上的塑料锁扣。 他摸了摸自己口袋,随身物品果然已全部不翼而飞。 這时,显示器的画面也已中断,估计那些自称“至高者”的家伙们是不准备再给他更多信息了。 赫尔抬头看了看周围,在天台入口的门上面看到了一個由金属钉架临时按上去的摄像头,他想了想……果断地跳起来把摄像头拽下来、就地踩碎,然后就离开了這個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