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夜青樓

作者:何昊遠
那夜青樓穿一身男子的白袍,看上去三十歲左右,五官沒什麼特點,只是雙脣比較薄,梳着男子髮髻,但又不掩飾自己女子的身份,腰間掛着一把劍和一個藥葫蘆,那藥葫蘆油光鋥亮,顯然是用了很久。

  “師傅,這就是我們楊使君。”

  薛青介紹完,夜青樓看了楊禹一眼說道,“他用不着我保護。”說完她轉身就要走。

  薛青死死拽住她道:“師傅,你別走嘛,我們使君前日剛剛遇伏,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師傅,算我求求您了。”

  “夜女俠,請留步!”楊禹也叫道。

  “我不姓夜,別亂叫。”夜青樓被薛青硬拽着,無奈只得停下,聽到楊禹叫她,立即不客氣地懟道。

  “不姓夜?你不是叫夜青樓嗎?”

  “叫夜青樓就姓夜嗎?嘁!也不知道你腦子是怎麼長的。”

  “那敢問女俠如何稱呼?”

  “夜青樓。”

  得,老子管你姓不姓夜幹嘛,楊禹對小九一使眼色,然後轉頭對夜青樓嘿嘿一笑道:“來都來了,先比劃比劃再說唄。”

  鏘!小九長劍出鞘,雙腳一彈,有如流星襲月向夜青樓刺去,夜青樓不屑一顧,豎起兩根手指一夾,竟硬生生把小九的長劍夾住,讓小九凌厲的攻勢頓時一滯。

  小九想抽回寶劍時,夜青樓雙指一旋,啪的一聲,長劍頓時折斷,她順勢拍出一掌,想把小九拍飛,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突然有勁風襲來,逼得夜青樓不得不收掌,向襲來的勁風急迎而去。

  “姓楊的,你要不要臉,竟然偷襲。”

  “哈哈哈,女俠果然了得,這丹藥就作爲我的聘金吧。”

  “咦!”夜青樓這纔看清自己接住的竟是一顆丹藥,正散發着淡淡的清香,夜青樓是此中行家,一聞便知掌中丹藥不凡,忍不住放到鼻子下細細聞着。

  小九一臉慚愧的退開,正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即便是當初面對衛長安的刺殺,小九也沒這麼狼狽,一招遞出便被人折斷了劍,還是用二指折斷的,這在以前是他無論如何也不相信的。

  楊禹上前拍了拍小九的的肩膀,笑着對夜青樓說道:“夜女俠,怎麼樣?這聘金可夠?”

  夜青樓有些不捨地又看了看那丹藥,然後重新換上不屑的表情說道:“我夜青樓是什麼人,豈是你一顆丹藥便能收買的?做你的春秋大夢吧。”

  楊禹從她認真地聞看丹藥的行爲便判斷出自己的推斷沒錯,於是從懷裏拿出在竹林寺外得到的那本書,嘁的一聲撕下一頁,遞給夜青樓道:“那不知加上這個如何?”

  “你有病!拿張廢紙……咦……”正感覺被羞辱的夜青樓突然目不轉睛地看着那張紙,看完之後如獲至寶立即揣進懷裏,然後怒不可遏地對楊禹叫道,“你個瘋子,大瘋子!這樣的絕世祕籍你竟然隨手撕了,你有病,拿來,給我拿來……”

  “慢來,慢來,夜女俠你不會想當衆明搶吧,哈哈哈。”

  “搶你怎麼着?你個瘋子,這樣的至寶留在你手上,簡直是暴殄天物,立即給我交出來。”

  “只要你答應做我護衛,這本書就是你的了。”

  “果真?”

  “不假。”

  “好,我答應你,快把書拿來。”

  莊無忌、楊恩等人正在簽押房裏忙碌,眼下秋收是重中之重,隨着各軍及各郡縣的收成不斷彙報上來,莊無忌他們臉上的笑容也越發多了。

  以前即便遇上豐年,大部分糧食實際上還是落在地方豪強手裏,官府靠稅賦收上來的只是一小部分。

  但現在不同了,楊禹搞出的建設兵團開墾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的產出可是全部歸公的,雖然要扣除兵團的口糧,但少了地方豪強這一層盤剝,入庫的糧食自然是倍增。

  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莊無忌他們正開心,便見有侍衛來傳話:“各位大人,楊使君請諸位到二堂議事。”

  楊禹自關中回來後,很少打理具體事務,如此鄭重地把大家召集到二堂,那肯定有重要的決定,衆人連忙起身趕往二堂。

  除了莊無忌、楊恩、杜恆外,楊義、楊朗、衛長安、楊子安、魏玄、宋茂、韋典這些人也都被楊禹請到了二堂。

  “各位辛苦了,請坐。”

  衆人見這陣仗,知道楊禹必有大事宣佈,於是匆匆一揖後便各自落座。

  等大家坐定,楊禹說道:“這幾天我獨自琢磨了一下,咱們秦州的行政構架雖然搭起來了,在各位盡心盡力的配合下,軍政事務處理得也算有條不紊,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所以,今天請大家過來,就是想討論一下這個事,正式明確一下大家的職責。”

  耿直的韋典說道:“使君所言極是,使君既然已有思慮,不妨示下。”

  楊禹點點頭道:“由於別駕寧壽之陷於長安,至今不知所蹤,因此我的意思是以莊先生爲長史一職,再由我兄長、杜恆分任左右長史,三人繼續總理秦州軍政。長史之下分設吏、戶、禮、兵、刑、工六曹,設參軍各領其事。”

  至於六曹參軍的人選,戶曹楊禹是想交給他二哥楊義,禮曹交給宋茂,兵曹交給楊子安。

  軍事方面,設司馬及左右參軍,總領各軍團,日常制訂訓練計劃和駐防調度以及後勤事務,戰時居中調度及率軍出征。楊禹的意思,是由楊朗出任司馬,衛長安任左司馬,由趙晟任右司馬,組成一個類似於總參謀部的部門。下轄錄事、功曹、倉曹、刺奸等部門,各設參軍領其事。

  這樣一來,軍、政兩套系統基本分開,這兩套構架一提出,立即引發衆人熱烈的討論。

  大家敏銳地覺察出楊禹提出的這套方案,基本上就是按一個獨.立的政體設置的,各個職位雖然還是採取州一級的官職名稱,但實際職能已經有了不少改變。

  不過回頭一想這也正常,如今秦州雖然名義上還是晉朝的一個州,但由於孤懸在外,實際上也需要這麼一個完整的構架來獨自運行。

  秦州初創,還沒有形成各種利益派系,還沒有因爲派系利益相互扯皮的現象,是以行事效率非常高,衆人討論完善一番後,基本便將這個軍政構架確定了下來。

  在莊無忌的提議下,還加設了一個職能類似於御史臺的部門,名爲察院,設正副監察使各一人,專司監察官員,彈劾不法。

  至於各部門的官員任命,以及更詳細的職能劃分,楊禹只定下了一些重要部門的人選,其它的並不專斷,他做事向來是抓大放小,不喜歡凡事親力親爲,像丞相那樣事必親躬,終落得個出師未捷身先死,豈不長教英雄淚滿巾?

  吏曹參軍的人選太過關鍵,大家討論來討論去,最終楊恩提議還是由楊禹暫領吏曹,莊無忌也覺得遴選出來的官員,有必要由楊禹親自考覈一番再任命,便也支持楊恩的提議,楊禹也只好暫領着吏曹。

  除此之外,楊禹深知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因此重設了州學,由宋茂請來的河西大儒郭懷出任祭酒,各縣也同步設立縣學,能進入縣學的學生,不僅不收學費,官府還按統一標準發放廩膳津貼,生員不分胡漢種族,只要通過考試就可以入學。

  等明年財政允許的時候,楊禹還準備連蒙學也一起官辦,讓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不然終究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孩子纔有機會讀私塾,能考入縣學的也必然是他們。

  再等等吧,飯要一口一口的喫,等明年精鹽和棉紡這兩項產業發展起來,應該就有能力辦些蒙學了。好在這一點,各軍團已經在做,楊禹倒也不急在一時了。

  放眼整個西北,此時無論是西秦還是北涼、胡夏、甚至於北魏,在各方面都還很粗簡,基本都還是粗放式管理,沒有正規的稅收,官員也沒有正式的俸祿,遠沒有秦州這麼精細,只要加以時日,楊禹相信秦州各方面的優勢必定會慢慢體現出來,從而在鬥爭中佔據優勢。

  不過別人顯然不想留着他慢慢發展,各兵團主將經楊禹召集剛剛趕到上邽,準備議事。安定方向便傳來了赫連勃勃大軍停在安定不動的消息。

  這個時候胡夏的河套比較空虛,赫連勃勃本應儘快回防統萬城纔是,他停在安定,就顯得有些反常了。

  楊禹相信,事有反常必爲妖。緊接着,陳倉、汧縣的夏軍也在增加的消息傳來,楊禹心裏大概就確定是怎麼回事了,該來的,終究是要來啊。

  州衙二堂裏,這次是坐得滿滿當當,因爲衛長安、楊朗、趙晟、楊子安這幾人調入了中樞,各軍主將也作爲部分調整:

  第一軍軍長蒙稷;長史元良。

  第二軍軍長慕容錯;長史謝純。

  第三軍軍長李信;長史魏冉。

  第四軍軍長賀常;長史田豐。

  第五軍軍長毛直;長史東方略。

  第六軍軍長郭矅;長史劉詠。

  第七軍軍長李當歸;長史羅銘。

  第八軍軍長楊秋水;長史馬援。

  第九軍軍長劉睿;長史荀謐。

  第十軍軍長姚蓋;長史崔城。

  第十一軍軍長宗耀;長史寇遜。

  第十二軍軍長於堅;長史蘇步青

  雲嶺鐵騎校尉楊志;長史,薛青。

  目前各軍長史留守,主將都趕了過來,加上莊無忌等人,把二堂坐得滿滿當當,這其中第一軍與第二軍屬於大軍,各有一萬人馬,主要是由楊禹從關中帶來的人馬和秦州的降兵組成,原本是由楊朗和衛長安分領,防備仇池和西秦。

  其餘的十軍都是由年初的難民整編,抽調原來雲嶺鐵騎和其他老兵爲中下層軍官形成的,每軍總兵力都在五千左右,十軍合計五萬,但其中青壯三萬多,餘下的兩萬年紀比較大,只能作爲輔兵使用,不能指望他們再提刀上陣殺敵了。

  一通加減下來,目前秦州可戰之兵在五萬四千左右。

  另外就是這次馳援關中回來,楊禹從幾千人馬中挑選了五百人作爲自己的親衛營,專司州衙宿衛,營長是阿幹薄。

  對於阿幹薄的任命,楊恩曾極力反對,但楊禹有他的用意,幾番溝通之後楊恩才勉強同意。

  各軍主將中,第一軍軍長蒙稷原是楊朗的副將,身高八尺,虯鬚如鐵,殺氣騰騰,屬於粗中有細的那種人。除了他外,還有第七軍軍長李當歸、第八軍軍長楊秋水、第九軍軍長劉睿出身雲嶺五寨,加上楊志,出身雲嶺五寨的共有五人。

  另外第十軍軍長姚蓋和第十二軍軍長於堅原是姚艾的麾下,姚蓋不必說,原本就是後秦大將,值得一說的是于堅。

  于堅是幷州人,原本只是後秦軍中的一名校尉,而且只有二十六歲,楊禹發現他統兵有方,有勇有謀之後,不計較他降將的身份,力排衆議讓他出任了第十二軍軍長;

  目前看來,楊禹沒有看錯人,今年兩次全軍大比武,十二軍排名都在前三之內,最近一次比武成績更是衝到了第二名,直追楊志的雲嶺鐵騎,讓楊志很有壓力。

  等衆人坐定,楊禹手按劍柄,環顧衆人說道:“一年了,這一年來,靠着大家齊心協力,衆志成城,我們以草創之師,擊敗了乞伏曇達的大軍,擊退了楊盛的夾擊,我們平定了內部的叛亂,出兵縱橫馳騁了半個關中,我們還安置了二十萬流民,大修了水利,開墾了數萬畝良田,獲得了喜人的豐收。新型的紡車、織機都已準備好,只等棉花采摘回來,咱們就可產出大量的衣被,要做到衣被天下並非難事,加上精鹽、茶葉等等,都將給我們帶來巨量的財富。這每一項成就,都足以讓我們引以爲豪,如果讓我們發展數年,我相信秦州必定能成爲最富裕、最強大的一方,這一點,諸位看看我們的發展勢頭就知道。”

  楊禹說到這,在座的衆人深以爲然,隨着楊禹入主秦州,一次次化危爲機,新的技術,新的生產工具、新的體制層出不窮,短短一年時間,整個秦州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變,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對外戰爭更是不斷獲勝,越打越強,這極大的增強了大家的信心和凝聚力。

  而楊禹此時強調這些成果,也有提醒大家的意思,秦州的未來是光明的,大家不用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安心在秦州幹下去是最明智的選擇。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爲只有大家都覺得未來可期,纔會全心全意地追隨你。

  希望,在什麼時候都是最重要的。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