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七章坐地起價(第三更)
所謂無利不起早,摩根財團憑什麼幫助英資財團收購置地集團,沒有利益會幹嗎?
摩根財團想要在香江佔有一席之地,尤其看好匯豐銀行,恰在此時,英資財團找上門來,雙方一拍即合。
這種合作是互惠互利的,摩根財團才答應幫助英資財團收購置地集團,而匯豐銀行、太古洋行也答應對方,在恰當的時機,對摩根財團定向配股,使其成爲公司股東。
作爲世界級大鱷,這點事情根本不算什麼多難的事情。
瞭解一下易通地產財團的背景資料,在摩根財團眼裏,這種小蝦米伸伸手就能捏死,僅憑摩根財團的牌子就能把對方嚇傻,摩根財團才加盟英資財團,共同舉牌置地集團。
但是,後來的結果有點出乎意料之外,收購置地集團行動竟然失敗了。
喬治是什麼感覺?
我勒個去了,都有了撞牆的念頭。
不能不說,這其中喬治有很大責任。
這也難怪,像摩根財團這種是接近資本大鱷,會把易通地產財團放在眼裏嗎?
輕敵,喬治犯了一個小小錯誤。
易通地產財團一方第一次舉牌匯豐銀行、太古洋行,在喬治看來,那是唬人的,只是一種圍魏救趙的策略。
其實,不光是喬治這樣想,包括沈弼、威廉以及香江富豪層那些大佬們不都這樣想嘛。
但是,當易通地產財團一方在第二次出手之後,喬治收起了輕視之心。
易通地產財團能一次性舉牌一家公司百分之十五股份,氣勢非常兇猛。
僅有一次的話,或許可以鄙視。
但是,這種手法再一次展示出來,由不得喬治不重視易通地產財團。
這種快速燒錢的行爲,若沒有一點實力,誰玩得起?
收購置地集團失敗,摩根財團與英資財團所達成的協議也就失去了意義,不能進入匯豐銀行,摩根財團多少有點不甘心。
而摩根財團手裏持有百分之九置地集團份額,卻是花了大價錢買來的,這麼高的價位與實際價值根本不符。
你妹,冤死了。
置地集團的主營業務是房地產項目,對此,摩根財團興趣不大。
倒是對匯豐銀行興趣頗濃,其次纔是太古洋行。
吃了大虧的摩根財團會甘心嗎?
當然不甘心!
此時,易通地產財團與匯豐銀行、太古洋行爭奪控制權相戰正酣,摩根財團隱在一旁虎視眈眈。
上一次舉牌,易通地產財團一方與匯豐銀行一致行動人控股方持股相同,讓摩根財團看到了機會。
喬治毫不猶豫入場吸納籌碼,等待時機。
這種收購戰是資金的較量,說到家就是燒錢行爲。
到了這般價格,說價值,那是扯淡。
匯豐銀行五六元的股票,炒到了六七十元,豈不是博傻?
博傻行爲走到最後,不是某一方資金鍊斷裂,就是雙方兩敗俱傷,這種事情喬治見的多了。
關鍵一點還在於,對立兩家持股比例相差不大,這纔是摩根財團的機會。
當然,最好的機會是雙方股權比例相等。
比如,易通地產財團上一次舉牌,與匯豐持平。
但是,時間來不及,摩根財團剛有了想法,手裏暫時沒有匯豐銀行的股票,吸納籌碼需要時間。
其二,價格還不是很高,匯豐與易通地產財團雙方燒錢行爲,還沒有到最激烈的時刻。
所以,喬治需要等待。
匯豐銀行昨日的收盤價進入七十元之上,在喬治看來,收購戰繼續僵持下去,必定有一方繃不住了。
此時出手,正當其時。
在這一點上,喬治的判斷還算準確,至少匯豐銀行一致行動人內部產生了分歧,燒錢行爲難以持續。接下來匯豐一致行動人能不能繼續增持匯豐銀行股票,在七十元之上的價格,真的很難說。
所以,喬治果斷出手,舉牌匯豐銀行百分之二股份。
爲什麼沒有舉牌太古洋行?
首先,易通地產財團一方持股比例,遠遠大於太古洋行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從一開始易通地產財團已經佔了上風。
所以,喬治感覺在太古這隻股票上,希望不是很大。
其二,喬治對匯豐銀行更感興趣。
今日喬治出手,是建立在易通地產財團一方與匯豐銀行一致行動人一方,在股價進入七十元之上,尤其是在消息面繼續發佈之後,其股價會進一步飆升,今日有可能進入八十元之上,無論匯豐銀行一致行動人還是易通地產財團,想繼續從二級市場上搜集籌碼,已經不具備操作性。
算一算匯豐銀行一致行動人燒了多少錢?
在算一算易通地產財團一方所持有的這麼多股份,又花了多少錢?
不說別人,就連喬治這個在資本市場上身經百戰的老手,都驚歎不已。
木有這樣燒錢滴!
這就是喬治的理由,此時出手,無論是匯豐一方還是易通地產財團一方,都已經力竭,摩根財團才能夠掌握話語權。
百分之二的股份,相對於匯豐銀行、易通地產財團一方所持股份百分之三十幾的比例,真的不算什麼。
但是,卻是左右局勢的關鍵所在,摩根財團就是白衣騎士。
此時,若摩根財團加入匯豐銀行一致行動人一方,則持股數量要比易通地產財團一方多出百分之零點五比例。
那麼,易通地產財團一方將是失敗者。
摩根財團有恩於匯豐銀行一致行動人,是不是應該有所回報?
更何況在這之前雙方還有一份協議,摩根財團的最終目的一定能夠達到。
當然,最保險的是易通地產財團一方來求摩根財團加入他們一方。
無論是匯豐銀行一致行動人,還是易通地產財團一方,誰把摩根財團拉到自己陣營,誰就是勝利者,摩根財團就可以坐地起價。
所以,喬治更傾向於易通地產財團一方。
摩根財團所持百分之二股份,加上易通地產財團一方持有的百分之三十七份額,合計持有匯豐銀行百分之三十九股份,已經到了幾乎無法撼動的地步。
這就是喬治的整個算計,舉牌之後,他只需等待匯豐銀行或者易通地產財團一方主動找他。
不錯,在摩根財團發佈公告之後不久,匯豐銀行一致行動人已經聯繫喬治。
此時,喬治既沒有答應匯豐銀行的求助,也沒有駁回他們的訴求。
所謂坐地起價,至少有人爭吧。
現在只有匯豐銀行一致行動人一方,沒有競爭者,就沒有所謂最大利益化。
喬治不急於回答匯豐銀行一致行動人,他在等待易通地產財團一方相求,兩家相爭激烈,喬治纔開出自己的要價,誰給出的條件好,那就答應誰,爲摩根財團尋求最大利益。
周瑜會來找喬治求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