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截殺汪伯彥

作者:未知
汪伯彥,北宋最後一任相州知府,秦檜就是他的外甥。 奸臣並不是天生的,有一個曲折複雜的變遷過程。 汪伯彥曾經也想有一番作爲,小皇帝趙桓登基之後,專門召見汪伯彥。 《河北邊防十策》,就是汪伯彥給小皇帝趙桓奏對的內容,說明他對邊防事宜有過一些思考。否則的話,不會皇上一問起,他就立即滔滔不絕一大篇。 去年十月,完顏宗望攻陷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小皇帝趙桓下詔遷真定府於相州,潰退下來的部隊由汪伯彥統領。 完顏宗望攻陷真定府之後,命令完顏當海、完顏宗弼(金兀朮)南下試探了一下,結果遭到岳飛所部的迎頭痛擊,而且宗澤的後續部隊也整裝待發,隨時準備增援前線 完顏宗望一看磁州很難通過,所以靈機一動,命令完顏闍母率領主力部隊掉頭向東,一個突然襲擊拿下了恩州。然後逆流而上奪取大名府,就來到了相州的東面,和汪伯彥的五萬大軍隔河相望。 奸臣雖然不是天生的,但是他的一舉一動卻有徵兆,汪伯彥就有徵兆。 汪伯彥手下的五萬人分爲三部分:上任後招募的土兵、北面敗退下來的楊惟忠所部潰兵、西面敗退下來的种師中潰兵。 雖然都是潰退下來的散兵遊勇,但是你要相信一句話:能夠在數十萬人屍骨無存的戰場上活下來,絕對都是兵油子。他們並非一無是處,實際上也有一定的戰鬥力。 這些潰兵裏面有兩個統制官:王淵、劉正彥。還有兩員小校:韓世忠、苗傅。 當然,這個時候的韓世忠、苗傅還沒有出人頭地,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營長,沒有什麼發言權。 完顏闍母率領六萬大軍,突然出現在相州東面,鋒芒直指滑州一線,京師汴梁已經危在旦夕。 如果是一個負責任的將領,是一個不惜爲國而死的將領,肯定要出兵切斷完顏闍母的進兵路線。 可是汪伯彥啥都沒幹,僅僅命令部隊在黃河西岸嚴陣以待,防止完顏闍母渡過黃河進攻相州。 你這不是胡扯嗎?汴梁城就在眼前,完顏闍母又不是喫飽了撐的,他的目標是攻佔汴梁城,沒事進攻你相州幹什麼? 毫無疑問,汪伯彥不過是給自己的貪生怕死,尋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而已。 如果把韓世忠換成岳飛,他肯定不會在河西堅守,絕對會渡河襲擊完顏闍母。 岳飛性格固執,有時候不把上司放在眼裏,喜歡一意孤行,不知道是對是錯。 歷史上沒有如果,韓世忠也不是岳飛,他就沒有違抗軍令渡河襲擊,而是給完顏闍母行注目禮,目送完顏闍母攻克滑州、佔領胙城,然後在劉家寺安營紮寨,等候主帥完顏宗望到來。 沒有攔截完顏闍母也就罷了,完顏宗望帶兵三萬隨後過來,也沒有遇到攔截,那也罷了。 可是,汴梁城被圍攻一個半月之久,近在咫尺的汪伯彥居然始終按兵不動,理由是沒有接到朝廷的調兵命令。 這個年代沒有電話電報,汴梁城被女真韃子圍得水瀉不通,朝廷如何發佈調兵命令? 即便朝廷發出調兵命令,被女真韃子截獲了,半路上來一個伏擊戰,你還不得全軍覆沒嗎? 事實上,朝廷發出了調兵命令,東道總管胡直孺接到了命令,結果在半道上遭到完顏斜保的伏擊。 五萬大軍全軍覆沒不說,胡直孺也變成了俘虜,後來被完顏宗翰綁在陳州門外示衆三日。 不管怎麼說,汴梁城周邊打成了一鍋粥,能夠投入戰鬥的部隊,或多或少都露了一小手。 比如說遙遠的磁州宗澤所部,岳飛還在和完顏宗弼(金兀朮)較量,起碼可以說在打仗。 唯有汴梁城北面的相州一片沉寂,距離京城近在咫尺,居然三個月時間啥都沒幹。 距離京城很近,雖然會但經受怕,但也有很大的好處,那就是消息靈通。 汴梁城周邊發生的事情,汪伯彥的斥候兵很快就知道了。 第一個消息,九皇子趙構出城議和,懇請完顏宗望暫緩進兵,結果進入浚州之後突然消失,並沒有來到相州境內。 第二個消息,太上皇、小皇帝居然主動出城當了俘虜,皇太后、皇后、嬪妃、宮女、處女近兩萬婦女被送給金兵。 兩個壞消息傳來,讓汪伯彥的心中頓時產生了幾萬種念頭。 皇帝都當了俘虜,繼續等下去就是坐以待斃,所以汪伯彥決定行動了。要行動,就要有動員令,否則五萬大軍不會聽他的。 汪伯彥的動員令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太上皇、皇上同時蒙難,正是我們盡忠報國的時候。現在我命令全軍出擊,尋找九皇子康王趙構,然後徐圖恢復!” 往哪裏尋找呢?前往東平府,遠離戰火! 汴梁城在西面,汪伯彥率領五萬大軍向東逃竄,明眼人一看就是要逃跑。大宋官軍雖然戰鬥力不行,但是察言觀色的本領出類拔萃。 既然知府大人帶頭逃跑,那就說明所有人都可以逃跑。 居於這種認識,汪伯彥全軍開拔的命令一下,五萬大軍在三天之內就只剩下八千餘人。 沒想到好不容易跑到南樂縣韓張鎮,汪伯彥的殘部八千餘人居然掉進了伏擊圈。對面一處高地上一面紅旗飄揚,上面六個大字:興漢都元帥李! 伏擊圈東北西三面,全都是嚴陣以待的騎兵,而且長槍在手,單刀出鞘。 伏擊圈正南面,是一溜馱馬式弩牀,漫天殺氣滾地而來,讓汪伯彥渾身冰涼。 不錯,來的正是李憲,那面大旗是真的。 原來,李憲命令楊再興、張榮、關勝所部抓捕張愨,他們分別派出幾十股小部隊到處滲透。抓到張愨的同時,也發現了汪伯彥所部的移動方向。 因爲汪伯彥是朝廷官軍,而且還是相州知府的身份,鄒吉、楊再興、關勝都不敢擅自決定。 尤其是濮州兵馬統制張榮更着急,因爲汪伯彥的進軍路線,剛好衝着他的防區過來。 打,還是不打,這個問題就到了李憲面前。 命令鄭握、武大郎、武二郎、徐進把張愨立即綁縛上任,就是因爲李憲急於謀劃對付汪伯彥,因爲他手下有一個令人頭痛的韓世忠打前鋒。 如果不是韓世忠和下層軍卒關係好,汪伯彥不可能保存八千軍隊,甚至連八百人都不能留住。 李憲原定計劃,是在鉅野縣城停留七天,把剛剛招收的新兵整頓一番,至少應該擺出去能看。 可現在不行了,必須立即採取相應措施。 幸虧李憲此前鬼使神差,命令孟威整編一個連,就送一個連到鉅野縣城,而且要提前整編騎兵。 經過兩天兩夜的連軸轉,鉅野縣城已經有了二十一個連的騎兵——騎在馬上的士兵,能不能打仗還在兩可之間。 也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楊瓊不負衆望,把她的女兵團帶到了鉅野縣城。 書中交代,李憲當初火燒牟駝崗,一把大火燒死了郭藥師五千人,一共得到近三萬匹戰馬,全部在卷山寨。 李憲命令楊瓊的女兵團,把解救出來的婦女送到卷山寨是一個方面,立即吸收婦女參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帶一批戰馬出來。 楊瓊看見李憲的時候呵呵大笑:“大哥,報告你一個好消息。我的女兵團現在是一萬一千多人,採用一人雙馬的方式,戰馬總數兩萬三千匹,卷山寨那邊僅僅留下四千匹作爲儲備。” 李憲沒有時間羅嗦:“妹子,把你吸收進來的四千五百處女,全部交給鳳兒的白雀營,她在懸窟寺招進來的七百八十多婦女交給你。女兵團正是改編爲紅鸞營,作爲元帥府親兵的左大營,白雀營作爲元帥府親兵右大營。” 把所有的女兵都安排進去,又經過一番調整,李飛鳳的白雀營女兵人數,正式定編爲四千五百人。楊瓊的紅鸞營女兵人數,定編爲九千六百人。 此後不久,周處和屈明完成了孔彥舟所不的改造,孟威從懸窟寺回來,合計招兵一萬七千人。 李憲隨即下達“興漢元帥府親兵營”的成軍命令,正式組建大元帥行營: 內衛侍從營:統制官趙仙郎,副統制趙香雲、趙金兒,總兵力210人。 中軍護旗營:統制官張遇,副統制張青,總兵力1200人。 中軍斥候營:統制官曹申,副統制屈明,總兵力1800人。 右衛白雀營:統制官李飛鳳,副統制李默兒、李蘭兒、李金奴,總兵力4500人。 左衛紅鸞營:統制官楊瓊,副統制吳小琴、劉菊仙、王菱香,總兵力9600人。 前衛鐵衛營:統制官孟威,副統制李明、李達,總兵力9600人。 後衛近衛營:統制官周處,副統制李志、李強,總兵力7200人。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一個特殊的“內衛侍從營”,趙仙郎、趙香雲、趙金兒是統制官,實際上就是李憲起草文件的槍手。另外七名公主分別率領三十人,紮營的時候就住在李憲中軍大帳後面。 說白了,李憲就是把十位小公主給保護起來了,讓李飛鳳的小嘴巴翹了一整天。 不管大元帥府的這個親兵營能不能打仗,但是兩萬多人都是騎兵,擺成方陣也能嚇死不少人。 被嚇唬的第一個對象,就是狼狽逃竄的汪伯彥。 其實,韓世忠一馬當先,首先就被嚇唬住了,因爲他最先看見馱馬式弩箭連,一種無力感升上心頭。 因爲馱馬式弩箭的巨大殺傷力,韓世忠在保州城外領教過,那個時候還只有二十四張弩牀。 可今天不一樣,李憲集中了十八個弩箭連。這是楊瓊奉命從卷山營帶過來的,也是李憲組建大元帥行營的憑仗。 新編的兩個女兵營,騎馬打仗那絕對是笑話,但是李憲有應變之策,不然也不敢正面阻擊汪伯彥的八千多人。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