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011章 电影不是良药

作者:未知
由于作为舞台剧就比较成功,《发胶》并不缺乏观众基础,而且使馆影业在宣传推广中,也做了大量工作。 比如尽可能打好约翰-沃特斯這张牌。 作为北美电影圈公认的“垃圾教皇”,约翰-沃斯特在影迷中多少也有些知名度,尤其《粉红色的火鸟》,這种影片属于越禁影迷越好奇的典型。 《粉红色的火鸟》导演的歌舞片?這個噱头還是引起了不少路人观众的关注。 那些不了解《发胶》歌舞剧的人,還会非常好奇,《粉红色的火鸟》与《发胶》风格完全不搭啊。 罗南当初同意《发胶》立项,一是舞台剧本身就有相当的影响力,二是歌舞片正处于一個短暂的复兴期,再就是2000万美元的投资也不算高。 但真要說对這部影片有多么看好,那也谈不上,罗南根本不记得任何与《发胶》有关的信息。 《发胶》内部试映时,出乎罗南预料的精彩,他直接打了九分。 這九分当然是从商业市场的角度出发衡量,与影片本身艺术考量基本上沒有关系。 影片的主题契合现今呼声越发高涨的黑人平权运动,美伦美幻的歌舞场景和打了鸡血似的载歌载舞,不但不会让影片显得沉重,反而会叫观众充分体会到欢乐。 曾经黑人在美国是奴隶,如今种族問題依然存在,但早已今非昔比。 上個世纪六十年代反对种族隔离的运动轰轰烈烈,在那個反叛的年代裡,上演着无数的运动,影响至今。 女主角是個胖子的设定也别具一格,胖被认为是难看的,女人们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减肥,即使多数女人身体健康身材匀称。 還有一点不能忽视,女主角阿黛尔的演技或许一般,但影片歌舞比重极高,恰好有利于阿黛尔专业级歌手水准的发挥。 剧情什么的,其实在歌舞面前都做了一定的淡化处理,确切点来說,《发胶》就是一部用二十首歌曲串联起来的大型MTV,包括阿黛尔在内的主演群体的歌舞表演,发挥出了极高水准。 阿黛尔的几段演唱,更是冠绝全场,为影片增色极多。 歌舞是大餐,作为辅料的其他戏份,做的也很出色。 花衬衫,猫王头,镶满亮片的晚装,沒大脑的公主裙,60年代的美国,所谓时尚家取之不尽的宝藏。 作为歌舞片,必然首要重视观赏性,所以《发胶》极其聪明的淡化了情节的真实性,涉及到的一些敏感话题,比如“肥胖”和“种族”的真实性也就得到了缓解。 本来嘛,這种商业歌舞片看的是热闹,揪出观众一肚子酸水,何必呢。 最后的成片可以說超過了包括罗南在内相对论娱乐内部众多人的预期,也认为這部影片能够在三月份的北美电影市场上面,取得不错的成绩。 虽然沒有参加《发胶》的首映式,但罗南一直在关注這部影片的市场动态。 《发胶》的故事绝对算不上新颖,通過一個做着明星梦的白人胖妞的视角,去看待取消种族隔离运动,并把它融入到一個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而且,影片中无时无刻不在阐述着一個關於审“美”的观点,阿黛尔饰演的胖妞,一個似乎会注定失败的人物,最后却赢得的TV选秀的胜利,并且帮助黑人女孩获得了一個历来只有白人才登顶的冠军。 這個结局也非常符合社会大势的需要。 《发胶》不是屎尿屁喜剧片,片中几乎沒有什么特意的搞笑內容,但是影片就像一台永远在制造微笑的机器,会让观众的嘴从头裂到尾。 即使有人对影片的故事毫无兴趣,影片的歌曲和舞蹈也能让人反复欣赏。 很自然的,《发胶》取得了超出外界预期的成功。 北美上映首日,這部影片就在3780家影院当中,拿到了1433万美元,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发胶》做的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在以平权作为主题的同时,以歌舞淡化了其中的沉重,让人感受到更多的欢乐。 电影不是良药,无法帮人搞定任何事情。 但是,电影却可以作为一种精神依托,有时可以成为一种精神食粮,来填补观众空虚的心灵世界。 好的电影并不一定令人心情舒畅,受到大众欢迎的电影却能够使人身心愉快,《发胶》无疑属于后者。 北美首周末三天,《发胶》在3780家影院当中,收获3469万美元,力压同周末开画的《狙击生死线》,拿到了北美票房榜的周冠军。 后者由派拉蒙影业制作发行,尽管马克-沃尔伯格倾情加盟,依然走上了近些年狙击手电影大多失败的结局,北美开画周末仅仅有1425万美元进账。 比起影片高达6500万美元的制片投入,派拉蒙影业想要收回成本,任重而道远。 最近這几年,像是狙击手和空战一类的电影,跟战争史诗片差不多,绝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成功者寥寥无几。 九十年代一度大火的战争片,总体市场反响甚至比不上短暂复兴的歌舞片。 北美上映第一個周末,《发胶》的票房收入已经超過了制片成本,這也给相对论娱乐带来了不大不小的惊喜。 影片票房大卖,从某些方面也给了约翰-沃特斯信心,他带着一位在欧洲结识的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一起找到了相对论大厦罗南的办公室裡面。 大厦顶层的会客室裡面,约翰-沃特斯为双方做了介绍:“汤姆,這是罗南-安德森先生,相对论娱乐集团的老板。安德森先生,這是汤姆-希克斯,一位来自荷兰的导演、编剧和制片人。” 這人的名字很陌生,罗南跟他握手的同时,也打量了一番。 汤姆-希克斯穿着米色的休闲西装,戴着一顶同色系的牛仔帽,看上去也就三十岁左右。 “你好,安德森先生。”汤姆-希克斯很有礼貌:“能认识你是我的荣幸。” 罗南客气的笑着点头,招呼两人坐下,问道:“希克斯导演是刚来北美,還是一直在好莱坞打拼。” 汤姆-希克斯赶紧回道:“今年年初刚過来。”他看了约翰-沃特斯一眼,說道:“我与约翰前两年在欧洲认识,共同的兴趣爱好让我們成为了好朋友,约翰一直想让我来好莱坞发展,我今年终于下定决心過来。” 约翰-沃特斯补充道:“好莱坞竞争激烈,但机会也多。” 罗南对于欧洲导演了解不多,但多少也知道,只要不是那些偏执的艺术派导演,很多人還是希望能来好莱坞发展。 别的不說,在欧洲拍摄一部电影,单单资金一项,可能就需要花费数年時間去筹集。 甚至還有欧洲知名导演,为了能拍出艺术电影,从父亲到儿子一起花费二十年時間筹集资金的例子。 這样的导演精神值得尊敬,但拍出来的电影缺乏观众。 约翰-沃特斯這时說道:“安德森先生,汤姆這次从荷兰来到好莱坞,带来了一個他写的剧本。” 汤姆-希克斯打开公文包,取出其中的文件袋:“我本人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将剧本拍摄成电影。” 罗南微微点头,說道:“我能不能先看下剧本。” 约翰-沃特斯给汤姆-希克斯使了個眼色,后者打开文件袋,取出装订好的剧本副稿,双手递到了罗南這边。 罗南也不客气,接過来快速浏览。 這一摞文稿不止是剧本副稿,最上面還有几张概念画稿,画稿是简单的素描,并不是特别清晰,但也能看出趴在地上的一個個人体轮廓。 汤姆-希克斯适时說道:“這是恐怖类型的题材。” 罗南看着画稿微微皱眉,画稿上面的三個人型趴在地上,紧紧连在一起,后面一個人的面部似乎贴在了前面一個人的屁股上面。 他把画稿拿到一边,去看后面的剧本,剧情开始是典型的美国脑残青年的中二旅程,两個美国女孩驾车穿越欧洲去旅行,然后遇到了一位疯狂的外科医生。 這位退休的外科医生最擅长的就是给连体婴做分割手术,但是這一次,他要给包括两位女孩在内的三位“病人”做完全相反的尝试,那就是通過一种异常可怕的手术将他们“连接”在一起。 他计划通過他们体腔内部的循环和消化系统,然后把他们的身体一個接着一個的进行缝合,借此来实现他那疯狂且病态的所谓的“一生的梦想”——人体蜈蚣! 曾经罗南看過這個系列的第一部,因为影片在某些方面可谓大名鼎鼎,也知道拍摄過三部曲,但后两部沒再看過。 以西方恐怖片的一贯做派和风格,续集肯定比第一部更加荒诞和恶心。 第一部裡只有三個人的人体蜈蚣,后面两部怎么也要有十几二十個人吧? 罗南抬头看了一眼汤姆-希克斯,又看了看约翰-沃特斯。 后者一手拍摄制作了《粉红色的火鸟》,后者虽然不认识,但目前来看估计就是《人体蜈蚣》的作者了。 只能說,哪怕相隔一個大西洋,這两位也有很多共同话题。 “人体蜈蚣?”罗南轻声說道。 汤姆-希克斯接话道:“实际上,我打算将這個项目命名为《人体蜈蚣》。”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