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天地如布人如蚁
雷祖!
這是传說之中,雷部之祖!
世间所有雷霆,皆掌控于其身!
但凡修持雷法者,皆尊雷祖,奉为至高。
天庭最强大的战神之一!
“你不是雷祖!”
就在所有人感到震撼的时候,便听得初祖开口說道:“连一缕残念都算不上。”
声音落下,初祖双手结印,倏忽执法,按在了五祖的脑袋上。
片刻之后,便听得初祖收回了手掌,看向了众人。
“传承法雷!”
“沒有前尘往事,而是雷祖的神通。”
“似乎是雷祖在最后的时刻,留下来的手段,避免传承绝了,所以他得了這传承法雷之后,脑海裡具备了当初……那最后的画面!”
初祖背负双手,說道:“将传承法雷,留给他的人,似乎不是为了给出雷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给出這一個……大劫降临的画面。”
声音落下,初祖伸手一扬,便见无数光芒闪耀而出。
众人便见光芒显化,变成了一幕场景。
茫茫苍天,无尽迷雾。
倏忽雷霆暴涨,此起彼伏,万千雷龙电蛇,数之不尽。
雷光炸响之间,便见迷雾之中,浮现出一座“山岳”!
随着无尽气息流转,那“山岳”不断动荡,偏移過来。
赫然竟是半张狰狞的巨大脸庞!
半张脸,便巨如山!
隐在迷雾中,令人万般震撼!
然而浩浩荡荡的雷霆,如同汪洋大海,将這无尽迷雾,尽数覆盖。
過得许久,各方传来声音,响彻天地之间。
“雷祖!”
声音显得极为惊骇而凄厉!
——
场中沉默了下来。
许久之后,才听得向来傲气的三祖奶奶,迟疑着开口道:“這半张脸……”
“這是以雷祖的视角,所见的半张脸。”
陆万忽然开口,皱眉說道:“传闻雷祖之身,通天彻地,万丈法相,威严无穷。”
然而如此庞大的雷祖,却也只在茫茫迷雾当中,见着对方半张脸。
而雷祖万丈法相,在其勉强,渺小如尘埃一般。
這究竟是何等惊世骇俗的存在?
“上古的秘辛,类似的碎片,老夫见了倒是不少了。”
初祖忽然开口,缓缓說道:“但目前老夫最好奇的是,当初在這小子……他是第五代掌教?”
停顿了一下,才听初祖神色复杂地說道:“确实复杂。”
此刻的五祖,本质上,是第五代掌教的阴神残存灵光。
而实际上,是炼化了国师的魂力,二者合一。
现在,却忽然多出了传承法雷。
“忘尽了前尘往事,只有一道传承之内,蕴藏着少许残破的画面。”
四祖不由得叹息道:“难怪他自以为是雷祖。”
因为除了雷祖的痕迹,再沒有關於過往的记忆。
所有的认知,来自于雷祖残存的破碎画面,以及那传承之雷。
从某种角度上来說,如今的玄天观第五代祖师,便是半個雷祖转世。
“如果五祖,乃是雷祖转世,那么天师……”
第二少师,忽然反应了過来,充满了惊愕。
他可是知晓,此中的秘辛。
黎守得了雷法神通,但因为雷祖的痕迹,成为了护道之雷,从而守护雷祖!
一直以来,包括黎守在内,都认为陆万具备着雷祖的传承法雷,甚至就是雷祖的转世之身。
可是现在,如果五祖具备真正的雷祖之力,那么陆万呢?
刚才他本以为,是陆万体内蕴藏雷祖之力,所以压服黎守。
但细想過来,陆万本身,也有雷霆神通!
可是陆万的雷霆神通,似乎并不受“雷祖”所制。
更重要的是,陆万此前,全然不知体内“雷祖”的存在,也就是說,陆万的雷霆神通,并非借用体内的雷祖传承。
這是属于陆万自身的雷霆神通,却是能够无惧于雷祖的神通!
“古往今来,雷霆之中,竟有堪比雷祖并肩者?”
三位少师,震惊万分。
而陆万微微闭目,感应着体内的雷霆。
他倒是似乎明白了什么。
這一门神通,称为:御雷!
他不是雷祖!
但是能够驾驭所有的雷霆!
甚至……
随着陆万倏忽伸手,却见五祖体内,雷光炸响。
就连雷祖遗存下来的传承之雷,似乎也在自身的掌控之中?
“……”
众人看着這般场景,无不震骇。
就连初祖,眼神当中,也充满了惊异之色。
能够驾驭雷祖的能力?
众人面面相觑。
而陆万收回了神通,微微闭目,感悟着来自于雷祖的传承。
正是凭着御雷神通,他将传承之雷,领悟了個透彻。
并且還帮助五祖,炼化了這传承之雷。
“师祖,還請替五祖,造個肉身。”
陆万神情肃然,說道:“此去对付劫魔,雷霆乃是天威,应该可以起到大用!但是沒有肉身,单凭阴神,全无守护,過于凶险了!”
肉身是渡世之宝筏。
沒有肉身,阴神在世,如游在水中。
就如常人,驾船而過苦海……但后者,需要凭着自身,奋力游過大海,非但会力竭疲乏,而期间還要遭遇海中恶兽的诸般威胁……更重要的是,苦海之水,销蚀其身,腐化其志!
此去应对劫魔,尽管肉身也可能会成为劫魔的寄托之身。
但对于众人而言,肉身之守护,可谓至关重要。
——
在场之中,初祖的年岁,最是古老。
但這场大劫,最后一次被封禁,是在八千年前。
初祖于一千三百年前辞世,但他本身,年少奇才,壮年而遭重创,直至陨落。
其实初祖本身,只有几百岁的阅历,可他上天入地,所识颇为丰富。
“這场大劫,当年老夫也是听說過的,好像是承冥天师府的创始人……亲自封禁的。”
太玄初祖,微微抚须,沉吟着道:“關於类似的大劫,其实不单是出现在咱们這個世界,在其他的古老人间界,也出现過。”
這番话,让众人眼神凝重,精神无不为之一振。
“大劫的源头,老夫倒是不知。”
“但是,已经有很多座人间界,被大劫覆盖了。”
“在天界的当中,似乎有個說法,称之为污染。”
太玄初祖,沉吟說道:“一旦被污染,就会成为大劫源头之一……”
他指了指苍天,說道:“就好比咱们這裡,如果被大劫尽数覆盖,那么這天地都将成为劫灰……咱们這個世界的劫灰,将会飘荡到其他的人间界,然后为其他的‘人间’,带去新的大劫!”
“听起来,倒像是剧毒。”
四祖沉吟着道。
“确实是剧毒。”
太玄祖师笑着說道:“身染劫灰,就会化为劫魔……无论你修为有多高,无论你修行功法多么玄妙,都难以坚持,這不正是剧毒?”
“那么,西方荒漠当中,那個世界缺口的通道,另一边,就是劫灰?”
陆万不由得问道。
“照你们所說,可以推测的是,至少在八千年前,那边的世界,還沒有被完全腐化掉,彻底成为劫灰。”
太玄祖师想了想,說道:“八千年前,那边還有生灵在顽抗!不然的,不会有劫魔!”
劫魔,便是世间生灵,被劫灰污染,化而为魔!
当初承冥天师府的初代天师,也就是当世道祖,以自身为饵,請阎尊执杆,钓来了那個世界,最强大的劫魔,同归于尽!
八千年光景過去了。
那边的世界,依然還有生灵可以抵抗嗎?
還是已经彻底化为了劫灰?
“难說……”
三祖奶奶忽然說道:“在大劫之下,要么短时日内,被彻底摧毁!要么具备抗衡大劫,甚至覆灭大劫的本事!沒有道理,可以僵持八千年的……”
八千年的光景,无尽的消耗,对面那一座人间界,如何抵挡得住?
想到這裡,三祖奶奶左右看了一眼,旋即說道:“如果不是上一代天师的谋划,再有掌教、黎守二位至强者,怕是大劫来时,如洪流席卷,不可抵挡,百年之内,世间腐化,成为劫灰。”
“但即便有陆万、黎守、甚至龙庭太师等真玄九印的存在,苦苦支撑,也不能维持八千年。”
“要么百年之内,天下毁灭,要么百年之内,世间构架出了抗衡大劫的方法。”
“八千年的大劫,相当于八千年裡,无尽的战火,燃烧在一個凡尘俗世之间,什么样的王朝才不会崩灭?”
三祖奶奶這样說来:“我倒是怀疑,世界的另一头,是雾海的所在……”
雾海盟!
這是在苍冥天当中,盘踞一方的强大势力,拥有众多阴神。
甚至于不逊色大乾王朝全盛时期。
但在近期,整個雾海盟,都陷入了沉寂当中,所有的阴神,都失踪于苍冥天,再沒有出现過了。
倘如认为,雾海盟的那边,彻底化为了劫灰,便說得過去。
“不,這些年间,在苍冥天当中,我等与雾海盟之间,有些来往。”
第一少师摇头說道:“从未得知雾海那边,出现大劫之事……但這一次,雾海盟全数消失,我們更倾向于,大劫刚刚降临那個世界,所以雾海的强大修行者,都汇聚起来,准备抗衡大劫。”
“考虑這么多,探一探大劫的源头,不就成了?”
三祖奶奶看向前方,悠悠說道:“我先去探一探,就沿着第四少师的痕迹。”
“等等!”
陆万想了想,說道:“初祖曾经上天入地,获取诸般秘辛,对于大劫,也有熟知,眼下……有什么看法?”
“道祖天师的封禁,经過八千年岁月消磨,而且他本身已经陨落,所以是无根之水,到了今日,目前已是极为薄弱,按道理說,现在大劫应该已经降临了。”
太玄初祖看向前方,幽幽說道:“眼下大劫依然沒有打破封禁,老夫觉得,应该是這方天地的缺口……沒有八千年前,那般可怕了!”
陆万怔了下,道:“虚空的缺口,被修复了?”
太玄初祖想了想,說道:“你们曾经說過,前代天师,荡灭群魔?”
“有关系嗎?”
“魔的本身,超出了這人世间应有的范畴。”太玄初祖說道:“尚未成仙,亦为成神,人间修行者,却吞噬众生,而得长生……不断吞灭,聚合天地之力,高居其上,久而久之,出了变故?”
“什么意思?”
“這世间好比一块布,我等都是上面的蝼蚁。”太玄初祖想了想,說道:“如若有個别蝼蚁,忽然长大,便会生出双翅,振翅而飞,去往所谓的天界!”
“若沒有振翅而飞呢?”
“长得太大,对于這块布,是個负担,会压破的。”
“哦?”
“换個說法,好比你在這块布上面,放了一百颗珍珠,這块布兜住了珍珠。”太玄初祖幽幽說道:“但有一天,其中一枚珍珠,忽然变成了玄铁所制,万般沉重。”
“布会被撕裂,或者穿透。”陆万应道。
“所以天地承载不住,就有了缺口。”太玄初祖說道:“我等修行,就是将珍珠,变成玄铁的過程……”
“但是在极为古老的时代裡,珍珠变成玄铁,就要飞升,去往天界?”第二少师开口說道:“我等无法飞升,却在這個人间,凭着‘真玄九印’的道路,走出了另一條路……”
“不错,按道理說,飞升之时,雷火淬炼,仙池接引,脱胎换骨,就是一种锤炼。”太玄初祖說道:“只有经過洗礼,才能变成仙根道骨,打破桎梏。”
“這個桎梏,在真玄第六印?”三祖奶奶惊讶道:“所以,我等只要不成魔,顶多就在真玄第六印?”
“不错!”
太玄初祖說道:“但是成魔,就是将所有的珍珠,叠加在一块儿,给自己增重,压塌這座人间!”
他想了想,說道:“這是老夫自己的感悟,咱们說回前一個,那是古籍记载的……”
前一個說法,便是众生如蝼蚁,飞升就是蝼蚁长大,振翅高飞。
“而這個古人的推测当中,入魔……不是振翅高飞,而是這蝼蚁,互相吞吃,导致变成了毒蚁!”
太玄初祖說道:“百虫置于器皿中,以药物催发凶性,互相厮杀,终有一虫,食尽百虫,凶厉绝伦,恶毒无比,是为蛊虫!”
“所以入魔之道,就是养蛊之道?”陆万顿时明朗。
“最强大的魔,就是最厉害的蛊。”
太玄初祖应道。“蛊虫太毒,会腐蚀掉咱们這人间的‘布’,出现缺口。”
“所以劫灰,从缺口之处,渗透過来?”陆万再度问道。
“差不多是這样。”太玄初祖想了想,說道:“荡灭群魔,算是灭掉了這些‘毒物’,避免继续腐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