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大角十三 作者:未知 引力波动扭曲炮大发神威,天体生命黑云惨遭炮轰,很快就碎成渣,变成一片星际尘埃,在翼宿九的轨道上静静漂浮。 不再关注死掉的黑云。 沈聪恢复钢铁星球形态,扭曲时空,加速向翼宿九五飞去。 翼宿九五是翼宿九的第五颗卫星,一颗岩石星球,上面的生命很低级,都是些类似原生生物的小虫子。唯独有意思的是,這裡孕育出了火种之灵,经過不断的杀伐、吞噬,培育出而十几個强大的行星级的火种之灵。 或者說,是行星级宇宙火种。 唯一欠缺的是智慧,它们纵然智商很高,但狂暴碎星者只是传承了生命种子,沒有传承知识。 所以它们和野兽沒有什么差别。 噗嗤! 一只行星级火种之灵被沈聪随手撕成碎片,它巨大的身躯在沈聪看来,跟一只老鼠沒有什么差别。 资源回收,只用了一個月時間。 這颗沒有被重新命名的翼宿九五,就這样告别了金属文明,回归星球诞生之初的死寂。而沈聪,再度撕裂时空,制造虫洞赶路,向下一個传承星球飞去。 地球、灵球、冰球、夜球、赤球、翼宿九五。 至此還有三颗星球等待沈聪驾临。 …… 距离地球三十三光年,是惠兰普127恒星,這是一颗地球尚未确定是巨星還是矮星的恒星,它的光谱受到周围一颗超巨星的干擾很严重。 不過当沈聪到达后,可以确定,這是一颗矮星,与太阳差不多的黄矮星。 只是很不幸运的是,降临在它的行星惠兰普127c上的遗泽,不知道是破坏力太强還是什么原因,竟然将這個星球的生命给摧毁殆尽。 只留下些许残骸。 也就是說,惠兰普127c是一颗死星。 于是沈聪顺利采集了所有的遗泽,沒有为它改名字,连卫星都沒有发射,就直接撕裂时空离开。 …… 下一颗星球。 距离地球三十六光年,是一颗红巨星,牧夫座a星。它的中文名字在地球上,被中国人所熟悉,叫做大角星。中国天文观测者在天狼星从天空消失后,可以看到的最亮星星,就是這颗大角星。 它是北天夜空中第一亮的恒星。 也是四象之一东方苍龙的一只角,列为二十八星宿之首,与北斗七星一起,作为指示方向的星星。 距离地球很远,又是一颗红巨星,沈聪得到幻影之翼的记忆时,很难相信這裡会存在有生命的星球。毕竟大角星质量不比太阳大多少,但直径是太阳的21倍,亮度是太阳的215倍,恒星风的强度远超太阳风。 在這样的红巨星辐射下,沒有厚重磁场保护的星球,几乎不可能诞生生命。 但既然狂暴碎星者選擇了這裡,前面七颗星球又都证明确实有生命存在,沈聪只能相信這裡也有生命。 只不知道是低等生命還是高等生命。 “按道理說,红巨星是离开主序期的恒星,属于恒星的晚期。真要有生命演化,演化的時間绝对比地球长,要是发展出文明,文明应该很发达了。希望有比地球更发达的文明,這样我才能取得更多的知识。” 知识就是前进的动力。 沈聪深刻认知到這一点。 …… 大角星的行星数量,远超沈聪的预料,从一個天文单位距离开始,到三百個天文单位外,排列着超過四十多颗大大小小的行星。 其中狂暴碎星者的遗泽,降落在第十三颗行星上。 這颗行星暂时以大角十三代称。 大角十三位于36個天文单位之外的轨道上,這個距离大致相当于太阳系的冥王星轨道。是一颗有着浓厚大气层的固态岩石星球,大小有十個地球那么大,整体呈现黄褐色,可以看到大气层正在不断被恒星风吹散。 “以這样的流失速度,要不了几千年,大角十三的大气层就得流失干净了。” 也就是說,不加以改变的话,大角十三孕育的生命,顶多還可以繁衍几千年,然后就得灭绝。 裸露在恒星风的吹拂下,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如果大角十三的文明高度发达,說不定有办法避免大气层流失的危害……又或者,這裡已经被金属文明代替,以金属文明的高强度身躯,完全可以抗衡恒星风。不過大角十三并沒有卫星,第二种可能性更好一些。” 一個星球连卫星都沒有造出来,显然科技不会多发达。 几天之后。 沈聪进入大角十三的同步轨道,开始绕着大角十三进行转动。這一转动,许许多多此前沒料到的信息,迅速回馈過来。 大角十三也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個鲜明立体的形象。 “土地沙化、河海干涸、火山频发、地震不断。整個大角十三在被大角星加热,破坏了原本的星球生态体系。” “大气层很厚,透過大气层,可以在地表看到大角十三的生物活动迹象……這是一种类人形生物?” 画面迅速放大。 分辨率已经达到厘米级别。 沈聪可以很明显看到,潜伏在山洞中的外星人部落附近,几名似乎是猎人的外星人,穿着厚重的外骨骼装置一样的装甲,扛着几只怪异的生物,向部落赶回去。看上去很落后,衣不蔽体,但外骨骼装置却尽显高科技质感。 “這是一個发达文明!” 沈聪迅速做出了判断。 仅仅从外骨骼装置的机械结构上面,就能得出這样的结论。因为這套外骨骼装置,从力学层面来判断,十分完美,地球的科技水平无法达到這样的程度。发展机械文明的赤球,智慧虫的机械水平同样要落后很多。 外星人很快进了部落中,消失不见。 沈聪继续寻找下一個外星人,不多時間扫過整個大角十三的地表。发现大部分地区已经沒有外星人踪迹,仅有少量的沙地生物在活动。而外星人居住的地方,一般都是在地表之下,很少来到地表之上。 “真的很像地球人类,除了一些体表特征的差异,整体风格几乎是一致的。难道大角十三的演化過程,和地球相仿,在沒有发生灾难之前,生活环境也与地球差不多?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相似的物种出现?” 相比较于人类。 大角十三的外星人更加粗壮、魁梧,肤色以棕黄色为主,有细密的鳞片密布,身高大约相当于《普罗米修斯》中的外星人“工程师”那么高,两三米是有的。而它们的面部和五官,比较接近于猿人。 头骨低平,眉骨突出,鼻翼宽阔,嘴巴突出,张口时可以看到牙齿尖锐。 沈聪从信息库中调出猿人的复原图,与大角十三外星人比较,发现两者竟然格外的相似。這让一個疑惑的念头,在他的心中生出,无法按捺下去。 “该不会大角十三和地球关系,就跟《普罗米修斯》中一样,是造物主和人类的关系?” 《普罗米修斯》中的外星人,在地球上喝下黑水,然后分解为最基本的dna,创造了地球上的生命,因为环境的不同,演化出的人类和造物主之间,有点差别,但差别不大。 而大角十三的外星人。 从形态上来說,与人类的差别,比《普罗米修斯》中大不了多少。 這令沈聪不觉间怀疑,是不是大角十三外星人曾经造访過地球,在地球上播撒了生命的种子。 這才造成了两颗星球的智慧物种,神奇般的相似。 且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间接证据。 那就是大角十三的文明遗迹。 沈聪扫描发现,大角十三地表虽然已经严重沙化,却有不少人为改造過的痕迹。譬如运河遗迹、城市遗迹、道路遗迹、人造岛遗迹等等。這些残存的遗迹表明,曾经大角十三有過繁荣的地上文明。 不知道什么原因,大角十三的地表环境开始恶化,外星人不得不躲进地下。 有可能它们就是预料到灾难的发生,才坐飞船带着生命种子,造访了早期的地球。 “会是什么样的灾难?明显不是狂暴碎星者的遗泽带来的改变,那点分量连地球都无法彻底毁灭,何况比地球大十倍的大角十三……极有可能是因为大角星吧?”沈聪看向星空中悬挂着的大角星。 這颗红巨星呈现明亮的红黄色,虽然因为距离太過于遥远,看上去還沒有太阳大,但亮度却远超太阳照耀在地球上的程度。 恒星风也比太阳风要狂暴。 “或许,曾经還在主序期的大角星,和太阳一样温和。不知道多少年前,它从主序期开始衰老,迅速跌落主序期,成为一颗红巨星。成为红巨星的大角星,给大角十三上的文明带来了致命的毁灭。” 可以想象。 无数年前,恒星风带来了毁灭的气息。 大角十三上的“人类”,为了逃离這颗越来越狂暴的“太阳”,疯狂迁徙外太空,而逃不走的,就只能躲在地下苟延残喘。 不知道多少年過去。 大角十三的文明已经渐渐快要走到尽头……也许曾经有一艘飞船,载着大角十三的希望,一船生命种子,造访了地球。将生命种子洒在地球這颗更加美妙的星球上,等待着新的文明孕育。 “当然,這是我的脑补画面。” 钢铁星球迅速分裂出一個分身,降落在大角十三的地表,分身变形,拟态成为一名仿真的大角十三外星人。 连外骨骼都模仿出来。 目视前方,眸子中沒有任何情绪波动:“不管有什么牵连,即便地球人类真的起源于大角十三,我也不会承认它们的合法地位。這裡的火种粒资源,一切都属于我,谁也不能非法占有。”